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课讲稿(详细版)“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深刻揭示了勤俭节约与国家兴衰、家庭成败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在风雨兼程的奋斗历程中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新征程上践行节约理念、抵制铺张浪费的前行道路。今天,我们就围绕这部条例,深入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一、深刻认识条例出台的重大意义(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如同一根坚韧的红线,贯穿于党领导
2、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物资极度匮乏,红军战士们身着破旧衣衫,啃着粗糙干粮,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勤俭节约的作风,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延安时期,党中央倡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自己种菜、纺纱,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凝聚了党心民心,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党带领人民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国家的重点项目,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勤俭节约是我们党
3、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必须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二)应对现实挑战,解决突出问题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形势依然严峻。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足以养活数千万人口。在党政机关中,一些铺张浪费现象也时有发生,如超标准接待、豪华会议、滥用办公用品等。个别地方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盲目上马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不仅违背了党的宗旨,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正是为了切实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以刚性的制度约束、
4、严格的制度执行、严厉的惩戒机制,坚决刹住铺张浪费之风,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三)服务战略大局,推动长远发展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与这些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党政机关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通过严格执行条例,规范经费使用、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能够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经济
5、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深入领会条例的核心内容(一)经费管理,严守资金使用红线条例对经费管理作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从预算编制到执行,从资金使用到监督,构建了一套严密的体系。在预算编制环节,要求各单位坚持实事求是、量入为出的原则,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杜绝虚报冒领、虚增预算等行为。例如,某省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单位的预算编制进行严格审核和动态监控,对不合理的预算项目坚决予以调整或驳回,确保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调整,严禁超预算支出。同时,全面推行公务卡结
6、算制度,实现资金使用的全程留痕和透明化管理,有效遏制了违规支出和资金浪费现象。某单位通过使用公务卡结算办公用品采购费用,不仅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还避免了现金交易可能带来的漏洞和风险,“三公”经费支出较以往大幅下降。(二)公务活动,规范流程杜绝浪费公务接待和会议活动是厉行节约的重点领域。条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简化接待程序,严禁超规格、超标准接待,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安排高档宴请。一些地方推行“公务接待清单制”,详细记录接待对象、事由、费用等信息,对接待费用进行严格审核和公示,有效防止了接待过程中的铺张浪费行为。在会议管理方面,倡导精简会议、开短会、开务实管用的会,严格控制会议
7、数量、规模和会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行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形式,减少会议成本。某单位通过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工作部署会,不仅节省了会议场地租赁、设备购置等费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人员集中带来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三)资产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是条例规范的重要内容。条例要求严格核定办公用房面积标准,严禁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对闲置的办公用房要及时进行清理和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一些地区通过建立办公用房集中管理平台,对办公用房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实现了办公用房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在公务用车方面,全面推进公车改革,严格控制公车编制和配备标准,
8、积极推行公车租赁、社会化运营等模式,降低公车运行成本。某县通过公车改革,将部分公务用车进行公开拍卖,对保留的公车实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并引入市场化的车辆维修、保养服务,公车运行费用较改革前下降了X%,有效杜绝了公车私用、滥用等现象。三、坚决贯彻落实条例要求(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节约意识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将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例如,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通
9、过展示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浪费行为的危害性;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节约经验和心得,形成人人崇尚节约、人人践行节约的良好氛围。(二)强化制度执行,确保条例落地生根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条例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例如,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单位的经费使用、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违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并对相
10、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和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发挥表率作用,引领社会新风尚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在公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不搞特殊化,坚决杜绝铺张浪费行为。同时,要积极向身边群众宣传节约理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比如,党员干部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节约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节约知识,倡导文明用餐、绿色出行、节约能源等理念,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和制度遵循。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让我们携手共进,从点滴做起,让勤俭节约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