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低年级音乐跨学科融合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突出课程综合,这一观念带给音乐课堂更广阔的空间,冲击着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与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学科融合是完全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教师以音乐教学为中心,根据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积极寻求各个学科之间的共通性,有机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形成一种学习、实践、创造等多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多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多目标融合,实现五育并举。L在教学中融合德育。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要
2、注重传承和发扬革命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有利于学生发展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激发爱国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我在入队知识宣讲后教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歌曲的意义,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班级合唱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用飞扬的歌声唱响奋进的旋律,抒发浓浓的爱国热情,唱出了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美好的憧憬。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处的精神,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2.在实践中融入劳育。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注重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从音乐作品中挖掘劳动情感,从音乐文化中传承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
3、授一年级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时,我以厨房生活为切入点,利用锅碗瓢盆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声音和节奏,并进行不同场景的节奏创编,结合歌曲两段歌词不同速度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与歌曲情绪的关系,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二、多学科融合,提升核心素养。1 .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融合。音乐和其他艺术都是表现艺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素养。通过音乐和其他艺术融合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内涵。教授歌曲太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歌曲意境与美术学科融合,太阳和旋律线的绘制展示出四川地形特征,具象的呈现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旋律的高低变化,建立音高的概念,体会音乐的旋
4、律美、节奏美。在教学活动中,丰富课堂内容,巧妙融合其他艺术学科,多元元素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升艺术素养。2 .音乐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小学低年级音乐与语文等人文学科相融合,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辉映,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歌曲爱唱什么歌,由于主题与小青蛙有关,我从一年级语文课文小青蛙入手,寻找二者之间的共通性,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请学生描绘夏天的池塘的同时播放着歌曲的伴奏音乐,润物细无声地感知音乐。在一系列聆听、舞蹈、演唱、创造等音乐相关学习活动之后,由歌曲的演绎延伸到小池、幽居初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与歌曲主题相关联的古诗词的艺术表现中,对作品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感悟、领
5、会,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歌唱、爱文学,更爱生活的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三、多情境融合,重视趣味体验。1 .创情境,融合艺术活动。丰富有趣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初步的表现能力,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一年级音乐欣赏老虎磨牙主要分四个不同场景:虎大王悠闲散步、饿了开始在石头上磨牙、发现猎物后慢悠悠走过去、加速进行猛扑,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桌面、桌边、桌肚等敲击出不同的声音以及不同的节奏变化,引导学生根据节奏变化,用身体动作表现老虎的各种形态,分组情境表演让他们在时强时弱的鼓声中、时高时低的动作中尽情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6、感知音乐形象,感受力度和速度的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和作用,提高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合作精神。2 .入情境,融合现代技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中设置的音乐知识、题材等比较丰富,这些内容有的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存在一定距离。基于此,我以学科融合理念为指导,应用现代技术,挖掘教材中能够激活思维,加深学生体验,丰富学习内容的方式设置情境开展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在娃哈哈欣赏教学中,我以短片带入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了解维吾尔族的服饰特点等,之后再与音乐作品相融合进行教学活动。伟大的教育家杜威说:“如果我们仍用昨天的教育培养今天的儿童,那么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开展学科融合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值得一线教师积极探索并加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