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心得体会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不久前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专门强调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出“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校长教师人人有责,但作为“健康”这项专业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体育教师队伍无疑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
2、念的主力军,直接决定了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的程度与成色。教育部针对当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数量不足、补充困难、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出台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举措,聚焦补充配备、专业提升、待遇保障等关键问题作出部署,为高质量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支持,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魄力和决心。若干举措中诸如限定班师比、设教练员岗位、规定体育教师须是体育专业或具有相应等级证书、要求考核评价中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等,有指标、有抓手、有时间表,对于建强体育教师队伍,完善体育教师发展和保障制度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切举措的目的和精神,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
3、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真正让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落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师自身务必对“健康第一”四个字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体认和理解。身体是奋斗成功的本钱。回顾教育历史,几乎所有近代以来的教育家都是体育和体育精神的热烈倡导者。他们不仅看重体育中的“术”,更看重体育中的“道”;不仅看重少数特长生的体育,更看重所有学生的体育。为什么是健康第一?健康第一的内涵是什么?怎样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想清楚并将其化为情感和信仰,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必修课。因为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为政策制度的日益完善,体育被当成副科、被认为可有可无的情况已经彻底扭转了。但是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落实
4、落细,以及体育学科的自信表现和价值展现,要从广大体育教师对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一个梦想接连实现、充满生机活力、廖续民族精神、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给了我们平视世界的底气、享受比赛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目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见证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5、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天,亿万人民拥有更宽广的视野胸襟、更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充实的精神世界,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本届奥运会上,不只有体育健儿的精彩呈现。赛事转播、辅助训练、智能终端从“中国智造”中,看科技创新创造成就。IlOO多架无人机翱翔埃菲尔铁塔夜空,1.5万辆中国制造共享电助力自行车在巴黎亮相,纳米防污抗菌涂层技术的地垫、可以“凝固”时间的Al技术、植入芯片的足球内胆来自中国的科技成果提升了赛事的组织效率和观众的观赛体验,为奥运会注入了“科幻感”和“未来感”。体育用品、训练器材、文创产品从“中国制造”里,看产业链供应链能力。
6、主要赛事场馆、核心区域的LED大屏以极高刷新率确保观看流畅性;奥运村公寓的环保纸质凳子是用长纤维纸和植物淀粉胶制作的;80%的吉祥物“弗里热”由中国制造中国企业凭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先进的制造工艺、成熟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全球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璀璨的文化、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点点滴滴中国元素汇聚在一起,讲述着一个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我们必能为以中国
7、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基础、汇聚磅礴力量。云帆高张,乘风破浪,坚定的脚步一往无前。文件解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是一份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文件。一明确目标任务该通知首先明确了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阶段达成具体目标。到2027年,要实现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到2035年,则要形成完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造就一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持续提升
8、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二严格师德师风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知要求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将教育家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引导广大体育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同时,在各项教师管理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师德违规实行“零容忍”。三加大培养力度为提升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通知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包括科学规划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规模,扩大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数量,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健康教育等。此外,还鼓励高校面向非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开设体育类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培养兼备体育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四优化补充机制针对中
9、小学体育教师结构性缺口问题,通知提出了优化补充机制。要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要求,结合实际配备体育专任教师,并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专项运动技能教师。同时,建立符合体育教师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关,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和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五统筹资源配置为优化体育教师资源配置,通知提出了建立体育教师资源监测机制,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等举措。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区域内体育教师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体育教师定期交流、跨校兼课、跨学段任教,促进体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六提升素质能力通知强调要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体育机构作用,建立体育教
10、师培训基地,优化“国培计划”体育教师培训项目。同时,要求各地制定体育教师培训方案,加大培训经费保障力度,分类分层实施周期性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运动技能等水平。七落实教练员岗位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提出了落实教练员岗位的要求。这意味着在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将更加注重教练员的配备和作用发挥。通过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水平,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是一份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文件。它从目标任务、师德师风、培养力度、补充机制、资源配置、素质能力提升和教练员岗位落实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实施这些举措,将有效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