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XX社区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应急预案(最新版)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在本社区的传播与流行,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防控工作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居民防控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消除蚊媒孳生环境,从源头上遏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发生。2 .快速反应:构建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疫情出现,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落实防控措施,有力控制疫情扩散。3 .科学防控:依据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技术指南,科学制定防控策略与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
2、效。4 .联防联控:社区各部门、单位及居民协同参与,形成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共同做好防控工作。(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上级政府及卫生健康部门关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社区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五)风险评估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二者均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本社区伊蚊分布广泛,夏季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孳生繁殖速度加快,居民户外活动增加,感染风险相应提高。同时,社区人员流动频繁,存在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二、
3、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公司、学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社区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一)职责分工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内病例的监测、报告和诊断工作,及时对疑似病例采样送检。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和健康管理,指导患者做好防蚊措施,防止病毒传播。开展社区医务人员防控知识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防控能力。协助社区开展蚊媒监测和消杀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收集
4、整理和分析社区内疫情信息,及时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告。1.物业公司。负责居民小区内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清理,定期清扫楼道、楼梯间、绿化带等,清除垃圾和杂物。对小区内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进行清理和处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理,避免积水孳生蚊虫。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蚊媒消杀工作,对小区内的绿化带、下水道、地下室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进行定期喷洒药物。在小区内设置宣传栏,张贴防控宣传海报,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居民防控意识。1.学校。负责学校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防控知识。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定
5、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组织师生开展校园内的蚊虫孳生地清理活动,如清理花盆积水、疏通下水道等,减少蚊虫滋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天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对因病缺勤的师生进行追踪随访,了解病因,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组和上级教育部门报告。1.企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加强单位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办公区域、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组织员工开展单位内的蚊虫孳生地清理活动,如清理积水容器、疏通下水道等,减少蚊虫滋生。对单位内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如发现疑似病
6、例,及时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1.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内防控工作的宣传和动员,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QQ群等渠道,向居民宣传防控知识和措施。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内的蚊虫孳生地清理活动,对居民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进行清理和处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和清理。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蚊媒监测和消杀工作,对社区内的重点区域进行监督和检查。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和健康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社区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防控工作顺利进行。三、预防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群、QQ群等多种渠道
7、广泛宣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方法等,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发放防控宣传资料,面对面地向居民讲解防控知识和措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防控工作。3.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师生和员工的防控知识水平。(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 .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社区内的垃圾、杂物和卫生死角,保持社区环境整洁。2 .加强社区内的绿化管理,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清除杂草,减少蚊虫栖息场所。3 .对社区内的下水道、沟渠等进行疏通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孳
8、生蚊虫。4 .督促居民做好家庭卫生,定期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花瓶等,每周至少检查清理一次,避免积水孳生蚊虫。(三)加强蚊媒监测与消杀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内的蚊媒监测工作,每周对社区内的蚊虫孳生地进行一次监测,及时掌握蚊虫密度和分布情况。2 .根据蚊媒监测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蚊媒消杀方案,组织专业人员对社区内的蚊虫孳生地和易孳生蚊虫的区域,如绿化带、下水道、地下室、建筑工地等进行定期消杀。3 .督促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做好本单位内的蚊媒消杀工作,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喷洒药物,降低蚊虫密度。4 .在社区内设置蚊虫诱捕器,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和嗅觉特性,诱捕蚊虫
9、减少蚊虫数量。(四)加强人员健康管理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社区内居民的健康监测,对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的居民,及时进行排查和诊断,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进行隔离治疗。2 .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加强对师生和员工的健康管理,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追踪随访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3 .对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返回的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健康监测,告知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报告。四、应急处置(一)疫情报告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发现疑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后,应立即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
10、健康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报告。2 .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核实和排查,如确认为病例,应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一)病例隔离治疗与管理1 .对确诊病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立即将其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疗机构应落实防蚊隔离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病毒。患者出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做好随访工作,指导患者做好康复期的健康管理和防蚊措施。3 .对于非住院病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告知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的注意事项,指导其做好自我防蚊隔离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随访。()疫情处置1.一旦出
11、现疫情,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疫情处置工作。2-对病例所在的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进行封锁管理,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3 .组织专业人员对病例所在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消杀,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4 .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排查,实施医学观察,及时发现潜在病例。5 .加强社区内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增加蚊媒监测频次,加大消杀力度,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四)信息发布与舆情应对1 .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准确地向社区居民发布疫情信息,告知疫情的发展情况、防控措施和注意事项,避免引起恐慌。2 .加强舆情监测和应对,及时回应
12、居民关切的问题,对不实信息进行辟谣,维护社区稳定。五、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社区应组建一支专业的防控队伍,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负责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同时,加强对防控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一)物资保障社区应储备足够的防控物资,包括防护用品、消杀药品、检测试剂、医疗设备等,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同时,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加强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管理,提高物资利用效率。()经费保障社区应设立专项防控经费,用于防控物资采购、人员培训I、疫情处置等工作,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六、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本预案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上级部门防控工作要求及社区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七、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