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学校基孔肯雅热校内防控指南近期,天气炎热、降雨频繁,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广东省已现基孔肯雅热疫情。感染基孔肯雅热将对大家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为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在校园内的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防控指南。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该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不耐酸,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可将其灭活。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止匕外,罕见经输血、接触患者血液及母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
2、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三、临床特征1 .急起发热:体温迅速飙升至39。C甚至40。C以上,持续高烧不退,部分患者热退后可能再次发热(双峰热),整体发热期相对较短。.剧烈关节痛:呈游走性,多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波及膝、肩等大关节,其中腕关节受压疼痛为典型特点。2 .皮疹表现:发病后2-5天,80%患者在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足底及面部出现斑疹、丘疹或紫瘢,部分伴瘙痒,数天后消退伴脱屑。3 .其他症状: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肌肉疼痛、疲劳等。四、校园防控措施1 .定期清理积水:对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绿化带等周边的排水沟、花盆托
3、盘、垃圾桶旁等易积水区域进行检查,每周至少一次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杜绝蚊虫孳生环境。2 .全面卫生清扫:清除卫生死角,做好室内外卫生,室内保持通风,尤其要注意清理生活垃圾,避免蚊虫藏匿。3 .蚊虫消杀工作:聘请专业消杀人员,对校园室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杀,降低成蚊数量。对教室、宿舍、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可使用电蚊拍、电蚊液等辅助驱蚊设备。五、个人防护建议1 .穿着防护:师生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2 .使用驱蚊产品:在外露的皮肤和衣物上喷洒含避蚊胺或驱蚊酯等有效成分并取得国家正式农药登记证(在有效期内)的合格驱蚊剂。在室内可使
4、用蚊香、电蚊液等驱蚊产品。3 .避免蚊虫出没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4 .旅行防护:师生在旅行时,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疾病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旅行期间如出现发热、寒战、皮疹、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及时就诊;旅游回家后,2周内如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暴露史,配合开展相关检测。2025年基孔肯雅热防范攻略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一些曾局限于特定区域的传染病逐渐突破地域限制,基孔肯雅热便是其中之一。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虽多数患者可痊愈,但发病时的剧烈疼痛往往让人难以忍
5、受,且少数重症病例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面对基孔肯雅热的潜在威胁,我们无需恐慌,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控知识,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认识基孔肯雅热:病毒与传播的秘密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基孔肯雅”一词源于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曲”,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身体弯曲的典型症状。该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被发现,此后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多个地区出现过暴发流行。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蚊子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尤其在夏季和秋季活动频繁。蚊子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复制,当受感染的蚊子再次叮咬健
6、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对方。需要注意的是,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也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或水传播。基孔肯雅热的症状:早发现早应对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2-12天,多数患者在感染后3-7天内发病。发病初期,患者往往会出现突然发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C以上,同时伴有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流感。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逐渐成为最突出的症状,疼痛可累及全身多个关节,如手腕、脚踝、膝关节等,且多为剧烈的刺痛或胀痛,患者常因疼痛而活动受限,甚至无法行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皮疹多为斑丘疹,常见于躯干、四肢等部位,一般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大多
7、数患者的症状会在-2周内逐渐缓解,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止匕外,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膜脑炎、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警惕。科学防控:阻断传播链是关键个人防护: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个人防护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重要环节。在蚊子活动频繁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若必须外出,需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因为蚊子对深色衣物更为敏感。同时,可在暴露的皮肤表面涂抹合格的驱蚊剂,如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产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及时补涂,以保持驱蚊效果。回到家中后,要及时
8、检查身体是否有蚊子叮咬的痕迹,若发现被叮咬,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避免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此外,晚上睡觉时应使用蚊帐,尤其是在没有安装纱窗、纱门的房间,蚊帐能有效阻挡蚊子的侵扰。环境治理:从源头消灭蚊子滋生地蚊子的幼虫需要在水中生长发育,因此清除室内外的积水是消灭蚊子滋生地的关键。要定期检查家中的花盆托盘、水缸、水桶、下水道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及时清理积水,保持干燥。对于无法及时清理的积水,如景观水池等,可定期投放灭蚊幼剂,抑制蚊子幼虫的生长。同时,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避免垃圾堆积产生异味吸引蚊子。定期对房间进行打扫,尤其是角落和缝隙处,减少蚊子的栖息场所。此外,安装纱窗、
