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企业合同管理规范.docx

    • 资源ID:578334       资源大小:58.87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企业合同管理规范.docx

    1、ICS03.100.01CCSAOODB3310浙江省台州市地方标准DB3310/T1212025企业合同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forenterprisecontractmanagement2025-03-05发布2025-03-10实施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4.1 机构14.2 人员24.3 制度24.4 设备设施35管理要求35.1 合同发起35.2 合同审核4合同足艮品宗55.4合同归档66评价与改进66.1评价66.2改进6附录A(资料性)合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7附录B(资料性)合同法律法规学习制度8附录C(

    2、资料性)合同签订授权委托管理制度9附录D(资料性)合同签订评审管理制度10附录E(资料性)合同章使用过程管理制度12附录F(资料性)合同履约过程管理制度13附录G(资料性)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管理制度15附录H(资料性)合同履约保证管理制度17附录K资料性)合同争议纠纷处理制度19附录J(资料性)合同履约风险监测及管控制度20附录K(资料性)合同履约后评价管理制度21附录L(资料性)合同交易主体履约信用评价管理制度22附录M(资料性)合同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制度23附录N(资料性)供应商信用档案管理制度24附录。(资料性)供应商失信违约行为责任追究制度25附录P(资料性)供应商风险评估及应

    3、急处置制度27附录Q(资料性)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28附录R(资料性)客户应收账款与商账追收管理制度29附录S(资料性)客户失信违约行为责任追究制度30附录T(资料性)客户风险评估、授信及应急处置制度3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台州市椒江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建筑业行业协会、浙江方信标准技术有限公司、中

    4、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庆贵、郎兴利、沈艳宏、高洁、许航嘉、陈怡文、谢丹、鲍铉汝、丁宁、夏佑平、尹欢、冯曹冲、陈钧、乔伟、许添。企业合同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合同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要求、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A15418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DA/T89实物档案数字化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

    5、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4.1 机构4.1.1 合同管理机构的职责应包括合同发起、合同审核、合同跟踪和合同归档。4.1.2 合同发起应包括下列内容:a)调查核实对方及担保方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等资信情况;b)起草合同文本,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交易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c)组织合同项目谈判,就合同条款进行沟通协商;d)发起合同审核会签流转,完成合同签订流程;e)办理合同授权委托申请。4.1.3 合同审核应包括下列内容:a)拟定并组织实施合同管理制度;b)组织或协助合同模板的制定、修改、发布和更新;c)指导参照适用合同示范文本;d)复核合同签约人的基本信息;e)审核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规性;

    6、f)参与重大事项的合同谈判、起草和修订等;g)处理合同纠纷。4.1.4 合同跟踪应包括下列内容:a)跟踪合同履彳了情况;b)跟踪合同金额、支付方式、税务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C)识别、预测合同执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4.1.5 合同归档应包括下列内容:a)将合同数据准时、准确、规范地录入信息化平台或合同管理软件;b)对合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c)收集、整理汇总合同档案。4.2 人员4.2.1 宜由管理层兼任合同管理负责人,综合协调合同管理工作。4.2.2 应配备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并负责下列工作:a)收集并审核供应商/客户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公章等资质条件;b)通过信息化平台或合同管理软件对合同内

    7、容进行修改及变更;c)跟踪掌握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I,并提出合理化建议;d)与合同管理涉及的部门人员沟通,并及时处理合同履约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e)将合同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登记并存档。4.2.3 合同管理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熟悉合同管理政策法规,掌握合同管理工作流程。4.3 制度4.3.1 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设或合并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企业管理机构、人员职责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机构职责,见4.1;合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见附录A;合同法律法规学习制度,见附录瓦f)企业签订履约过程管理制度:合同签订授权委托管理制度,见附录C;

    8、合同签订评审管理制度,见附录D;合同章使用过程管理制度,见附录E;合同履约过程管理制度,见附录F;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管理制度,见附录G;合同履约保证管理制度,见附录H;合同争议纠纷处理制度,见附录I;合同履约风险监测及管控制度,见附录J;合同履约后评价管理制度,见附录K;合同交易主体履约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见附录L;合同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制度,见附录M;g)供应商、客户资信及商账管理制度:供应商信用档案管理制度,见附录N;供应商失信违约行为责任追究制度,见附录O;供应商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制度,见附录P;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见附录Q;客户应收账款与商账追收管理制度,见附录R;客户失信违约

