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引言5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51-1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51-2基本情况61-2-1毕业生规模6表1-12019届毕业生在各院系分布61-2-2毕业生生源地构成7表1-2毕业生生源地构成8表3毕业生省内生源地构成81-2-3毕业生性别构成8表1-4毕业生性别构成81-2-4毕业生民族构成9表1-5毕业生民族构成9第二部分就业工作主要特点112-1落实“一把手”工程112-1就业创业工作保障制度化112-2全程指导就业,强化择业意识112-2-1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112-2-2发挥校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雷锋式职业人”教育
2、122-3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创业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122-3-1创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132-3-2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32-3-3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132-4开拓就业市场,挖掘就业岗位142-4-1举办校园双选会,挖掘就业岗位142-4-2依托校企校地校产合作优势开展就业创业工作142-4-3搭建平台,强化信息传输功能15第三部分就业相关分析163-1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16表3-1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163-2毕业去向17表3-2毕业生去向173-2-1毕业生辽宁省内就业去向193-2-1-1省外就业去向19表3-3毕业生省外就业地域情况193-2-1-2省内就业情况19表3-4
3、毕业生就业地域情况(辽宁省内)193-3毕业生反馈意见203-3-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0表3-5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人数比例203-3-2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21表3-6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213-3-3就业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统计23表3-7毕业生工作单位对学生满意情况233-3-4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统计25表3-8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情况253一4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27表3-9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方式283-5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30表3-10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情况303-6毕业生就业稳定情况32表3-11毕业生就业稳定情况323-8毕业生薪酬情况34表3-12毕业生薪
4、酬统计35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364-1就业难状况有加剧趋势364-2毕业生求职选择性变化364-3毕业生求职困境36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375-1对专业建设的影响375-2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375-3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395-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395-3-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395-4保障措施395-4-1实行绩效考核395-4-2建立一支符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405-4-3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全力做好实习实训和就业工作40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
5、188号)文件精神,以及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辽教电201954号)文件的要求,学校编制了辽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由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五部分组成,共计23042字,相关数据源自学校2019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及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1-1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北方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辽阳市,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9我校被正式确定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院自1949年建校以来
6、秉承“厚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为办学方针,围绕“让优秀成为习惯”的校园文化理念和“雷锋式职业人”培养工程,致力于建设特色型、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本领过硬、素质全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6亿元,在校全日制学生近7000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余人,学生在学期间可考取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40余种。学院建有学生公寓7栋,教学楼6栋,教学实训楼1栋,行政楼1栋,综合实训基地1座,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综合体育馆1座,标准400米塑胶场地1块,篮球场、
7、排球场、网球场各1块。现有教职工567人,专任教师337人,其中副教授118人,教授3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2人,“双师型”教师204人。学院设有11个院系,建有36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信息工程、现代服务、艺术设计和师范教育等六大专业群。近年来,学院注重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加大实训设施投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前教育为国家级专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环境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服装加工基