9、纱门能有效阻挡蚊子进入室内,是预防蚊子叮咬的重要措施。重点场所防控:加强监测与管理学校、医院、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是基孔肯雅热防控的重点区域。这些场所应建立健全防控机制,定期开展蚊子密度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蚊子滋生地。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清理积水、垃圾等,保持场所的整洁。在学校,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在医院,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管理,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毒传播。在工厂,要改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驱蚊剂、蚊帐等。应对与治疗:科学处理莫慌张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是前提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的症
10、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旅行史、暴露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诊断。目前,基孔肯雅热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如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喝水,以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对于发热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对于关节疼痛症状,可使用非甯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活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疫情报告与防控:
11、防止疫情扩散一旦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病例,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疾控部门会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对患者居住和活动过的场所进行消毒处理,杀灭蚊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会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控措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总结:冷静应对,科学防控基孔肯雅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和症状特点,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就能有效预防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环境治理,减少蚊子的滋生和叮咬机会。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面对传染病的威胁,恐慌无济于事,科学防控才是关键。让我们携手共进,做好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保
12、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基孔肯雅热的挑战,维护公共卫生安全。2025年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师生的身体健康。为切实做好我校2025年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高师生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有效控制基孔肯雅热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扩散,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学校教学秩序稳定。二、组织领导及责任分
13、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校医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决策。副组长协助组长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监督工作进展情况。(二)具体责任分工1 .德育处:负责制定防控宣传教育方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向师生普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 .总务处: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组织后勤人员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重点清理校园内的积水容器、下水道、绿化带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卫生。同时,负责采购
14、和储备防控所需的物资,如杀虫剂、驱蚊剂、防护用品等。3 .教务处: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如遇疫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和实施工作。4 .校医室:负责落实师生健康监测工作,做好每日晨检、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工作。对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的师生,及时进行初步排查和隔离,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做好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工作。5 .班主任:负责班级内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落实班级日常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组织学生开展防控知识学习,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因病缺勤的追踪和上报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家庭
15、防控工作。三、防控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防控知识,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 .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资料,确保每位师生和家长都能了解防控知识。同时,通过家长群等渠道,向家长推送防控提示,提醒家长做好家庭防护工作,如定期清理家中积水、使用驱蚊用品等,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二)强化校园环境卫生整治1 .建立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制度,每天组织师生对教室、办公室、功能室、走廊、楼梯等区域进行全面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2 .加强校园绿化管
16、理,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清理绿化带内的杂物和积水,减少蚊虫栖息和孳生场所。3 .重点做好校园内积水容器的清理工作,对花盆托盘、水桶、花瓶、下水道等易积水的地方,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无积水存留。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杀蚊幼剂,杀灭蚊幼虫。4 .定期对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如教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特别是对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椅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消毒效果。(三)落实健康监测1 .严格执行师生晨检、午检制度,校医和班主任每天要认真检查学生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学生有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要及时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同时,要做
