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筝大班教案风筝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发展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探索、发现生活中风筝的多样性及特征。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孩子不懂得合作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幼儿开展收集废旧口袋等活动2利用即时贴剪出各种几何图形3剪刀,线4“小兔”纸偶玩具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大家跟小兔打个招呼吧!生:小兔,你好!“小兔”:妈妈说要带我去郊游,你们和我一起去吧!音乐想起(郊游),师生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们去郊游啦)师:来到公园,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草,花,船师
2、展示图片,强调风筝。提问: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风筝呢?生:蜻蜓,小鸟,蝴蝶师:小兔也想要一个风筝,怎么办呢?生:买.师:看看小兔是怎么做得。小朋友觉得小兔的风筝怎么样呢?生:很丑,不好看.师:那请我们帮助小兔把它的风筝装饰漂亮吧!(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师:小朋友想怎么样装扮风筝呢?想把它装扮成什么样呢?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象。(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L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师:桌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你准备了哪些材料?2.要求小朋友先想好了,然后再进行装扮。(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合作(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独
3、立完成的吗?还是和同伴完成的?你把风筝装扮成什么了?在装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它好在哪里?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七)延伸带领幼儿到操场放风筝,体验风筝的乐趣!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学反思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风筝大班教案2活动目的: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2、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活动准备:各种类型的风筝各
4、一个。活动过程: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2、教师启发提问: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蜓、金鱼、五星等)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4、游戏“放风筝”,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能力。玩法:幼儿成四路纵队在场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进行放风筝接力赛。教
5、师发出信号后,四队排头手拉风筝线往前跑,跑回时将风筝线交到第二个幼儿手中,第二个幼儿拿准风筝线后接着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队的幼儿都参与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活动反思: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小白云的帮
6、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第2环节,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教师将故事,同时让幼儿通过动作参与,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第3环节,教师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的讲述故事。第4环节,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故事内容。在最后一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以致于幼儿的思想开小差,活动无法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多加强。风筝大班教案3一
7、活动内容:美丽的风筝二、活动目的:1、欣赏各类风筝的造型与色彩特点。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三、活动准备: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各式各样的.风筝,布置成风筝展览会。2、绘画工具材料。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1、与幼儿共同观看风筝展览会,鼓励幼儿自由交流:你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2、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质地等方面进行讨论。根据幼儿谈话的具体内容进行引导并提问。、当幼儿谈到造型时,可提问:这个风筝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画了些什么图案?它们为什么要做成对称的?风筝下面为什么要有尾巴?、当幼儿谈到色彩时,可提问:这个风筝用了什么颜色?搭配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风筝的颜色为什么很鲜艳?3
8、提出课题一一绘画美丽的风筝。4、幼儿设计风筝,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风筝的造型,注意色彩美及对称美。5、幼儿相互欣赏同伴作品结束活动。风筝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交叉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2、感受风筝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所带来的美感。活动重点:图案的对称美活动难点:交叉剪活动准备:课件、风筝、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胶活动过程:一、导入: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筝。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的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二、欣赏风筝额奇特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带来的