8、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基地为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环境及化工类专业基地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学院采取“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全国百余家企业对接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2211”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必备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岗位工作。创建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六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努力做到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教学做一体化。拓宽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办学模式,形成了本科、专科、高职、培训、函授、自考、国际合作办学、职业技能鉴定等多元并举的崭新办学格局。1-2基本情况1-2-1毕业生规模
9、辽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2188人,三年制毕业生:2029人,五年制毕业生:159人,辽宁省外毕业生:271人,辽宁省内毕业生:1917人,辽阳籍生源:280人,男生693人,女生1495人。其中,师范毕业生:794人。学院2019届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五的院系分别为:学前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系、汽车学院、信息工程系。毕业生人数为153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0.2%;。2018届毕业生来自11个院系,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五的系分别为:学前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系、汽车学院、化学工程系。毕业生人数为135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7.68%;2019届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五的系
10、比2018届毕业生高2.52个百分点,。表I-L2019届毕业生在各院系分布序号系别专业名称毕业人数1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01数控技术11应用电子技术13小计1252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131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65小计1963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80酒店管理54旅游管理22市场开发与营销85新闻采编与制作20小计4614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81物联网应用技术51物流信息技术24移动通讯技术121小计2775化学工程系工业分析与检验23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1药品生产技术45环境工程技术8食品生物技术13小计906外语系空中乘务33商务英语32商务日语20小计857初等教育系初等教育20
11、初等教育(数学双语)1初等教育(英语)2小学教育228小计2518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477小计4779艺术设计系电脑艺术设计33陶瓷设计与工艺4动漫设计与制作1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小计6710体育与健康管理系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14初等教育(体育)11体育教育27体育保健与康复10老年服务与管理58小计12011音乐系初等教育(音乐)8音乐教育31小计39总计2188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1-2-2毕业生生源地构成情况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生源地为辽宁省的有191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7.61%,省外毕业生27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39%。学校2018
12、届毕业生中,生源地为辽宁省的有181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0.49%,省外毕业生19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51%。2019届省外生源毕业生较2018届毕业生增加2.88个百分点。表1-2毕业生生源地构成年度毕业人数省内人数省外人数201921881917271201820081817191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云平台表1-3毕业生省内生源地构成辽宁生源沈阳大连鞍山盘锦本溪营口辽阳抚顺丹东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19171611631785318146280476712189123285186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1-2-3毕业生性别构成学院2019届毕业生2188
13、人,男生69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31.67%;女生1495人,占68.33%02018届毕业生中,男生61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30.43%;女生1397人,占69.57%02019届毕业生女生比例较2018届毕业生下降1.24个百分点。表1-4毕业生性别构成序号系别专业名称毕业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011001数控技术1183应用电子技术13112小计12511962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1311310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652738小计196158383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8034246酒店管理54648旅游管理22517市场开发与营销853154新闻采编与制作204
14、16小计461803814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816219物联网应用技术513318物流信息技术24915移动通讯技术1215863小计2771621155化学工程系工业分析与检验23419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101药品生产技术45639环境工程技术826食品生物技术13211小计9014766外语系空中乘务331023商务英语32428商务日语20515小计8519667初等教育系初等教育20020初等教育(数学双语)101初等教育(英语)202小学教育22836192小计251362158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477465小计477124659艺术设计系电脑艺术设计332112陶瓷设计与工
15、艺404动漫设计与制作1147数字媒体艺术设计541服装与服饰设计1477小计67363110体育与健康管理系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1495初等教育(体育)1183体育教育27207体育保健与康复1073老年服务与管理581147小计120556511音乐系初等教育(音乐)808音乐教育31229小计39237总计21886931495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1-2-4毕业生民族构成学院2019届毕业生以汉族为主,汉族毕业生达到1664人,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76.05%,少数民族的524名毕业生,占23.95%。学院2018届毕业生以汉族为主,汉族毕业生达到1582人,占到毕业生
