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绵阳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docx

    • 资源ID:616869       资源大小:35.4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绵阳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docx

    第 1 页 绵阳市 20XX 年政府工作报告 特征码 fJVAItBTHocjtsuMsRfl * 绵阳市 20XX 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XX 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 压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在 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 实施工业强市主导战略,坚持以“一主三化三加强”为发展路 径,以“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三个加 快” ,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20.2 亿元,比上年增长(下称增长) 14.4%;财政总收入 87.98 亿元,增长 26.3%;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 33.7 亿元,增长 3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01 元,增长 12.3%;农民人均纯收入 5152 元,增长 8.4%。 一、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 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切实加快灾后恢 第 2 页 复重建工作进度。 城乡住房重建快速推进。50.3 万户永久性农房重建已全部 开工建设,完工 48.9 万户。75.38 万户农房维修加固任务已全 部完成。19228 户因灾失地农民全部落实安置方式和宅基地, 全部开工建房。兑现农房重建和维修加固补助资金 107.58 亿元, 发放农房重建贷款 49.83 亿元。63045 户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 60484 户,完工 45001 户。389379 户维修加固城镇住房已全部 开工,完工 388932 户。兑现城镇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补助资金 27.1 亿元,发放城镇住房重建贷款 21.03 亿元。北川擂鼓、平 武南坝和平通、安县晓坝、江油青莲、游仙魏城等重点集镇重 建有序推进。完成北川与安县行政区划调整和北川新县城规划, 启动北川新县城建设,实现投资 20.38 亿元。 基础设施重建稳步实施。751 所学校重建已开工 744 所, 完工 592 所。381 个卫生重建项目已开工 353 个,完工 296 个。 205 个民政服务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 181 个。1412 个文 化重建项目已开工 885 个,完工 525 个。30 个体育重建项目已 开工 19 个,完工 5 个。交通重建项目已开工 1175 个,完工 1060 个,完成投资 102.84 亿元。市政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已开 工 174 个,完成投资 28.3 亿元。水利重建项目已开工 583 个, 完成投资 17.75 亿元。 产业恢复重建成效明显。1395 个农村投资项目全部开工, 完成投资 70.73 亿元。97%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生产,产能 第 3 页 恢复到 95%。市场服务体系项目开工 77.85%。旅游项目开工 27 个,投入资金 9.65 亿元。 生态恢复重建有序展开。整理复垦灾毁耕地 17.92 万亩, 复垦应急和安置用地 9250 亩,投入资金 1.58 亿元。完成林草 植被恢复 30.1 万亩。启动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63 个,完成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1000 户。 困难群众帮扶措施落实。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和无房 散居“五保”对象纳入福利院、敬老院安置。帮助 8.35 万名受 灾群众实现就业,为 1.05 万名失业职工支付失业保险待遇 1981.5 万元。储备成品粮食 2969.65 吨、食用油 122.5 吨、棉 衣 34900 套、棉被 31863 床、取暖设备 9506 套,确保受灾群众 安全温暖过冬。 对口援建不断拓展深化。到位援建资金 115.14 亿元,开工 援建项目 721 个,完工 520 个。四个对口援建工业园建设进展 顺利,58 户企业入驻园区。分别与援建省的洛阳、威海、潍坊、 唐山等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二、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抓投资、促消费、保增长,经济实现 止滑提速、加快发展。 投资消费高速增长。顺利完成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灾后恢复 重建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全市灾后重建项目调整为 7318 个, 估算总投资 2266.3 亿元。全年开工建设项目 4767 个,竣工项 第 4 页 目 2266 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02.14 亿元,增长 125.8%。万 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和家电下乡深 入推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1.1 亿元,增长 25.7%。 旅游总收入达到 47.8 亿元,增长 19.0%。辖区内金融机构本外 币存款 1524.66 亿元,增长 32%;贷款余额 680.25 亿元,增长 49.2%。 工业经济止滑回升。着力培育“1+5”优势产业,大力实施 “园区倍增计划”和“优势企业倍增计划”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 301 亿元,增长 26.5%。完成技改投资 146.21 亿元, 增长 64.6%。规模以上企业净增 79 户,达到 936 户。电子信息、 冶金机械等优势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90%以上。华瑞整车一期、 北川中联水泥、九洲数字电视机顶盒生产线改造、丰谷酒业新 增年产 2100 吨优质曲酒技改等 100 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川渝 中烟、国大水泥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市县一体协调发展。按照“一核四带”的产业布局,有效 推进市县发展良性互动。成功承办科技城部际协调小组第九次 会议,启动绵阳科技城 20XX20XX 年发展及 2020 年远景规 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 建设。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 418.97 亿元,增长 18.4%,占 全市 GDP 的 55.2%。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156.7 亿元,增长 4.5%; 粮食总产达到 230.73 万吨,增长 2.7%。新增新农村建设市级 示范村 20 个,启动省级示范村 14 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 第 5 页 化龙头企业 26 家,农民专合组织达到 985 个。新增农业机械装 备 4 万余台(套) ,新建沼气池 6.2 万口。 改革开放成效明显。组织开展赴援建省市感恩招商,积极参 加西博会等系列招商活动,成功签约项目 945 个,到位内资 313 亿元,增长 24.2%;到位外资(含间接)2.5 亿美元。实现 外贸出口(含代理)总额 10.08 亿美元,增长 0.6%。世界 500 强企业艾默生公司、国内 100 强企业中国重汽集团成功落户绵 阳。引进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 2 家。口岸、海关、 检验检疫等工作得到加强。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 推进。新组建涪城、游仙、北川三家小额贷款公司。扩权强县 试点县增加到 5 个。集体林权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基础性绩效工资(离退休生活补贴)兑现 到位。 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提升 以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为突破口,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 高,高考再夺全省“双第一” 。