    9、行为责任追究制度,见附录S;客户风险评估、授信及应急处置制度,见附录T。4.3.2应建立涵盖合同发起、审核、跟踪、归档在内的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4.4设备设施4.4.1 应建立信息化平台,统一汇总管理合同签订履行全过程的资料。4.4.2 宜配备合同管理专业软件。5管理要求5.1 合同发起5.1.1 资信管理5.1.1.1 应重点审核下列信息:a)主体资格合法性;b)经营范围及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c)签约代理人身份和代理资格;d)资信状况;e)履约能力,包含支付能力和生产能力。5.1.1.2 应对首次合作的供应商或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宜收集下列资料;a)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及法定代表

    10、人身份证明;b)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并盖公章;c)涉诉、涉被执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限制消费等情况的查询记录;d)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完税证明等。5.1.2 合同起草5.1.2.1 应建立标准合同模板库并动态更新。5.1.2.2 合同应主要包括约首、主文、约尾等,具体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合同组成部分类别主要内容约首应包括合同名称、合同编号、合同所有当事方合法有效名称,需要时可增加所有合同当事人对应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码)、联系信息及证明文件等其他信息主文合同内容产品类合同应包括产品名称、单价、规格、数量、交

    11、货日期、地点等内容服务类合同应包括服务类型、服务环节、服务方式、时间、地点等内容交付标准应对供方的服务/产品有明确的要求,并按现行标准规范或合同当事人协商确定执行合同期限应明确规定供方提供服务的详细起始时间费用及支付方式应明确合同金额、费用结算方式、收款确认方式等内容权利与义务应明确合同期限内合同当事人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违约责任应设置违约条款,列示对合同违约的认定、索赔及补救措施等内容争议解决方式合同当事人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争议:a)协商和解;b)向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请求调解;c)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类别主要内容d)根据协议约定提请相应的仲裁机构仲裁;e)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他条款其他特

    12、殊情况下服务与预期发生变化时,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责任应重新确定约尾应明确约定合同生效时间、明示合同份数、签订日期和地点,并由合同当事人及授权代表签字盖章5.1.2.3合同条款应提前经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并进行审核。5.2 合同审核5.2.1 合同评审前,应准备下列材料:a)合同文本草案;b)合同附件;c)合同内容可行性分析及重要条款说明;d)与合同有关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相关部门及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材料;合同当事人的选定材料及资质情况、履约能力调查材料;专业机构的咨询意见及法律顾问的审查意见。5.2.2 应对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评审:a)合同名称应与合同内容及属性相

    13、一致;b)合同主体:合同当事人应具有主体资格;合同当事人有特定资格要求的,其单位或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文件应满足特定资格要求;对于需要经许可方能从事的行业,相关文件应满足许可要求;按有关规定需授权许可方可签订的重要合同,合同当事人应取得签订和履行合同的相应授权。c)合同条款:合规性、合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与业务实际的符合性及权利义务的相适性合同数量条款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合同质量条款不应低于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并规定质量缺陷的补救措施,以及无法补救时的处理办法;合同履行期限应明确起算点、截止点及计算方法;合同内容涉及商业秘密时,应明确双方保密义务、保密措施和违约责任。d)合同

    14、价格与报酬应明确所包含的内容及有关费用、税费的承担,并明确支付的前置条件、付款与票据的时序。5.2.3 合同评审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内容复杂、专业性强的合同,可适当延长审查时间,最长不宜超过20个工作日。5.2.4 采用招投标等竞争方式确定合同当事人的合同,审核人员应在招标等公开竞争性文件发布10个工作日前审查完毕。5.2.5 应将合同评审意见进行汇总,决策确定后完善合同文本内容。5.3 合同跟踪5.3.1 合同签订5.3.1.1 应设置合同条款协商沟通环节,对合同文本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和磋商调整。5.3.1.2 合同中未规定的条款,应订立补充协议。5.3.1.3 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15、或防篡改先进技术的电子形式签订合同,注明日期,签字并加盖合同专用印章或公章。5.3.1.4 合同不应少于一式两份,当事人各方应至少各持一份。5.3.2 合同履行5.3.2.1 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具体包括下列内容:a)合同履行进度情况;b)合同数量、工期、设计等变更情况;c)合同违约情况。5.3.2.2 出现不可抗力或不能履行合同等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反馈和记录。5.3.3 合同变更5.3.3.1 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后,在尚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之前,如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其他原因,应对合同中的相应条款作出适当调整,

