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30篇)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精选30篇)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都江堰景区。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离成都约56km。在游览前,我先交代一下注意事项:在游览时,请大家保管好自己随身物品。同时,请大家爱护景区环境,紧跟团队,避免走失。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是从秦堰楼下去,依次参观二王庙、安澜索桥、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离堆,最后在大门口集合。整个行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现在请跟随我的脚步,进入景区游览。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时期,是蜀首相李冰父子率领民众修建的。花费了大约20年,才修建完成。距今天已经有20_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
2、年代最久远,依然发挥巨大功效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难怪余秋雨先生会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了”。而这激动人心的工程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的。接下来,我就一一为大家解读三大工程是怎么发挥其巨大作用的。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这就是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一一鱼嘴。它形如鱼的嘴巴,因此得名为鱼嘴。现在我们站在鱼嘴的坝口,看岷江汹涌而来,经鱼嘴一分为两股,即内江和外江。外江继续担任主河床的作用,内江为都江堰新建的引水渠。李冰特别将内江河床的深度修的低于外江三尺三,又将外江河床的宽度修的宽于内江河床九丈九。加上这里是一个弯道,在春耕水流量小的时候,主流就
3、有约六成的水进入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洪水季节,流量急增,水位大幅提高,水势受河道弯曲的制约明显减少,再由于外江一侧江面较宽,内江一侧江面较窄,内江的流量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约四成,这样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程度平原的防洪难题。这种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旱涝”。另外,鱼嘴还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落差很大,上有水流湍急,所以,有大量的沙石顺流而下,根据弯道环流远理,江水在弯道产生的旋流,会将下层的沙石卷到水流的上层,大部分便自动被带入外江。鱼嘴正是出于“正面去水”“侧面排沙”的理想位置。所以80%的沙石从这里排走,大大减少了内江淤塞之害,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冰选址的准确
4、我们现在看到的鱼嘴已经是钢筋混凝土建筑,那么在从前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呢?在从前它可是用土石作基,用卵石竹笼护堤。人们就地取材,把川西的竹子,编成长长的竹笼横放在坝边,在里面塞满河边冲击的的卵石,一笼接一笼,一层接一层,筑成了坚固耐冲又不积水的堤坝。这种方法简易而效果极好。5.12大地震后,鱼嘴出现了多处裂缝,到如今鱼嘴上被修复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它也因为裂缝而成为大家最关心的景点。总的来说,鱼嘴可以用一个巧字来形容,位置选的巧,分水分的巧,排沙排石排的巧。当然,仅有鱼嘴是不够的,三大工程是相互依存,共为体系的。那接下来,我们就去参观下一处工程一一飞沙堰泄洪道。都江堰导游词.篇三:各位游客:你们
5、好!我是都江堰景区导游,欢迎大家来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今天我们游览的线路是:进入离堆公园,参观堰功道,伏龙观,金刚堤,鱼嘴之后再到安澜索桥,最后原路返回。游览时间为2小时,希望大家游览过程中紧跟团队,请注意安全,爱护景区环境卫生,今天是都江堰禁烟日。好啦,现在请随我进入离堆公园,一路走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战国末期秦昭襄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256年,由蜀郡太守李冰率民众修建而成。而今同为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灌区早已沦为沙漠,同为战国时期修建河北郑国渠也早已被泥沙淤塞而废弃了。只有我们都江堰,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无坝引水枢纽工程。在去
6、年“5.12”汉川大地震中,二王庙,伏龙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值得庆幸的是文物基本完好,更为幸运的是都江堰渠首工程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都基本完好无损。好啦,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金刚堤了,请看内江对岸山坡上的秦堰楼和二王庙正在进行地震之后的恢复重建,相信很快就会展现出它往日的风貌。各位游客,请往这边看,我们从这里来观费这伟大工程的精妙之处宝瓶口引水工程,当时李冰要引岷江水到成都平原,就必须在玉垒山上打开一个缺口。在没有炸药的战国时期,李冰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工程的难题呢?李冰使用了冰火相激的自然方法,先使用火烧岩石,再取岷江上游的雪山之水浇泼巨石,经这么一折腾,坚硬的巨石纷纷
7、断裂。再用铁锄,铁楸挖出来。仅开凿宝瓶口就用了8年时间,听到这儿,我想大家一定使人惊叹李冰父子和他们率领的民众的这种执着的精神。宝瓶口的开凿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李冰治水前,岷江有一条孽龙,兴妖作怪,为爰百姓,李冰便派李二郎与孽龙大战,孽龙战败,逃亡青城山王婆岩。见一老婆婆,饥饿难忍的孽龙表要老婆婆为其做饭。老婆婆将铁链放入锅里化做面条,孽龙狼吞虎咽的吃下面条,结果动弹不得。正在此时李二郎赶到,由黎山老母变成的老婆婆将锁住的孽龙交给二郎,嘱咐道:“不要杀他,没有龙吐水,怎么种庄稼!”于是李二郎将孽龙永远锁在离堆下的深潭里,避害兴利。传说终归传说,下面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宝瓶口宽
