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要下雨了(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13要下雨了课时2内容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最终明白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的变化。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关于天气观测的智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语言运用: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分角色读好对话。思维能力: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审美创造: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
2、人交流。思政元素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探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意识。重点难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3.分角色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尝试认读。(2)观察生活中的天气变化,思考下雨前有哪些迹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练习纸、小动物头饰(用于课堂互动)。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要、腰”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字音;会写“这、看”等6
3、个字。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活动】1.(播放天气预报播报视频)“同学们,看了这个天气预报,大家知道是在预报什么吗?那在生活中,除了看天气预报,还有其他知道天气情况的办法吗?引导学生交流。2.情境创设:”学校广播站正在招聘天气预报员哦。现在老师给出某天的天气情况,请你来应聘播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要进行点评,看看播报的同学有没有说清楚天气情况。”展示天气信息,引导学生参与播报和点评。3.课题揭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天气有关。板书课题“要下雨了【学生活动】1.观看天气预报视频,积极交流获取天气预报的
4、方式,如看云的变化、观察动物的行为等。2.参与应聘播报天气,认真倾听他人播报并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3.关注课题,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和期待。【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考能力。环节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教师活动】1.引导初读:(出示插图)“同学们,看这幅图,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呀?它们在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激发阅读兴趣。2.自读指导:(出示自读要求)“请大家按要求自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边读课文,边圈出文中的生字以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小组交流,努力把每个生字都读
5、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老师会到小组里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哦J巡视指导学生自读。3.识字教学:(课件出示词语)“这些词语大家试着自己拼读一下,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引导学生拼读词语;“这里有个多音字空,它有两个读音,在天空中读ikng,在有空中读ikng,大家能分清吗?”指导读准多音字;“我们来看看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字形。沉、呀、呢、吗、吧、消可以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记,沉、消都有三点水,和水有关,大家联系生活想想,还有哪些三点水的字?呀、呢、吗、吧都有口字旁。,闷,是会意字,像一颗心被关在门里,所以很憋闷,在本文中读men,可以组词闷热息是象形字,它的金文字形里,自代表鼻子,心代表胸,表示用鼻子呼吸
6、引申为呼吸时进出的气。腰、呀、忙、吗、吧、消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用形旁加声旁的方法来记。比如腰,月字旁表示和身体有关,要表示读音。大家还能想到其他记字方法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4.巩固练习:“大家用这些生字组组词,这样能记得更牢哦J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学生活动】1.观察插图,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带着好奇心初读课文。2.按照自读要求,认真标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词,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和不理解的词语,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自主拼读词语,与同桌合作学习;认真学习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积极参与字形分析,学习多种识字方法;认真思考并组词,巩固生字记忆。【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多种识
7、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环节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教师活动】1.认读观察:出示字卡,“我们来开火车认读这些字,并口头组词。同时,大家要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笔顺和笔画。组织开火车认读和组词。2.书写指导:“我们来分类书写这些字。问、力口都有口,问的口在中间,偏左下,要写得稍扁;加的口在右边,要写得略大,位置居中。写加的时候,口起笔比力的横折钩略低,左右两部分不宜太开。大家跟着老师书空J示范书写并讲解要点。3.练习评价:“大家认真观察会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临摹,老师会巡视指导。巡视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投影展示优秀学
8、生作品,“大家看看这些作品,说说写得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J组织学生评价,“根据大家的评价,再练写一下,这次肯定能写得更漂亮!鼓励学生再次练习。【学生活动】1.参与开火车认读和组词,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笔顺和笔画。2.仔细听老师讲解书写要点,跟着书空;认真进行描红、临摹,注意书写姿势;观察展示的作品,积极参与评价,学习他人优点;根据评价再次练写,提高书写水平。【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示范、练习和评价,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增强对汉字书写的审美意识。环节四:整体感知,正确朗读【教师活动】1.范读引导:“大家边听边认真看课文,重点关注
9、自己之前做记号的地方J范读课文。2.思考提问:“现在请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自然段?小白兔对它们说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回答的?最后下雨了吗?组织学生分段朗读和思考问题。3.朗读指导与练习:”下面请大家分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好含语气词的问句和感叹句。第1、2句语速稍快,语调稍高,读出疑问的语气;第3、5句中的呢、吧要读得轻、短;第4句要读出关心、劝说的语气。分角色朗读时,要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指导朗读技巧;”现在请四人小组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朗读,组内互相点评,共同提高。组织小组
10、练习;“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大家观看插图、联系有关词语,想象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再戴上头饰表演朗读。”组织表演朗读。【学生活动】1.认真听老师范读,跟随老师的朗读看课文,关注自己圈画的内容。2.参与分段朗读,认真倾听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按照老师的指导,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参与小组练习,互相点评;戴上头饰进行表演朗读,投入地展示角色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范读、分段朗读、小组合作和分角色朗读表演,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不同角色的对话,提高朗读能力,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环节五:课堂小结,作业设计【教师活动】1.课
11、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还知道了课文讲的是小白兔和其他小动物的故事。大家在课堂上都很认真,表现很棒!2.作业布置:课后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学生活动】1.认真倾听老师总结,回顾所学知识。2.课后认真完成对应训练。【设计意图】教学反思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情境导入和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识字环节参与度较高,对生字的掌握较好。在书写指导方面,通过示范和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书写规范度有所提高。在识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的记忆不够牢固,尤其对于通过字理分析等方
