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pdf

    • 资源ID:5631592       资源大小:275.27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pdf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1 / 65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课题研究方案 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蔡大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从素质 教育的角度来讲, 良好习惯不仅是人的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终身学习 的源动力。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从自觉、自强到自动、自然的实践过程,更 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过程,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新课 程改革实验的目标。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 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所以教学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计算的方法, 积聚终身学 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 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 力”。可见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 性地学习。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课程实验是一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旨在使学生 积极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 提高学习质量, 形成最重要的是能 够使学生学会迁移的、终身受用的良好学习方法。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 还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由于不少学生 从小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数学学习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 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 缺乏认真阅读课本的习 惯;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精力不集中,听课方法差,抓不住重 点的习惯;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仔细检查的习惯;不善于温 故知新,缺乏自觉复习的习惯;识记方式单调,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 份少,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 作交流的习惯 从教师层面上看, 教师的学法指导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师学法指导意识 淡薄,学法指导能力差;二是强调教法设计,忽视学法设计;三是强调接受性学 习,忽视探究性学习;四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五 是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法的指导训练。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2 / 65 以上这些问题既造成了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也严重地影响了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计算、验算方法的指导, 是目前学校校本研究的当务之急。为了合理转变教师教学行为、 探寻教师进行学 法指导的路径,选择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 尤其符合本校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发展要求。 二、课题的界定: 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计算:学生的口算、 竖式计算、 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较高的正确率和 计算速度。 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严格教学要求是保证学生计算高正确率的前提;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认真 计算的习惯 ,培养耐心验算的习惯; 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计算效率。即加强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 高。 三、研究的目标: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首先需要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没有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 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从实践上看,本课题研究与 教师课堂教学同步结合, 真正能解决教学问题,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课题 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开发教师潜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促使教师目 中有“人”,以学法而定教法,使学生在获得“鱼”的同时也获得“渔”,促进 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计算教学模式。从理论 上看,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可以为学法指导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可借 鉴的经验,丰富和发展学法指导教学理论。具体的目标为: 1. 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在计算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 题。运用教育理论, 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有针对性地 实施指导矫正, 研究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学生计算学法指导的 实践操作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通过计算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树立正确计算意识和主动 验算的自觉性, 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增强学习能力,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汇聚成合力,提高学习效率。 3. 用调查问卷等方法总结学生现有的计算、验算方法, 以现代教育论、 教育 心理学等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提炼教师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 验,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3 / 65 4.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 寻找因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指导 从而造成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根源,探求计算教学指导的教学理念和实施办 法;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合理分解, 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计算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的高效教师行为特征,在实践层面上推进突出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 5. 通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探索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组合, 使教法与学 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使学生掌握优化选择 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反省、 思考、总结并在教学中优化选择与运用适合自身的教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向课堂40 分钟要质量,将新课标中计算方法的指导落到实处,实现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的内容: 1. 学生学习习惯和计算方法、速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2. 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研究: (1)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 (2)客观因素的分析(包括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因 素、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 3. 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的指导研究: (1)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通过这种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态度和动 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毅力和意志。 (2)计算方法体系的指导。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有 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会预习、听课、作 笔记、复习、阅读、做作业、总结归纳等方法。 (3)计算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 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包括观察力、记忆力、 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 (1)一般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 地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笔记的习惯;培 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及时系统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 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考试习惯等方法培养。 (2)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对学生科学用脑、讲求效益、勤 于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发展性学 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5.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优化指导研究: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4 / 65 (1)指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复习、 思考、作业、错题记录等环节的指导。(2)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3)指 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4)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方法。 6. 数学单元知识的习题专题研究: 做好单元习题专题教学研究, 注重选取隐 含着本质因素、 根本因素、 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和范例来组织教学,使学生透过 这种范例,领悟掌握科学计算方法, 将知识的系统性与学生的主动性和谐地统一 起来,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总结,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 问题的能力。 7. 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的研究: 探索在新课程下以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和速度的指导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结构、特点、操作方法、注意问 题、适应范围等。 五、研究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具体采用如下方法: 1. 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从多角度收集情 报资料,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开 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归因分析。分析学生学习、 教师教学行为特征, 找准 研究的突破口。 2. 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 对学 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提高计算能力的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学习习 惯,促进良好学法的形成。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完善指导教学方 案和实施策略; 3. 个案研究法, 对某些教师和学生在研究实践中的创新、发现以及遇到的问 题进行个案研究。 4. 总结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 果,撰写论文,综合采用“质”和“量”的办法,形成研究报告。 六、支撑性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教师应当用“变中有不变”的辨证观点,正确认 识新课程改革。为适应新教育形势的需要, 虽然与时俱进,我们的有些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要变,但是, “变中有不变”,数学教学实用性实效性不能变,全面提 高学科质量的宗旨不能变,教师要掌握“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消除新课 程什么都好,传统的什么都不好的错误认识。 2.建构主义理论: 即提倡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5 / 65 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 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人本主义 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 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 它与新课 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 定的潜力。 七、研究措施和策略: 课题实施的几条措施: 1. 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 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 步目标,落实到位。 2. 适时学习教育、 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 掌握良好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 计算能力方法指导的本质特征。 3. 对学生的计算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 与学生、教 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 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 度与可信度、客观性与真实性。 4. 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 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创造性,深入课堂,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5. 进行教师的计算教学方法研究。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 并及时研讨, 进行 阶段性总结和交流,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形成书面材料。 6. 增强成果意识。要及时反思回顾,认真总结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教训, 以案例、教育叙事、论文的形式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妥善地收集整理好 各种资料,全面总结研究并形成科学完善的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的研究报告。 7. 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相关任课教师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课题实施的总体策略: 1. 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因素的指导: 教师要抓住最佳契机, 适时地引导学生对 计算的有效性、 重要性进行理性的反思, 在反思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树立对 自己认知策略的自我监控与调适,提高元认知能力。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6 / 65 (1)认识计算方法的重要性;(2)激发学习动机;( 3)进行挫折教育, 锻炼学习意志;( 4)强化成功体验,进行自信心的培养;(5)树立榜样,激发 自觉性,培养良好学风。 2. 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导: 结合学科特点师生共同制订数学学习习惯的常规制 度。在实践中重视对学习的“四个基本环节”进行系统性指导,具体指导学生如 何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独立作业。 (1)数学学习常规的制订与学习;(2)加强预习指导;( 3)加强高效率 听课的指导; (4)加强总结归纳复习指导; (5)加强独立作业和错题记录本摘 录的指导。 3. 计算方法的指导: (1)开设学法指导课:由指导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 材特点不定期的开设学法指导课,印发一些介绍学习方法的文章资料,请同学对 照、分析自己的学习方法,讨论异同点。 (2)经验交流:不定期召开计算方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 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 供大家分享; 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说出自己学习上的 困惑,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教师适时介入点评、 激励,既让优等生产生成功感, 也让学困生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3)质疑问难:主要解决个体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心理方面、 技巧方面的问题。 根据学生遇到的学习方面的困惑或问题,教师采用个别辅导的 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偏差和误区,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计算方法。 4. 