8、20米,长43米,枯水期水深为8米,洪水期为12米。宝瓶口的绝佳之处就在于它既能保证进入内江灌区的水量,又能在洪水期挡住过量的洪水进入灌区。由于宝瓶口引水点高,海拔729米,成都海拔500米。两地存在落差,因此整个灌区可以做到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当夏秋季节洪水到来时,由于宝瓶口进水处窄而深,阻水作用相当显著。洪水主流只能在宝瓶口前横向流过,并且很自然在宝瓶口右边形成一个立轴漩涡阻水,洪水愈大,漩涡也就愈大,阻水作用自然就愈强。因此当宝瓶口前水位很高的时候,绝大部分洪水就会自动折回,经人字堤从飞沙堰溢洪道排出。这就是成都平原水大不淹,水小不干,水旱从人,不知饥佳的由来和保证。经过金刚堤,我们来到
9、位于离堆侧面的另一个主体工程,飞沙堰。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飞沙”二字的由来也就源于此。现在请大家随我这边走,这儿就是鱼嘴的坝口,经鱼嘴一隔,汹涌的岷江被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渠首的这三项工程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最终达到“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兴利避害的目的,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四川。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灌田1186万亩,而且以后还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是李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好啦,请大家跟随我去参观下一个景点安澜索桥。过桥时清慢慢行,注意安全。谐谢大家!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2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
10、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o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临桀势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便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本日还在施展着浸染,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是全天下至今为止年月最久、独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性的宏洪流利工程。一千八百多年前,玄门首创人张陵看中了青城山的碧绿寂静,抉择在此修炼道法。青城山的香火愈来愈盛,但道家建筑的观宇与亭阁始终深藏于密林之间,与附近的山林岩泉融为一体。奇异的地理前提和生态情形培育了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举桥飞虹、玉女仙姿、岷
11、山晓雪、宝瓶春晓等天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构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奇异风物,成为天然与文化、人类与情形、水利工程与山川风物调和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异景。具有极强的抚玩性、生态性、特色性。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3到都江堰后,我们下了车。在车里呆了很久的我,疲倦地在路上走着。突然,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抬头一看,山上的棵棵绿树,绐山峰穿上了一件件绿衣。接着,我艰难地攀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我的视线突然开阔起来:远处是一条热闹的大街,山下是碧波万顷的湖水,岸边还有几位老人在专心钓鱼。更远处是一座白色的大桥。桥边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树:
12、树上只有十几片叶子,但那叶子很大,每片叶子都有一人多高。下山后,我朝那条热闹的大街奔去。要去大街首先要通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水又不深,于是我便脱下鞋子,踩着凉爽的河水,快乐地向对岸走去。我感觉水在飞快地流动,我努力寻找水的源头。我突然看见这条河好像分成了两半。我走进一看,水的源头竟然在这儿!突然,我一不留神,被飞奔而来的水冲倒。当我站在一起时,几只小螃蟹正在向我逼近。我急忙去抓小螃蟹,不久就抓了好几只。直到妈妈叫我回家,我才念念不舍地离开了迷人的都江堰。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4旅客们,大家好!接待各人来到都江堰游览参观。本日,我有幸接受你们的导游。此刻请随我一同出发。请留意:清各人进去后不要
13、乱丢垃圾、蹂蹒花卉、随地吐痰。感谢!在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洵哪”,三国时期叫“都安堰”,著名“金堤”,唐代叫“槌尾堰”,到了宋代,才有“都江堰”这个名字。此刻各人请下车,跟我走,前面就是伏龙观。伏龙观是传说中李冰克服孽龙的处所,此刻用于祭李冰,伏龙观里现有李冰石像和飞龙鼎。此刻,请各人本身旅行伏龙观,半个小时后在这里荟萃。请各人跟我来,这边是安澜索桥,又被称做伉俪桥,是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始建于宋代,17世纪毁于战火,在清代重建,此刻把竹索改成了钢索,木桩改为混凝土桩。刚建桥时,它叫“珠浦桥”,宋代是更名为“评事桥”,直到清代重建时,才更名为“安澜桥”。请各人跟我上桥,往下看,这河的河床里有四
14、根卧铁,别离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离堆公园里有它们的复成品展览。此刻各人可以自由勾当,可以去离堆公园、药王庙、二王庙嬉戏,5点正各人在景区门口荟萃。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5欢迎大家来到世界盛名的都江堰景区,我是你们今夭的导游员何贤凤:大家可以叫我小何:来到都江堰景区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都江堰清新的空气了吧!所以说都江堰市是成都的后花园了,而这后花园中又隐藏着一个“园中之园”,它就是今天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了,我想各位游客都是这项水利工程最大的受益者吧!进入到都江堰景区,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离堆公园。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于1932年建成。为什么要叫做“离堆”公园呢?