    16、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5.3.3.2 合同变更应符合下列规定:a)已存在合同关系;b)合同内容发生变化:如标的、标的物数量、标的物品质改变、价款或酬金增减、履行期限变更、履行方式改变等;c)合同变更应按照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书面协议或依据法律判决及仲裁机构的判决。5.3.3.3 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合同当事人应请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5.3.3.4 合同变更后应依照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履行。5.3.4 合同撤销发生下列情况时,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合同撤销申请:a)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合同;b)存在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c)法定其他可撤

    17、销合同的情形。5.3.5 合同解除5.3.5.1 发现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催促合同当事人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并同步收集、保存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有关证据。5.3.5.2 具备以下条件时,可解除合同:a)当事双方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达成;b)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c)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其行为表达不继续履行合同的;d)另一方当事人拖欠合同主要款项,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e)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5.3.5.3 合同解除时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正式解除。合同当事人收到通知后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请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18、或仲裁机构进行确认。5.3.6 合同终止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后,合同双方全面履行完毕或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合同确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消失,合同自然终止。5.4 合同归档5.4.1 应对已签订的合同统一进行分类编号管理,按部门、合同类型存档保存。5.4.2 档案应采用纸质存档或电子归档的形式进行管理,并符合GB/T15418、GB/T18894sDA/T89的规定。6评价与改进6.1 评价6.1.1 应对合同发起、合同审核、合同跟踪、合同归档等合同管理工作开展年度评价。6.1.2 宜积极参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合同管理工作。6.2 改进应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合同管

    19、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及时改进。附录A(资料性)合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A.1最局负责人A.1.1加强合同管理工作,支持合同管理机构开展工作,解决合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A.1.2授权委托合同发起及对外签订合同。A.2合同管理负责人A.2.1协调合同发起、合同审核、合同跟踪、合同归档等合同管理工作。A-2.2定期向最高负责人汇报合同管理工作情况。A.3合同发起负责人A.3.1依法签订、变更、解除合同。A.3.2严格审查签订的合同,重大合同提交评审。A.3.3参加合同纠纷的处理。A.4合同审核负责人A.4.1审核合同条款及税务要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并提出修改建议。A.4.2监督

    20、核查合同签订流程及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A.4.3对合同有关的应收应付款项做好统计、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A.4.4根据合同纠纷案件的事由,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A.4.5参与合同协商签订的商业谈判,提供建议和支持。A.5合同跟踪负责人A.5.1对所签合同认真执行,并定期自查合同履行情况。A.5.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定期跟踪确认问题解决程度及现状。A.6合同归档负责人A.6.1汇总、分析客户信用数据,为合同发起提供咨询服务。A.6.2负责合同的登记、统计和归档工作。附录B(资料性)合同法律法规学习制度8.1 学习内容8.1.1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

    21、标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定以及重要条款,了解合同的发起、审核、跟踪和归档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定。8.1.2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规,了解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合同管理的法律规定。8.1.3 学习国际上常用的贸易方式和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特点和规范。8.1.4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规,了解金融领域合同管理的法律规定。8.1.5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了解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和管理。8.2 学习方式8.2.1 自主学习员工可利用工作空余时间,通过阅

    22、读浏览相关书籍、期刊、网站等方式自主学习相关法律法规。8.2.2 集中学习可通过邀请法律顾问培训I、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集中员工进行学习。8.3 学习时间每月应至少安排2小时学习时间,可依据工作情况适当调整。8.4 学习考核每年应定期组织学习考试,考察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考试形式可包括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等,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附录C(资料性)合同签订授权委托管理制度C.1授权委托的职责C.1.1委托方委托方的职责应包括下列内容:a)应明确授权委托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订、变更和解除等事项,详细列明具体的授权事项和权限,并在授权委托书上签字确认;b)应向受委托

    23、方提供与合同有关的必要信息,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c)应对受委托方进行监督,确保合同按照约定履行。C.1.2受委托方受委托方的职责应包括下列内容:a)在委托的期限内,应对合同进行审查、审核,并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签订并执行合同;b)应向委托方及时报告合同执行的情况,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情况。C.2”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管理C.2.1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在有效期限内可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2年。期满后应重新办理。C.2.2受委托人应按授权权限在有效期内签订合同,如因超越授权范围和授权权限发生改变产生纠纷,其经济及法律责任由受委托人承担。C.3合同签订流程管理C.

