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docx

    • 资源ID:635226       资源大小:24.3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docx

    第 1 页 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特征码 HmOazjeBssVeVEzkwUNl 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在当前条件下坚持“两个务必” 、发扬艰 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澄清在坚持艰苦奋斗精神问题上的种 种不正确的认识; 教学对象:基层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提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讲话精神,同二次创 业指导纲要结合起来。重点讲清发扬大庆艰苦奋斗精神与贯 彻十六大精神、完成十六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30 分钟 前不久,在全党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高潮的关键 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率领曾庆红等中央书记处同志, 专程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号 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 ,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同志的这个讲 话,是在我们党和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关键时刻 对全党发出的号召,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 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 第 2 页 务,完成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一次意义特别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同志是在一个特殊时刻来到西柏坡的。刚刚闭幕的 十六大,全面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 势新任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党 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选举产生 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和国家 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党上 下正在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完成十六大提出的 各项任务而努力着、奋斗着。在这样一个特殊和关键的时刻, 胡锦涛同志来到西柏坡,向全党发出牢记“两个务必” ,坚持发 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的号召,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 同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一样,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 的精神家园。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在西柏坡一间 100 多 平方米的普通民房里,正在召开着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党的 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同志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国际 形势和党在伟大的转折时期所面临的工作和任务,并向全党同 志发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伟大号 第 3 页 召。几十年来, “两个务必”不仅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完 成了由“破坏一个旧世界”到“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角色的转 变,同时也使我们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了 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两个务必”成了中国共产党人 永不自满和不断奋进的精神食粮(教学提示:此处可参考教学参 考之一内容)。 当年,当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时候,我们党处 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任务,也面临 着全新的考验。毛泽东同志把这一切称之为“进京赶考” 。进入 新世纪新阶段的我们,其实面临的“赶考”任务一如当年。如 今我们的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 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 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完成三大历史任务,是党 在新世纪新阶段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党面临着 执政的考验,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必须看 到,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20 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 这些成就,骄傲和自豪的感觉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一部分同志 中间,却出现了骄傲和自满的情绪,这就不应该了。随着物质 第 4 页 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国外腐朽生活方式和沉渣 泛起的我国固有的封建残余的影响,使得一些人贪图享乐的思 想也在滋长和蔓延。历史是何其相似:同样处在转折的关头, 同样面临全新的任务,同样面临“赶考”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 记的党中央,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向全党发出坚持“两个 务必”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号召,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二、民之精神,党之法宝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在这方面, 我们的古人流传下来许多佳话和典故。比如:“艰难困苦,玉 汝于成”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等等。其中,最经典的一句是:“历 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些凝聚着崇俭戒奢精神的 警句格言,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座右铭(教学提示:此处 可参考教学参考之二内容)。同时,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 “成由勤俭”的事例很多,这些事例生动地说明了艰苦奋斗精 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价值。当然,在我国历史上,也不乏 “败由奢”的反面例子(教学提示:此处可参考教学参考之四内 容)。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前, 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所固有 第 5 页 的艰苦奋斗精神,并用这种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成就伟业的传家宝。在我们党 80 多年 的奋斗历程中,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了一 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顽强进取、百折不挠,战胜各种困难 和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并培育出了许多包含着深 刻艰苦奋斗意义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解放初期 革命精神,等等(教学提示:此处可参考教学参考之三内容)。 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 大、成就伟业的。 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 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历史和现 实都表明,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我们才能赢得群众;反之,追 求享乐,贪图安逸,必然会严重地脱离群众,意味着对人民群 众的背叛。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 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 前,影响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我们党内, 极少数党员干部丢弃了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存在着比较严重的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错误思想。 第 6 页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总结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 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这样的 结论是极其深刻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 人奋斗历程的写照,对于走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我们,有着深刻 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三、必须树立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再提坚持艰苦奋斗的精 神,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还有没有这个必要?在我们党内, 确实有些同志不能正确理解在我国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意义, 心存这样的疑问。在社会上,也确实存在着讲艰苦奋斗的人吃 亏、遭人嫉恨、受人孤立等不正常现象。甚至有个别同志把讲 艰苦奋斗当成是“左”的东西而加以“批判” 。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有些同志不能理解长期 第 7 页 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原因确实在于不能清醒地认识我们 的国情。 那么,我国的国情又是怎样的呢?这其中,最大的国情就 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 要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 落后,是我们这个国家突出的国情。尽管经过艰苦的努力,我 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 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巩固和提高目前 达到的小康水平,则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当前我们的 改革正处在关键的时刻,面临着许多需要我们跨越的障碍。