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版新教材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573039       资源大小:80.6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版新教材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教案教学设计.docx

    1、2025春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教学设计牧童谣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型【教学内容】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1课时牧童谣【教材分析】牧童谣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1课时唱歌课。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为4/4拍子,五声商调式。这首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出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既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又简单易学,利于传唱,同时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全曲由re、mi、sol、Ia四个音构成,以生动

    2、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

    3、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预设: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教师:歌曲中唱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回答的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既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又简单易学,利于传唱,同时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下面我们边打节奏边朗诵一下歌词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学生对于衬词的原有认知基础,和对作品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初步认知和感受,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掌握学生学情,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奠定基

    4、础。】(二)走进音乐,学唱歌曲教师: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为4/4拍子,五声商调式。这首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出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由两个乐句四段歌词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二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第一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第二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第三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第四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第五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预设:演唱教师:

    5、下面我们分角色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全曲由re、mi,sol,Ia四个音构成,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下面我们来认识音符宝宝预设:认识教师:下面跟老师模唱2随老师模唱旋律.三ht555_预设:模唱教师:3.选择下列不同的节奏,填上358唱一唱.(1)XXX(3)ixxxx(4)XXI(5)jXXXXX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请同学们上台利用三角体和铃鼓为歌曲伴奏,预设:上台表演【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

    6、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歌曲?预设:欣赏视频教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预设:分享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进友谊,激发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的兴趣。】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充满童趣的牧童谣。在学唱过程中,大家热情高涨,通过逐句教唱、反复练习,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不少同学能够准确清晰地演唱,歌声清脆悦耳,展现出了良好的音乐天赋。歌词描绘的放牛场景,让大家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悠闲,同学们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想象丰

    7、富多样。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简单的节奏拍打练习,增强了大家的节奏感和律动感。这堂课大家的表现都很棒!课后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家人朋友听,继续感受音乐的快乐,期待下节课与大家再次唱响美妙的旋律!【板书设计】牧童谣l=bE4/4风趣的湖北民歌陈词竹子冒尖尖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型【教学内容】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2课时竹子冒尖尖【教材分析】竹子冒尖尖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2课时唱歌课。竹子冒尖尖是一首收录在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这首歌是江西童谣,采用萍乡民间曲调填词而成,四三拍,G宫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歌词富有童趣。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

    8、歌词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

    9、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引导学生以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江西民歌,感受并表现歌曲三拍子的节奏感及歌曲的民歌风味。此外,还要让学生能够创编歌词,表达对江西的喜爱之情。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教师:再次聆听歌曲,边听歌曲边打节奏,感受歌曲是几几拍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是三拍子,你们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预设:打节奏【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学生

    10、对歌曲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初步认知和感受,通过打拍子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特点,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掌握学生学情,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奠定基础。】(二)走进音乐,学唱歌曲教师:这首歌是江西童谣,采用萍乡民间曲调填词而成,四三拍,G宫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歌词富有童趣。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歌词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下面边听音乐边朗诵歌词预设:朗诵教师: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二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课堂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型【教学内容】人音

    11、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3课牧童短笛【教材分析】牧童短笛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3课时欣赏课。牧童短笛是一首经典的钢琴独奏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牧童短笛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它采用了民族调式中的五声徽调式和民间竹笛的音调,运用复调的手法创作而成,是一首清新、自然、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小品。【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

    12、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听辨乐曲情绪、风格及旋律的进行方式,区分段落;感受复调音乐的美和作品的意境美。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想象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钢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呢?预设

    13、回答问题教师:钢琴的音色特点包括音域宽广、音量宏大、共鸣音独特、音响清晰丰满、音色变化丰富以及情感和表达力强。牧童短笛是一首经典的钢琴独奏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牧童短笛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它采用了民族调式中的五声微调式和民间竹笛的音调,运用复调的手法创作而成,是一首清新、自然、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小品。曲式结构:该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B)o【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学生对于钢琴的原有认知基础,和对作品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初步认知和感受,为教师开展课堂放学学握学生学情,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奠定基础。】(一)走进音乐,

    14、表现作品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乐段,感受第一乐段的旋律、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画面?钢琴独奏I=C货缘汀曲ff3.235I23532165615O3-235(EP,里、一(后略)(5O135.6121.3|565321235613|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一段(八):采用二声部复调旋律,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旋律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这一段犹如使人们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牧童在骑牛漫游,潇洒悠游,无拘无束。下面我们随着音乐模拟钢琴演奏(一)审美感知通过聆听、学唱和表演等多种方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

    15、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二)艺术表现学会演唱水牛儿这首歌曲,并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了解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音乐特色。(三)创意实践能用乐器、肢体语言简单的表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聆听音乐激发学生对北京民歌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水牛儿这首歌曲,并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二)教学难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掌握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音乐特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牛儿是什么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水牛”是北京土话蜗牛的意思,关于蜗牛你们都听过哪些歌曲

    16、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叫作水牛儿(书写板书水牛儿)【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首先我们聆听音乐,判断该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想象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水牛儿是一首具有浓郁北京地区特色的童谣歌曲。从音乐元素看,旋律质朴且富有童趣,采用五声音阶,民族调式特征明显,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节奏富有韵律,切分节奏的运用让歌曲充满动感,在演唱时能给人俏皮、活泼的感觉。歌词方面,用简单生动