12、法学习的生字,可能是因为练习不够,学生遗忘较快。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不同角色的对话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生动,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最后的分角色朗读表演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识字的巩固练习,增加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引导学生理解对话时,采用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如结合动画、生活实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为每个教学环节留出充足的时间,对作业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过程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
13、式理解词语的意思。2.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环节一:趣味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游戏组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当当小白兔,比一比谁先回家(出示课后第3题图文)“大家先看图读词语,然后互相交流。一会儿各小组推荐代表参赛,比一比谁读得又快又准确。”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前的准备和小组竞赛。2.知识巩固:出示字卡,打乱顺序抽取,“大家抢读这个字,并用它和熟字组词,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默写出词语,写完后同桌互相批改,订正后再练写。引导学生巩固生字;“老师出示口字旁,谁能说一说带有口字旁的语气词,并用这些语气词
14、说句子?”引导学生复习语气词。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里有许多有趣的小动物。当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时,我们知道要下雨了,那小白兔、燕子、小鱼、蚂蚁又是从哪里知道要下雨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学生活动】1.认真看图读词语,与同学交流,积极参与小组代表推选,在竞赛中努力读准词语。2.参与抢读生字、组词和默写,认真书写,同桌间互相检查和订正;思考并说出带有口字旁的语气词,如“呀、呢、吗、吧”,并造句。3.认真倾听老师的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和知识巩固活动,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精读课文,
15、探索自然现象【教师活动】1.第1自然段学习: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找一找,这一自然段里表示动作的词或短语有哪些?引导学生找出并朗读这些词语,让学生做相应动作;”在小白兔的动作中,有两个相反的动作,大家能找出来吗?”引导学生发现“弯”和“直”;(课件出示天空乌云密布的图片)“看这张图片,天色阴暗,这就是阴沉沉的样子。看到这样的天气,大家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阴沉沉”并思考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齐读、分组读、男女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2.第2、3自然段学习一一燕子低飞:创设故事情境,“我们走进这个故事,来读一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小白兔是怎么说的?谁来当当小白兔读一读?指名试读,教师带
16、上动作范读;“看插图,观察小白兔的动作,我们要读好大声喊和呀,读出疑问的语气。燕子的话呢,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指导朗读;“大家观察一下,燕子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呢?引导学生思考;潮湿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说明和水有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地方有小水珠呢?”(随机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潮湿;(出示燕子的话并拆分句子贴在黑板上)“大家给这些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引导学生理解句子逻辑;创设交际情境,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组织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3.第4-6自然段学习鱼游水面:让学生自由读第4-6自然段,“大
17、家注意读好对话。(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理解它的?”引导学生体会小白兔的心情;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疑问语气,师生评议;(出示对比句子)“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对比着读一读,讨论一下。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看插图,小白兔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说了些什么?从连续两个小鱼中,大家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小白兔的急切心情,进行朗读指导;“小鱼是怎么说的呢?大家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小鱼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小鱼的话;组织情境体验,“大家假想自己是一条小鱼,潜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闷一一稍稍屏住呼吸,直到感觉难受的时候伸直身子,张开嘴透透
18、气。”帮助学生理解“闷得很”,并进行朗读指导;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4.第7自然段学习一一蚂蚁搬家:指名读第7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这时小白兔是怎么想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理解小白兔的想法;“小白兔是怎样告诉蚂蚁要下雨的消息的?大家说一说引导学生描述;“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引导学生用句式表达;组织齐读第7自然段。5.第8、9自然段学习:“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做动作并朗读,讲解“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组织齐读第9自然段,指导“真的”要加强语气读。6.整体朗读: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再指几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学生活动】1.第1自
19、然段学习时,认真听老师范读,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做动作,找出相反动作,观察图片理解“阴沉沉”,积极参与多种形式朗读。2.第2、3自然段学习时,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对话,观察插图,学习朗读技巧;思考燕子飞行变化的原因,理解“潮湿”,参与句子排序和理由阐述,用“因为所以”句式说明燕子低飞原因,进行分角色朗读。3.第4-6自然段学习时,自由读文,理解句子含义,对比句子,体会小白兔心情,进行朗读练习;理解小鱼的话,参与情境体验,理解“闷得很”,进行分角色朗读。4.第7自然段学习时,思考小白兔的想法,描述小白兔告知蚂蚁的话,用“因为所以”句式解释蚂蚁搬家原因,参与齐读。5.第8、9自然段学习时,做动作并朗读
20、理解“一边一边的用法,参与齐读,注意语气。6.进行自由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设计意图】通过逐段精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探究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提升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环节三:拓展延伸,实践应用【教师活动】1.课本剧表演:“现在我们来表演课本剧,四人一组进行练习,然后到讲台上表演,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点评。”分发表演道具,组织学生排练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观察并指导。2.教师小结: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强调观察自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自然现象。3.实践活动布置:“大家收集身边的小动物在天气变化时的特殊行为,记录下来,可以请大人一起帮忙。【学生活动】1
21、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排练,选择角色,练习台词和动作;上台表演,认真倾听师生点评,改进表演。2.认真倾听教师小结,明确观察自然的意义。3.课后观察小动物,收集特殊行为信息。【设计意图】通过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实践活动和作业布置,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图片、情境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学生对“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理解较为深刻;在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学生参与度高,能够较好地体会角色语气,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引导学生用科
22、学思维解释自然现象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可能是因为讲解不够深入浅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时,个别小组合作不够默契,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分工不够明确,没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收集自然现象的实践活动指导不够细致,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如何有效收集和记录信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对于科学知识的讲解,采用更生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在组织小组活动前,明确小组分工和活动规则,加强对小组活动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为每个教学环节留出充足的时间,对实践活动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任务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