计算方法的内化指导: 内化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数学学习常 规要求转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的形 成,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学习的常规习惯内化:如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 (2)选择运用具体方法的习惯内化。通过教师、学生每课时有意识反复地 对照比较, 每日持之以恒地总结, 共同分析自己的进步与困难,教师适度的点评 来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自我调整和同化顺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自觉执行学习 行为标准,掌握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方法内化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以下几点: (1)学生能读懂的尽量指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其中的含义,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2)学生能分析的题目尽量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分析完成,以培养学生 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7 / 65 (3)学生能归纳概括的知识结构、解题规律, 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 以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4)学生能探索到的新知识、新方法尽量鼓励他们去尝试、去探索,以利 于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勇于探索、钻研的习惯。 (5)适时的学法矫正,形成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数学学 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有较清晰的认识, 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 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随时 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 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6)瞄准重点,强化训练,自动内化。像数学中的假设法、转化法等最基 本的解题策略,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教师可以进行专门辅导,通过“范例教 学”, 促使学习方法的自主迁移,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这些重要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还能体验到这些学法的优势,使之在应用这些学法时逐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5. 教法与学法指导的优化组合: 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学法因素, 结合课堂教 学,做到教法与学法指导优化组合,并将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1)教学设计中重点考虑学生的学法。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的起始环节, 它是上好课的前提 条件,所以备课要备学情,明学法,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好渗透学法 指导的准备; (2)教学各环节中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会学”的前提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数学课程教学分预习、听课、 复习、完成作业等几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针对 性地加强学生学法指导, 重点在课堂上要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讲解知识 点要注重点拨学法, 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学法。 如指导学生解 题时,不能单纯地教给学生结论, 也不能就题论题, 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思考方法。 (3)课外辅导中强化学法指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对学法的初步接受或 掌握,而要融会贯通还要通过课外很多学习活动来完成巩固,因此在课外辅导中 对强化学生学法指导很有必要。 八、研究对象: 一二年级全体学生。 九、研究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8 / 65 1第一阶段( 2008年 6 月 2008 年 8 月),研究的准备阶段。分析在教 学实践中积累的素材, 研究了学生在计算习惯上、 方法上的困难与障碍, 开展相 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 2第二阶段( 2008年 9 月 2009 年 5 月),研究实施阶段。进行理论学 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现状系统性调查,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 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2)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3)对教法和学法指导的优化组合研究。 3第三阶段( 2009年 5 月 2009 年 6 月),研究总结阶段。整理资料, 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十、研究成果: 1阶段性成果:主要是相关的典型案例、教育叙事、论文展示、阶段性研 究报告。 2最终研究成果:主体研究报告,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最终成果转化: (1)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指导相关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帮助 教师形成有效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 的基础;同时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能自动化 地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3)探索出科学性强、易于操作的“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其他年级教师提供可行性经验。 十一、研究保障: 1. 人力、 时间保障。研究者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素质和从事研究的时间, 长期从事教学管理与研究, 有一定组织管理和研究水平。 研究者是从教多年的低 年级数学教师,精力充沛,积极进取,能主动学习探索、实施研究和撰写论文, 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教育学会获奖或发表,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了有关学 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研究较丰富的感性材料。 2. 技术手段保障。 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二是低年级组教师团结合作意识 特别强。三是具有现代化的科研手段作保障,学校建有远程教育资源系统和宽带 网络系统,可以多方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与外界互通研究信息。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9 / 65 课题研究报告 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徐振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 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从长远看,学生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就目前而言,作 为数学基础的计算能力,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 忽视。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 ),如数 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 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 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而学生计算失分率却非常高, 据平时 检测和期末考试学校统计上来的数据,学生计算平均失分1015 分之间。可 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 无疑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要迅速有 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加强 计算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 又迅速,从而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 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 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 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我们不禁要问: “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错误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只要结果不对 就是错误。如: 34 -16 = 16 、5 × 6 = 11 、42 + 18 和 ,在小学数学中要特别注重方法和能力 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小学生现在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为几十年后的工作打基础和做准备的。