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虫病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包虫病病人药物治疗工作细则病人的选择o适用于无禁忌症的各种类型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的治疗。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应先对症治疗,待肝肾功能恢复后再给予抗包虫治疗。孕妇禁用本药。有手术指征者(如因包虫破裂造成阻塞性黄瘟或感染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可在治疗后用药36个月防止复发。禁忌症及注意事项o1.妊娠期间和哺乳期的妇女、2岁以下儿童、有蛋白尿、化脓性皮炎及各种急性疾病患者禁用。o2.有肝、肾、心或造血系统疾病、胃溃疡病史者和HIV感染者,应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o3.有结核病的包虫病患者,应参照结核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愈后再进行包虫病治疗。o4.服药期
2、间应避免妊娠。治疗药物及剂量o药品:阿苯达唑乳剂o剂量:三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服药三个疗程,具体用量参见药品说明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毒性反应时,可降低剂量。在观察过程中治疗6个月时发现包虫囊消失的可在6个月停药。有些病人需治疗1年以上。骨包虫病应长期治疗。泡型包虫病人更应长期坚持治疗(数年)。临床观察o(一)病历 病史、症状、体症及治疗反应按标准表格认真填写。o(二)影像学检查 B超、X线应在入院时检查,如因诊断需要可做CT检查。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时肝包虫病病人不必再查X线,肺包虫病不必再做B超检查。临床观察o(三)检验项目 1、血常规包括RBC、WBC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血
3、小板计数;2、尿常规尿八项或十项;3、血糖如发现伴有尿糖或血糖异常者应做糖耐量检查确诊,糖尿病人在复查时亦应包括血糖检查;4、肝炎检测甲肝IgM抗体、乙肝三系和丙肝抗体;5、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D),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酶),y一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6、肾功能检查血清肌肝(Cr),尿素氮(Bun);7、包虫病特异性血清学检查ELISA或IHA检查抗体;8、HIV检测,发现HIV阳性者应上报有关部门并作为特殊病例观察治疗;9、检验工作注意事项血尿常规按卫生部颁发的检验常规操作。血象异常者应做骨髓检查。临床观察o(四)治疗观察及随
4、访o 1、病人入院观察13天,完成病历记录确诊后开始治疗。如无特殊情况即可带15天药出院,15天之后要求病人复查肝肾功能。若肝肾功能正常,发放剩余2个半月药,服完药后进行治疗所要求的相应检查。以后每次发给3个月药量,约定3个月后前来复查。若肝肾功能不正常,则停止发药。o 2、病人初诊应做全部检查。复查时除B超或X线外(泡型包虫病应做CT检查,可半年或1年1次),应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临床观察o(五)B超影像的分类(分型)o 1、囊型包虫病的B超影像学分型 (1)囊型病灶(CL型)(2)单囊型(I型)(3)多子囊型(II型)(4)内囊破裂型(III型)(5)实变型(型)(6)钙化型(V型
5、)临床观察o2、肝泡型包虫病分型 分型内容病变程度原发病灶P0 肝脏无可疑病灶P1 周围病灶,无血管和胆道累及P2 中央病灶,局限在半肝内,有血管和胆道累及有无黄疸P3 中央病灶侵及左右肝脏,并有肝门部血管和胆道 累及 P4 任何肝脏病灶伴有肝血管和胆道扩张附近器官累及情况N0 无邻近器官、组织累及N1 有邻近器官、组织累及转移病灶M0 无远处转移M1 单个病灶远处转移临床观察o(六)疗效判定标准 腹部各脏器及腹腔包虫病以B超影像为主,简述如下:l、无效 临床症状和体征未缓解,B超检查显示病灶无任何变化或进行性增大显示任何变化。疗效判定标准o2、改善 改善具有以下影像之一者:(1)囊缩小(缩小
6、幅度在25以上);(2)出现内囊分离征象;(3)囊内容中出现有回声物质,表现为中强光点或比原有光点增强增多者;(4)囊内容出现不均质或均质低回声,或出现中等以上回声物质,但不到囊腔的2/3。疗效判定标准o3、痊愈 (1)包虫囊消失;(2)囊缩小或不缩小,并伴有下列征象之一;囊内容呈现中等以上均质或不均质回声,回声物质占囊腔23以上者;囊实变或钙化。疗效判定标准o4、复发 (1)经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停药时判定为治愈者;(2)停药后至诊断为复发的时间应在半年以上;(3)B超像影显示包虫囊进行性增大;(4)囊内出现新的液性暗区并有扩大趋势或内见明显分隔;(5)囊周出现新的外生性子囊。临床观察o(七)
7、不良反应的处理 治疗反应的观察和处理是药物治疗过程中保证疗效和安全的主要内容。一定要仔细观察、及时有效地处理。1、治疗反应的分类及出现频率 (1)轻度反应(约占病人的15左右);(2)中度反应(均占23);(3)严重反应(在1以下)。不良反应的处理o3、不良反应的治疗:(1)轻度反应的患者一般不需处理,症状明显者可对症治疗。(2)中等反应的患者主要是顽固的恶心呕吐,往往被迫停药为了坚持治疗,应给予适当处理。(3)出现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经2周以上时间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退后至少再休息一个月。可在医生观察下给予阿苯达唑乳剂治疗,如无反应,可继续长期治疗。临床观察o(八)临床记录 l、要有统
8、一的病历及复查记录,检验及体检报告单,病历应有纸袋保存。2、B超应拍照(或打印图像)、x线片、CT片等均应装专用纸袋、报告单、化验单应订入病历。3、每次复查应填复查表,并附各项体检和化验报告单,装订在一起。4、B超检查、肝包虫囊的定位应按统一的肝脏划分(见图)。B超影像回声强度均按低回声、中等回声(等回声、即回声强度与肝实质相同),高回声和强回声(接近骨质回声,显示钙化)4度划分。临床观察o(九)其他问题的处理 1、应以患者本人自愿给予药物治疗。要求病人坚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讲明可能的治疗结果(大部分治愈,少数改善,甚至无效)。不能做过分的宣传。2、对住院病A的各种合并症、夹杂症和突发情况(包囊破裂或感染造成过敏性或感染性休克、出血、胆道阻塞等)应有足够的重视。准备好抢救条件并做好及时转院的各项准备工作。3、对于包虫囊较大的肺包虫病例应估计到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破裂的可能。对于治疗中出现手术指征或病人要求手术者均应及时转院。病人药物治疗和管理表格o1、知情通知书o2、治疗过程病历四个表o3、病案管理登记表o4、药物发放领取登记表o5、化疗督导及副反应追踪记录表o6、包虫病诊断治疗报表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