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轻干部关于案例警示思想交流发言材料同志们:按照省委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入、精准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总行于*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总行党委早前印发的*违反党纪国法典型案例选编。今天,我们齐聚在此召开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议,下面,我将结合这些典型案例的学习成果以及工作实际,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一、着眼学习内化,提升“以案促改”的警醒自觉以案促改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廉政教育,“身旁例”是最具警示价值的行为规范,“近人案”是最能震撼人心的思想警钟。我们务必站在政治的高度透彻理解其深远内涵,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真正把案例中的沉痛教训转变成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鉴戒标准。(一)以例为鉴守初心
2、同行之人更需深刻反思。此次公布的40起典型案例,涉事人员均来自我们系统内部,其中有不少是我们熟知的同行,他们与我们从事相同的工作、肩负相似的任务。这种“同行关联”让这些案例的教训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反思直达内心深处。这些案例就像一盏盏明灯,清楚地照亮了廉政建设中的风险区域,也暴露了从违规违纪到违法犯罪的潜在轨迹。这深刻地告诫我们,必须将价值导向和风险防控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持续巩固理想信念,加固思想堤坝,凭借坚定的政治信仰推动工作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以“须臾不可放松”的使命感,敏锐察觉违规行为的新形式、新特点,尤其要防范改头换面的“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等现象。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项目招
3、标、人事任免等敏感时期,以及资源分配、信息管理等关键环节和易出问题的地方,秉持“丝毫不松”的坚决态度,构建法律防线。同时,必须坚持常态、早防、小处着手,从经费预算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等细小事务抓起,常存对法律规章的敬重之感,常保持清正廉洁的行为操守,避免小疏忽发展成大灾祸,以同行的不幸遭遇时刻提醒自己,做到警笛长鸣、自省自律。(二)自查自纠强党性,用信念坚定抵御侵蚀。案例中的当事人,很多都是在思想上出现了松动,党性修养出现了滑坡,才逐渐陷入违规违纪的泥沼。我们要以他们为反面教材,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审视自己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是否能坚守党性原则;在工作决策中,是否能秉持公正公平公开;在与他人交
4、往中,是否能保持清正廉洁的界限。通过这种自我反思,进一步强化党性锻炼,让党性成为抵御各种不良侵蚀的坚强堡垒。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只有信念如磐,才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坚守正道,不被歪风邪气所左右。、立足工作实际,强化“以案治本”的行动自觉(一)健全制度,堵塞漏洞。从这些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制度存在漏洞或者执行不到位。我们要以案例为依据,对现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明确经费使用的标准和审批流程,防止出现违规报销、挪用公款等现象;在业务操作流程方面,要细化每个环节的操作
5、规范,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风险;在内部监督制度方面,要强化监督的力度和频率,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建立制度执行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问责,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二)加强监督,防微杜渐。监督是防止腐败滋生的重要防线。我们要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在内部监督上,要充分发挥纪检国家监察委员会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特别是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的监督。通过开展廉政谈话、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在外部监督上,要拓宽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等,鼓励广大员工和社会群
6、众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同时,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业务数据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三)强化教育,涵养文化。警示教育不能只是一时之举,而要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丰富教育形式,除了学习典型案例,还要开展廉政专题讲座、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动。要将廉政教育纳入员工培训体系,从入职培训开始,就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通过持续不断地教育,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廉洁自律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价值追求。同时,要注重正面引导,宣传表彰廉洁奉公的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让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注重长效机制,巩固
7、以案为戒”的持久成果(一)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将警示教育纳入常态化学习内容,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典型案例。可以设立专门的警示教育学习日,每月或每季度集中学习一次。每次学习要结合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廉政风险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同时,要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建立学习交流平台,让员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这种长效学习机制,使员工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增强廉洁意识。(二)完善跟踪反馈机制。对受到警示的员工要进行跟踪管理,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建立员工廉政档案,记录他们在接受警示教育后的行为变化。如果发现有员工仍然存在违规违纪的倾向,要及时进行提醒谈话,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要定期收集员工对警
8、示教育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以便不断优化警示教育工作。(三)强化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警示教育工作中的责任,将警示教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如果某个部门或团队出现违规违纪行为,除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其上级领导的管理责任。通过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促使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同志们,这些典型案例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我们要深刻汲取教训,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为总行的健康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赠篇:【写材料用典】小处