    24、3.1合同审查受委托方应对合同进行细致的审查,包括合同条款、风险评估等,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C.3.2合同拟定与审评应根据合同审查结果,编写合同草案,并报相关负责人审批。C.3.3合同签订与监督审批通过后,应由受委托人负责具体合同签订工作,并对合同签订进行监督,确保及时性和规范性。C.3.4合同归档与管理签订完成后的合同应进行归档。附录D(资料性)合同签订评审管理制度D.1合同依据应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签订合同。D.2资信调查应审查拟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及履约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合理选择签约对象。D.3文本选择签订合同时,应首选使用公司内部确立的合同示范文本;其次

    25、使用双方共同拟订的文本;再次,使用对方合同文本。D.4合同会签及审批D.4.1合同宜实行线上审批。合同审核呈批单见表D.L表D.1合同审核呈批单呈文部门呈文时间拟稿人联系电话合同名称当事人甲方乙方备注合同主要内容总标的额合同有交嫌部门负责人意见合同审核意见承办事项分管领导意见主要领导意见备注注:宜添加合同文本作为该表附件。D.4.2事前应与签约对象洽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标的物、数量、金额、付款时间、运输、到货时间、地点等合同条款。D.4.3洽谈结束后应将合同扫描上传至信息化平台上,各参与会签的部门收到信息后对各自的专业范围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然后报分管领导批准。D.4.4会签部门有不同

    26、意见的,应主动与其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列出各方的理据,按规定权限报批。D.5合同编号合同经过审核后,应对合同进行登记编号。D.6合同签署除法定代表人外,签约人应持有授权委托书,在授权委托范围内签订合同。签约人在没有获得授权委托书前,不得对外签订合同,否则将追究其各项责任,包括法律责任。D.7合同盖章D.7.1合同签署后应根据线上会签结果加盖公司公章或合同专用章。D.7.2合同超过一页的应加盖骑缝章。D.8合同终结合同履行完毕后,应总结报告履行情况,实行合同全过程的闭环管理。附录E(资料性)合同章使用过程管理制度E.1基本要求E.1.1合同专用章应报所在地公安机关备案后,再按

    27、流程进行统一刻制、编号和颁发,不应私自刻制和使用。E.1.2合同专用章应严格按照授权的范围使用,不应混用、代用或借用。E.1.3合同专用章应妥善保管,若有遗失,除立即登报声明作废外,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E.1.4合同专用章变更应重新刻制,申请程序与手续与新申请相同,原合同专用章应统一处理E.2登记应由专人负责申请报告的审批、合同专用章的登记、留样、发放和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并填写合同用印申请及审批表(见表E.1)。表E.1合同用印申请及审批表序号合同名称签订单位份数用章类别盖章人审批人时间备注12345678910E.3使用E.3.1对外签订合同所加盖的印章,除公章外,一律使用

    28、统一编号的合同专用章。E.3.2合同专用章应合法使用、专人保管。如因工作需要需携带外出,应事先办理借用手续,用后立即归还。附录F(资料性)合同履约过程管理制度F.1合同签订F.1.1签约前应对对方主体资格、代理身份、代理资格、履约能力及合同可行性进行审查,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F.1.2订立合同的主体应为法人、自然人、取得营业执照的非法人经济组织中的一种。集团公司内各单位的业务部门不应以本部门的名义或擅自以其他单位、部门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其他公司或个人所办各类企业不应以本公司及下属单位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F.1.3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应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进行。未经授权,任何人

    29、不应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F.1.4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或防篡改先进技术的电子形式签订,并符合下列规定:a)国家或省已经发布示范文本的,应采用合同示范文本。如没有合同示范文本,应参照类似的示范文本;b)供应、设备、基建部门外出采购宜采用统一的购销合同文本;c)每年应对合同文本进行分析、更新、完善。F.1.5采用合同示范文本时,可根据所订合同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补充约定。F.1.6合同及其有关的书面材料,应语言规范,字迹(符号)清晰,条款完整,内容具体,用语准确、无歧义。F.1.7订立合同应完备合同条款。合同条款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和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