15、就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游览中找寻答案吧!在离堆公园中有一个“伏龙观”,为什么要取名伏龙观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话说当年李冰在治水前,岷江有一条孽龙,兴妖作怪。为爱百姓,李冰便派李二郎与孽龙大战,最后孽龙大败,逃亡到青城山的王婆岩;李二郎随即追赶上去,在黎山老母的帮助下降服了孽龙。于是李二郎将孽龙永远锁在离堆下的深潭里,后来人们便修建起了这座伏龙观,以此镇守孽龙。传说终归是传说,还是让我们来真正了解一下宝瓶口的开苗吧!为什么要叫做宝瓶口呢?因为它形如“宝瓶”,而且又是岷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可以说,从这里流出的岷江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吧!来到宝瓶亭,
16、下面看到的就是宝瓶口了,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引流入渠。我想大家一定和很困惑这个口子是怎样开凿出来的?那就让我们一起回到2220年前吧,当时开凿玉皇山,打开宝瓶口才能把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李冰很困扰这个问题。因为玉垒山全是砾岩,相当坚固。那时候秦国没有炸药,即使有铁器,硬度也不够啊!怎么办呢?突然有一天李冰见一老农在烧石灰,顿时来了灵感。于是趁热打铁,带上民夫,先用柴火烧岩石,再浇上冰冷的岷江水,只听到“嘴里啪啦”的声音,岩石表层就开始破裂了。就这样,用了整整八年时间,开凿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口子;而被开凿的山丘原本是“玉垒山”的一部分,由于宝瓶
17、口的阻隔,形成一座“离堆”,经历史演变,成为了今天的“离堆公园”现在我们都知道离堆公园的来历了吧,游客朋友们你们猜到了吗?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严格控制着水量。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都拒之“口”外。这种稳定的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运输都产生了特大效益。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这样的水利工程而感到自豪呢?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宝瓶亭之上,接下来我们将游览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另外两个主体工程。有谁知道是哪两大水利工程吗?咱们举手示意!好的!这位游客朋友给出了答案,就是飞沙堰和鱼嘴。还是要绐这位朋友一点奖励呢!恩!就奖励他今晚多吃一碗板,大家说好不好!那么,飞沙堰和鱼嘴在都江堰水利
18、工程中又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呢?那就让我将在接下来在行程中给大家娓娓道来吧。相信通过接下来的游览你们一定会对李冰的智慧所折服,也一定会对李冰的治水精神而赞叹不巳。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6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对桀鹫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慢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
19、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一千八百多年前,道教创始人张陵看中了青城山的碧绿清幽,决定在此修炼道法。青城山的香火愈来愈盛,但道家修建的观宇与亭阁始终深藏于密林之间,与四周的山林岩泉融为一体。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孥桥飞虹、玉女仙姿、岷山晓雪、瓶春晓等自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生态性、特色性。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7各位团友,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讲解的景点是都江堰。那
20、众所周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它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60公里左右。它是集防洪、航运、灌溉为一体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最古老、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下来并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灌酒面积超过1000万亩。2200多年来,都江堰仍在正常发挥着它的各项社会功用,而与其同时代修建的郑国渠、灵渠的社会功用却已经早早的废弛了,大家就不禁要问,都江堰为什么能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如一日的灌溉着成都平原,这样历久不衰。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其实啊。原因就在于都江堰
21、水利工程修建的科学性,可能大家都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它科学的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水量等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食无荒年,不知仇慢的天府之国。都江堰之所以能稳稳当当的造福千年,还得益于这三大渠首工程。首先,让我们看看鱼嘴分水堤的妙用,那顾名思义,是该工程大堤前端形似鱼嘴,故而得名,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水,将上游奔流而下的江水一分为二,左边称为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的主流,主要用于排洪,右边沿山脚的是内江,为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大的任务,并且在洪水枯水季节不同
22、水位条件下,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春天,也就是枯水季节时,岷江水量小,灌区正值春耕,需要用水,这时岷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四成,这样可以保证灌溉,夏季洪水季节时,在弯道动力学原理的作用下,二者的比例会自动的颠倒过来,内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区不受水灾。二王庙墙壁上刻的治水三字经中说的分四六,平潦早就是说的鱼嘴这一天然调节分流比例的作用。除了分水这个功用外,鱼嘴还有排沙的重要功用,因其建在岷江大弯道的下方,因而外江处于凸岸,内江处于凹岸。当洪水季节来临时,水流夹带的大量沙石到大弯道时,不可避免地形成巨大的泼涡,此时含沙量大,重而沉底的底层水被离心力甩出,与百分之六十的主流一起直冲外江,