9、不渗漏,暗处不欺隐【例文】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作决策、办事情、推工作,决不给自己留“暗箱”、开“后门”,确保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坚定慎初慎微之念,侥幸心理不是凭空而生,常在思想动摇的间隙乘虚而入,所以千万别“破窗”,管住第一次吃拿卡要的手,牢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做到不畏人知畏己知。(中国纪检监察报莫存侥幸心理)【典故】出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概论,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释义】意思是,细微之处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在没人见的地方不能做见不得人的事,即使处于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赏析】古人讲,君子慎独,不欺暗室。一个人
10、独身自处时,少了外在的约束和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存乎一心”,此时最见修为。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大夫蓬伯玉,道德品行优秀,深受世人敬仰。有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在宫中夜坐,先听到一阵车声由远而近,之后就渐渐消失了,没过多久又响起车声。卫灵公就问夫人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吗?夫人回答,应该是蓬伯玉。卫灵公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夫人回答,君子是非常注意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始终如一坚持朝中礼制,让车夫扶着车辕慢行;M伯玉仁而有智,他不会因为现在是黑夜没人看见就忘记礼节,所以我觉得是他。卫灵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蓬伯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我革命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锤炼党
11、员党性修养。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说,真正的共产党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当认真对标对表,时常扪心自问,强化自我约束,无论何时何地都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规,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点滴严起、从小事严起,在锤炼自我中远离红线、坚守底线。【写材料用典】无心者公,无我者明【例文】“无心者公,无我者明。”无心即不掺加个人私心杂念,站在公义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体现的是一种
12、崇高的官德人品。由此,才能将“去私存公”视为为政的根本。(中国纪检监察报无心者公无我者明)【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处事类,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无心者公,无我者明。【释义】意思是,没有成见的人,对人对事公正;没有私心的人,做人做事清正廉明。【赏析】古人讲,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自古以来,公私分明就是贤士大夫所推崇的人格修养和为官道德。“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为政的根本在于公正,公正的前提在于“无心”,在于“去私”,先把自己心中的主观成见排除,不让私见偏见损害自己的心性,不以个人好恶去评判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全面、辩证地
13、看待问题,不至于出现“以邪损正、以私害公”的情况。晋书记载,西晋开国元勋羊祜,“其嘉谋说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羊祜所举荐的人,却不知是谁举荐自己的。羊祜荐人为官,其心心念念的是举荐之人的德才表现,而不是为了让人私下谢恩于自己。从古至今,公私分明一直是严以律己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修身律己的重要标尺。“四有书记”谷文昌一心为民,被群众尊称为“谷公”。“为民书记”郑培民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他爱好集邮,却一生隐藏其所好,只为了“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为政者坦荡做人、清白做事,存公心而“无心”、为大我而“无我”,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与认同,
14、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戴。新时代党员干部当谨记“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的谆谆告诫,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澄明心境,自觉分清公与私的界限,抵住名与利的诱惑,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真正做到处事以公、守身以正、用权以廉、谋政以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实绩。【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公私分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秉持公心、摒弃私心,立根固本、保持本色。【写材料用典】所处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例文】孟子尽心上有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意指观察水流需得其法,当着眼于水的壮阔波澜。孟子进一步阐释:“所处
15、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此语道出唯有登高方能望远,胸怀全局才能运筹帷幄,深刻揭示了善谋者须立足全局,运用系统思维谋划长远,以关键突破牵引整体推进。(中国纪检监察报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典故】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所处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释义】意思是,人所处的位置越高,他看下面的事物就会显得越小;所看到的景象越大,那么那些小的景象就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To【赏析】古人讲,“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志向的高度决定格局的高度、精神的高度、情怀的高度和事业的高度。志存高远的人,往往有更广博的视野
16、能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在把握历史机遇、迎接历史挑战中不断创造辉煌业绩。毛泽东说过:“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井冈山时期,有一次他站在黄洋界上问战士们,从这里能看多远?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能看到江西,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接着大家的话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实践证明,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仁人志士,无不具有远大志向、前瞻视野、宏大格局和崇高追求。黄旭华立志科技报国,甘心为国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打造“大国重器”;袁隆平立志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杂交水稻前沿领域不断突破,为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南仁东心怀国家天文科学发展,认识到天文领域是未来科技角逐的战略前沿,用22年时间打造“中国天眼”。事实证明,高远志向、大我格局始终是激励我们勇毅前行、成就事业的动力源。【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动员部署类讲话,侧重强调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胸怀大局、登高望远,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