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在乡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 资源ID:584909       资源大小:13.6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乡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1、在乡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这个会,主要是想和大家面对面鼓鼓劲、压压担子、理理思路。最近这半个月,我带着农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办的同志跑了全乡17个行政村,走了32个种养殖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5个村办工坊。在王庄村的日光温室里,看到90后小伙小周蹲在大棚里调试智能温控设备,手机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的数据;在李家庄的手工编织合作社,62岁的赵婶手把手教20多个妇女编竹篦,她说“现在订单多了,得教会年轻人,咱这手艺才不断根”;也在个别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碰到几个返乡青年,他们坦言“想搞特色种植,但缺技术指导,怕赔了本”。这些鲜活的场景,让我

    2、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产业要升级,核心在技。高技能人才就是咱们乡产业发展的“金种子”、农民增收的“顶梁柱”、乡村振兴的“发动机”。今天会议的主题很明确:聚焦“培育、使用、留住”三个关键环节,系统推进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让“土专家”“田秀才”“巧工匠”在XX乡的土地上扎下根、长成林、结出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为什么要抓高技能人才可能有人会说:“咱们乡都是种地的,搞什么高技能人才?”但实地走一圈就会发现,这种观念早该“更新换代”了。先看产业转型的“刚需”。咱们乡有设施农业基地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去年全乡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同

    3、比翻了一番。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同样是种大棚,有人用熊蜂授粉、水肥一体化,亩均收益1.8万元;有人还停留在大水漫灌、凭经验施肥,亩均收益不到1万元。同样是养牛,有人用智能饲喂系统、粪污资源化处理,年出栏量比传统模式多30%;有人还在靠人工拌料、露天堆粪,不仅成本高,还容易闹环保问题。差距在哪?就在“技”上。就说上周去东河村调研奶牛养殖,养殖户老陈拉着我看新引进的挤奶机,直叹气:“设备是好设备,可我不会操作,找厂家来修一次花500块,一年得修三四回。”这就是典型的“有设备没人才,有产业缺技术”。再看农民增收的“痛点”。全乡2.8万农村人口中,常年从事种养殖的占65%,但真正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

    4、只有18%o去年入户走访时,有位大姐跟我说:“我想学电商直播卖小米,可对着手机就发怵,拍的视频没人看,打字都慢。”还有位农机手反映:“现在新型联合收割机功能越来越多,说明书都是英文,修机器得打电话找厂家,耽误农时不说,还多花钱。”这些话戳中了要害一一没有技能支撑,农民增收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人才引领,产业升级就是“空中楼阁”。更看乡村发展的“未来”。这些年,咱们乡通过“乡贤回归”“大学生村官”等政策,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但留得住、干得好的还是少数。为什么?有的是因为“看不到盼头”一一学了技术没平台用;有的是因为“算不清账”一一投入时间学技术不如外出打工来钱快;还有的是因为“融不进圈子”一一

    5、本地缺乏交流学习的氛围。我记得去年春节,在上海做数控加工的小吴回来,跟我说想在村里办个农机维修点,但找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场地,也找不到能搭伙干活的人,最后还是回了上海。这说明,人才不是“引不来”,而是“留不住”“用不好”。同志们,高技能人才不是“高大上”的概念,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家里手”。一个懂大棚控温的农民,能让一亩地多赚几千元;一个会操作智能设备的农机手,能带动一个合作社提质增效;一个掌握电商技能的年轻人,能把全村的小米卖到全国。抓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抓产业升级的“牛鼻子”,抓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抓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二、怎么抓高技能人才目标明确了,关键是要“干在实处”。结合

    6、前期调研和外地经验,我们要重点打好“育、用、留”组合拳,让高技能人才“长得出、用得上、留得住”。第一,精准滴灌“育”人才,让“土把式”变“巧工匠”。培育高技能人才,不能搞“大水漫灌”,得“看菜下碟”“量体裁衣”。一要摸清需求底数。由农业服务中心牵头,各包村干部配合,本周内完成全乡农村劳动力技能状况普查,建立“一人一档”技能台账,重点统计种植养殖能手、农机操作手、电商从业者等群体的技能短板,比如哪些人需要学智能设备操作,哪些人需要补电商运营知识,哪些人需要提升农产品加工技能。二要创新培育模式。坚持“课堂在田间、教学在现场”,推广“理论+实操”“师傅带徒弟”“基地联农户”等模式。比如,针对大棚种植

