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单位舆情信息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舆情信息管理,及时有效地应对舆情事件,维护单位形象,保障信息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单位内部规范,特制定本制度。舆情信息是指单位在公众中引发的各种反响与反馈,是了解舆论动态和公众需求的重要依据。第二章目的和适用范围2.1目的本制度旨在:1 .明确舆情信息管理的职责与流程。2 .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分析、应对机制。3 .提高单位对舆情危机的应对能力,维护单位良好形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所有部门及员工,涉及到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及反馈等工作。第三章管理规范3.1 舆情信息的收集1 .信息来源:舆情信息可通过媒体报道、社交平台、公众反馈、内
2、部反映等多种渠道收集。2 .责任部门:信息收集由宣传部负责,需定期进行舆情信息汇总,特别关注重大活动、事件的公众反响。3 .信息记录:收集到的舆情信息须逐项登记,内容包括信息来源、时间、舆情内容、公众反应等,形成舆情信息库。3.2 舆情信息的分析1 .分析方式:宣传部应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深度分析,识别舆情热点及发展趋势。2 .定期报告:每月需向管理层提交舆情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舆情动态、公众态度、相关建议等。3 .3舆情应对机制1 .应急预案:针对重大舆情事件,需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流程、责任分工及信息发布的时间节点。2 .信息发布:对外发布舆情信息时
3、需经过宣传部审核,确保信息准确、及时、符合单位形象。3 .反馈机制:设立公众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公众意见,并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回应和解释,增强透明度。第四章操作流程4.1舆情信息收集流程1 .信息监测:利用舆情监测工具,对相关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实时监控。2 .信息登记:将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形成可查询的信息库。3 .信息汇总:定期汇总舆情信息并分析,形成报告。4 .2舆情信息分析流程1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分析报告:利用统计分析工具,撰写分析报告并提出建议。3 .报告提交:将分析报告提交管理层,讨论应对策略。4 .3舆情应对流程1 .启动
4、应急预案:根据舆情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2 .信息审核:所有对外发布的信息需经过宣传部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 .发布信息:在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后,及时通过适当渠道发布信息,并做好舆情引导。第五章监督机制1 .宣传部:负责对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及应对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2 .管理层:定期检查舆情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3 .2记录和反馈1 .记录要求:各部门需对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及应对过程进行记录,形成完整的工作档案。2 .反馈机制:对于舆情处理的效果,需进行评估,并形成反馈意见,促进制度的不断改进。第六章附则本制度由宣传部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若有与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单位相关规定相悖之处,以法律法规及上级规定为准。未来如需修订本制度,需经管理层讨论决定,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以上制度旨在为某单位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收集、有效分析和合理应对,以维护单位形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提升单位对舆情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为单位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