今天 的学生不可能靠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昨天的书本知识来解决明天的实践问题。随 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高科技所替代, 就业和工作竞争将日益激烈。 因此,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人才的标准,已不再 是是否拥有书本知识和拥有书本知识的多少,而是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在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提出“ 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灵活的 计算方法 ” 的理念,倡导为创新而学习, 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计算,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鼓励学生赢在创新, 争取走出一条把素质教育和创新 教育具体化、实践化、日常化、课堂化和个性化的新路子! 二、实验目标 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提出计算问题,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56 / 65 2.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解答,探索解题,培养初步解决问题的 能力。 3.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探索活动,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做到计算方 法合理、简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4.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变通性,使学生学会一题多解。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哲学理论依据。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包括互相联系、互 相制约的两个方面 - 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学艺术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强弱。但它只是一种对学生施 加影响的外部条件, 是促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外在因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主动 性,是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的内部动力,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 外 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让学生在已有 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灵活的计算方法,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 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 实践-认识- 再实践 - 再 认识。” 由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现象到本质, “ 注重学生已有经验, 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方法” 正是在教师创设各种情境的基础上,由学生一步步探 索,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事物, 并用学到的知识 去进行社会实践,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进而形成规律。 2.心理学理论依据。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材里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 东西,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他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 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灵活的 计算方法 ” 由于重视了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实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不 仅学会了自己去 “ 发现” 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3.现代教育学理论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57 / 65 程,教师主导的作用很重要。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对于教 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 在计算教学中, 教师绝不能满足于把计算法则,公式讲清 楚,而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 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能力。 四、实验内容 (一)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 计算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设计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提 出计算问题,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效果好的练习形式,比如开火车、 找 朋友,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口述答案的过程中讲清算理也 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 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 紊地进行。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 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 从一 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 以及乘法的交换律、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58 / 65 结合律和分配律。 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 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 用途是很 广泛的。 (四)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有些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 使学生能脱口而出, 并做到准确无 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才能正确迅速。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 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五)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基本的口算,基本 的计算应该天天练, 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 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 编排练习题时, 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 提高运算基 本技能的,形成运算技巧的顺序进行。 课题研究实践中涉及的课例有: 20以内退位减法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根据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的总体安排和工作要求,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 经过探讨并最终商定选取 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研究作为我们的 研究的课题,围绕研究主题,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取得 了一定的经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一、课题背景和意义: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59 / 65 1、课程背景: 小学数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 养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 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在 2000年颁布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 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 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 际问题。”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数居于首位,是数学 教学的中心任务。那么整个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基础毋庸置疑是在低年级阶段, 而一年级的计算教学又是基础的基础, 因此, 一年级的计算教学任务是重中之重, 学生只有在一年级这个基础阶段将计算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一年级阶段的计算 教学重点内容是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法,那就需要学生非常熟 练的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笔算,非常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 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笔算,才能为下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做好充足 的准备。 