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的调研分析会计金融学院会计23042335010446摘要:本调研围绕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助力展开。通过对江苏省内多个乡村的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案例分析,深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生态建设、文化繁荣以及组织强化等方面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特色产业的兴旺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新型职业农民等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良好生态促进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优秀乡村文化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而有力的基层组织保障了各项措施落实。同时,也发现存在如产业发展不均衡、人才流失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更好实现共同富裕的策略建议。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深入乡村,观
2、察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情况等,直观了解乡村的实际面貌和发展水平。 问卷调查:设计涵盖村民收入、就业、对乡村发展满意度、参与乡村建设情况等内容的问卷,向村民广泛发放,收集量化数据。 数据分析法:收集和分析乡村经济数据(如GDP、产业收入等)、人口数据(如人口结构、人才流动等)、社会发展数据(如教育、医疗资源情况)等,从宏观层面把握乡村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联。一、标题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调查报告二、概述在收入来源方面,城镇居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城镇的二、三产业发达,居民在企业、单位等工作获取稳定工资,且有工资调整、奖金等增长机制。同时,财产性收入占一定比例,如出租房屋、
3、金融投资等。乡村居民传统上依赖农业收入,包括种植和养殖,但受自然与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不过,随着发展,乡村非农收入逐渐增加,像在乡镇企业打工、农村电商经营和土地流转租金等。在消费水平背景上,城镇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多元化使就业和收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也为消费创造了条件。并且,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少,消费意愿高。乡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发展不足,居民收入低限制了消费。虽然基础设施在改善,但仍与城镇有差距,物流、网络等不够完善。而且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不如城镇,居民倾向储蓄,消费积极性较低。因此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调查报告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
4、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止匕外,乡村振兴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流,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总的来说,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让农村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三、乡村,城镇现状分析经济发展状况:乡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且积极向上的态势。在产业发展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蓬勃发展,不少乡村利用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农
5、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走向更广阔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交通更加便利,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人才流失严重,年轻劳动力短缺,制约了乡村经济创新发展。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在农业科技研发、农村产业升级等方面面临资金瓶颈。不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乡村经济总体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等模式不断涌现,未来有望通过产业融合、人才引进等措施进一步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活力,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经济发展状况在当今时代,城镇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许多城镇依托自身的特色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比如一些城镇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餐饮
6、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同时,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道路更加宽敞平坦,交通网络日益发达,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流通。通信技术的进步,也让城镇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城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城镇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某一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人才的短缺也是制约城镇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许多年轻人选择前往大城市发展,导致城镇创新活力不足。但总体而言,城镇经济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只要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四、调研思路-数据收集1 .问卷调查:为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共同富裕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到不
7、同地区、不同群体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意见,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2 .实地考察: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直观地感受乡村的发展变化,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1)不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您的性别?选项小计比例男313832.5%女651867.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您的年龄?选项小计比例18岁以下6987.23%18-25岁611663.34%26-45岁186319.29%46-60岁7317.57%60岁以上2482.5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您的学历?选项小计比
8、例高中及以下193620.05%大专508952.7%本科195920.29%本科及以上6726.9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您的常住地:选项小计比例城镇588660.96%农村377039.0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您目前从事的工作?选项小计比例务农52113.82%外出务工54514.46%个体经营44711.86%其他225759.8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770您的职业:选项小计比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397i4.11%企业职工140814.58%教师、医生、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61016.32%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家99210.27%在校学生557757.76%其他(请说明)672fl
9、6.9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1 .性别分布:女性参与者占比较高,达67.5%,男性占32.5%o2 .年龄分布:18-25岁的年轻人占比最大,为63.34%;18岁以下的占7.23%;26-45岁占19.29%;46-60岁占7.57%;60岁以上占2.57%。整体以年轻人为主。3 .学历分布:大专学历者占比最多,为52.7%;其次是本科,占20.29%;高中及以下占20.05%;本科及以上占6.96%o4 .常住地分布:城镇常住居民占60.96%,农村常住居民占39.04%。(2)调查对象的收入情况家庭每月平均收入是?选项小计比例1500以下9169.49%1501-500029533
10、0.58%5001-10000328033.97%10001-20000162216.8%20000以上8859.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选项小计比例务农83222.07%外出务工141237.45%个体经营70318.65%其他82321.8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770家庭主要收入来源?选项小计比例工资收入446575.86%兼职收入61710.48%个体经营收入166328.25%暂无收入279i4.7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5886您近三年的家庭收入趋势如何?选项小计比例持续上升128413.3%持续下降147115.23%基本持平582260.29%波动很大,不稳
11、定1079.11.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您对目前的收入水平是否满意?选项小计比例非常满意1104.11.43%比较满意408242.27%不太满意363337.62%非常不满意8378.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家庭每月的消费支出主要用于?选项小计比例食品衣着7310_75.7%交通通信4743._49.12%医疗教育536155.52%文化娱乐368238.13%其他253426.2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1.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大部分家庭月收入在1501-10000元之间,其中1501-5000元的占30.58%,5001-10000元的占33.97虬此外,1500以下的占9
12、49%,10001-20000元的占16.8%,20000以上的占9.17%o2.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外出务工和务农是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37.45%和22.07%;其次是个体经营,占18.65%;其他占21.83%o(3)调查对象的消费情况您认为在家庭的日常开销中对您造成压力最大的是哪一类消费?选项小计比例食品衣着278128.8%交通通信643I6.66%医疗教育375838.92%文化娱乐8779.08%其他159716.5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1 .衣着类消费比例为8.8%O2 .通信类消费比例为6.6%o3 .医疗教育类消费比例为8.92%O4 .