    30、式,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F.1.8订立依法可以设定担保或对合同当事人的履约能力没有把握的合同时,应要求合同当事人依法提供保证、抵押、留置、定金等相应形式的有效担保。F.1.9合同当事人提供的保证人,应是法律许可的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对合同当事人的保证人的主体资格和清偿债务能力要参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审查。F.1.10对外签订合同,要明确选择纠纷管辖地,并力求选择本公司所在地仲裁机构或法院。F.1.11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应亲自在合同文本上签名盖章。F.1.12订立依法应办理批准、登记、见证、鉴证、公证等特别程序的合同时,应依法办理特别手续。F.1.13应将合

    31、同的副本及时送交归档备案。F.2合同履约管理F.2.1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合同的履行。合同发起单位、部门和人员具体负责其订立合同的履行。新任法定代表人应继续履行前任法定代表人依法订立的合同。F.2.2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应对合同当事人的履行能力进行跟踪调查。如发现问题,合同发起人要及时处理,必要时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可现场考核合同标的情况和合同当事人的履约能力。F.2.3接收标的物应经过严格的验收或商检程序。对不符合制度的标的物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提出书面异议,并形成相应的合同标的物交付台账(见表F.1)及合同付款申请及审批台账(见表F.2)oF.2.4对合法有效的合同,必须在合同约定

    32、的期限内结算。对未经合法授权或超权限签订的合同,财务部门有权拒绝结算。F.2.5凡与合同有关的来往文书、信函、电话记录都应作为履约证据留存。F.2.6对我方当事人的履约情况,除妥善保存有关收付凭证外,还要做好履约记录。F.2.7我方当事人收到合同当事人通过邮递方式传送的与合同有关的法律文书时,应当连同信封一并收存。通过邮递方式传送与合同有关的法律文书时,必须使用挂号信函或EMS快递,并保存邮局收据、回执、快递单号、快递签收物流信息截图备案。F.2.8应监督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并按时间顺序及时建立合同履约信息登记台账(见表F.3)o表FJ合同标的物交付台账序号合同编号合同签订时间甲方乙方合同标的物

    33、数量合同标的物价值约定交付时间实际交付数量实际交付价值实际交付时间备注1234表F.2合同付款申请及审批台账序号合同编号合同名称甲方乙方合同金额合同发起人付款审批人付款金额付款时间发票号备注1234表F.3合同履约信息登记台账序号合同编号合同签订时间甲方乙方合同标的合同金额约定的履约时间实际履约标的实际履约时间实际履约金额备注1234附录G(资料性)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管理制度G.1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由合同发起人以书面形式报合同管理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尽快与对方签订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协议,并建立相应的合同变更、解除、撤销、争议管理台账(见表G:表G.4)。G.2合同当事人作

    34、为款物接收人而要求变更接收人时,应有书面变更协议。如未取得合同当事人的书面材料不应凭口头约定向已变更的接收人发货或付款。G.3我方当事人遇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履行合同时,应及时收集有关证据,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合同当事人,同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G.4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合同发起人应催促合同当事人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收集、保存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有关证据。G.5我方当事人因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合同,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合同当事人,说明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合同的原因和请求对方书面答复的期限,与合同当事人达成变更、解除、终止及撤销合同的协议。表G.1合同变更管理台账序号合

    35、同名称合同编号变更内容变更时间经手人备注1234表G.2合同解除管理台账序号合同名称合同编号解除原因解除时间经手人审核人备注1234表G.3合同撤销管理台账序号合同名称合同编号撤销原因撤销时间经手人审核人备注1234表G.4合同争议管理台账序号合同名称合同编号争议原因争议时间处理结果发起人审核人备注1234附录H(资料性)合同履约保证管理制度H.1基本原则H.1.1各方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保持真实的合同履约行为,不得故意违背合同约定。H.1.2合同履约应公平合理,各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合同履约。H.1.3各方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的相关规定,不得从事违

    36、法违规行为。H.2合同履行的程序与要求H.2.1程序合同履行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明确合同交易标的;b)设定能够交付时间、验收条件、付款方式等内容;c)合同双方按合同约定执行条款。H.2.2要求合同履行应符合以下规定:a)全面履行:合同双方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除合同条款约定的义务外,也包括法律规定的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b)适当履行:合同双方应依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主体在适当的期限、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履行合同义务的原则;c)协作履行:合同双方不仅应履行自己的义务,还应当协助对方履行义务。H.3合同履行的监督与管理H.3.1监督H.3.1.1应设立专门人员