23、而含沙量小的表层水被离心力甩到凹岸,冲向内江,鱼嘴是二八排沙的,百分之八十外江,百分之二十内江。鱼嘴说完了,现在我们接着看看飞沙堰的功能,飞沙堰位于鱼嘴下方1070米处,长200米,高2.15米,是一个看似平凡的工程,其实它的功用却非常的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旱灾害的关键,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即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把多余的水从这里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情况,飞沙堰还会自动溃堤,让大量的江水回归岷江的主流,另一个作用是排沙,刚才说道在鱼嘴处已经江百分之八十的沙石排到了外江,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到了内江,这些沙石进入内江后并不会全部的流入成都平原。因为飞沙堰在
24、这里起到了排沙的关键作用。它会将这百分之二十中的百分之十五的沙石排到外江,这样就只有百分之五的沙石才从宝瓶口进到成都平原,一般情况下,洪水越大,飞沙堰的排沙功能越强,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八。这样就保证了内江水流的通畅。可见飞沙堰的确不简单。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形如瓶口而得名。宝瓶口是内江水流进入成都平原的通道,它有固定的进水量,不管有多少水流入内江,只要超过了宝瓶口的接纳量,它都会一律的拒之口外。从而保证成都平原有足够的水用于灌溉,同时也不至于遭受洪水灾害。说道宝瓶口,就不得不说它的开凿过程,玉垒山山石坚硬,当时生产工具落后,民工们是
25、用铁具凿挖的,工程进度及其缓慢,挖通估计得30年,后来,有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火,点燃燃烧,这样岩石会爆裂开,再用冰冷的岷江水浇灌,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作用下,坚硬的玉垒山就不再坚硬了。最后,李冰用了8年的时间打通了玉垒山。在宝瓶口的一侧,大家可以看到离堆。因为与玉垒山山体相离而得名。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就是这样工作的。其中不难发现,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的功用是相辅相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相互作用,都江堰才如此的伟大,它是独一无二的。因势利导是它治水哲学的精髓,它和现在司空见惯的拦河大坝,一横一纵,一堵一导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治水哲学。一个是征服自然,一个是顺应自然。
26、都江堰以它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频频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扬。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水库的平均寿命只有50年,条件较好的美国水库的平均寿命也不超过320年,相形之下,都江堰却已经存在了2200多年。难怪余秋雨先生会在它的著作中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8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四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纬3144”54”-3102,z09”之间,东经1032542,-1034700”之间。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
27、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她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也都江堰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设施完善。都
28、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距都江堪景区24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都江堰初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完成于秦惠文王时,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灌县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说明都江堰水利在该市所占位置的重要。行政区划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镇、幸福镇、端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犊、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紫坪铺镇、
29、翠月湖镇.2个乡向峨乡、虹口乡,49个社区委员会、333个村委会;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历史沿革都江堰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海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更灌县。1988年,撤销港县设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4年,获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城区靠近都
30、江堰渠首,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名居,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汉,民国防区时代为川军邓锡侯部黄隐江防军防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孤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7年,都江堰市面积1207.7平方千米,人口57.3万,辖12镇16乡。市政府驻港口镇。1999年,都江堰市辖12镇、16个乡:港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源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有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