17、好相关记录,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2 .加强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工作,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因病缺勤的原因,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追踪随访,掌握学生的病情发展情况。如发现学生患基孔肯雅热或其他传染病,要及时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四)加强疫情应急处置1 .制定基孔肯雅热疫情应急预案,明确疫情报告、应急响应、隔离治疗、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管理等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2 .如发现疑似或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等工作。3 .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或宿舍进行封闭管
18、理,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同时,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间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送医诊治。4 .在疫情处置过程中,要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引起恐慌情绪,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稳定。四、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的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防控措施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要
19、进行严肃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四)信息畅通,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各部门、各班级要及时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组报告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和相关信息,如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关于共同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倡议书各旅游文化企业、广大游客朋友们: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者大多出现高烧、关节疼痛、疲劳等急性症状,极少情况下可能死亡。当前正值暑期旅游季,万宁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人员流动频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在旅游文化行业的传播扩散,切实保障市民游客的健康与安全,万宁市旅游和
20、文化广电体育局特向全市旅游文化企业和广大游客发出如下倡议:一旅文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筑牢防控屏障(一)加强宣传:各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等涉旅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充分利用景区公告栏、电子屏等渠道,向游客普及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核心知识,提升游客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二)整治环境:涉旅企业要定期对经营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及时清除各类积水容器,避免蚊虫孳生。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增加清扫频次,及时清理垃圾、杂草,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卫生的旅游环境。(三)科学防护:在游客集中区域,安装牢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为客房配备
21、蚊帐、电蚊拍、灭蚊灯等防蚊用品,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有效。在蚊虫密度较高的区域,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喷洒灭蚊药剂。(四)健康监测:在游客入园、入住登记时,可询问其近期健康状况。如发现游客有发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主动关心,及时引导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相关信息记录,必要时按程序上报。(五)员工培训: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应急处置流程培训,确保员工知晓其特点、个人防护要点、环境整治要求以及发现疑似病例后的报告和初步处置程序,提升整体防控能力。二游客朋友:提高防护意识,守护自身健康(一)出行前:提前查询目的地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流行状况,准备宽松、浅色的
22、长袖衣裤,含避蚊胺、避蚊酯等成分的驱蚊剂等防蚊物品。(二)出行时:尽量住在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地方,清理居住地室内外(如花盆托盘、水桶、花瓶等容器)的积水;要关好房间的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搽上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并依照说明重复使用驱蚊剂。(三)归来后:14天内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突发高热(39)伴随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剧痛,或出现皮疹、出血倾向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定点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及蚊虫叮咬情况。市民游客们,蚊虫防控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力军!让我们将”防叮咬列为出行必备事项,让健康快乐与您同行!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基孔
23、肯雅热详细全面防治措施一、个人层面防治措施1 .防蚊叮咬日常防护:在蚊媒活动频繁时段(日出前后和日落后1-2小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穿长袖浅色衣裤,袖口、裤脚扎紧,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浓度不低于20%),每4-6小时补涂一次。居家防护:安装合格的纱门、纱窗,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及时修补;夜间睡觉使用蚊帐,蚊帐可浸泡或喷洒长效杀虫剂(如氯菊酯)增强防护效果;使用电蚊拍及时杀灭进入室内的蚊子,每周至少对室内角落进行一次清理,减少蚊子栖息场所。特殊场景防护: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行时,选择配备空调或纱门纱窗的住宿场所,避免在草丛、树荫、积水边等蚊子密
24、集区域长时间停留;露营时,使用驱蚊帐篷或在帐篷周围喷洒杀虫剂。2 .健康监测与就医曾前往流行地区或接触过疑似病例者,在返回后14天内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每天测量体温,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一旦出现发热(体温238。C)伴关节疼痛,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配合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蚊子叮咬机会。3 .环境清理定期清理自家阳台、院落、屋顶等区域的积水,如清空花盆托盘、倒置闲置的水桶、轮胎,疏通排水沟,确保无积水孳生蚊子,对于无法清空的积水(如鱼缸、储水罐),每周更换一次水,并清洗容器内壁,或投放灭蚊幼剂(如缓