据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城镇中尚有 500 多万下岗职工,登记 失业的人口 750 万,享受低保人口 2000 万;在我国农村,贫困 人口是 3000 万,而徘徊在温饱线上下的更是多达 6000 万(教学 提示:此处可参考本刊上期有关内容)。这些数字告诉了我们什 么呢?告诉了我们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即使这 些数字有所改变,即使我们将来真的富裕了,我们也没有理由 挥霍国家和人民钱财,也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 第 8 页 务和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真的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 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 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 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 醒地看到我们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 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 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 斗的思想。这个长期不是几年十几年,而是几十年甚至更长。 四、结合新的实际,深刻认识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 我们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让人们都去当清教徒,去当“苦 行僧” ,也不是要求大家简单地重复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 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这样就把艰苦奋斗精神的涵义庸俗化 和简单化了。共产党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也有着 “七情六欲” 。我们从不反对也不拒绝共产党员合理合法的个人 利益和物质享受。我们反对的是不顾客观实际,不顾群众疾苦, 无节制、无限度地追求物质和感官的享受;反对的是只知躺在 安乐窝里享受而不思进取、不求贡献的精神状态。 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渐提高、精神生活日趋 丰富的条件下,如何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以新的内涵,确实是我 第 9 页 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的课题。就当前情况而言,考虑到我们 当前党员队伍的实际,考虑到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当前坚持 艰苦奋斗精神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1.坚持执政为民,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板书)。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也是我 们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的必然要求。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高尚 的精神境界,是艰苦创业的精神、吃苦实干的精神、勤俭节约 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新时代坚持 艰苦奋斗精神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坚持艰苦奋斗精 神的核心所在。 要有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的干劲。艰苦奋斗精神,表现在 对待事业和工作的态度上,就是要埋头苦干,迎难而上,奋发 有为。我们的事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一步步、扎扎实实、 埋头苦干干出来的。因此,党员和领导干部,要积极带领群众 埋头苦干,以昂扬的锐气、蓬勃的朝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克服各种困难,与群众一道,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 10 页 要有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勇气。改革、创新,是一个民 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体现。 改革才能有动力,创新才能有发展。每个共产党员,都有自己 的岗位,都有自己的改革点,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 在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都应有 一种干劲,一种朝气,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在工作岗位上创 造一流的成绩(教学提示:结合学员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 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方针。我们国家还很贫穷,经济 还很不发达。严峻的现实,不允许我们铺张浪费,追求奢华。 只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正确地处理好生活与生 产、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才能避免脱离现实条件片面追求生活 水平提高的现象。只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移风 易俗,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2.旗帜鲜明地反对享乐主义(板书)。 享乐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我们共产党人所奉行的 艰苦奋斗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从现实来看,许多腐败分子走向 堕落的深渊,往往就是从追求享乐开始的。因为,一个人一旦 耽于享乐,就必然会在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经济上贪得无厌, 生活上腐化堕落。成克杰如此,胡长清如此,许多腐败分子都 第 11 页 是如此(教学提示:此处可参考教学参考之五内容)。从他们的 堕落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真理:保持艰苦奋斗这个共 产党人的操守,是抵御享乐主义诱惑、防治腐败的最有效的良 药。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当年所告诫全党的:“应该保持艰苦奋 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 ” 不必讳言,在新形势下,极少数领导干部自以为取得了一 些成绩,就居功自傲,就变得不那么谦虚谨慎了,不把人民群 众放在眼里,就变得晕晕乎乎找不着方向了;有的则视艰苦奋 斗作风为过时的旧物,丢掉了,放弃了,开始养尊处优,高高 在上,处于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境地而不自知;有的耽于 灯红酒绿,醉于声色犬马,生活糜烂,道德败坏;有的权为己 用,利为己谋,堕落成人民的罪人。这说明,在当前这样一个 重要时刻,面对着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 项战略部署的重任,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 “两个务必” ,必须坚持艰苦奋斗。 五、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艰苦奋斗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作风状况如何,影响深远。 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能否保持“两个务必” ,也具有很强的导向 作用。我们不能一方面要求下面艰苦奋斗,而自己却可以庸庸 第 12 页 碌碌、花天酒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的 良好风气。因此,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 键是我们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学习是一个人拥 有高尚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如果放松了学习,理论水平、政 治水平低下,头脑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必然 会减少,享乐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增多。不重视学习,或是只把 学习当作装门面的事,思想上就容易出现滑坡,就会导致精神 上的蜕变,成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没落思想的俘虏, 就能干出许多坏事来。我们要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刻 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人生观,才能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堤坝。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应该从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 风做起。深观我们党内,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确实存在着一 些不良习气。比如在工作上不思进取,拈轻怕重,好大喜功, 作风飘浮,脱离群众;在生活上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用公款 吃喝玩乐,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甚至堕落到用公款赌博、嫖 第 13 页 娼。有些人认为生活作风是小事,是小节,因而放任自己,最 后堕落为人民的罪人。事实证明,背离艰苦奋斗,就是走向腐 败深渊的开始。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于 律己,不谋私利,做到顶得住歪理,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 管得住小节,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央的有关规定要求自己,如此 才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特别需要我们用好手中的权力。我们 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 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无论在成绩面前 还是在困难面前,领导干部都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 要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反对浮躁虚夸、 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领导干部、党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 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始终坚持讲学习、讲 政治、讲正气,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 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兢兢业业、踏踏 实实地工作,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 第 1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docx)为本站会员(韩长文)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