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激励干部担当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锻造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组织路线保障政治路线的战略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干部激励是项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施治、综合施策,统筹用好各项激励措施,积蓄拼闯势能、提升选任效能、释放制度潜能、激发内生动能,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一、坚持思想铸魂与本领赋能并重,全面积蓄强劲拼闯势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以思想引领鼓足干部担当之志,以实训淬炼提升
2、干部担当之能,统筹推进干部铸魂赋能工程,为干部干事创业积蓄强劲拼闯势能。聚焦思想铸魂,蓄足乐于担当源动力。思想自觉是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只有政治清醒、信念坚定、立场如磐,才能从源头上筑牢担当根基。要坚持教育引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着力提升干部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觉悟和境界。以党性淬炼铸基,筑牢忠诚之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激励担当作为,最根本的是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常态化开展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以大担当铁担当真担当诠释绝对忠诚。要烧旺党内政治生活“熔炉”,用好用足批评和自
3、我批评锐利武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大局下谋划一域、推进工作,把党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履行党员义务、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以创新理论笃志,把稳信仰之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跟不上,就会思想松懈、理想滑坡、政治褪色,导致慵懒散、拖推躲、怠乱飘。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组织党员干部沉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以学促干,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能。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学思想
4、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作为增强干部担当自觉的永恒课题,引导干部感悟新思想的伟力,激发建功新时代的内在豪情。以初心使命聚力,锤炼为民之心。民之所盼,政之所为。精心设计各类研修班,教育广大干部树立以“民”为重、不以“利”为先的政绩观,牢记宗旨使命,树牢公仆意识,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悉心筹办组工讲堂,多邀请基层一线先进干部生动讲述为民故事,激发广大干部为民服务源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叩门问需行动,动员干部队伍大兴调研,主动问需于民,以民之所呼激发干部所为,在“鱼水情深”“心心相印”中积蓄接续奋斗、拼搏前行的强劲势能。聚焦本领赋能,锻造
5、善于担当铁臂膀。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专业本领是担当作为的底气所在,要将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完善精准施训I、实践练兵、比武打擂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员干部锻造敢闯敢干的真本领、增强善作善成的硬实力。在精准施训中补短赋能。坚持靶向定位,锚定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见行见效,实施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统筹优质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发挥部门行业政策和专业优势,加强本部门本系统干部岗位专业培训,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
6、项,克服本领恐慌。注重运用典型案例现场教学,分领域分批次组织干部赴先进地区“沉浸式”现场研修,拓宽视野格局,激发创新活力。在实践练兵中强筋壮骨。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把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干部“练兵场”,综合运用“调、挂、派”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前沿锻炼,放到艰苦复杂地区磨炼,放到关键吃劲岗位历练,让干部在火热实践中砥砺品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以天津市为例,为推动组织工作聚力提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注重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着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雏鹰培育”“瞪羚淬炼”行动为抓手,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选拔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墩苗育
7、苗”,让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干在基层,在协调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具体事务中提升干事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开展政府单位、高等院校、重点园区互派挂职,在协同发展中增强干部多元复合能力,激发创新竞进源动力,释放干事创业新活力。在比武打擂中竞进出彩。健全“赛马”机制,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支部创建等重点工作开设能力比拼“赛马场”,组织干部同台竞技,以“赛”的压力催生“学”的动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以赛促干,形成干部成长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实行考评奖惩挂钩机制,强化结果衔接运用,让先进者“突出”、落后者“心忧”,在比学赶超中提升干部本领能力。二、坚持有为有位与无
8、为失位并进,切实提升选任工作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要切实提升干部选任工作效能,着力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提供上的平台,让有为者有位,畅通下的渠道,让无为者失位,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聚焦有为有位,树立选人用人风向标。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标准,是对干部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树牢担当导向。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要大力选任知重负重、开拓奋进,关键时刻能扛