    37、负责合同履约的监督和管理。H.3.1.2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H.3.1.3应对履约情况不良的合同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H.3.2管理H.3.2.1应建立合同档案,完整记录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和资料。H.3.2.2应根据合同要求,协商确定履约验收标准。H.3.2.3应对不履约行为进行追责,并按合同约定进行补救和赔偿。H.4合同履约纠纷解决H.4.1.1对于履约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各方应本着协商解决的原则,通过平等、诚实、公正的方式解决问题。H.4.1.2可通过书面或口头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H.4.2仲裁解决H.4.2.1如协商无果,各方可向事

    38、先选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解决。H.4.2.2仲裁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H.4.3诉讼解决如未约定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解决的,各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H.5责任H.5.1公司各部门应明确合同履约的责任归属,做好相应的工作安排,确保合同履约的及时与有效。H.5.2对于违反合同约定的不履约行为,应按合同约定追究相应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赔偿。附录I(资料性)合同争议纠纷处理制度1.1 处理原则双方发生争议时,应优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保持沟通,并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达成一致意见。1.2 处理程序1.2.1 双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发生的争议,并注明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要求。1.2.2 双方应在收到通知后的10个工作日

    39、内共同约定解决争议的方式和程序,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选择以下方式解决争议:a)协商途径:双方选定代表,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b)选择独立第三方进行调解:双方共同选择第三方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2.3 调解解决争议应符合下列规定:a)双方共同选择独立第三方进行调解时,应签订书面调解协议,确定调解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调解费用;b)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应诚信地提供有关争议的资料,积极参与调解,并尊重调解员的调解意见;c)调解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应及时签署书面调解协议,并履行调解协议。1.2.4 双方选择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

    40、讼解决争议时,应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法庭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诉讼材料。1.2.5 如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由仲裁解决争议,应选定明确的仲裁机构,当一方向选定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时,双方应遵守约定,由事先选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解决争议。附录J(资料性)合同履约风险监测及管控制度J.1风险监测J.1.1风险因素判断判断合同履约风险的因素应包括下列内容:a)合同内容是否明确、完整;b)合同相关方是否有履约记录与诚信度;c)合同涉及的市场风险和外部环境因素。J.1.2监测指标设定应对下列内容进行监测:a)合同履约进度;b)合同履约成本控制;c)合同履约质量评估。J.2风险管控J.2.1应建立

    41、合同履约风险管理队伍,明确责任人和监督人员,并确定合同履约风险管理流程。J.2.2应加强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定期对下列内容进行监督检查:a)合同签约主体的资信调查情况;b)合同审批备案情况;c)合同的签订、交底和履行情况;d)合同基础资料的收集保管情况;e)合同台账建立和分类记录情况;f)合同纠纷的处理和追责情况等。J.2.3应对合同履约风险的监测数据、合同履约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及合同履约风险的财务影响等内容定期进行评估。J.2.4应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管控措施。附录K(资料性)合同履约后评价管理制度K.1评价内容K.1.1合同履约评价内容应包括履行情况、合同管理情况和合同纠纷

    42、处理情况等。K.1.2合同履行情况应包括合同履行进度、合同履行质量和合同履行成本等。K.1.3合同管理情况应包括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解除等。K.1.4合同纠纷处理情况应包括合同纠纷的发生、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等。K.2评价方法K.2.1合同履约后评价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K.2.2评价应采用定期考核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K.2.3定期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合同到期考核。年度考核每年应进行1次,合同到期考核应在合同到期时进行。K.2.4日常监督主要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K.2.5考核评价结果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K.2.6根据评价结果建立合同履约后评估台账(见表K.1),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合同双方。表KJ合同履约后评估台账序号合同编号合同对象是否按时发货/付款违约内容违约原因后续处理备注123456K.2.7考核结果适用于合同履约奖惩、合同续签和合同断层等方面。附录L(资料性)合同交易主体履约信用评价管理制度L.1合同履约后,应对合同交易主体进行信用评价并将结果运用到下一次合同履约中。L.2评价前应充分了解合同交易主体的以下信息:a)基本信息:统一社会


    注意事项

    本文(企业合同管理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