2、学生背景: 可以说,所有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离不开计算这项数学工具,计算能力的 高低代表着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 而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 质量。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 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对于小学 生来说,计算能力普遍较弱,随着年级的升高,计算能力程下降的趋势。特别是 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影响着他的数学成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由于计算的步骤较多, 计算的数据较繁琐, 因此学生出错率 呈直线上升趋势,往往只能写对算式,计算不出正确的结果,大大影响成绩。实 际上这与学生基础计算能力薄弱,计算习惯不好有着直接的关系,归根接底, 也 和低年级的计算能力没有提高上来有关。当计算出现错误时, 师生都没有分析错 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 学生见到计算就头疼的现象。 学生的计算技能的形成是在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不是 学生先天就有的。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 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非常值得老师们思考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60 / 65 1、目标: (1)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的 口算能力, 促使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为今后的 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2)具体目标: A学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能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提高计 算的正确率,能够灵活熟练的计算不同类型的计算题。 B教师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努力提高计算课堂教学的效率,解决计算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研究内容: A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B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训练方法。 三、课题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分析原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寻找策略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揭示成果阶段 第一阶段: 对学生进行了 10 以内加减法、 20 以内进退位加减法等计算的情况摸底,发现了 很多问题: 经过与老师们的探讨分析、 与部分学生的谈话分析得出,学生的计算 正确率较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心理原因。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感知一个事件是比较直观的, 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 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 而且小学生的思维转 换也比较慢, 比如在进行计算练习时, 总有一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 将答案写上了,最常见的就是如果前几道题都是减法,接着做后面的加法题时, 就会把 “+”也看成“ - ”。同时,还有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计算一些形式过于 繁琐的题型时,比如添空的题目,比如像13-()=2+()的题目,学生往 往会出现错误,比如算式接龙等形式的题目, 学生常常会失去耐心, 不认真审题, 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2、学习态度的影响。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61 / 65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 不少孩子已经在幼儿园有了计算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对 于加减计算总认为已经会了, 不想再下功夫继续学习。 有的家长也说, 孩子回家 总说数学简单, 就不想再做计算题了, 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 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计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 不安心检查计算, 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曾经记得在一次计算测验中, 有的孩子 刚刚做了几道题就不想再做了,就把答案乱写一通,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3、学生书写不够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例如 “0”和“6”书写不规范,“ 1”和“7”书写不规范,等等,以致出错。例如在 竖式计算中,加数或者被减数、减数抄写错误,在计算时就算不对了,或者算对 了,在横式中写结果是却写错。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计算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算理的不甚理解。 在教学上缺乏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没有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算理和算法,学生 只是记忆性的接受,就容易导致错误的发生了。再次,在口算练习和比赛时,学 生不管答案的正确与否,只图快,此时,教师缺乏及时的引导,长期以往,学生 的口算能力势必得不到提高, 另外,如果缺乏适当的对比练习, 孩子的思维容易 出现惯性, 也会导致错误出现, 如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需要及时 的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做对比练习,否则,有些学生就会把进位加法 的计算方法给错误的迁移到做不进位加法的计算中去,也会在计算十位时凭空多 加一个十进行计算。 5、缺少相应的训练量,也会导致计算能力的欠缺。在课堂上,即使牢固的掌握 算理,也需要一定量的计算训练才能够形成计算技能,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 熟 能生巧,这个“熟”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让孩子进行计算训练,才能达到熟练, 进而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和有一定的正确率,才能形成计算技能。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析原因、寻找策略。 1、与“学名师课例活动”相结合,计算课重算理和算法的教学。计算课似乎是 很枯燥,又好像是很不重要的, 枯燥是因为只是数字的加加减减,没有什么趣味 性,不重要是因为很多孩子都已经“会了”,没有什么讲头,而且学生死记住计 算方法也能会做题,这些观念都把计算课中最重要的一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给忘记了, 其实,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高低, 和在计算课上老师是否引领孩子真正 理解算理, 熟练掌握算理是有很大关系的。只要是对算理算法不理解、 掌握不熟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 ) 62 / 65 练的孩子,他的计算能力一定是低下的。只有对算理理解的明明白白透透彻彻, 才能够慢慢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才能够为熟练口算打好坚实基础。怎样上好计算 课,也是我们教研组经常探讨的问题。于是我们就与学名师课例相结合,寻找有 关一年级计算课的名师课例, 首先我们找到了徐斌老师的 9 加几的教学录像, 于是我们就马不停蹄的进行了学习揣摩,并且由我们教研组的于金田、我、成娜 三人分别上了9 加几这节计算课,于老师上完这节课, 子玉主任的评价是 “明 显成熟了,思路清晰了,连我这个不是数学老师的人都很明白了这节课计算的算 理是啥”,我又在于老师的课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又上了一节9 加几的课, 接着成娜老师又在我上的这节课的基础上经过集体教研进行了完善,再上了这节 9 加几的课,由宝英老师的评价是“上的非常好,优点很多,算理很明”, 其实我们都得益于这堂名师课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抓住算理教学不放松, 更得 益于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中的磨课和思路碰撞,通过名师课例的学习, 我们更加 深刻认识到计算课的重要性, 上好一年级数学计算课的关键之处,就是创设合适 的情景,让低年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算理,通过语言表达说算理, 通过多样练 习熟算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坚持每天计算 3 分钟。“课前 3 分钟计算”是为了巩固计算知识、提高计算 能力、激发计算兴趣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我们一年 级数学组充分利用了课前3 分钟计算这项活动, 为了提高这项活动的时效性, 在 子煜主任的提议和引领下, 我们一年级数学组开展了一次专门探讨“怎样使课前 3 分钟计算活动更有实效和操作更省时高效”的集体教研,确立以下做法:定内 容:跟据学习进度, 周前讨论并确立好下一周的四天的

    注意事项

    本文(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题研究).pdf)为本站会员(白大夫)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