31、乡。20_年,都江堰市辖12个镇、1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人,其中:灌口镇75059、幸福镇、蔚阳镇26163、聚源镇30985、崇义镇26460、天马镇29936、石羊镇26377、柳街镇21828、玉堂镇20894、中兴镇26620、青城山镇10287、龙池镇6155、胥家乡26340、驾虹乡12307、金凤乡14404,向峨乡14350、土桥乡12397、安龙乡11347,大乐乡11477,徐渡乡16524、沿江乡15006、民兴乡13389、青城乡15671、大观乡10761、两河乡4721、白沙乡8472、麻溪乡5511、虹口乡5820。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
32、蒙古族、土家族、像俱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_年9月80,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_】41号)同意都江堰市撤销青城镇及麻溪、金凤、驾虹、土桥、沿江、徐渡、大乐、两河8个乡。将原青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城山镇;青城山镇政府驻原有城镇场镇正中街。将原麻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紫坪铺镇;紫坪铺镇政府驻紫宽街。将原金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蒲阳镇;蒲阳镇政府驻和平街。将原驾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胥家镇;胥家镇政府驻石龙上街。将原土桥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义镇;崇义镇政府驻官家花园。将原沿江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柳街镇:柳街镇政府驻
33、五一村。将原徐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石羊镇;石羊镇政府驻政府街。将原大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龙镇;安龙镇政府驻海棠路。将原两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观镇;大观镇政府驻双风路。20_年,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幸福、满阳、中兴、聚源、天马、崇义、龙池、柳街、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个乡(向峨、虹口)。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戢热月平均气温24.41。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IlOo-1800In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
34、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区内主导风向:NW.C,风向频率(%):12、41,最大风速:17米/秒,平均风速:1.3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最小绝对湿度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均最小绝对湿度2.8;30年来的气象监测表明,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极端最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全年晴天日数120天,阴天日数95天,雾
35、天日数7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16.9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8天。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9各位朋友大家好!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今天,就由小梦来陪大家一起畅游都江堰,了解水利工程,祝大家吃好喝好玩好睡好。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齐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265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大家都知道二郎神吧,二郎神便是李冰的儿子,由于李冰无子,传说而来。为纪念父子俩,修建了我们旁边的这座二王庙,也是观看都江堰最好的观景点。今天,我们来
36、一个逆向思维&倒若走。都江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今天,我们先从鱼嘴看起。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因其形状像一张焉鱼的嘴巴而得名,昂头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农田,西边的外江则用于排洪。鱼嘴主要起到两个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淀在河床上的泥沙经过鱼嘴上的一颗颗排列整齐的小石头,而使其外江的沙占八成,内江的沙占二成。这样,灌溉农田的水就会十分清澈,因为大多数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则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大家请看旁边的几个小岛,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几个小岛而绕成S型,使其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而夏季雨水增多,
37、水位上深,汹涌的水势不再受小岛所影响,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便会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就是这样的鱼嘴,保证了当地人民在枯水期的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范了洪水泛滥的发生,真是功不可没。当然,没有几个小岛和百丈堤、梢槎、金刚堤的协助,鱼嘴也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务,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朋友的互帮互助。现在我们奔向下一站&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将宝瓶口多余的内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以保证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灾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
