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学分2-4学时自定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电子等专业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常用传感器的外特性;3 .常用典型传感器的应用电路;4 .信号处理、变换接口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及基本应用。能力目标1 .能对传感器进行基本的选型、安装与调试;2 .会分析电子产品与生产设备中的传感器故障;3 .能对因传感器故障造成的设备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并做基本的检修。素质目标1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自觉践行职
2、业规范,能主动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 .具有钻研精神,善于思考问题,具备团队合作精神;3 .在工作实践中,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创新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4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思政目标1 .通过对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做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解决问题之前周密思考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针对实际传感器工作情况具体分析,形成良好的工程思维并能够恰当应用于工作实际。2 .通过实践项目训练中的操作规范、整理整顿等考核来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百折不屈的大国工匠精神。3 .融入现代制造业、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最新发展形势介绍,培育
3、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项目中贯穿安全教育,有效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能力。i内容序号知识点建议学时1项目1传感器基础任务1.1传感器的认知任务1.2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任务1.3传感器的测量误差3-52项目2温度检测知识储备:温度测量和温标任务2.1热电偶测温任务2.2热电阻测温任务2.3集成温度传感器测温2.4同步技能训练8-103项目3力和位移的检测知识储备:弹性敏感元件任务3.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力任务3.2压电式传感器测力任务3.3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任务3.4电感式传感器测位移任务3.5接近开关及应用3.6同步技能训练10-124项目4光的检测知识储备:光敏
4、传感器基础任务4.1认识光电元件任务4.2光电耦合器件应用任务4.3红外传感器应用任务4.4光纤传感器应用4.5同步技能训练10-125项目5磁性量检测知识储备任务5.1霍尔传感器应用任务5.2干簧管应用任务5.3其它磁敏传感器5.4同步技能训练8-106项目6数字式位置检测任务6.1光栅测位移任务6.2光电编码器测角位移任务6.3磁栅测位移6.4同步技能训练8-107项目7环境量检测知识储备:湿度及其表示法声波任务7.1气敏传感器与烟雾传感器应用任务7.2湿度与水分传感器应用任务7.3声音传感器应用7.4同步技能训练8-108项目8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8.1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任务8.2无线传感
5、器网络的关键技术8.3应用实例3-5L教学方式建议本课程建议采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的方式授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分析教学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工作任务的工作量、难度等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协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材建议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陈黎敏、李晴、朱俊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第3版。教学建议3 .实训条件建议实训环境及硬件条件:本课程应在传感器实训室开展实践内容教学,实训室配备PC电脑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教师PC机1台。Arduino的基础开发板、部分项目分立元件各1020组。软件环境:LabVlEW社区版软件和Arduino开源平台软件。4 .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通过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权记分评定成绩,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规范操作等职业素质。学生课程成绩总评包括:态度性评价(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前准备、协作沟通及学习主动性),知识性评价(包括作业、期末考试)、技能性评价(包括实践项目操作、项目报告)。具体比例按各校实际要求执行。注:L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各专业要求进行取舍,本表学时数供参考。2.实训条件根据各校实施项目情况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