9、硬活打胜仗的干部,坚决不用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关键时刻临阵退缩的干部。注重在高质量发展等重要任务中比作为、看效果,对于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部,敢于打破常规,破除隐形台阶,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树牢基层导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注重选任基层历练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延伸干部考察识别触角,深入基层一线考准考实,及时发现、大胆使用在重大斗争最前沿、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为民服务第一线敢担当、肯作为的干部,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以舞台,让基层一线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渠道,推动形成干部主动到一线担当、干部从一线选拔的良
10、性机制。树牢实干导向。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的干部队伍里正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忠厚实干的“老黄牛”,一些许多人不愿干、不屑干、缺名少利、有苦劳少功劳的事情才一件件得以落实,党的事业和各项工作才一步步地向前推进。要对“老黄牛”式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等、提携一把,让“老黄牛”有“干头”更有“奔头”。盘活用好职级资源,向实干者倾斜,推动每年拿出一定数量职级职数专门用于晋升长期坚守、任劳任怨、吃苦奉献者,真正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不让老黄牛”出力又吃亏,埋头又埋没,最大限度发挥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激励效应。聚焦无为失位,推动能上能下常态化。干部能上能下是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干部干
11、事创业、勇于担当的重要保障。要着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让广大干部看到“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以“下”的压力激发干的动力。主动发现,及时筛出状态不佳的干部。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结合调研走访、考核考察、绩效结果等形成干部业绩台账,如实记录干部日常工作完成及关键时刻表现情况,作为分析干部胜任与否的重要依据。建立重点关注人员信息库,以单位“一把手”或了解情况的人员为“探头”,动态掌握干部思想动态、身体状况、群众口碑、八小时外情况,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强化组织人事、纪委监委、督查审查部门的交流沟通,综合用好巡视巡察、审计统计、个人事项报告、民主评议、信访举报等方法,动态掌握干部现实表现,从中及时发
12、现有问题、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增强研判,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调整。根据干部存在问题的不同性质和程度,分级预警、区别对待、重点关注。对事业责任感不强、精神状态差、领导能力不足的干部,可由组织予以重点关注与帮扶教导,若干部不能重拾干事创业的信心与斗志,对其进行“下”的调整;对组织观念淡薄、作风不严不实、行为失范的干部,可要求其限期内向组织说清楚状况并予以改正,原则上半年内不得提拔,视情形进行“下”的调整;对政治能力不过硬、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动摇、受党纪重处分、因身心健康等原因无法正常履职的干部,对其立即进行下”的调整。跟踪管理,做好“下”行干部后半篇文章。建立跟踪回访制度,通过听个人
13、剖析、听同事评价、听群众口碑、看实际表现等方式进行季度回访,及时了解被调整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化解思想矛盾、放下思想包袱。坚持惩前瑟后、治病救人方针,对于下”行干部察其表、析其里,搞清楚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还是素质能力不足,对症下药。根据其专业特长,调整到招商引资、违建拆迁、信访维稳等一线工作,培养担当精神,重燃工作热情,对积极改正错误、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不计前嫌”,适时重新启用,让干部“下得来”,也上得去”,心无旁鹫干事创业。三、坚持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并举,持续释放激励制度潜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
14、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要平衡好鼓励创新与宽容错误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更好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开拓创新的改革者放心大胆搞建设,全身心投入攻坚克难的改革浪潮中。聚焦鼓励创新,激活干部考核指挥棒。考核制度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能够更好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引导各级班子和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科学设计指标,优化考核内容。聚焦高质量发展,合理设置考核内容,通过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引导领导干部既重视完成短
15、期发展目标,切实解决好制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做当下可观察、可测量的“显绩”;又关注长期发展目标,推进要素升级、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追求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整合绩效考评、述职评议等多个考核事项,拆分整合各类考核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流程,在考核内容上取“最大公约数”,在考核程序上取最小公倍数”,避免重复考核、多头考核,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周期的“大考核”工作格局。改进考核方式,考准考实真业绩。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考核干部不能纸上谈兵不见人,要深入一线考察、深化口碑考察,带上“显微镜”,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复杂问题的处理,看其见识
16、见解、眼界格局和能力水平。适当提高群众评议在考核中的占比,赋予群众更多话语权,多让百姓评判,让不善表现、不善表功的干部“显山露水”。坚持事人通考、量绩辨才,构建“平时考核全面识别、年度考核精准识别、专项考核重点识别”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察考一体、以考促干。坚持考用结合,提升考核实效。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考核不是为考而考,考核结果不能“束之高阁”。要建立赏罚严明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对考核结果“放榜”,对考核优秀的及时表彰嘉奖,在职级晋升、确定年度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对排名靠后的进行谈话提醒、督促提升,让奋发有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不作为、慢作为的“躺平式”干部受到警醒和惩