教育投资公司挂牌成立,教育新 区建设正式启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江油师范学校升格为四 川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绵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 质量和水平逐步提升。地震文物征集有序推进,羌文化生态保 护区工程正式启动。 大北川精品舞蹈诗剧成功演出。群众体 第 6 页 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莫琴琴勇夺女子柔 道世界冠军。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 96.7%、96.5%。 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扎实推进,应对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卓有成效, 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阶段性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 人数达到 390.44 万人,参合率达到 98.22%,居全省第一。落 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救助困难群众 6.4 万人次,发放救助资 金 4500 万元。计生奖励“三金”全面兑现,低生育水平总体稳 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2以内。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完成省、市民生工程项目 89 个,投入 资金 178.4 亿元。积极创建国家创业试点城市,全市城镇新增 就业 4.36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4552 人,动态消除 “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76%。转移输出农村劳 动力 129.8 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80.87 亿元。设立高校毕业 生就业实习基地 42 家,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 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重点联系城市。启动江油市新型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试点,初步完成试点乡镇参保人员信息采集。全市 城乡低保 17.4 万户、33.1 万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新增廉租住房 10535 套、52.7 万平方米,面向社会销售经济适 用房 173 套、1.06 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20569 户, 启动棚户区改造 1290 户。20.4 万户城镇职工纳入住房公积金 保障范围。 第 7 页 社会管理全面提升。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 类刑事犯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组建行政调解中 心,初步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着力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 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和谐村镇、 和谐社区、和谐机关建设有效推进。刑事治安案件、群体性事 件、群众信访大幅减少,受理群众来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 17.1%、3.2%。重特大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改,各项安全生产指 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以内。依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有效保障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着力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综合 演练、预案编制、平台建设等工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 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灾区面貌焕然一新。经济 运行统计监测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全程跟踪监督审计灾后重 建项目,确保资金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城市交通堵点治理有 序推进,道路交通管理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强化,预 备役部队、民兵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荣获“四川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人事、编制、民族、宗教、气象、防震减灾、信息化、移 民、国安、保密、老龄、档案、新闻出版、地方志、采购、外 事、人防、台侨、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四、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推进依法行 第 8 页 政,努力构建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 行政行为不断规范。全面清理 2000 年以来的政府规范性文 件,修改完善 39 件,废止 47 件。修订政府工作规则 ,进一 步完善重大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 议案、建议 140 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 257 件,满意率为 100%。 行政效能不断提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 范行政审批事项 56 项、下放 95 项、调整 141 项。积极推进政 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成立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大力推行 “两集中、两到位”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办结率上升到 100%, 行政审批流程提速 66.22%。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三项制 度”得到落实,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推行重大投资项目代 办制,实行全程代办、限时办结。 行政机制不断完善。深入推进阳光行政,着力加强政府门 户网站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拓展公开渠道,规范公开内容, 全面实施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九公开” 。对涉及群众切身利 益的重要事项,依法推行听证、公示制度。坚持市场化配置资 源,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重大项目 政府投入新机制,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公共资源得到优化 配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我们不 第 9 页 仅实现了灾后重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止滑提速,而且促进了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取得这样的成绩,是 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 市人大、市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 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 向全市各族人民、驻绵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zd 干警,广大 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工程建 设者和志愿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 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这里,特别 要向倾情倾力援建我市的中央各部委、省级各部门和山东、辽 宁、河北、河南以及达州、南充、内江、资阳等援建省市,向 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 外华人华侨,向积极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宝贵支持的国际社会、 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 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 出,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问题需着力破解;三年 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任务十分艰巨,重建资金、项目进度等还 存在不少困难;投资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急需引导和扩大社会 投资、寻求新的投资支撑;就业压力增加,城乡中低收入群体 增收困难;行政效能建设仍需加强,政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第 10 页 20XX 年目标要求 20XX 年是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关键之年,是进一步有 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关键之年,是 完成“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 之年。