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国资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应急管理到现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现了我国在国资治理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比如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经历了系统性变革,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方向,到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政策脉络清晰呈现“放管结合、提质增效”的深化路径。历次重大会议对于国有姿产监管的有关内容序号会议时间相关内容1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20
2、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32020年1。月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4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要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
3、用5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制度建设、依法管理、强化监督和推进改革等措施,我国的国资体系正朝着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在国有资产监管层面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一、在管理基础工作层面存在的问题1、制度与台账不完善制度不完善,台账资料不健全,账实、账表不符,工作责任不明确,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例如对取得的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未办理权属登记手续或未登记入账。2、管理
4、主体与职责不清晰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不明确,管理职责模糊,一些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资产的管理混乱,甚至出现资产闲置、浪费现象,缺乏良好的资产保值增值意识。3、评估与信息层面评估不准确: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评估人员技术能力不足、评估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导致资产评估结果与实际价值严重偏离;信息不透明: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资产信息公开程度偏低,涉及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都存在一定问题。二、在运营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1、收入管理不当应收未收资产租售收入,如对应收取的租金、资产出售收入,未及时收取;对收取的租金收入、承包金收入
5、等资金,未及时上缴财政。2、出租出借审批不规范一些单位在进行资产出租、出借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甚至有的单位出租、出借的资产超过了其拥有的权益,这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也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3.资产处置不规范对报废、毁损、处置的固定资产,未履行审批手续,以及处置后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一些单位在处理闲置、报废资产时,未公开透明地进行招标、竞价,直接私下处置,导致资产处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国有资产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上述问题的产生小智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内部重视与能力不足。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配备的经办人员业务水平也不精,从而导致内控制度不健全
6、工作责任不明确、基础工作不到位,并引发系列具体问题发生。二是外部追责与监管不力。对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追责问责力度相对不够,形成的震慑力比较小,导致大家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共性问题,只要不造成资产流失,认为都是小问题,习以为常,不以为然;部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管理漏洞百出。三是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无法有效防范风险。四是人员素质不高。国有资产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管理工作。在当前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智提出一些针对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建议,希望对地方国资监管工
7、作起到一些建议作用。一、基础管理优化一方面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国资管理部门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尤其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组织定期检查,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另外一方面规范制度管理,国有资产使用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及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文件规定,不断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完善资产产权确认、使用、处置等方面相关规定,规范资产管理行为。二、评估与信息改进一方面要提升资产评估质量,对评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评估技术,确保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监管机制,严格监督评估过程,确保评估数据的真实性。另外一方面要提升信息透明度:推行国有资产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资
8、产信息,确保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三、运营操作规范首先要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各国有资产使用部门对持有的国有资产,要建立健全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盘活闲置的固定资产,加快资产变现速度,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次要加强出租出借审批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遵守资产出租、出借的相关规定,对出租、出借的资产进行严格的审批,确保资产的安全。最后要规范资产处置程序,严格执行资产处置审批手续,处置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公开透明地进行闲置、报废资产的招标、竞价等处置程序,保证资产处置价格公正合理。四、综合措施强化一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要通过内部审计、专项检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检查,
9、对出现的有关问题,要及时予以通报,涉及违纪违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或主管部门要予以追责问责。二要创新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例如某央企集团通过与国资人力资源数字化厂商红海云合作部署红海eHR系统,利用可视化多维组织架构模块,将原本分散在不同层级的组织数据整合,实现组织信息的集中盘点和组织权限的集中管控,支持对下级单位人事招聘、录用、编制动态联动管理,使跨层级集团组织监管效率翻倍。三要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四要加强内外部监督,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审计监督,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促进管理优化;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协作,共同防范国有资产管理风险。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制度建设、依法管理、强化监督和推进改革等措施,我国的国资体系正朝着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国的国资体系将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