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下载:附件1: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化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附件2: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简化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附件3: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简化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附件1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化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征求意见稿)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二O二X年X月前言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提出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的,其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关于进一步
2、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再次明确简化一批报告书(表)内容。为指导我市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内容简化工作,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规定了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简化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简化条件及内容。本指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指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解释。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入驻产业园区内,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化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1)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2)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
3、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3)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4)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渝环规20222号)(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131-202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
4、8)(H)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3、总体要求按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且满足以下条件的,可对照本指南要求对报告书部分编制内容进行简化:(1)建设项目位于依法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的审查小组审查的规划区;(2)产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3)符合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4)建设项
5、目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且不涉及重金属排放。4、术语和定义4.1产业园区本指南所指产业园区是指经国务院、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具有明确管辖范围,并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等。5、简化条件及简化内容5.1 建设项目选址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分析(I)入驻项目属于规划区主导产业的,政策符合性可仅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仅列出其名称及文号,不再分析符合性。其他政策符合性分析可只分析规划
6、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后新颁布实施的强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如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在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之后发布,还需分析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符合性。相关符合性分析要求,详见表Io表1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符合性性分析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产业类型是否属于园区主导产业二规划环评已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序号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及文号12三,规划环评及其审查结论符合性分析相关内容分析:结论:四、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后新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等序号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及文号相关内容符合性
7、分析12(2)入驻项目属于规划区主导产业,其环境防护距离控制在规划区边界内且无环境敏感目标的,可不详细开展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仅明确选址合理性和可行性结论。5.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直接引用符合时效的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调查资料及有关结论,不需列出评价方法。若产业园区定期开展了园区跟踪监测,或有其他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优先选用最新数据。规划环评及其他可引用监测数据中未涉及或虽涉及,但深度不能满足项目环评要求而需要增加的特征污染物监测,应根据项目特征按照相应环评技术导则要求补充现状监测数据。(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环境空气
8、质量现状调查可引用评价范围内及主导风下风向5km范围内符合时效的数据。5.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0O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不开展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2)属于园区主导产业、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及以下、且地下水环境不敏感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结论。(3)属于园区主导产业、土壤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及以下、且土壤环境不敏感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预测,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土壤影响预测和评价结论。5.4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属于园区主导产业的项目,依托的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已按产
9、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可仅从项目排放至集中处理设施的管网建设情况以及废水水质、水量是否满足接管标准、处理规模进行简单的依托可行性分析,可不分析依托的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及工艺原理等相关内容。(2)对含颗粒物、氯化氢、硫化氢、氨、硫酸雾、二氧化硫等常见污染物的废气处理,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技术指南要求的,如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各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各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中污染治理可行技术,原则上可不开展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5.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果可不进行货币化经济损益核算,不估算建设项目环境影
10、响的经济价值。5.6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章节不需再重复列出工程组成及原辅材料组分要求,直接标注其所在工程分析章节。附件2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征求意见稿)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二O二X年X月前言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提出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的,其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再次明确简化一批报告书(表)内容。为指导我市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内容简化工作,制定本
11、指南。本指南规定了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简化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简化条件及内容。本指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本指南起草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指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解释。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入驻产业园区内,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简化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15)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16)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17)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
12、渝环规20222号)(18)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2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I31-2021)(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
13、16)(2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2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3、总体要求按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且满足以下条件的,可对照本指南要求对报告表部分编制内容进行简化:(5)建设项目位于依法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的审查小组审查的规划区;(6)产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7)符合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4)建设项目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且不涉及重金属排放。(5)需开展专项评价的,相关简化内容可参照报告书简化技术指南进行简化。4
14、术语和定义4.1产业园区本指南所指产业园区是指经国务院、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具有明确管辖范围,并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5、简化条件及简化内容5.1其他符合性分析入驻项目属于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的,规划环评已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符合性,其他政策符合性中可仅列出其名称及文号,不再分析符合性;分析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后新颁布实施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在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之后发布,还需分析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符合性。其他符合性分析要求,详见表Io表1其他符合性性
15、分析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产业类型是否属于园区主导产业二规划环评已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序号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及文号12三、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后新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等序号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及文号相关内容符合性分析125.2区域环境现状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直接引用符合时效的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调查资料及有关结论,不需列出评价方法。若产业园区定期开展了园区跟踪监测,或有其他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优先选用最新数据。5.3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属于园区主导产业的项目,依托的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已按产业
16、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可仅从项目排放至集中处理设施的管网建设情况以及废水水质、水量是否满足接管标准、处理规模进行简单的依托可行性分析,可不分析依托的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及工艺原理等相关内容。附件3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简化技术指南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2023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对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明
