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某地伏击来犯的日军,并歼敌100O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这次战役指的是()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2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有()工农红军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A.B,C.D.3 .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系统阐述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毛泽东发表了()A.论联合政府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4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是()A.延安B,重庆C.西安D.遵义5.19
2、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6 .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A.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D.将日军赶出华北7 .有学者这样评价某战役:“该战役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战役。军事上,它沉重打击了日军在华北的囚笼政策,迫使日军不得不从正面战场抽兵华北,从而对正面战场形成战略支援。”该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
3、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8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法,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下战法与根据地搭配错误的是()A.地道战一一冀中平原B.麻雀战山东根据地C.地雷战晋察冀根据地D.水上游击战一一洪湖根据地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下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领导百团大战A.B.C.D.10.以下关于敌后战场抗战的说法,正确的是()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的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
4、献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A.B.C.D.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党今日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5、奔赴抗日战场。”材料三:“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的壮大,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到1940年底,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发展到50万人,还建立了大量的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抗日根据地,拥有近1亿人口。”(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哪些努力?(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作用。三、简答题1 .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 .简述论持久战的主要观点及意
6、义。3 .百团大战的目的、主要目标和意义分别是什么?四、探究题敌后战场的抗战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敌后战场能够取得众多战果的原因有哪些?这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A5.C6.B7.C8.D9.D10.D二、材料分析题(1)承认三民主义,停止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职责。(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发展情况: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发展壮大,建立了大量地方武装和
7、民兵创建了众多抗日根据地,拥有大量人口。作用: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基本条件,壮大了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简答题1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 .主要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3 .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四、探究题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战略战术。(2)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为抗战提供了人力、物力等支持。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为抗战提供了后方保障。(4)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作战,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抗击日军。启示(1)团结就是力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2)要坚持正确的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方针。(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4)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不怕困难,勇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