    7、户,我们可以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在XX村设施农业基地开设“田间课堂”,每月固定两天现场教学,手把手教大家调温控湿、病虫害防治;针对农机手,联系农机销售企业,在乡党校设立“实训基地”,让学员直接上机操作新型收割机、播种机;针对电商人才,和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合作,开设“直播带货特训营”,从拍摄技巧、话术设计到物流包装,全流程培训,今年至少培育50名“乡村带货达人”。三要强化政策支持。对参加县级以上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50%的学费补贴;对自主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且带动10户以上农户就业的,优先推荐参加“乡村工匠”“技术能手”评选,给予3000-5000元奖励。第二,搭台架梯“用”人才

    8、让“满天星”聚“一团火”。人才的价值在于使用,不用就是浪费。一要搭建“产业用才”平台。围绕全乡“1+2+N”产业布局(1个主导产业:设施蔬菜;2个特色产业:生态养殖、手工编织;N个新兴业态: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组建5个“高技能人才服务团”一一设施农业服务团、生态养殖服务团、手工编织服务团、电商服务团、农机服务团,每个服务团由5-8名技术骨干牵头,定期到村到户开展技术指导。比如,设施农业服务团可以和XX村的大棚基地签订“技术托管协议”,帮农户解决技术难题;电商服务团可以对接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为各村的特色农产品开设“地方特产馆”。二要搭建“竞赛比武”舞台。今年“秋收季”,我们要举办首届“XX

    9、乡田园技能大赛”,设置大棚种植、农机操作、手工编织、电商直播四个项目,评选“XX乡技术状元”“技术能手”,获奖者不仅有奖金,还能优先推荐参加县级技能大赛,甚至纳入乡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三要搭建“传帮带”梯队。实施“青蓝工程”,鼓励乡里的老把式、土专家和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结对子,签订“师徒协议”,徒弟跟学满一年并考核合格的,师傅可以获得100O元奖励,徒弟如果在县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师傅还能再拿500元“伯乐奖”。第三,用心用情“留”人才,让“候鸟群”变“常驻军”。留才重在留心,要从“关键小事”入手,让人才感受到“家乡的温度”。一要解决“后顾之忧”。对在乡工作满3年的高技能人才,其子女入学优

    10、先安排到乡中心小学、乡中学;配偶有就业意愿的,由乡人社所牵线搭桥,推荐到乡里的企业、合作社工作;父母年纪大的,协调村卫生室提供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要提升“社会地位”。每年评选“XX乡乡土工匠”“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在乡政府大院设置“人才风采墙”,在村广播里开设“技能之星”专栏,让高技能人才“脸上有光、身上有誉”。三要激活“内生动力”。探索“技能入股”机制,允许高技能人才以技术、专利等要素参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收益分红;对带动50户以上农户增收的高技能人才,优先推荐为村“两委”候选人,让他们在政治上有奔头。三、如何保障抓出实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是“喊口号”“做样子

    11、必须压实责任、久久为功。一要强化“组织力”。成立由我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办、人社所、各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通报一次进展,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各村要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村支书年度考核,完不成任务的“黄牌警告”,连续两年落后的“调整岗位”。二要强化“协同力”。农业服务中心要发挥牵头作用,做好需求调研、培训组织、平台搭建;乡村振兴办要把高技能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资源;人社所要落实好技能培训I补贴、人才评价等政策;各行政村要主动摸排本村的人才底数,建立需求清单,当好“人才管家”。各部

    12、门要打破“条块分割”,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三要强化“督导力”。由乡纪委牵头,每季度对各部门、各村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重点督查培训场次、人才数量、作用发挥等情况,督查结果在全乡通报。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严肃约谈问责;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大张旗鼓表彰。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高技能人才就是咱们XX乡的“宝贝疙瘩”,是咱们从“农业大乡”迈向“农业强乡”的“硬核支撑”。希望大家以今天的会议为起点,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用真心、下真功、出实招,让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乡亲都能在故土扎根生长,让每一份匠心都能在田野上绽放光芒!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XX乡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一定会越来越壮大,咱们的乡村一定会越来越兴旺!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在乡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