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写作回归简单这篇文章以让写作回归简单为题,深刻剖析了机关写作中常见的复杂化问题,提出了“老实、朴素、回归简单”的写作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作者从写作实践中总结出“题贵准、理贵当、事贵要、言贵实、文贵精”等实用技巧,为文秘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写作思路。文章语言平实,观点鲜明,既批评了写作中的形式主义,又倡导了务实、简洁的文风,是机关写作人员的“醒脑良药”,值得一读。以下为正文:写文章要老实一点,朴素一点。写作中的复杂,有些是人为的、自找的,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让写作回归简单必要且可行。(开篇点题,直接提出“写作中的复杂有些是人为的、自找的,应该而且可以避免”,引出“让写作回归简
2、单”的观点。这种写法开门见山,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为下文展开论述奠定基础。)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机关应用写作尤其是重要文稿的写作是件相当复杂的事儿一一既要合乎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又要切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既要把握住政治性、原则性方面的问题,又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既要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执行;既要准确领会和贯彻领导意图,又要充分发挥“外脑”作用,善于发挥创造;既要严肃庄重,又要有吸引力、说服力,能起到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此外还要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材料充分、表达准确(作者列举了机关写作的复杂性,如“既要又要”的多重要求,展现了写作的多
3、维度挑战。这种写法让读者对写作的复杂性有更全面的认识,为后续论述“人为复杂”做铺垫。)避免人为的自找的“复杂”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我想说的是,写作中的复杂,有些是必须且必要的,有些则是人为的、自找的,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比如,本来不必凡事都讲上一大堆理论,偏要滔滔不绝讲个没完,好像不这么写就缺乏深度和思想性;本来不需要过多地旁征博引,偏要一套一套地搬过来,好像不这么写就缺乏依据和说服力;本来不需要从国际到国内纵论天下大势,偏要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好像不这么写就显得视野不宽、见识不广;本来不需要那么多知识性、专业性的东西,偏要大段大段往里塞,好像不这么写就显示不出博学多才;本来不需要那么大的题
4、目、那么长的篇幅,偏要洋洋洒洒拉出一个庞大的架势,好像不这么写就缺少分量;本来不需要讲得太细太具体,偏要唠唠叨叨所有细枝末节都讲到,好像不这么写人家就不明白;本来不需要过多的文采,偏要叠床架屋、浓妆艳抹,好像不这么写就不够精彩漂亮其结果不仅文稿质量好不了,还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有的文友,特别喜欢对仗句,凡是出自他手的文件、讲话稿、调研报告等,对仗句满篇皆是,特别是大小标题无一不是对仗。当然,对仗句具有语言美、形式美和音韵美,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给文稿增色添彩,但不宜过多过滥。文贵自然,可对仗则对仗,不能对仗则不必冥思苦想,勉为其难。有的文友,特别喜欢“三段式”,凡是出自他手的文稿,不论篇幅长短
5、内容繁简,几乎清一色的“三”:大三段套小三段,小三段套三层次,连短短的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和会议主持词中的贯彻意见等也一律分为三段。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需要表达的内容正好是三个方面,那刚刚好;如果少于三,就要没话找话凑足三,如果多于三,就要削足适履压为三,这不是作茧自缚、自讨苦吃吗?以内容决定形式,该分几段就分几段,就会简单得多。(通过具体例子(如“讲理论”“旁征博引”“凑对仗”“三段式”等),剖析了写作中常见的“人为复杂”现象,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回归简单必要且可行这里所说的简单,不是那种单薄、肤浅、粗制滥造、马虎潦草的简单,而是那种言简意赅、清新明快、朴素自然的简单。(明确提