9、美感。(1)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出示蝴蝶风筝,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图案的特点。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蝴蝶风筝,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小结:这种左右一样的图案就叫做对称图案。(3)观察风筝的构造,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风筝上的骨架和引线,了解它们的用途。师:小朋友,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只自己制作风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制作的这只风筝除了拥有漂亮的对称图案外,还有什么?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三、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师:小朋友,看完这些漂亮的风筝后,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风筝呢?那请小
10、朋友先来看一下老师是怎样制作的。(1)在三角形的风筝面上设计并画出漂亮的图案,注意图案的两边要对称。(2)在长方形纸的短边上交叉来回剪,注意每一条都不能剪断,剪出风筝的尾巴,然后粘贴在风筝面上。(3)将吸管粘在风筝面反面的边缘及中间做风筝的骨架,用棉线穿过中间的一根吸管打结即可。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风筝,贴到展示板上。五、幼儿作品展示。小朋友们的风筝都做完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只风筝?为什么?课后反思:纲要中指出:活动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事情。这不孩子们对今天的活动表现得非常好,这一活动,其目标主要是让幼儿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
11、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在作画前,我还是先让幼儿欣赏风筝,并在观察欣赏之后,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观察十分仔细,有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风筝上的图案是左右对称的。于是,我就向幼儿重点介绍对称装饰的画法,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对称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风筝图案,满足了幼儿自我表达的愿望。还有在制作过程中,极大的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还有在作品展示时,孩子们大胆的讲述自己风筝。在这自然的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愿意表达的氛围,使他们轻松的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风筝大班教案5情境: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
12、彩鲜艳。放风筝活动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每每周一来园,三五名幼儿都会聚在一起交谈放风筝的经历。结合这一社会娱乐活动,我班请幼儿每人自制了一只风筝。在第一次尝试放风筝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场地所限不能自由奔跑,奔跑时相互撞击,风筝被树枝刮住等等。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不要求幼儿将风筝放得多高,只要求达到以下目标。活动目标:1 .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2 .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3 .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活动过程:材料准备:三组幼儿斜坡跑道自制风筝六只奖品环节:准备活动1 .活动幼儿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教师用语
13、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2 .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二基本部分。1 .请六名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幼儿放风筝2 .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幼儿讨论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3 .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
14、人相撞?讨论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4 .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5 .请第三组幼儿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6 .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幼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三.结束活动: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
15、随风飘回教室。收获:通过尝试,幼儿发现了能将风筝放起来的正确方法,获得了乐趣。规则的制定来自于幼儿的讨论,实际经验,规则的执行是幼儿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得到了幼儿的认可,因而做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可以在活动时请幼儿轮流做裁判,对其他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对不守规则者以一定惩罚如停止一次等。以巩固这些规则,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延伸:放风筝活动可以在每天的晨间体育游戏中进行。每组幼儿一周内流放风筝。风筝大班教案6【活动目标】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3、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活动准备】1、幼儿已会演唱歌曲。2、两
16、声部轮唱图谱。【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1、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2、幼儿边唱边表演。(二)学习二声部轮唱1、欣赏范唱,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2、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相应位置。3、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形式演唱。(三)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教学反思: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