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利用趋好的外部环境,爬 坡上台阶,蓄势求突破,开创新局面。 20XX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的 部署,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和科技城 建设等重大机遇,围绕“三个加快” ,准确把握“巩固回升、加 快发展”工作基调,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继续 全面推动灾后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 ,全面推动“一 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建设,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 突破年” ,强化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 善民生、促进和谐,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 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20XX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 值增长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增长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第 11 页 增长 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下降 6%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以 内。 根据上述目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重点: 抓重建,谋发展。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 建、艰苦重建,把灾后重建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正确处 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加快进度与确保质量的关系、 争取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又好又快推进灾后重建,早日建 成灾后美好新家园。 抓项目,稳投资。坚持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 是抓发展,把扩大投资作为保持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切实 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明确指向,集中 发力,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想方设法优化结构,促进全市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抓产业,强支撑。坚持以大科技支撑大产业,以大产 业促进大发展,把产业作为加快发展、巩固扩大良好发展势头 的根本。继续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1+5”优势产业, 夯实农业基础,发挥旅游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 业竞争力。 抓市场,添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把市场化配置资源作为加快发展的原动力。用世界眼光、全球 第 12 页 视野谋划绵阳发展,统筹利用“两个市场” 、 “两种资源” ,拓展 资源配置领域,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 良性互动。 抓民生,促和谐。坚持民生为重、民利至上,把保障 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紧解决关 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把民生工程办成让群众真正得实惠的民心工程,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 20XX 年工作安排 20XX 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科学重建,确保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基 础上加快重建进度,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完成城乡住房重建。落实住房补助政策,引导信贷投放,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重点抓好因灾失地农民、困难群众建房帮 扶,确保今年春节前后基本完成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5 月底 前基本完成城镇住房重建。抓好建房安置群众的生产发展帮扶, 稳妥推进因灾失地农民耕地、林地调整,认真解决因灾失地农 民长远生计问题。 第 13 页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把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放在重要位 置,确保今年春季开学时学生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全面完成 灾区县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以及乡镇卫生院、计生中心服务站等项目重建。完成北川地震 遗址保护一期工程和地震纪念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市县档案 馆恢复重建。加快文化、体育、民政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抓 好 zd 系统“两所一庭” 、人防等设施重建。加强教师、文化、 医护人员等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优于灾前水 平。 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交通、通信、水利、能源、文化、 旅游、市政等基础设施重建。6 月底前基本完成 53 处堰塞湖治 理和 619 座震损水库整治,完成重点堤防除险加固主体工程。 力争 9 月底前完成安北路、永通路等 93 个公路项目,完成 98 个客运站点恢复重建项目;基本完成水利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6 个重点集镇主体重建任务。加快城市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 理等设施建设进度,抓好农村电力、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重 建,完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北川新县城形成城市基 本框架,完成投资 48.27 亿元。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采取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方式, 恢复受损植被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力争 9 月底 前完成林区基础设施重建任务 85%以上,基本完成受损林地植 被恢复任务。完成灾毁耕地复垦整理和耕地“占补平衡”挂账 第 14 页 核销工作。狠抓地质次生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和隐患应急排 危除险,力争完成 50 处重大地质灾害点治理。加强环境监管, 改善环境质量。做好地震、气象、水文监测预报和堰塞湖监管 工作。 深化对口援建工作。构建对口援建长效机制,加快援建项 目进度。抓紧对口援建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对口援建省市企业 入驻园区。