25、释型杀蚊幼颗粒)。二、社区与集体单位防治措施1 .孳生地综合治理公共区域清理:社区物业、居委会组织专人每周对小区内的绿化带、垃圾中转站、下水道、地下室、停车场等公共区域进行排查,清除积水容器(如废弃瓶罐、破旧轮胎、塑料薄膜等),对下水道、排水沟投放灭蚊幼剂,防止蚊子孳生。重点单位防控:学校、幼儿园每日检查操场、花坛、教室角落等,及时清理积水;医院定期对住院部、门诊楼、食堂等区域的积水进行清理,尤其注意医疗废弃物暂存处的环境整治;建筑工地设置专人负责积水清理,对施工积水坑及时填埋或覆盖,使用防蚊网罩住临时积水容器。商业场所管理: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铺等定期清理摊位周边积水,保持环境整洁,垃圾桶
26、加盖并及时清运,避免污水淤积;户外广告牌、灯箱等下方易积水区域,钻孔排水或定期倒水。2 .成蚊控制定期消杀:在蚊密度较高的季节(5-10月),社区每周组织一次统一的成蚊消杀行动,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对绿化带、墙角、垃圾桶周边等蚊子栖息场所喷洒杀虫剂(如高效氯氟氟菊酯),喷洒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蚊子活动活跃时段。重点区域强化消杀:在发现疑似病例的居民楼周围50米范围内,连续3天进行强化消杀,每天一次,确保快速降低蚊密度;公共厕所、垃圾站等易滋生蚊子的场所,设置灭蚊灯,并定期更换灭蚊灯内的粘蚊纸或灯管。3 .宣传与监督社区通过公告栏、微信群、居民大会等形式,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治知识,发放宣传资料,组织
27、志愿者入户指导居民清理孳生地;建立“楼栋长制”,由楼栋长负责监督本楼栋的积水清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处理。三、医疗机构防治措施1 .病例发现与报告接诊医生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筛查病例,对发热伴关节疼痛且有流行地区旅行史或接触史的患者,立即将其安置在有防蚊设施的隔离诊室,避免蚊子叮咬;采集患者急性期(发病5天内)血清标本,送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恢复期(发病后2-4周)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实验室检测阳性后,医疗机构在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并同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提交病例报告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告知其注意事项并随访14天。2 .患者管理与
28、治疗确诊患者在发病5天内进行隔离治疗,优先安排在单人病房,病房内安装纱门纱窗,配备蚊帐、电蚊拍等防蚊设施,每日对病房及周边环境进行蚊虫消杀;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穿长袖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循对症治疗原则,为高热患者制定个体化降温方案,体温超过38.5。C时,先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效果不佳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每次500mg,每6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g),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诱发雷氏综合征或加重出血的药物。对关节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级处理:轻度疼痛者给予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等物理治疗;中度疼痛者口服非笛体抗炎药(如蔡普生,每次2
29、50mg,每日2次);重度疼痛且常规药物无效者,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20-3Omg,疗程不超过5天),并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3 .院内感染控制加强医院内蚊媒监测,每周由院感科联合后勤部门对门诊、住院部、食堂等区域进行布雷图指数监测,发现指数25时,立即开展全面消杀;对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医疗废物暂存处等重点部位,每3天喷洒一次杀虫剂,防止蚊子孳生和聚集。四、疾控机构专业防控措施1 .监测预警强化病例监测:建立覆盖各级医疗机构的监测网络,每周对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疑似病例进行审核,对聚集性病例或输入性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绘制传播链图,追溯感染来源;每月对实验室检测
30、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疫情流行趋势,及时发现潜在暴发风险。蚊媒监测:在辖区内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选取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涵盖居民区、公园、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场所,流行季节每10天开展一次蚊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诱蚊灯法、人诱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估,监测数据实时录入信息系统,当布雷图指数。时,发出蚊媒预警。风险评估:结合本地蚊媒密度、输入病例数量、气候条件等因素,每月开展一次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评估,划分高、中、低风险区域,针对高风险区域制定专项防控方案,提前部署防控资源。2 .疫情处置规范O输入性病例响应:接到输入性病例报告后,2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疾控人员抵达现场开展调查,确定病例发病前
31、14天的活动轨迹,划定暴露区域(活动场所周围300米范围),对区域内的蚊媒密度进行紧急监测,若布雷图指数N5,立即组织开展孳生地清理和成虫消杀,连续3天,确保蚊密度降至安全水平。本地暴发处置:当出现本地传播病例(即病例无流行地区旅行史且感染来源为本地蚊子叮咬)时,立即划定疫点(病例居住及工作场所周围500米)和疫区(疫点所在街道或乡镇),在疫区启动应急防控预案,实行交通道口体温监测,暂停大型集会和群体性活动。应急消杀:组建专业消杀队伍,配备车载超低容量喷雾器、热烟雾机等设备,对疫点内的居民楼、绿化带、下水道等进行立体消杀,使用高效杀虫剂(如顺式氯富菊酯)按05-lgm2的剂量喷洒,重点针对蚊子
32、栖息的阴暗角落、植被叶片背面,对疫区范围内的所有积水容器投放灭蚊幼剂,确保覆盖率达100%,连续7天监测蚊密度,直至布雷图指数(5。3 .实验室检测支撑建立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实验室检测网络,省级实验室具备病毒分离、基因测序能力,市级实验室具备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能力,县级实验室具备快速核酸筛查能力;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能力验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疑似病例标本,优先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检测阳性的标本送省级实验室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病毒来源和变异情况,为疫情溯源和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五、政府部门统筹防控措施1 .组织协调与资源调配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卫生健康、
33、疾控、城管、农业农村、教育、交通等部门为成员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疫情进展,协调解决防控难点问题;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与周边地区共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协同开展边境地区防控。制定防控物资储备清单,包括各类杀虫剂(不少于3个月用量)、蚊媒监测设备(每县区不少于2套)、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试剂等,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储备和调度,确保疫情发生时2小时内可送达现场。2 .环境综合治理城管部门牵头开展城市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清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死角和积水,对违规堆放的废旧轮胎、塑料容器等进行集中清运和处理;水利部门定期疏通城市排水管网,对河道、湖泊等天然水体进行生态治理