6、出“简单”的定义,强调简单不是单薄,而是“言简意赅、清新明快、朴素自然“。)机关应用写作毕竟不同于理论著述和文学创作,无论表达决策部署还是反映政务动态,无论交流经验还是建言献策,都需要直陈其事、简单实用。写作实践告诉我们:题贵准不贵大。题即题目,取题目切口小,针对性强,写起来就容易。如果题目太大,所包含的层面、意义就多,所牵涉的内容就复杂。比如,就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形成一篇调研文章,如果着眼整个“农业现代化”来命题,就会写得很苦很累,而且容易停留于泛泛而谈,什么都想说清楚,结果什么都说不清楚。不如选取某个关键问题或薄弱环节来命题,像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集中笔墨把它说深说透,这样既省时省力
7、调研成果也更有价值。理贵当不贵繁。有些文稿的确需要讲理论、谈认识,以统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但一定要结合实际来谈,有的放矢地谈,还要让大家听得懂,有说服力,这样效果才好。如果坐而论道,故作高深,搬弄一些人家不熟悉、不懂的概念、定理,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比如,某篇讲话稿向农民群众宣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讲清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这样朴素的道理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讲过多专业的理论。事贵要不贵多。有些文稿的写作涉及多方面内容,但不宜平铺直叙,而应突出重点、详略有别,这样写起来不复杂,人家也看得明白、记得住。如果一次性谈多个问题事无巨细、面
8、面俱到,反而让人不得要领。部署性文稿尤其如此。言贵实不贵华。郭沫若先生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写文章要老实一点,朴素一点。”“我们平常讲话很少讲不通的话,这是因为讲话时老实,有什么就讲什么,可是写起文章来,苦心孤诣地一经营,往往弄巧反拙。”这话可谓一针见血。苦心孤诣本来是值得提倡的写作态度,但如果脱离其内容,不研究工作只埋头于咬文嚼字、堆砌辞藻,甚至生拼硬凑、牵强附会,这样不仅使文稿华而不实,无形中也给自己增加了写作难度。文贵精不贵长。机关文稿的语言特别讲究“干净”二字,干净就是直接、干脆、精练,不拖泥带水,不弯弯绕绕,要言不烦,意尽言止。如果热衷于长篇大论,本不需要写那么长而硬要拉到那么长,没那
9、么多东西可写而硬要凑出那么多东西来写,甚至连一份三五百字就可以说清楚的材料也硬要拉成几千字,那就是自找麻烦。衡量一篇稿子写得好不好,并不是看篇幅有多长,而是看是否有真材实料。(通过“题贵准”“理贵当”“事贵要”“言贵实”“文贵精”五个方面,条理清晰地阐述“回归简单”的具体方法,并逐一说明,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让写作走出复杂上述道理其实我们都懂,那为什么有时还会陷于“复杂”之中而难以自拔呢?这里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也有方法、习惯、文风上的原因。要想让写作走出复杂、回归简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一坚持一切从实处着眼。干事业要实,写文章同样要实。实,就会简单,就不会想得太多太杂,不会有这样那
10、样的顾虑,一切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说真话实话,献实策良策。反之,虚,就会复杂,就会把自己架空于客观实际之外,想法太多,头绪太多,追求表面上、形式上的东西就多,实在管用的东西就少。让自主思考占主导地位。写作离不开学习借鉴,但决不可放弃自主思考,生搬硬套他人的思考成果。特别在信息化时代下,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互联网依赖,被网上海量的奇妙思路、精彩言论、格言佳句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只好寻章摘句,七拼八凑,甚至大段大段复制粘贴。这样不仅搞得更复杂,还使文稿变成拾人牙慧、缺少新意的文字游戏。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同时坚持以自主思考为主,以我所思写我之言,思路就会更集中,也会
11、写得更轻松、更顺畅、更有特色。不断改进文风。实事求是地说,某些文稿的写作之所以“复杂”,并不是起草者有意为之,而是受不良文风影响,或者受他人意见左右。比如,你本来想写得简短一些,而有人认为应该写得详细具体一些;你本来不想讲那么多理论,而有人认为应该多讲几句。这种情况下就要对这些意见进行具体分析,不盲从、不跟风,自觉抵制“长、空、旧”的不良文风,努力养成“短、实、新”的优良文风。(从思想观念、写作方法、文风习惯等多方面分析写作复杂化的根源,提出具体建议,增强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也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人人都知简单好,回归简单不简单。唯有刻苦磨炼、提升技艺,方能进入简单而美好的写作境界。(以“简单好,回归简单不简单”收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强调“刻苦磨炼、提升技艺”的重要性,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