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向对口合作转变,促进双方通过 干部挂职、教师医生互派以及人才委托培训等方式深化交流。 加强与援建省市在产业投资、园区建设、商务贸易、文化交流、 旅游协作、劳务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二、着力项目推进,确保投资持续稳步增长 坚持用规划引领项目,用项目带动投资,用投资推动发展,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20 亿元以 上。 加快项目续建。抓住国家对在建项目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 政策机遇,对 167 个、概算总投资 538.24 亿元的省市重大续建 项目,严格把握建设进度,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合理调配施工 力量,按照时间节点,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加大资金投放力 度,保质保量加快推进,力争完成投资 237.79 亿元。 狠抓项目开工。积极对接国家、省投资计划,做深做细项目 前期工作,创造条件完善环评、审批、备案、核准等手续。重 点抓好 836 个灾后重建项目(含打捆项目) 、578 个发展提高项 第 15 页 目,以及中央安排的扩大内需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建设投资 过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 71 个,形成 69.17 亿元的实物工作量。 谋划项目储备。抓住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机遇,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主动衔接国家、省“十二五” 规划,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规划。围绕“一枢纽、 四中心、六基地” ,包装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围绕产业 链、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等科技、产业优势,包装储备一批重 大产业项目。重点抓好目前已储备的 20 个省市重大项目的前期 工作。 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重点向“三农” 、保障性安居工程、 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积极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 施项目建设,加大城镇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进一步 支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加大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技 术改造的投入。完善和落实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支持社会资 本投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文教卫生和高新技术领域。加强 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严格控制“两高一资” 、产能过剩行业新 上项目。认真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灾后重建资金和质 量监管,提高投资绩效,搞好资金平衡。 三、着力产业支撑,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以工业为主导,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工业强市。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 第 16 页 移地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1+5”优 势产业培育,切实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做好已竣工重点项 目的跟踪服务,促使尽快投产达产。抓好长虹 PDP 显示屏、长 智光电液晶模组、中物仪器数字化成像设备生产线等 44 个已开 工项目竣工投产达产。加快建设攀长钢新区、新晨动力 50 万台 发动机、川渝中烟绵阳分厂 30 万箱卷烟、新华公司 50 万套汽 车关键零部件等项目。积极推进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整体搬迁、 艾默生配套工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继续实施“优势企业倍增 计划” ,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长虹、九洲、攀长钢、 新华等重点企业发展。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重点扶 持成长性好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力争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0 个,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完成技改投资 180 亿元。认真实施企业上市扶持规划,积极支持丰谷酒业、东材 科技等企业上市。继续实施“园区倍增计划” ,重点抓好高新区、 科创区、经开区、农科区等园区建设,大力支持县市区发展工 业集中区,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切实把园区建设成为产 业集聚地、经济增长极。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一基五化”的要求,加大对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开发应用农业新技术,培育特色 效益农业,重点抓好优质粮食、中药材、种子等 8 大产业和新 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支持双 第 17 页 汇、长林、国豪、梅林、绵樱、雨润等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 家、农民专合组织 90 个,培养一批农业专业经营人才。全面启动江油、安县、三 台等省、市、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 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标准化农田。搞好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重点抓好武引一期、燕儿河水库等大中型渠系配套 和节水改造,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 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增加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全 年粮食总产达到 230 万吨。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千万头 生猪工程,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的 特色小家禽、渔业水产品养殖。加快推广运用先进、适用的农 业机械,确保农机总动力增长 1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 40%以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劳务收入 80 亿元。 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发 展生产性和民生性服务业,努力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 网络化经营,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以上。全面实施旅游 振兴计划,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羌绣 等特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力争全年实现旅游总收 入 58 亿元。加快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及地震纪念馆建设,力争 5 月 12 日前有序适度开放。支持仙海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强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商贸企业经营环境。大力 发展面向社区、农村的服务业,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 第 18 页 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着力发 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遏制房地产 价格过快增长,确保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力争实现房地产销 售总额 130 亿元。