17、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第2环节,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教师将故事,同时让幼儿通过动作参与,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第3环节,教师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的讲述故事。第4环节,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故事内容。在最后一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
18、与性,以致于幼儿的思想开小差,活动无法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多加强风筝大班教案7活动目标:1、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2、掌握安全放风筝儿歌,能说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活动准备:风筝一个,教学挂图活动过程:1、导入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喜欢放风筝吗?知道在放风筝时要注意哪些吗?2、请幼儿讨论并回答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讨论,之后教师小结。(1)师:放风筝要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很窄小的街道或者人群拥挤的地方可以吗?上空有很
19、多电线的场地可以吗?坑坑洼洼的场地或者山上可以吗?(2)小结:放风筝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比较安全,比如广场或者公园的草地。(3)师:放风筝时跑得快会发生什么危险?风筝绳很细,如果使劲握住或被缠住会有什么危险?如果在有高压电线的场地放风筝会有什么危险?(4)小结:放风筝要慢慢跑,留神脚下,不能光顾着看风筝,否则容易被石头或草丛绊倒或踩到坑洼的地方扭伤脚。风筝绳很细,会割伤皮肤,要小心。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如果风筝缠绕到电线上,可能会使人触电。3、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1)师:刚才小朋友们把放风筝要注意的问题都找了出来,谁能把这些注意事项完整地讲出
20、来呢?(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师:有一首儿歌把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编了进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师: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集体学习朗诵儿歌4、总结师:小朋友学习了放风筝要注意的安全规则,我们一起来回顾。它们是:要选择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要慢慢跑,留神脚下;注意不要被风筝绳割到手;要远离高压线。小朋友在放风筝地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安全规则!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一一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
21、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风筝大班教案8活动目标:1、能用画、粘贴、交叉剪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2、尝试让风筝飞起来,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活动准备:风筝课件、各式各样的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三角形白纸、长方形纸、棉线、吸管、剪刀、双面胶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布置风筝展览,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及风筝的对称美: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风筝,你们自己去看一下这些风筝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放轻音乐,幼儿观察)二、基本部分:1、提问: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些风筝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2、幼儿回答后教师
22、小结引导幼儿了解风筝各部分的构造及用途:不同处:颜色、图案、形状等不一样。相同处:图案是对称的,都有骨架、线轮、风筝面、尾巴。纸面是装饰用的、骨架是支撑纸面的、线轮是用来帮助风筝飞上天的、尾巴是掌控平衡的3、小朋友知道哪儿的风筝最有名,做得最好吗?(潍坊)对我们的家乡潍坊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每年的4、20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都会拿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来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4、那你知道风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放课件幼儿了解制作过程)。第一步:将纸对折,用对称的方法画上图案。第二步:在长方形的短边上来回剪出风筝的尾巴!(让幼儿操作一下,学会交叉剪)第三步:扎风筝架:将竹条用线扎成“干”字状。竹条交叉
23、处要扎紧。第四步:在风筝架上抹上适量的耦糊,糊上剪好的风筝面纸和彩带(或者是用交叉剪的方法做成的尾巴)第五步:在风筝上系好脚线和放飞线,就可以放飞了5、你想做吗?6、幼儿分组合作用材料(筷子、冰糕棍、饮料吸管)制作风筝。(放轻音乐)结束部分:1、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2、你的风筝能飞起来吗?试一试3、幼儿再次修改自己制作的风筝,尝试让它飞起来。4、再到室外去放一放看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走出教室)风筝大班教案9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2、知道可以借助图片回忆故事,并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情节。3、萌发宽容谅解别人的情感,体验道歉所需要的勇气。活动准备:1、音乐故事