38、沙,当江水疾驰而来,会由于离心力作用形成漩涡,将泥沙或冲上岸,或带入泄洪道,把多余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巳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下面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宝瓶口。宝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浦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宝瓶口的水会被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以此来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换句话说,若是宝瓶口被堵上了,那么60%的成都人就没有水喝。所以宝瓶口和飞沙堰还真是一对帮人排忧解难的好兄弟。都江堰是由三个主要的水利工程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条鱼,那么鱼嘴
39、处就是鱼的头,飞沙堰就是鱼的身子,而宝瓶口,则是鱼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坝。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来,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水利工程的鼻祖哦。不知道大家玩褥开不开心呢。经过一番游玩,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吧,现在我们就向食物大军进发!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10酷爱的旅客们,各人好!接待各人来到都江堰游览参观。本日,我有幸接受你们的导游。此刻请随我一同出发。请留意:请各人进去后不要乱丢垃圾、蹂蹒花卉、随地吐痰。感谢!在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渝翔”,三国时期叫“都安堰”,著名“金堤”,唐代叫“梃尾堪”,到了宋代,才有“都江堰”这个名字。此刻各人请下车,跟我走,前面就是伏龙观。伏龙观是传说中李冰克
40、服孽龙的处所,此刻用于祭李冰,伏龙观里现有李冰石像和飞龙鼎。此刻,请各人本身旅行伏龙观,半个小时后在这里荟萃。请各人跟我来,这边是安澜索桥,又被称做伉俪桥,是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始建于宋代,17世纪毁于战火,在清代重建,此刻把竹索改成了铜索,木桩改为混凝土桩。刚建桥时,它叫“珠浦桥”,宋代是更名为“评事桥”,直到清代重建时,才更名为“安澜桥”请各人跟我上桥,往下看,这河的河床里有四根卧铁,别离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离堆公园里有它们的复成品展览。此刻各人可以自由勾当,可以去离堆公园、药王庙、二王庙嬉戏,5点正各人在景区门口荟萃。关于都江堰导擀词范文篇11女士
41、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都江堰。它建于我国战国时期。这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唯一古仍为今用的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据说,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骤减,常泛溢成灾。距今约2250年的秦昭王时期,秦国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你们看,这就是鱼嘴,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你们看,这像不像一个瓶口?这里的作用是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
42、口。这样,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称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馍,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人民受益不浅。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我们再往前走,都江堰一带有不少名胜古迹。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扬峨笈立,顺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雅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在玉垒山麓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
43、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层层而上,宏伟秀丽,四周古木浓荫,环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间刻有李冰治水的口诙:“深掏摊,低作堰”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这里山青青,水粼粼,庙宇古朴,空气清新,长长的安澜桥横江飞架,金刚堤枕水甜卧。当你亲临其境,目睹这一巨大的工程并了解了其引水泄洪的原理,你不能不被李冰等古代人民的绝世神工所折服!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了,请大家解散游览,三十分钟后在这里集中,还清大家注意安全!谢谢大家!关于都江堰导游词范文篇12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延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
44、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遵溉。飞沙堰起泻洪、
45、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武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慢,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都江堰导游词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