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依法强化税收征管,改进和完善非税 收入管理,确保圆满完成预算,努力实现收支平衡。优化财政 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保障力度。积极 推进实施对中小企业、科技型成长企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建 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防范财政风险。规范政府投融资 平台建设,引导支持金融机构整合信贷资源,新增各项贷款 200 亿元以上。实施金融产业发展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继续创建金融生 态模范城市。 四、着力军民融合,确保科技城建设上台阶 坚持科技城建设根基在军工、出路在民品,突出科技创新, 加快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决策精炼、管理扁平、重心下 移、充分授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科技城管理体制,用好 19 项省级经济审批权限。建立健全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省 市互动、政军企协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 科发集团和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 技成果转化,推动国防科研院所同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进一 第 19 页 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加快“新三城”建设。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积极争 取重大专项项目落户绵阳,促进环保、新材料研发和产业一体 化,建设科学新城。依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加快 建设风洞试验设施设备和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试验室,促进空 气动力学试验研究与民用空气动力技术产业一体化,建设空气 动力新城。依托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加快推进中航工业航空 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建设,促进航空发动机大型试验与航空科 技产业一体化,建设航空新城。 抓好“一院所一园区一产业” 。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 享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构建军工技术、民用技术和 民用产品三级转化机制。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军转民模式,培育一批军转民项目,努力形成“一院所 一园区一产业”的军民融合新格局。力争国防科研院所军转民 企业达到 40 家,实现产值 37 亿元。 打造三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芯片、新一代 通信等项目,着力打造绵阳新兴家用电子产业集聚区。依托空 管系统、传感技术等项目,着力打造新兴军用电子产业集聚区。 依托太阳能电池背板材料、中空纤维膜、LED 新光源、节能环 保仪器设备和材料生产、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项目,发展以节 能环保为重点的低碳技术,着力打造新兴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第 20 页 五、着力城乡统筹,确保市县联动协调发展 围绕“一核四带”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 调发展,努力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 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推动市县产业合理布局。绵江平产业带重点发展冶金机械、建 材、天然气化工产业,以及水电开发、矿产采掘加工、林产品 和特色食品加工业。绵安北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无 机盐化工、生物医药产业,以及材料、制造、特色食品加工业。 绵三、绵盐产业带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 能源化工产业,以及建材、汽车零部件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绵 梓产业带重点发展新材料、包装产业,以及食品、建材、纺织 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做好绵九高速、绵遂铁路绵阳段 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成绵高速复线绵阳段、成绵乐城际 铁路客运专线绵阳段、绵遂高速绵阳段、成兰铁路绵阳段、成 南巴高速绵阳段、绵阳绕城高速南环线、成西客运专线绵阳段、 火车货站搬迁扩能、火车客站重建、绵阳机场重建、武都水库、 武引二期灌溉工程、开茂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 完成绵安北、绵盐、绵三、绵梓路等市到县快速通道建设。加 快一环路改造、二环路、火车站至机场直通道路、城市路网改 第 21 页 造,以及绵中路、圆通路及外延线等中心城区向外放射性快速 通道建设,着力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城镇集群化发展的理念,坚持“突 出特色、合理布局、以大带小、优势互补” ,着力完善城镇体系 规划,优化城镇网络布局,逐步形成以绵阳城区为中心、各县 县城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产业互动、功能互补、分布合理 的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科教、畅通、森林、宜居、和谐、 清洁绵阳,联动推进旧城改造、新区拓展、市政和公共服务设 施建设,全面提升绵阳城区的规模和档次,着力打造百万人口 大城市。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特色城镇、旅游村镇建设,完 善城镇服务体系,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特别抓好首批确定的 15 个重点镇和绵江平、绵安北产业带的村镇建设,带动 50 个乡镇、 100 个村加快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 有序转为城镇居民,逐步实现进城民工和城镇居民公共服务均 等化。 支持县市区加快发展。支持江油、三台、安县、盐亭、梓 潼用好用足扩权强县试点 8 个方面、56 项经济管理权限,力争 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县域经济平均水平。支持涪城、游 仙充分借鉴成都等地的经验,率先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重大 突破。加大对平武、北川等山区县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 度,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 发展,健全民营经济发展分级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力争民营 第 22 页 经济增加值增长 20%以上。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 民房屋和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集体林权等农村产权制度改 革,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平台, 形成市场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机制。 六、着力招商引资,确保开放合作全面加强 以“招商引资攻坚年”为主线,切实推进开放合作,不断 提高开放水平。 提高招商实效。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一把手招商、科研院 所招商、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小分队招商,力 争引进一批世界 500 强、国内 100 强等知名企业来绵投资。完 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考核体系,全面推行重大投资项目代办 制,抓好西博会等推介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地。全年力争到 位内资 320 亿元,到位外资(含间接)2.5 亿美元。 