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两会安保操作手册(2025年修订版)标准化防控体系与实战指南第一章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全国两会期间各级党政机关、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的安保工作实施,涵盖情报预警、社会面防控、重点领域管控、应急处突四大模块。1.2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强化风险前置评估与源头治理 科技赋能:应用AI识别、无人机巡航等智能技术 协同联动:实现公安、武警、社区网格等多部门数据互通 责任到人: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双责任制第二章情报预警与风险管控2.1 风险排查机制1 .重点人员管控建立10类重点对象库(涉恐、涉稳、信访重点人等),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落实“五包一”责任(包排查、包稳
2、控、包化解、包教育、包处置)。社区网格员每日上报人员动态,公安系统72小时内完成核查反馈。2 .网络舆情监测启动“三同步”机制(处置、引导、管控同步),对煽动性信息实行“1小时预警-3小时删除-6小时溯源”。2.2通道安检标准 进京通道管理: 设置32个环京检查站,实行“三查三核”流程(查身份证、查物品、查车辆轨迹;核人脸、核指纹、核电子标签)。 寄递物流执行“三个100%”制度(实名收寄、开箱验视、过机安检),进京邮件增加放射性物质检测环节。第三章社会面整体防控3.1治安巡逻规范1 .警力部署:核心区启动*“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1分钟到场、3分钟增援、5分钟封控)。武警与公安混编
3、巡逻,重点区域每平方公里部署警力不低于15人。2 .智慧安防系统:布设智能感知设备(人脸识别摄像机、热成像仪等)5000套,覆盖地铁站、会场周边500米范围。3.2志愿者管理 “红袖标”队伍: 招募社区志愿者参与路口值守,执行“三查三问”(查可疑人员、查危险物品、查违禁车辆;问来处、问目的、问行程)。 志愿者岗前培训包含基础防卫技能与突发事件报告流程。第四章重点领域专项管控4.1 交通安保 执法站勤务标准: 省际检查站启动三级以上勤务,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逢车必查,严查“三超一疲劳工 事故多发路段增设移动测速设备,农村地区开展农用车违法载人专项整治。4.2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流程:对老旧小区、
4、商场市场开展“四查四清”(查消防通道、查电路负荷、查燃气管道、查消防设施;清违规住人、清易燃堆积物、清私拉电线、清失效器材)。4.3 特殊场所安保 代表驻地管理: 实施“一馆一策”安保方案,细化场馆流线设计,设置双通道安检(人员通道+物品通道)。 食品供应链实行“三专管理”(专人采购、专库储存、专线运输)。第五章应急处突体系5.1 应急预案库八大场景预案:1 .暴力冲撞事件处置(参考反恐防暴操作指南第12条)2 .火灾事故分级响应(启动I级响应时,3公里内消防站须5分钟抵达)3 .大规模集访事件处置(100人以上事件责任单位主要领导须1小时到场)5.2 实战演练要求 年度必修科目: 季度综合演练:包含核心区封控(30分钟内完成)、伤员转运(医疗直升机待命点设置)。 单兵技能考核:防暴器材使用、急救技能(CPR+AED操作)。第六章附则与工具包6.1 责任文书模板安保维稳责任状(含追责条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标准化格式)6.2 检查清单重点场所每日巡查表(含32项必检项)舆情监测日志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