24、磁带一盘。2、教学挂图一张。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师:小朋友,你有风筝吗?你有纸船吗?你有49只风筝盒9只纸船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的前半段。二、进一步熟悉前半段故事内容。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教师提问:红松鼠和小棕熊住在哪里?他们各有什么本领?又是怎样让朋友高兴的呢?三、根据已有的经验续编故事情节。1、师: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一点小事吵嘴,结果谁也不让谁,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幼儿进一步续编故事结尾。2、组织幼儿讨论让他们和好的办法,引导幼儿进一步续编故事的结尾。四、师生看图共同欣赏故事结尾,理解故事的含义。1、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25、个什么道理?幼儿自有发表自己的看法。2、小结:平时,两个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爱护,那样才是最快乐的一件事。五、欣赏配乐朗诵,给幼儿完整的影响,鼓励幼儿跟随教师和磁带一起讲述。六、音乐活动:小帆船师:49只风筝在天上飘,49只纸船在水里游,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乘着小白船一起去看望生活在山顶上和山角小的红松鼠和小棕熊家吧!风筝大班教案10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的对称美。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3、使幼儿体验到自己创作、自己动手的喜悦。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5、感受作品的美感。教学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6、让幼儿认识各种颜色及图形。活动准备1、教室里布置“风筝”,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3、为让幼儿观察比较之用,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三只: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5、每组准备各种彩纸(皱纹纸、自帖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活动过程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1、教师朗诵散文放风筝,激起对放风筝向往。2、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自由地与同伴交流,教师在旁随机指导。师
27、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幼:我喜欢蝴蝶风筝,因为蝴蝶太美了。幼:我喜欢金鱼风筝,我听见过年年有鱼。师:你是因为它有吉祥的意思,而且它也很美吧!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1、出示一个图案对称的风筝。师:你们觉得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2、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师:你们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对称美能给人以平衡稳重的感觉,只有充分感知风筝的对称美,幼儿的创作才有了根基)三、和幼儿讨论怎样装饰风
28、筝面。看着这些漂亮的风筝,你有什么想法呢?用什么做呢?出示制作好的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更好看些。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案。(幼儿年龄尚小,常会忽视物体形象与背景色的对比,让幼儿观察比较加深印象,直接帮助幼儿掌握用色的搭配)四、幼儿制作风筝面。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得最漂亮。1、做的快的你就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2、设计的图纸要好看些。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袋的拎手)五、带幼儿去放风筝。师:我们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比看谁的风筝最漂亮,(渗透合作交往的理念)教学反
29、思教室四周挂着形状各一,色彩鲜艳的风筝让幼儿兴奋不已,他们都想把自己看到的风筝图案说给朋友听,男孩子特别喜欢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奥特曼是他们的首选,我顺应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先观察风筝上的奥特曼有几个,他们在风筝的什么位置,再引导幼儿欣赏蝴蝶风筝。由于顺应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在观察图案时非常投入、观察细致,从而充分欣赏、感受了风筝的对称美,在风筝装饰中也能较好地迁移学到的经验。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充分体验了自己制作、放飞风筝的乐趣。风筝大班教案H活动目标:1、学习用装饰画及卡通化的手法,自主的装饰风筝面。2、欣赏各种美丽的风筝,通过观察看示意图,了解制作风筝的简单方法。3、体验放飞风
30、筝,获得成功的自豪感。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或水彩笔,皱纹纸,剪刀,浆糊,长方形白纸,细线;2、师生收集各种风筝展示在教室里。活动过程:一、有故事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导入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1、教师:49只风筝在天上飘,49只纸船在水里漂,啊,多么美好!你们教室里飘的是什么风筝呢?二、通过观察,师生共同探索了解风筝的结构及风筝面的装饰方法。1、请带风筝来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风筝,说说:风筝上有什么图案?风筝的色彩是怎样的?你喜欢什么样子的风筝。2、教师:你们还见过哪些风筝?他们是什么样子的?4、探索:风筝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5、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制作简易风筝
31、的示意图,请幼儿说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二、明确绘画要求,教师交待要求。1、在长方形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涂上漂亮的.颜色;2、用皱纹纸剪一条或两条常常的彩色带粘贴在风筝上做飘带。3、系绳是要细心,不要将风筝拉断。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将幼儿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幼儿,探讨最好的解决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实际问题。四、幼儿去户外放风筝,体验成功放飞的快乐。大班美术风筝教案,大班的孩子们动手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锻炼了,我们可以教幼儿做一些比较有趣又稍微有点复杂的手工了,比如说我们春天最常见的一种玩具一一风筝,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增加春天放风筝的
32、趣味性。风筝大班教案12活动目标1、幼儿根据儿谣进行角色扮演,有初步的情绪表现。2、配合乐器模拍出全曲节奏并感知变奏。3、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4、能分析儿谣,培养想象力。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幼儿根据儿谣进行角色扮演。难点:幼儿角色表演时,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2、铃鼓、响板、沙锤、沙蛋等乐器3、吸铁活动过程一、开飞机游戏,感应节奏。幼儿听音乐开飞机飞进教室,幼儿根据音乐可飞高、飞低、飞快、飞慢。最后飞机降落了,幼儿飞到椅子上坐好。队形:小朋友面对老师,围成半圆作好。二、故事引导。小风筝挣脱了小主人,飞到好高好远的.天空到处旅行。小风筝
