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企业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时会计核算方面需要满足哪些要求规范会计科目设置设置研发支出科目:企业应设置研发支出一级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研发支出科目可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设置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细化明细科目:在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下,还应根据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进一步设置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新产品设计费等明细科目,以便准确记录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研发费用。准确区分费用化和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对于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例如,研究阶段的支出
2、由于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通常应全部费用化,借记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期末,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一研发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科目。资本化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应将相关支出资本化,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时,应按研发支出一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分项目核算:企业需为每个研发项目分别设置辅助账,详细记录该项目从开
3、始到结束所发生的各项研发费用。辅助账应按照研发费用的明细科目进行分类记录,确保每个项目的费用清晰可查。准确记录信息:辅助账应准确记录每一笔研发费用的发生时间、金额、用途、凭证号等信息,同时应附有相应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合同、付款凭证等,以保证费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规范格式与内容:可以参考税务部门发布的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进行设置,确保辅助账的格式和内容符合要求。同时,企业应定期对辅助账进行审核和整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合理分摊共同费用识别共同费用:在企业的研发活动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同时用于多个研发项目或同时用于研发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如共用设备的折旧、水电费、管理人员的薪酬等,这些
4、费用属于共同费用。选择分摊方法:企业应根据费用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摊方法。常见的分摊方法包括工时比例法、工作量法、销售收入比例法等。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并且应在辅助账中详细记录分摊的依据和计算过程。准确归集研发费用遵循归集范围:企业应严格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规定的归集范围,将符合条件的费用准确归集到相应的明细科目中。对于不属于归集范围的费用,不得计入研发费用进行加计扣除。及时调整与核对:在日常核算过程中,企业应定期对研发费用的归集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如发现费用归集错误或遗漏,应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要确保研发费用的核算数据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数据一致。会计做账流程
5、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
6、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
7、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
8、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