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一)必要性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爆发式增长。充电网络产业十大趋势(2024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达到1800多万辆,预测2034年将达到1.8亿辆(10年将增长10倍);预测2033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量将达到全球社会用电量的10%o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将成为未来城市电网最重要的负荷之一。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支撑国家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全面超充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已建成超充站1030座、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站100座,
2、超充站数量超过加油站数量。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单台充电桩有几百千瓦甚至兆瓦级的随机性功率,会对城市电网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新能源发电和超级充电站规模化并网,电源端和负荷端的“双随机性”增强,加剧电网供需的不确定性,会降低电网的稳定性。此外,随着超级充电站数量增加,增大变压器、线路重载或过载比例以及负荷曲线的峰谷差,恶化配电网的电压偏差、谐波畸变等电能质量问题。上述因素制约了城市配电网对超级充电站的承载力。2024年2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至(1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
3、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目前,适应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计算规范尚未形成,因此制订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标准,规范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及流程,引导超级充电站设施合理分层接入配电网,推动配电网薄弱节点建设改造,提升配电网的承载力,对保障配电网高质量运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国内外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二)国内外未制定相关标准。二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23年,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对深圳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
4、体的目标: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24年底,建成技术全球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电力需求调配互动机制日趋成熟,加快形成企业、技术、场景等生态优势,树立“深圳超充”品牌形象;到2025年,形成“车能路云”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助力深圳市的产品和服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规范各类超级充电站接入电网的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合理规划超充设施
5、空间布局,提升超充设施覆盖率,立项编制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4月7日下达的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深圳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标准计划编号为12号。计划完成日期为2025年10月31日。本文件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二)主要工作过程1、预研阶段2024年1月,项目组开展标准草案的预研。2024年1月一2月,广泛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预先梳理研究思路,编写立项建议书。2、立项阶段2024年4月7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地方标准予
6、以立项。3、起草阶段2024年6月26日,市储能标委会组织成立标准起草组,并组织召开了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标准研讨会,根据会议意见,形成标准初稿。2024年10月15日,市储能标委会组织召开了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标准研讨会。2025年3月14日,市储能标委会组织召开了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标准研讨会,根据会议意见,形成征求意见初稿。4、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4月11日2025年5月7日,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等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企事业
7、单位征集意见。共收到意见5条,其中采纳3条,不采纳2条,2025年5月一2025年6月,根据征集到的意见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等送审材料,并送审至行业主管部门。三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以及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比情况(一)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本文件的编制,主要引用如下规范性文件: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4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DL/T5729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二)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比情况国内外未制定相关标准。本文件规定了电网接纳超级充电站承载力计算与核定的总体要求、热稳定计算与核定、短路电流计算与核定、电
8、压偏差计算与核定、谐波计算与核定、电网承载力等级划分等。本文件适用于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计算与核定。其他快充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计算与核定规则,可参照执行。四主要条款的说明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由9个章节和3个附录构成。以下对本文件中的主要条款进行简要说明:(一)范围本章节界定了文件的内容和适用对象,指明文件的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网接纳超级充电站承载力计算与核定的总体要求、热稳定计算与核定、短路电流计算与核定、电压偏差计算与核定、谐波计算与核定、电网承载力等级划分等。本文件适用于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计算与
9、核定。其他快充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计算与核定规则,可参照执行。(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章节给出了本文件编制过程中规范性引用的相关文件,包括GB/T12325、GB/T14549、GB/T15544、DL/T5729o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术语和定义本章节给出了文件编制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包括超级充电站、电网承载力、电动汽车与电网充放电双向互动、反向负载率、热稳定、公共连接点。术语和定义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文件的标准化对象,采用内涵定义的形式,使用陈述性条款给出。(四)总体要求本章节对超级充
10、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计算与核定的总体要求进行了规定。(五)热稳定计算与核定本章节从热稳定核定的原则、对象、指标等方面,规定了热稳定计算与核定的要求和方法。(六)短路电流计算与校核本章节从短路电流核定的原则、对象、指标等方面,规定了短路电流计算与核定的要求和方法。(七)电压偏差计算与校核本章节从电压偏差核定的原则、对象、指标等方面,规定了电压偏差计算与核定的要求和方法。(八)谐波计算与校核本章节从谐波核定的原则、对象、指标等方面,规定了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电压畸变率计算与核定的要求和方法。(九)电网承载力等级划分本章节从电网承载力核定等级划分原则、依据、建议等方面,规定了电网承载力等级划分
11、的方法和要求。(十)附录A附录A规定了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的流程。(十一)附录B附录B规定了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的数据要求。(十二)附录C附录C给出了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的表格示例。五、是否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否。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无O七、实施标准的措施建议本文件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贯,扩大标准普及范围,加强超级充电站设计、运维以及超级充电设备生产等相关企业、电网公司、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方对本文件的理解和应用。在本文件执行过程中,随着相关技术发展、接入电压等级增加以及考核指标变化,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也可能发生改变。在新需求和新技术推动下,如果承载力计算与核定规则出现新的模式或要求,在本文件中未作规定,无法指导超级充电站接入城市配电网承载力的计算与核定,可以启动对本文件的修订。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