33、一会儿飞到乡村,向乡村里的牛羊打招呼,一会儿飞到城市向小朋友挥挥手。一不小心风筝掉到树上,被老树怪抓住了,卡在树枝上动弹不得。三、感受语词,找出语词中的四种动物,并讨论它们飞行特点。教师:“风筝被老树怪抓住了,在树上呆着好孤单,有几只小动物要飞来和风筝做游戏”1、教师放一遍音乐,请幼儿说出儿谣中的动物,幻灯片依次出示小鸟、蝴蝶、蜻蜓、蜜蜂的图片。2、大家探讨小鸟、蝴蝶、蜻蜓、蜜蜂的飞行特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3、熟悉语词,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念语词,初步感受情绪表现。四、儿谣游戏,幼儿进行角色表演。1、第一遍音乐,让幼儿完整地感受儿谣。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鼓励幼儿表现出情绪。2、集
34、体讨论怎样表演“真生气”、“别生气”。3、第二遍音乐,幼儿再次听音乐进行表演,幼儿分四组扮演小鸟、蝴蝶、蜻蜓、蜜蜂。4、第三遍音乐,幼儿分四组,分别以四种不同的乐器来代表四种动物,进行音乐演奏。5、第四遍音乐,幼儿站起来进行乐器演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做出情绪表现。五、节奏摸拍和变奏。1、用圆舞板拍念语词节奏。2、16宫格分析全曲节奏,每行7枚吸铁排出。教师在黑板上出现16宫格,幼儿拍念节奏。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排出吸铁,每个幼儿排一行,每行排七个吸铁。全体幼儿一起拍念节奏。教学反思风筝和小鸟是一首很好听的儿谣。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就熟悉了语词,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鸟、蝴蝶、蜻蜓、
35、蜜蜂的动作。幼儿比较喜欢表情表演,通过肢体与表情对两种情绪的表现,幼儿理解了这种情绪,也知道了在儿谣中如何表现出来。幼儿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有很强烈的表现、表演欲望。通过游戏幼儿对将情绪、情感与音乐儿谣联系起来表现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节奏摸拍和变奏,变奏这一环节有点难度,经过乐器反复的拍念,一部分幼儿可以自己通过仔细听来变奏排谱幼儿自己来变奏的效果好一点,自己排好谱,后全部幼儿一起拍念,效果好了很多。小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_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风筝大班教案13活动背景春天,天空中飞舞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吸引着孩
36、子们的目光。只要看到风筝,他们就会驻足观看、欣赏,还不时地欢呼雀跃,问这问那:“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的?”“风筝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有的风筝有尾巴,有的风筝没尾巴?”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我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一一放飞风筝。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风筝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操作、绘画活动中感知风筝的结构特征。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喜欢提问、积极应答的良好习惯。3、引导幼儿发现风筝飞行的条件。4、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和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方法。5、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地表达自
37、己的情感和体验。7、促进家园共育,增进亲子感情。系列活动活动一:儿歌放飞风筝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风筝的兴趣。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喜欢提问、积极应答的良好习惯。二、活动缝备:录制好的儿歌放风筝,风筝一个。三、活动过程:1、教师用变魔术或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筝,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2、出示风筝,让幼儿互相传着看一看,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风筝的外观结构。3、小朋友们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所见到的风筝是什么样的,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有关风筝的生活经验。、4、“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有关风筝的儿歌呢,可好听了。”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儿歌放风筝。5、幼儿可边
38、学儿歌边表演儿歌中表现的情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并请几个有自己的创造性动作的幼儿上来表演。6、布置任务:回家后,请小朋友们一起搜集各式各样的风筝,将它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欣赏。活动二:放飞风筝一、活动目标:1、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喜欢与同伴分享快乐。2、认识风筝各部分的名称,了解风筝的结构特点。3、引导幼儿发现风筝飞行的条件。二、活动准备:幼儿搜集的各式各样的风筝、线轴、网上下载的风筝图片等。三、活动过程;1、今天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自己的风筝,请介绍一下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名称、形状、颜色等)。2、你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风筝?3、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放风筝。老师示范放飞过程,请幼儿自己尝试着
39、放飞。(幼儿分小组学习放飞风筝,三位老师分组指导。)4、回班后与幼儿一起总结:风筝怎样才能飞起来,引导幼儿讨论风筝放飞的条件。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发言。(引导幼儿说出要有风、要逆看风飞才能飞起来。)活动三:设计风筝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绘画等操作活动中感知风筝的结构特征。2、激发幼儿创作风筝的兴趣。二、活动准备:1、实物风筝,画笔,纸。2、教师事先录制“风筝专集”供幼儿欣赏(教师利用摄像机提前录制)。3、事先学习一首有关风筝的儿歌。三、活动过程:1、欣赏“风筝专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2、提问幼儿:录像中出现了什么风筝,7(蝴蝶风筝、飞机风筝、蜜蜂风筝、鲤鱼风筝、机器猫风筝、老鹰风筝等