13、文化娱乐类消费比例为9.08%O5 .其他类消费比例为16.54%o在这些消费类别中,其他类消费的比例相对较高。家庭储蓄主要用于哪方面?选项小计比例买房或修房395941%购车或高消费用品254026.3%子女教育626764.9%养老328734.04%其他248125.69%无储蓄9249.5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6561 .子女教育方面,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64.9%,这突出了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入。2 .养老的比例为34.04%,显示出家庭为未来老年生活提前做准备。3 .买房或修房的比例是41%,房子在家庭资产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4 .购车或高消费用品的比例为26.3%,反映了部分
14、家庭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追求。5 .其他方面的比例为25.69%,包含了多样且个性化的储蓄用途。6 .无储蓄的比例为9.57%,表明仍有小部分家庭没有进行储蓄。综上所述,家庭储蓄的用途分布较为多样,重点集中在子女教育、养老、买房或修房等方面。目前,影响您消费行为的因素有选项小计比例打工收入不稳定196051.99%农产品价格低,销售困难101026.79%缺乏投资资金111229.5%就业渠道少177747.14%自身文化水平低或没有专业技能135235.8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7701.打工收入不稳定,比例为51.99%,这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收入的不稳定会让人们在消费时更加小心谨慎,不
15、敢随意支出。2 .农产品价格低且销售困难,比例为26.79%o这对从事农业的人员收入影响较大,进而左右他们的消费决策。3 .缺乏投资资金,比例为29.5%o缺少投资资金意味着难以获取额外收益,会对整体财务状况和消费行为产生作用。4 .就业渠道少,比例为47.14%,这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业机会少会限制收入来源,导致消费时有所顾虑。5 .自身文化水平低或没有专业技能,比例为35.86%。这可能限制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影响收入水平从而对消费产生影响。综合来看,打工收入不稳定和就业渠道少这两个因素在影响消费行为方面相对更为突出。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一)政策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乡村振兴相关政
16、策在当地的宣传和执行情况,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 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政策理解偏差、资金到位不及时等)。(二)产业振兴措施 当地政府和村民在发展农业产业和农村特色产业方面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引进新品种、发展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销售等。 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如技术瓶颈、市场竞争压力、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三)人才振兴实践 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如创业扶持、就业培训等)。 现有人才队伍(包括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发挥情况,人才短缺现状和培养需求。(四)文化振兴行动 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措施(如传统手工艺传承、民
17、俗活动复兴等)。 现代文化元素在乡村的融合情况,文化建设对乡村凝聚力和发展活力的提升作用。(五)生态振兴工作 开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具体项目(如植树造林、河道整治等)。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探索实践,如发展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情况。五、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一)收入分配优化 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不同收入群体(低收入农户、中等收入农户、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变化情况,是否缩小了贫富差距。 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在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 乡村振兴在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成效,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基本
18、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三)区域协调发展 一些乡村与周边乡村或城镇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情况,是否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一)可持续发展问题 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的风险,如市场波动对特色产业的影响、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的破坏等。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长期维护和升级资金来源问题。(二)要素制约问题 资金短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需求大,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技术创新不足: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困难,农村产业发展缺乏核心技术支持。 土地资源利用限制:土地流转、建设用地指标等问题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
19、三)社会治理问题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不足,如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影响,如劳动力短缺、消费市场萎缩等。七、对策与建议(一)强化产业支撑 制定产业发展长期规划,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二)破解要素制约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三)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
20、理 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村民参与度,培育文明乡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四)加强区域协同与开放发展 加强与周边乡村、城镇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积极对接外部市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村产业发展空间。八、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成效显著且潜力巨大。在经济层面,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电商兴起和乡村旅游拓展等多种途径,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部分乡村已形成产业集群,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交通、通信和水电供应等条件升级,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城乡经济联系更紧密。在社会层面,教育和医疗资源向乡村倾斜,提升了农民素质和健康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劳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挖掘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如部分乡村产业发展缺乏长期规划和技术支持,面临人才短缺和资金不足的问题。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需持续加大投入、优化政策,充分发挥乡村优势,克服困难,以促进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