16、总人数的78.78%,少数民族的426名毕业生,占21.22%。较2018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增加2.73个百分点。表1-5毕业生民族构成序号系别专业名称毕业人数少数民族人数1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0122数控技术112应用电子技术13小计125252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13119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6512小计196313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8068酒店管理54旅游管理22市场开发与营销8517新闻采编与制作206小计4611104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8121物联网应用技术517物流信息技术245移动通讯技术12127小计277605化学工程系工业分析与检验234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11药
17、品生产技术4513环境工程技术82食品生物技术131小计90216外语系空中乘务3314商务英语324商务日语203小计85217初等教育系初等教育203初等教育(数学双语)11初等教育(英语)20小学教育22880小计251848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477115小计4771159艺术设计系电脑艺术设计337陶瓷设计与工艺41动漫设计与制作11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51服装与服饰设计148小计671910体育与健康管理系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145初等教育(体育)110体育教育2710体育保健与康复104老年服务与管理5812小计1203111音乐系初等教育(音乐)80音乐教育317小计397总计2
18、188524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第二部分就业工作举措和主要特点2-1落实“一把手”工程我院就业创业工作继续落实“一把手”工程,书记(校长)负总责,建立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就业创业专项议事制度。就业处、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培训处等职能部门结合自己的职能和业务,承担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完善校二级学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校二级学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运行良好,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落实。尤其在经费投入、人员安排突出重视。学校每年按照不低于年度学费总数设的标准安排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优先安排,满足工作需求,确保经费
19、到位。并逐年加大编制、经费投入、队伍、场地保障力度。每个二级学院院长主抓就业同时配有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工作。2-1-1就业创业工作保障制度化学院制定了毕业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工作流程,全院就业工作“两会”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出台了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评细则、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评指标体系、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奖惩办法、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招聘管理规定、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和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建设,使得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责任分明,目标明确
20、工作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2-2全程指导就业,强化择业意识2-2-1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制订和落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专业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分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纳入整个大学生的教学体系,并且从入学开始就作为必修课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始终,保证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三年不断线。课程安排密切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相联系,按照学校的专业设置,专门制定各专业行业领域中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要求学生按照具体的岗位变迁顺序制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分专业、分行业、分岗位
21、的手把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职业对个人就业能力的具体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增加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操作性。2-2-2发挥校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雷锋式职业人”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机会是通过各类校园社团组织的活动进行的,是大学课程体系之外的必要补充。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团队配合能力。例如通过“暑假三下乡”、新农村调查、企业参观、寒假实习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积累学生的社会资本,为其走上社会铺垫平台。同时,学院就业处组织学生参加国家
22、及省市举办的各类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也通过活动带动其他同学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在大学生涯的初期制定自己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能有侧重的提高就业能力。2-3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创业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今年来大力提倡和发展的项目之一,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社会交往能力,都会在建立公司或者其他形式的社会组织过程中得到磨练和提高。鼓励毕业生创业,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2-3-1
23、创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学院成立了创业就业指导教研室,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体系,以此推动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定期选派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与省人社厅合作举办的高校系统(SIYB)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参加辽阳市人社局举办的(SIYB)创业教育培训。目前,学院创业培训专兼职教师(获SYB资格证书)1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7人,讲师3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5人;市级优秀专家1人。这些优秀的创业教师承担着辽阳市城乡的创业培训与指导工作,为辽阳市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2-3-2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依托辽阳市“互联网+”创新基础联盟,以学校“互联网+