17、确了简化内容,即在规划期内,项目环评可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可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现状环境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项目环评可简化相关依托设施分析内容。2022年6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印发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渝环规20222号),明确了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的,其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探索入园建设项目环评
18、改革试点,进一步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同属环评体系,二者衔接紧密,均起到源头预防的作用,但二者层次不同,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评价方法等也多有不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构成了二者联动的基础。但是,对于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进行简化的具体内容和条件,尚没有国家级、省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具体指南,这导致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的简化工作不能有效实施。目前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文本仍存在繁冗复杂,未真正按相关文件实施简化,另外还有监测费用过高的问题,导致企业在办理环评手续中出现费用高、时间久。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尺度及标准,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难以指导入园建设项目的环
19、评简化开展相关工作,制约了环评工作的提速增效。为进一步推动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工作,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优化环评工作,强化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的联动,简化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内容,为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环评编制单位提供简化的具体依据,开展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简化指南编制。二、制定原则一致性原则:拟实施环评内容简化的建设项目,应属于规划期限内的项目,且其行业类型、规模和相关准入条件等符合规划环评要求。有效性原则:项目环评引用的资料数据,特别是监测数据的时效
20、性需满足相关环境要素导则要求,能客观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历史变化趋势。本指南的制定主要根据国家及重庆市已发布的涉及建设项目环评内容简化的文件为基础,再对照规划环评导则及建设项目环评导则,对于规划环评包括了建设项目评价内容的,对规划环评已包括的内容进行简化。三、编制的主要过程(一)收集梳理国家、重庆市、以及其他省市关于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简化的政策、技术文件,通过资料调研,了解目前项目环评简化内容的主要政策及技术文件。了解其他省市采取的措施和亮点做法。(二)开展重庆市代表区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业绩突出的相关环评单位的调研工作,通过调查表或座谈会等方式,统计汇总在规划期内,关于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可简化
21、的内容及简化条件的意见或建议。(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以报告书及报告表的章节内容为大纲,研究具体简化内容。(四)基于政策文件梳理、调研材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研究等方面的梳理汇总,形成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编制简化技术指南。四、成果分析指南编制前期,主要针对国家、重庆市以及其他省市出台的关于项目环评内容简化以及相关实施条件进行了广泛调研,国家及各省市文件对于简化内容和实施条件的汇总见表Io根据表1,可看出对于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内容简化的总体要求,产业园区应依法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环
22、评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组成的审查小组的审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在规划期内,建设项目符合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布局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五、环评报告主要简化内容基于政策文件梳理、调研材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研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以报告书及报告表的章节内容为大纲,明确重庆市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简化内容。主要简化内容及依据见表20表1资料调研结果国家/各省市名称文件实施条件提及的简化内容国家关
23、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简化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入园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符合时效性要求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入园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相关评价内容。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环环评202239号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入园建设项目。简化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
24、论证等,共享园区基础设施的相关评价内容。指导建设单位共享共用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和产业园区的环境监测数据。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可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现状环境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项目环评可简化相关依托设施分析内容。已取得入河排污口设置决定书的,对符合环评导则技术要求的有关涉水论
25、证报告内容,项目环评相关内容可通过引用结论等形式予以适当简化。重庆市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渝环规20222号)实施联动的产业园区实施条件:L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产业园区应依法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环评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组成的审查小组的审查。2 .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采纳落实。3 .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稳定运行,产业园区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近5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4 .所属区县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产业园区建有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台账,未超过规划环评核定的园区环境容量。(1)环境功能区判定内
26、容可以直接引用规划环评结论;(2)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监测数据和相关内容(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建设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3)依托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项目环评只需说明依托情况,无需开展依托可行性分析;(4)直接引用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符合性的结论,项目环评着重分析与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的符合性。5.入驻产业园区的建设项目符合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布局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渝环
27、规20225号)(一)上述建设项目(文件提出的生物医药类)需建于合规园区内(化学药品原料制造271和生物药品制品制造276类别的建设项目应布局于符合园区主导产业定位的产业园区或经正式认定的未禁止医药类项目准入的市级化工园区),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召集组成的审查小组的审查;(二)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采纳落实;产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已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要求落实;(三)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完1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化内容。(1)环境功能区判定内容可以直接引用规划环评结论;(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数据和相关内容(区
28、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3)依托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项目环评只需说明依托情况,无需开展依托可行性分析;(4)直接引用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符合性的结论,项目环评着重分析与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的符合性。(5)免除部分报告书评价内容,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且地下水环境不敏感的建设项目,可不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可不再开展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 .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内容。善、稳定运行,产业园区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近5年内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四)区域环境质量
29、稳定达标;(五)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有效期内且未发生重大调整。建设项目符合园区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布局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数据和相关内容(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2)简化专项评价,大气专项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RJ个开展大气专项评价工作;(3)免除部分报告表分析评价内容,符合相关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其他符合性分析;依托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项目环评只需说明依托情况,无需开展依托可行性分析。四川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
30、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川府发201821号)规划所含建设项目。可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相关意见进行简化,结合实际情况可适当简化区域环境现状评价、与有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区域污染源调查等内容。上海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规201924号)已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相关措施落地。简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内容和共享环境数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无需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共享环境数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加强规划环境影响实施联动的区域条件:(一)已完成相关区域的规划环评并通过审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31、可引用规划环评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有效监测数据。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环规20216号)(一)有效洛实相关区域的规划环评结论与审查意见;(三)未被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列入区域限批范围。浙江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关于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浙环发202344号)(1)依法组织开展规划环评编制并通过审查。(2)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环境准入要求。(3)有效落实规划环评结论及其审查意见。根据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项目环评可与规划环评共享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资料。杭州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实施方案(杭环发2