17、戒,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增强考核工作的权威性,以考核之力驱动干部干事创业引擎。聚焦宽容失败,为干部担当撑腰鼓劲。容错制度是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动力轴,宽容错误在很多时候比鼓励创新更重要。组织不仅要为事业功成者“锦上添花”,更要为大胆试错者雪中送炭”。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推动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上级为下级担当的良好局面。完善容纠制度。容有依据,免”有章法,由纪委监委部门牵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容错免责实施办法,突出纪法衔接,形成容错正负清单,明确容错免责的主体、原则、适用情形和操作规程等具体内容。推动建立从容错纠错到长效防错的闭环,注重风险防控
18、防微杜渐,用好12380”探头利器,及时侦测苗头隐患,对发现的细小问题及时督促改正,在消除隐患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干部工作积极性。强化制度执行。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容错纠错工作会商机制,以纪监、组织部门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责任追究对象所在党委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形式,组建分析研判组,注重分析当事人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影响后果等情况,切实做到应容必容,能容尽容,让实干家施展身手、探路人专心谋事、开拓者奋勇前行。拓宽程序触发关口,除当事人可以主动申请容错免责外,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所在单位党组织发现干部存在可以容错免责情形的,应当主动履职,提出容错建议,
19、启动容错免责认定程序,确保容错制度落实落地,激励干部勇闯新路、攻坚克难。坚持容澄并举。实行信访举报分级预警、分类处理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等关键节点收到的信访举报快查快办,灵活采取书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及时为受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还担当者以清白。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恶意检举控告、诽谤中伤担当作为干部的行为,要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加大通报曝光力度,营造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良好生态。四、坚持传递亲情与营造家风并建,充分激发干部内生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家要有家的样子,要传递好亲情,营造好家风,体现家的温暖、和气,让
20、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要落实关心关爱干部举措,着力营造崇尚担当的氛围,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以组织温情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能。聚焦传递家情,让组织关怀走心入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各级组织部门是干部的“娘家人”,要真心关爱干部、真情关怀干部。关心关爱干部生活,彰显“家”的暖色调。关怀帮扶困难干部,常态化开展困难职工慰问活动,主动嘘寒问暖,面对干部在生活中的困难要竭尽全力积极协调,为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关心干部身心健康,细化具体举措,落实健康体检、医疗保障、心理疏导、年休假、节假日补休等制度。健全优化食堂、文体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期筹办职工文体活动,从严从细抓好
21、干部福利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干部获得感。持续开展老干部荣誉退休、服务保障工作,建立老干部即退即融”工作机制,激励退休干部发挥余热,为城市发展和基层治理献智献策,让老干部思想不退休、志向不褪色、热情不退档。常态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增强干部角色认同。坚持干部任前必须谈,日常定时谈,监督随时谈,品味“牢骚话”,听出“真心话”,详问“话中话”,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思想矛盾、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严格落实领导班子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正职“调压器”的作用,适时给干部增压”和“减压”,使其始终保持在一种“常压”的工作状态,确保干部谈心谈话全覆盖,让每名干部都能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积极开展“
22、定向约访”,坚持“提拔人员任前访、问责人员追踪访、重点人员经常访、主要领导随时访”,让组织走到干部身边,畅通组织“大家庭”与干部“小家庭”间的“暖心桥”,让干部的“心”更安、干劲更足。聚焦营造家风,涵养争干竞为好作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营造好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能够涵养干部担当自觉,让担当蔚然成风。选树担当作为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其力量是无穷的。选树一批担当作为、实干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加大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社会上形成崇尚担当作为的舆论氛围。一方面,这种舆论氛围作为公众对干部担当作为需求的社会评价,可以直接对干部起到鼓励引导作用,激
23、励干部积极主动务实担当、为民服务;另一方面,就社会公众而言,这种舆论氛围也有助于加深对好干部标准的理解,强化其对干部担当作为的价值认同和现实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对身边干部的期待与监督,进而在全社会凝聚起激励干部担当、鼓励干部作为的强大合力。注重为基层“松绑”减负,打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重压之下,仓促之间,一些基层干部陷入奔波会议、应对检查、疲于文牍的被动工作中,对担当作为有心无力。要严格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推动形成职责边界清晰、层层负责的工作责任机制。既要做好“减法”,及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会增加基层干部额外负担、消耗基层干部资源和精力的繁文缚节,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留痕管理、过度检查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干事创业。也要做好“加法”,为基层送政策、送人才、送资源、送保障,让广大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橹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