34、投放食蚊鱼等天敌,减少蚊子孳生。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农户做好田间地头的积水清理,推广水稻间歇灌溉技术,减少稻田积水时间;对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改造,防止污水渗漏形成积水,每月对养殖场周边进行一次蚊密度监测和消杀。3 .宣传教育与社会动员卫生健康部门联合宣传部门制作多语种、多形式的宣传材料(如图文手册、动画视频、方言音频等),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社区电子屏等渠道广泛传播,重点普及“清积水、防叮咬、早就诊”核心信息,每周发布一期健康提示。教育部门将基孔肯雅热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工会、妇联等组织面向职工、妇女等群体开展针对性宣传,组织
35、志愿者进社区、进家庭开展入户宣传和孳生地清理指导,提高群众参与度。4 .监督评估与问责政府督查部门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定期对各单位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孳生地清理、蚊媒消杀、病例报告等工作,对未按要求落实的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因防控不力导致疫情扩散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建立防控效果评估体系,从病例数、蚊密度、知识知晓率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每周形成评估报告报送领导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防控策略,确保防控措施科学有效。六、特殊场景与人群防控措施1 .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学前对校园进行全面蚊媒消杀,清除绿化带和操场的积水;每日晨检时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有发热、关节疼痛症状,
36、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家长带其就医,并对班级环境进行消杀,课间活动时,引导学生在室内或有防蚊设施的区域活动,避免在室外长时间停留。为学生发放防蚊小手册,开展“灭蚊小卫士”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积水清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幼儿园为幼儿配备驱蚊贴,午睡时使用蚊帐,教师定时检查幼儿是否被蚊子叮咬。2 .养老机构与福利机构养老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对外来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询问;为老人房间安装纱门纱窗和蚊帐,每周由护理人员协助老人清理个人物品摆放区域的积水,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驱蚊服务。定期组织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重点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
37、将其安置在独立房间隔离,联系医疗机构专车接送就医,并对同住房间进行全面消杀。3 .口岸与交通枢纽海关、边检部门在入境通道设置健康申报台和体温监测设备,对来自流行地区的人员进行健康筛查,发现有症状者立即移交属地医疗机构;在口岸区域(如机场、港口、车站)开展蚊媒监测和消杀,每4小时对候机厅、候车室等区域进行一次蚊子密度巡查。交通部门要求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配备驱蚊剂、电蚊拍等物品,保持车厢通风,定期对座位下方、行李架等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杀;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在候车室安装灭蚊灯,每2小时检查一次运行状态。关于共同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倡议书各旅游文化企业、广大游客朋友们: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
38、雅热疫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者大多出现高烧、关节疼痛、疲劳等急性症状,极少情况下可能死亡。当前正值暑期旅游季,万宁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人员流动频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在旅游文化行业的传播扩散,切实保障市民游客的健康与安全,万宁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特向全市旅游文化企业和广大游客发出如下倡议:一旅文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筑牢防控屏障(一)加强宣传:各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等涉旅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充分利用景区公告栏、电子屏等渠道,向游客普及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核心知识,提升游客的
39、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二)整治环境:涉旅企业要定期对经营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及时清除各类积水容器,避免蚊虫孳生。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增加清扫频次,及时清理垃圾、杂草,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卫生的旅游环境。(三)科学防护:在游客集中区域,安装牢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为客房配备蚊帐、电蚊拍、灭蚊灯等防蚊用品,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有效。在蚊虫密度较高的区域,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喷洒灭蚊药剂。(四)健康监测:在游客入园、入住登记时,可询问其近期健康状况。如发现游客有发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主动关心,及时引导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相关信息记
40、录,必要时按程序上报。(五)员工培训: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和应急处置流程培训,确保员工知晓其特点、个人防护要点、环境整治要求以及发现疑似病例后的报告和初步处置程序,提升整体防控能力。二游客朋友:提高防护意识,守护自身健康(一)出行前:提前查询目的地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流行状况,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含避蚊胺、避蚊酯等成分的驱蚊剂等防蚊物品。(二)出行时:尽量住在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地方,清理居住地室内外(如花盆托盘、水桶、花瓶等容器)的积水;要关好房间的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搽上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并依照说明重复使用驱蚊剂。(三)归来后:14天内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突发高热(39)伴随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剧痛,或出现皮疹、出血倾向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定点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及蚊虫叮咬情况。市民游客们,蚊虫防控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力军!让我们将防叮咬列为出行必备事项,让健康快乐与您同行!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