32、02253号)以政府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关规划为依据,编制改革区域规划环评。根据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与规划环评共享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资料。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深化环评集成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浙环发202352号)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共享区域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园区基础设施的相关评价内容。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已完成环评的园区规划和煤炭矿项目环评可简化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气象和水文地质资山东省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2323号)区等专项规划包含的项目。料、政策和
33、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共享园区集中供热、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相关评价内容,可直接引用园区环境监测成果。已取得入河排污口设置决定书的,对符合环评导则技术要求的有关涉水论证报告内容,项目环评相关内容可通过引用结论等形式予以适当简化。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的意见(鲁环字2022100号)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简化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气象和水文地质资料、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跨区域环境影响、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现有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共享园区基础设施的相关评价内容。J条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我省环境影响
34、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办函202044号)符合区域规划环评要求及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的。简化编制依据、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敏感点、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等,或区域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中已有的内容或资料,无需另行编写或调查。广东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内符合规划环评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的。无需另行编写编制依据、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敏感点、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相关依托基础设施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等,或环
35、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中已有的内容或资料;可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现状环境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国家、省有关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的,无需开展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办法的通知(穗环规字20223号)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产业园区。1 .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的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2 .符合时效性要求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3 .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固
36、体废物处理处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相关评价内容;4 .编制依据、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等,或区域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中已有的内容或资料,无需另行编写或调查。北京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北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点实施办法的通告(通告2022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产业园区;入驻产业园区的建设项目符合园区规划功能定位、布局和本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的环境准入要求。L不再分析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2 .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可行性论证内容可参照规划环评结论;3 .环
37、境功能区判定内容可以直接引用规划环评结论;12号)4 .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的有效数据和相关内容(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5 .依托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经稳定运行的,项目环评只需说明依托情况,无需开展依托可行性分析。河南省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9)90号)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且已通过生态环境部门审查的产业园区。简化内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相符性分析、资源承载力分析等内容可直接引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与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共享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气象资料、水文地质资
38、料、资源和环境利用水平、环保基础设施现状、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现有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等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已实施集中治污的产业园区,对废水排入园区工业废水处理站的项目,主要进行项目排水达标分析及园区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分析,可简化区域地表水影响预测内容。表2环评报告主要简化内容及依据序号环评章-M-简化内容导则要求编制指南简化要求简化依据或理由概述/总则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分析总纲:3.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
39、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入驻项目属于规划区主导产业的,政策符合性可仅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仅列出其名称及文号,不再分析符合性。其他政策符合性分析可只分析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后新颁布实施的强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1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十五)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简化内容包括: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入园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O2 .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环
40、环评202239号:(六)指导优化简化环评文件编制。指导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入园建设项目,简化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3 .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十)简化一批报告书(表)内容。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的符合性。如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在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之后发布,还需分析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符合性。符合性分析按表1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符合性性分析表进行分析。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在规划期内,项目环评可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O
41、4.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渝环规20222号):两简一优深化联动举措中L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内容。(4)直接引用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符合性的结论,项目环评着重分析与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的符合性J入驻项目属于规划区主导产业,其环境防护距离控制在规划区边界内且无环境敏感目标的,可不详细开展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仅明确选址合理性和可行性结论。1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十五)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简化内容包括: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入园建设项
42、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2 .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十)简化一批报告书(表)内容。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在规划期内,项目环评可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L总纲:“5.3.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a)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环境要素进行调查与评价。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现状评价可直接引用符合时效的相
43、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调查资料及有关结论,不需列出评价方法。规划环评未涉及或虽涉及,但现状调查与评价深度不能满足建设项目环评要求的特征污染物,应根据项目特征按照相应环评技术导则要求补充开展现状调查1 .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十五)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符合时效性要求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夕卜)2 .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十)简化一批报告书(表)内容。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
44、在规划期内,5.5评价基准年筛选选择近3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1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6.2.1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6.2.2.2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与监测。项目环评可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现状环境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3.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渝环规20222号):(二)两简一优深化联动举措J中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
45、性要求的监测数据和相关内容(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建设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八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可引用评价范围内、主导风下风向5km范围内符合时效的数据。大气导则中对二级评价的相关要求为:1 .评价范围:5.4.2.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km;2 .现状监测数据要求:6.1.2二级评价项目中“6.122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6.3.2补充监测监测布点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施12个监测点;3 .大气预测要求:8.1.2二级评价不进行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3年与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6.3.2补充监测监测布点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施12个监测点。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总纲:”6.3.2当建设阶段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振动、生态以及土壤等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1.50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不开展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总纲,当施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