    17、的语言描绘了水牛儿的形象与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歌词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下面我们朗诵歌词预设:朗诵【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学生对歌曲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初步认知和感受,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掌握学生学情,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奠定基础。】(二)走进音乐,学唱歌曲教师:歌曲出现了三个乐句,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一乐句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二乐句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三乐句预设:演唱教师:跟琴整体哼唱预设:哼唱教师:下面边演唱边做声势动作预设: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兴趣。】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

    18、下面我们利用肢体动作和乐器伴奏表现音乐预设:上台表演唱【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想法?预设:讨论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激发学生对北京民歌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北京童谣水牛儿。在学唱环节,大家认真

    19、跟唱,体会到了这首童谣独特的韵味和节奏特点,不少同学能够熟练且有感情地演唱,歌声中充满了童真。我们还讨论了歌曲中所描绘的老北京风情,通过了解“水牛儿”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动物,感受传统童谣里蕴含的地域文化魅力,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思维活跃。此外,配合简单的拍手跺脚动作,大家对节奏有了更好的把握,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这堂课大家收获颇丰,课后可以继续传唱这首童谣,传承经典文化。期待下一次音乐课,我们继续探索更多美妙的音乐!【板书设计】水牛儿I=F2/4慢速童声独唱北京儿歌小老鼠上灯台课堂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型【教学内容】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5课小老鼠上灯台【教材分析】小老鼠上灯台是

    20、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第5课小小音乐剧。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源自中国的传统儿歌,其创作者在照看孙儿的过程中,根据生活情景一一“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创作了这首儿歌,并使之流传开来。该儿歌不仅具有简单有趣的歌词,还蕴含了丰富的民俗和道德教育意义。它反映了儿童生活中的小插曲,如“调皮”和“冒险”,同时教会孩子们关于勇敢、失败和家庭支持的重要课题。歌词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描述了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却因贪心而无法下来的情景。当猫来临时,小老鼠的惊慌失措也得到了生动的描绘。旋律欢快、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理解。这种简单易懂的结构使得儿歌成为代代相传的工具,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其魅力。【学情分

    21、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

    22、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儿歌的学习,使幼儿或小学生初步了解十二生肖中的老鼠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和文化寓意。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二)艺术表现学习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社交技能。此外,还可以结合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三)创意实践能用乐器、肢体语言简单的表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儿歌中的小老鼠形象既可爱又略带警示意味。它告诉孩子们不要贪心,要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这种道德教育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学习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音

    23、乐感知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社交技能。(二)教学难点能用乐器、道具和肢体语言简单的表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嘉宾,大家看看它是谁?(展示小老鼠图片)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听过哪些小老鼠的故事呢?哪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叫作小老鼠上灯台(书写板书小老鼠上灯台)【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首先我们聆听音乐,判断该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

    24、题教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想象乐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学生对歌曲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初步认知和感受,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掌握学生学情,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奠定基础。】(二)走进音乐,学唱歌曲教师: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源自中国的传统儿歌,歌词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描述了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却因贪心而无法下来的情景。当猫来临时,小老鼠的惊慌失措也得到了生动的描绘。旋律欢快、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理解。下面我们朗诵歌词预设:朗诵教师:歌曲由两个乐句,三段歌词组成,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一乐句预设:演唱教

    25、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二乐句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整体演唱第一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整体演唱第二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整体演唱第三段歌词预设:演唱教师:再次聆听歌曲边听歌曲边分析每段歌曲的情绪教师: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来演绎一下这首作品,主角有:小老鼠、小花猫、小黄场景一场外:d*喈内的强叫多(小花猫、小贵猫随3乐出场。,I尸LMII13S3113363|风325J8_5:3550023|1!(时白)小花神:小黄幡.今天的老IUt/儿了?小黄仔:!一支是搬家了。小花小黄琳叹七状):唉!a*a*(小老鼠随音乐新丽摸城出场。场景二2525|e_65I2_56.25O

    26、吱!场景三(5_5253125,?_65O)5_52SJ5(齐电)4*反,上灯台,L5OILl2IOO偷鼻吃下不来.IOOII?Is吱吱,下野下不来*凶卜”HQ)IH*a轿案H44f下土,.a*F*t*IA-,-.4(小花%N-IBlT任小双IL三、精彩演绛,自由发挥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肢体动作、道具和乐器伴奏表现音乐预设:上台表演唱【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假蕉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麴,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梆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27、预设:欣赏视频教师: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想法?预设:讨论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激发学生对北京民歌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欢快有趣的小老鼠上灯台。在歌曲演唱上,大家兴致勃勃,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大部分同学都能流畅且生动地唱出这首童谣,将小老鼠俏皮、胆小的形象通过歌声展现得淋漓尽致。从音乐知识角度,我们感受了歌曲的节奏韵律,简单学习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变化,不少同学能准确打出节奏。同时,大家积极参与歌词创编,为小老鼠设计了不同的结局,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堂课大家的表现可圈可点!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唱响这首童谣,并且留意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期待下节课,我们继续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板书设计】小老鼠上灯台I=F2/4中速童谣


    注意事项

    本文(2024版新教材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谣教案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