40、3、如果是一名小小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风筝?(奥特曼风筝、小花风筝、小鸡风筝、黑描警长风筝、小人风筝等等。)4、现在就请小朋友当一个小小设计师,用你手中的画笔,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风筝。看看谁的风筝最漂亮,谁的风筝最有特点。5、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画风筝。6、将幼儿的作品放在事先布置好的“天空”中,同时引导幼儿自评和互评。7、幼儿边欣赏“天空”中的风筝,边唱有关风筝的歌曲。8、请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可以制作风筝的材料,下次活动时拿来。活动四:制作风筝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和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能够用自己喜
41、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小肌肉的协调性。一、活动准备: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的制作风筝的材料,包括线、线轴、各种纸张、塑料管、竹坯、胶水、剪刀、小棍等。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在感知风筝的基础上,利用从家中带来的材料动手制作风筝。2、放飞试验。让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到户外去放风筝。有的幼儿的风筝能够飞起来,有的幼儿的风筝飞不起来,为什么?引导幼儿感知风筝飞行的条件。3、再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风筝。要求:每个幼儿的风筝要体现与众不同之处,要有自己的个性。制作过程能够体现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交流,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争
42、取让所有的风筝都能飞起来。4、再次放飞试验,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活动五:飞吧,风筝!一、活动目标:1、在共同放风筝的过程中,密切家匠关系,加深亲子感情。2、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活的美好。、活动准备;幼儿自己制作的风筝,照相机,摄像机。三、活动过程:1、幼儿、家长和教师一起放飞孩子们自己制作的风筝。在路上要求家长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路上的风景以及所见所闻,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验生活的无限美好。2、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拴风筝,一起放飞风筝,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孩子们体验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3、讨论:孩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4、让父亲和母亲说
43、一句话,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的爱。5、最后,每个家庭摆一个造型,用摄像机摄下来,用照相机照下来,留下美好的回忆。风筝大班教案14目标: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准备:1、已会唱歌曲。2、两声部轮唱图谱。过程:1、复习歌曲。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歌曲。师:我知道你们学习了一首关于风筝的歌曲,名字叫?师:现在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或者我的指挥把这首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风筝在空中起舞的样子。师:刚才你们唱的时候心里一定都在想着风筝吧?那现在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现风筝在空中起舞的样子呢?
44、师: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赵老师要看一看谁最像一只在空中起舞的风筝。2、学习二声部轮唱。教师范唱,幼儿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师:今天,赵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这首歌曲,但是我不是一个人唱,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包老师来和我一起来演唱。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我们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师:赵老师和包老师这样一先一后轮流着唱,你们知道这种唱法叫什么吗?(轮唱)师:赵老师和包老师不是从头到尾一直轮唱的,我们从哪个地方开始是一起唱的?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的相应位置。师:刚才赵老师是唱到哪个字的后面,_接着唱的.?师:今天,赵老师带来了我唱的第一声部的图卡,还带来了第二声部的图卡,现在我想请一个小
45、朋友们上来摆一摆,把第二声部的图卡摆在第一声部的下面,刚才你是怎么听到的就怎么摆。(视幼儿情况进行引导)师:到底谁摆的是对的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赵老师唱第一声部,你们唱第二声部。师:赵老师这里还有第二声部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这次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摆,有点难度哦,谁想来试一试?师:刚才有不同意见,我们来试一试到底是谁摆对了。师:后面还需要摆吗?(不需要)因为后面是一起唱的所以就不用摆了。师:第一段终于摆出来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第二段?这次三张图卡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摆,谁想来试一试?师:咦,我发现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摆的这六句图卡有一个地方是一样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师:我发现这六句上面都有一条小尾巴
46、它的名字叫延长记号,表示唱到这个地方时音要延长。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的形式演唱。师:我们两段都摆完了,现在我想请一位小老师上来帮帮我,现在你和所有的小朋友唱第二声部,等会轮到你们唱第二声部的时候你就指着第二声部的图卡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唱好吗?师:刚才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根据幼儿的演唱情况进行引导)师:我们再来合作一次,这次你们是想和赵老师合作呢还是和你的好朋友合作?师:现在我来切西瓜,这边小朋友是红西瓜,这边的小朋友是黄西瓜,红西瓜的小朋友唱第二声部,黄西瓜的小朋友唱第一声部,你们准备好了吗?师:你们觉得刚才和朋友合作得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师: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试一试,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的,所以这次我们不看图谱,我用指挥来帮助你们,我们完整地演唱一遍。3、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愿不愿意把刚才我们学的轮唱表演给下面的客人老师看?我数到三,愿意唱第一声部的站在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