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2025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2025年2月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文件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2、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真抓实干做好2025年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通篇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可以
3、说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任务的具体落实。文件在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这一章节里,对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进行了部署。要聚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战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为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生产力开辟道路。重点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按照“保障居住、管
4、住乱建、盘活闲置”的要求,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保护好农民和集体在内的各方合法权益。二是深化农业经营制度改革。适应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基本摸清了集体资源资产现状。要加强规范管理和有序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也
5、要注重防范经营风险。四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要健全多方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激发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维护进城农民合法权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23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油瓶
6、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这再次表明,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看到,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变。受气候、水资源、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和风险仍然存在。且粮食产量爬坡难、滑坡易,不能因连续丰收而掉以轻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仍“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此次中央一号文件靶向精准,提出了一系列强化耕地保
7、护、提升耕地质量的针对性部署,各地应扎扎实实落实,不断把耕地变良田,向良田要产量。稳面积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技和装备支撑,下更大功夫推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2024年,我国粮食亩产提高5.1公斤,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了八成。亩产提高靠什么?具体讲,就是要推动良种、良机、良法齐发力。要按照中央要求和文件部署,加快良种培育和应用推广,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应用,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给提高单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让高标准农田变成高产量农田。保障粮食安全,还应进一步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各方都要躬身入局,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支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补贴的精准性与指向性
8、完善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抓粮得实惠、不吃亏,更好构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粮食安全格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3日对外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202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3%o今年如何进一步鼓起农民“钱袋子”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
9、各地要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为基础,在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苹果、黄花菜、木耳等小产业,成长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文件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近年来农民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需要在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上下功夫。各地要通过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同时,推广用好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等管用模式,解决当前农民工素质结构、职业技能不匹配等问题。各地还要着力在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农民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止匕外,文件提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