24、专业群为核心,建有虚拟现实(VR)工作室、计算机服务中心、电商创业基地、创投咖啡厅、物流工作室等相关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基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1)承办辽宁省高职院校“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开展省虚拟现实技能培训活动,吸引全省11所高职院校,近100名师生参加。(2)承办2019年东北三省“虚拟现实”交流会,开展培训2天,培训东北三省7所高校师生30余名。(3)承办2019年辽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程序员”职业技能大赛,吸引全市参赛选手40余名。(4)师生依托“计算机服务中心”开展对外服务,其中承接微信公众号开发1项,为企业开发网站3项,为个人和企业开展视
25、频制作5项,对外开展计算机及网络服务近100项。(5)发挥基地“孵化”作用,大胆尝试以大赛促学习、以技能促提升、以项目促就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赛项”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高职组)养老服务技能二等奖2次;获得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养老服务技能一等奖;获得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第二届高校师范生从师技能大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2019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2019年辽宁省职业技术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三等奖;2019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
26、营销技能赛项三等奖;2019年辽宁省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三等奖2次。2-3-3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协会理事会有10个部,骨干成员36人,协会每年纳新会员在800人以上。以社团为平台举办各种大赛和培训及讲座。如各项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学院“商业一条街”营销竞赛、素质拓展、生涯规划大赛、职来职往校园场、口才演讲及等活动。通过开展有意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就业社团平台,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技能培训。2-4开拓就业市场,挖掘就
27、业岗位2-4-1举办校园双选会,挖掘就业岗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走访考察用人单位,巩固已有就业市场,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召开大中小型校园双选会;网上网下多渠道多途径收集用人单位资料,多种形式举办校园双选会。第一时间公布招聘信息,通过各系就业辅导员实现人网发布,通过广播、信息栏、就业网站进行电网发布。双选会前,专门组织企业到各系、各专业宣讲企业文化、岗位需求及薪酬情况,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本学年度入校招聘单位共630余家。举办小型招聘会49场,提供就业岗位近5100个,及专场招聘会近百场,达成就业意向2000多人次。大型招聘会1场,参会企业38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达成就业意向3
28、000余人次,签约近1154人。2-4-2依托校企校地校产合作优势开展就业创业工作(1)举办股份制生产车间学院与辽阳市流体真空机械厂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校内股份制生产车间和研究所,校企合作共同研发成功了ZY-1.5型、ZY-2.2型叶轮式鱼塘增氧机、新式切肉机和鱼塘和街道及院庭扫雪机并进入辽宁省农机推广目录,从2010年开始享受农机销售补贴,已经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累计生产销售625台套,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累计接收机械和数控等专业学生实习700余人,培训青年教师8人,承担政府普惠制和社会培训100O余人。(2)举办各类经营性工作室学院有关专业先后建立了沃特科技、装饰绘画、动漫周边产品、服装
29、配饰与展示、星宇沙盘制作、时尚手绘、蒙台梭利、保健与康复、乐焙坊和计算机服务等10个“产学一体化”校企合作工作室。累计研发成功专利、非专利技术和教学产品等30余项,培养专业带头人、项目负责人和青年教师30人。进入各类工作室实习和工作1个月以上的学生500余人,培养出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奖学生100余人,培养毕业生自主创业者25人。(3)校企合作与技术研发我院与中嘉博众集团合作举办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市场营销专业共建专业项目,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合作举办空中乘务专业。企业参与办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并高质量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目前,四个专业在校两届学生共计230余人,企业投入基地和课程建设资
30、金60余万元,另与46个企业进行产学合作,涉及18个专业及方向,订单培养人数201人,共同开发课程10门,共同开发教材4种,支持学校兼职教师11人,接受顶岗实习学生294人,接受毕业生101人,为企业培养员工815人次。(4)举办企业冠名班学院各二级院及各系在部分办学条件较好和就业岗位比较集中的专业举办企业冠名班。“辽鞍工程机械”班;“北京好利来”班;“北京千河”班;“辽宁大泽”班;“沈阳苏宁电器”班;沈阳“花儿朵朵”班等32个。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模式实现了创新。“冠名班”学生顶岗实习质量明显好于普通班。2-4-3搭建平台,强化信息传输功能学院有关人员走访省内外人社部门
31、企业、协会,努力拓展校企、校地、校媒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就业工作QQ群、班级专业微信群、IyZyjyC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招聘信息。抓好招聘会后意向性协议的跟踪落实。各类招聘会结束后,就业处要对签订意向性协议的学生进行汇总,并及时反馈给各院系,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意向性协议的跟踪落实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安排专人持续跟踪2019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对未就业和就业不稳定的毕业生建立数据库,动态管理,并大力推介用工信息,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100%就业。创业平台
32、建设情况学院创办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肖景远汽车大师工作站,致远轿车股份公司汽车维修和培训机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辽阳市普惠制培训基地,IS09000内审员人才培训基地,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辽阳市太子河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型企业沃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学院已成为一个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证书考核、技术推广、师资培训、服务社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地。学院与辽阳芳煌基地、弓长岭旅游区、太子河区、佟二堡裘皮基地及辽宁忠旺集团等开展全方位的校地、校产、校企合作。牵头组建辽阳职业教育集团,旗下有名师服务团、大师工作站、辽阳民营经济发展论坛、辽阳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四个正式服务平台