加强区域合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极一轴一区块”的 区域发展战略,以成德绵产业带为依托,以产业布局规划为基 础,以优势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基础设施、专业市场共享为载 体,加强与成都、重庆、德阳等地的合作,促进产业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在成都都市圈增长极所占比重提 高 1 个百分点以上,努力在成渝经济区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 密切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 移。 第 23 页 拓展外贸领域。抓好出口加工区建设,积极拓展保税物流 功能。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商务、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 工作。加大对电子电器、新材料、化工和高新产品出口的扶持 力度,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拓国际市 场,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全年外贸出口总额(含代理) 达到 10.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 七、着力民生改善,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集中力量办好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急盼的大事、实事,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消费、改善民 生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以教育助学、劳动就业、扶贫解困等 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以 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以民生促进和谐。发挥灾后 重建、政府投资带动就业的作用,积极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帮扶城镇低收入家庭、受灾群众和被征地 农民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加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全年新增城镇 就业不少于 3.9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120 万人次。认真贯彻 实施劳动法 ,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提高社会保 险统筹层次,认真做好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积极推进江油 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第 24 页 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和“新农合”覆盖范围。继续实施城乡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切实落实推进保障性 住房建设的各项政策,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建立多层次住房 保障体系,全年新增廉租住房房源 8400 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 补贴 1.9 万户,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逐步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推进 57 个扶贫新村建设,改善 2.02 万名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 条件,实现 6.1 万户、12.9 万人脱贫。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构建教育优先发展体制机制,努 力打造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深入开展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普通高中课 程改革,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教育新区建设,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提升在绵高校内涵质量,支持 西科大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 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认真 搞好国家“十一五”重大传染病防治示范区项目。加强社区卫 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卫生条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 业,积极支持市中医院建设精品中医院。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市民素质,积极争创第三批全国文明城 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工程,发展文 化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继续实施农村公 益电影放映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 第 25 页 动,全力备战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 高统计能力,搞好经济运行监测。加强物价和食品药品安全监 管。推动保密、老龄、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 全面发展。 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坚决遏制违 法生育反弹,巩固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 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县争创活动,做好灾区再生育服务工作。认 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准确掌握人口动态信息。人 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2.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 90%以 上,计生奖励“三金”兑现率达到 100%。坚持以工业节能减排 为重点,开展 10 家工业企业污染限期治理,支持重点用能企业 节能技改和低碳技术研发,在重点行业全面推行强制性清洁生 产审核。加快实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电机改造等重点节能 工程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抓好交通、服务业等领域节能降耗, 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搞好城市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抓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继续推进天 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 110 平方公里。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原则,加强国 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服务保障。深入实施“金土地工 程” ,整理土地 8.9 万亩,新增耕地 0.99 万亩,确保全市耕地 动态平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构建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七进”活动,全面改 第 26 页 善和提升城乡环境综合面貌。 全力构建和谐绵阳。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民主法 制建设,维护司法权威,积极创建法治城市。进一步完善社会 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健全“大调解”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搞好仲裁和法律援助, 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妥善处理和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依法搞好全市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对 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重点行业安

    注意事项

    本文(绵阳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来看看)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