33、学校的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太子河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我市相关行业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咨询等服务平台。2019年,学校积极推进校企联盟工作,牵头组建了辽阳学前教育、环保及芳燃精细化工产业、养老产业3个校企协同创新骨干联盟,紧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不断优化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三部分就业相关分析3-1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2019年8月31日,学院2019届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按照辽宁省高校毕业生资源信息库的计算方式:就业率二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为90.95%,其中毕业生总就业人数为1990人,待就业和再就业198人。截止2019年12月31日,就业
34、率97.12%,就业人数为2125人,待就业和再就业63人。表3-1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序号系别专业名称毕业人数初次就业人数初次就业率1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019291.09%数控技术111090.91%应用电子技术92.31%小计12511491.20%2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13111890.08%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656295.38%小计19618091.84%3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8026293.57%酒店管理544277.78%旅游管理2222100%市场开发与营销858195.29%新闻采编与制作201890%小计46142592.19%4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81779
35、5.06%物联网应用技术514588.24%物流信息技术242083.33%移动通讯技术12110586.78%小计27724789.17%5化学工程系工业分析与检验232295.65%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11100%药品生产技术454293.33%环境工程技术8675%食品生物技术13969.23%小计908088.89%6外语系空中乘务3333100%商务英语322062.50%商务日语201890%小计857183.53%7初等教育系初等教育201995%初等教育(数学双语)1OO初等教育(英语)22100%小学教育22820891.23%小计25122991.24%8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
36、47743791.61%小计47743791.61%9艺术设计系电脑艺术设计333296.97%陶瓷设计与工艺4250%动漫设计与制作1111100%数字媒体艺术设计580%服装与服饰设计141285.71%小计676191.04%10体育与健康管理系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141392.86%初等教育(体育)11654.55%体育教育272385.19%体育保健与康复1010100%老年服务与管理585594.83%小计12010789.17%11音乐系初等教育(音乐)88100%音乐教育3131100%小计3939100%总计2188199090.95%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
37、3-2毕业去向2019届毕业生2188人,“直接就业”的最多,有195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9.40%;“升学”的有1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82%;“出国”的有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05%o参军1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69%。截止到12月31日,待就业和再就业6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88%.表3-2毕业生去向序系别专业名称毕业直接就升学应征自主出国号人数业人数义务兵创业1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018921数控技术1110应用电子技术13101小计125109322汽车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13111215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65602小计196172173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8026
38、02酒店管理5442旅游管理2222市场开发与营销857713新闻采编与制作2018小计461419334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81725物联网应用技术431物流信息技术2420移动通讯技术1211041小计277239715化学工程系工业分析与检验2322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11药品生产技术4542环境工程技术86食品生物技术139小计907916外语系空中乘务3333商务英语3220商务日语20小计85707初等教育系初等教育2019初等教育(数学双语)1初等教育(英语)22小学教育2282071小计25122818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47743421小计477434219艺术设计系电脑艺
39、术设计3332陶瓷设计与工艺42动漫设计与制作111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54服装与服饰设计1412小计676110体育与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1413健康管理系理初等教育(体育)116体育教育2723体育保健与康复1010老年服务与管理5855小计12010711音乐系初等教育(音乐)88音乐教育31301小计39381总计2188195618151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3-2-1毕业生辽宁省内就业去向2019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辽宁省156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1.53%o省外就业人数42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42%。3-2-1-1省外就业去向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北京市7
40、7人,上海市31人,西藏96人,吉林省13人,河北省31人,四川16人,江苏省29人,吉林13人,广东省15人,天津13人,浙江省12人。就业单位北上西河四江广天浙内所在地京海藏林北川苏林东津江蒙内蒙10人。其他省份不足10人。表3-3毕业生省外就业地域情况数据来源: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3-2-1-2省内就业情况2019届毕业生2188人,省内就业1565人。主要就业地区以省内沈阳、辽阳、大连为主,三地就业1108人,占省内就业人数的70.79%。就业人口净流入的仅、沈阳、辽阳、大连三个地区。沈阳生源161人,就业620人,净流入391.30%o辽阳生源280人,就业301人,净流入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