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docx

    • 资源ID:641415       资源大小:23.8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docx

    第 1 页 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特征码 iZsWyELEbliqbJkCGntU * 内容提要: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我国义务教育历 经五十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也隐藏着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义务教育, 创建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20XX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和谐社会 将是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 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 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 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 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扮演着十分 重要的角色。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义务教 育历史进程的回顾,对义务教育现存问题的反思,浅析如何全 面推进义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义务教育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第 2 页 从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起,共和国就把提高民 族 素质, 普及义务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五十多年过去了,普 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义务教育在曲折中前进。从新中国成 立到“文化大革命” 结束,义务教育在曲折中探索前进。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全 国学龄 儿童入学率仅为 20%,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 80%以上。 为了实现迅速普及初等教育目标, 1951 年 10 月,政务院颁布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将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识字学 校等正式纳入学校系统,重点加强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 小学教育,形成工农速成教 育、成人业余教育和正规教育三足 鼎立之格局。1952 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 49.2% ,小学 毕业生升学率高达 96%。1956 年 1 月,面对国内经济的良好发 展态势,教育部印发的 十二年教育事业规划纲要提出, “七年内在全国基本上普及义务教育” 。当年 9 月, 党的八大 政治报告中将受教育时间延长为 12 年。那时,基础教育对于广 大农村基本上是免 费的,我国的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巨 大的进步。1964 年,毛泽东发表著名的甲辰谈 话,对农村教 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提出批评。在“文革”中,大批知识分子 和知识青年下 放到农村,农村学校大量设立,民办教师也大量 出现,教育资源由城市流向农村,使大规 模的农村教育成为可 能,中小学教育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1976 年,农村学 第 3 页 龄儿童 入学率达到 97.1%,小 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 94.2%。这 一时期的义务教育尽管教育质量存在较突出的问题,但它实现 了大多数人上学的愿望,为消除文盲半文盲,提高全民整体素 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义务教育走向法制化。义务教育的基 础性作 用在社会主 义建设中不断凸显,义务教育立法成为现实,义务教育和谐发 展迈出了重要一步。1977 年,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主管教 育工作。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指出“不抓科学、 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 。此后, 教育问题备受关注。1980 中共中央 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 问题的决定要求, “必须逐步地提高教育投资的比重,改变教 育 经费过少的状况。 ”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 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 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 育” 。1982 年,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被写进了新修改的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5 年 5 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 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邓 小平在这次会上发表了把教育工作认 真抓起来的著名讲话。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 小学一年级 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 二十一世纪大业 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 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 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 ? 在这次会议上,中 共中央作出了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义务教育变成了 第 4 页 9 年:“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 行九年制义务教 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 , 明确地 提出了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 务,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 交给地方” ,中小学教育实 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1986 年 4 月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以国家立法的 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定于当年 7 月 1 日开 始实施;将教育经费“两个增长” ? 写进该法,确保教育经费 的投入 。 义务教育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 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使我国教 育事业从此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义务教 育法的出台,大大 推进了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1987 年党的十三大提出: “把发展 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 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 轨道上来” 。1992 年,党 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 力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 化建设的根本大计” ,并确定 了将“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 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以下简称“两基” )的 重要目标。1993 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 “两基”作为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的义务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 第 5 页 教育经费“两个增长”增加为“三个增长” ? ,并提出到 20 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4。1995 年 3 月,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 又以法律的形式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固定下来。1997 年, 党的十五大站 在时代和历史高度,把实施“两基”作为落实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提 出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 年文盲” 。 2000 年底,国家宣布如期实现普九目标,全国平均 “普九”人口覆盖率为 85。 至此,教育规 模最大,受教育者最多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阶 段性胜利。它的 普及扩大了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整 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 快了我国从贫困走向小康的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 造了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义务教育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到 2000 年已经 从总体上基本实现“普九”达标, 20XX 年年底,全国实现 “两基”的县及县级单位已达 2598 个, 人口覆盖率达到 90以上。但各省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差距很 大,发展极不平衡,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主 要体现在: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一直是 束缚我国教育事业发 展的“瓶颈”问题,也束缚着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虽然教育 第 6 页 经费的 “两个增长”早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993 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也提出到 20 世纪末 使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4%,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4%的目标至今没有实现。为逐步改变教 育投入相对较低的现状,中央于 1998 年出台了“1 个百分点” 政策 ? ,到 20XX 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为 3.41%, 是自 1989 年对此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这个比率 仍远低于 联合国规定的、发展中国家应达到的 6的标准。根 本原因在于教育经费的增长没能与财 政收入增长相同步,更没 有做到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国家 对 教育的投入比例不协调。以 2000 年为例,国家财政收入比 1995 年增长了 114.4,而对教 育经费拨款的增长是 102.9,这远不能体现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和科教兴国战略的 贯彻 。不仅如此,我国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在此后连续三年 呈下降趋势。 20XX 年全国教育 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 20XX 年我国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为 2.79%, 与 上年公布的 3.28%相比,减少了 0.49 个百分点;我国是用占世 界 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 占世界近 20%的中小学生。同时教 育投入内部比例不协调,以“九五”期间为例,财政预 算内教 育经费对普通高校拨款增长最快,增幅为 155.8;对普通高 中的拨款增 幅为 123.9;对义务教育的拨款增幅仅为 98, 明显低于高中和普通高校的增幅。投入不足使我国义务教育存 第 7 页 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老百姓也为支撑教育付出了极高的费用。 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接受教育是现 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 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 须要解 决的问题。当前,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城乡 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 距不断拉大,农村教育薄弱 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贫困的农村地区,在义务教育投入 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无法给 学龄儿童提供公平的学习机 会。据公开资料显示:2000 年以 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已在 1000 亿元以上。农村义 务 教育经费缺口的扩大,导致全国农村每年大约有 100 万左右名 儿童不能入学,失学率也 居高不下,农村孩子没能享有公平的 受教育权。另一方面:城乡教育条件差距较大。一是 师资水平 相差大,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20XX)数据,20XX 年 全国,小学专任教 师学历合格率城市为 98.3%,农村为 96%; 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市为 92.3%,农村为 8 4.7%,学历 比例悬殊更大。二是 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硬件实施不足和落 后等,使城乡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异。截至 20XX 年,还有 372 个县没有实现“两基”目标,它们都集中在条件恶劣的西部农 村地区。 素质教育实施不彻底。素质教育,是 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 面发展 。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 第 8 页 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 质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尚未得到 真正落实,这与对素质教育的 认识,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人 才培养模式未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直接 相关。师生关注的掌握多少个知识点,背了 多少个概念和公式, 考了多少分,这不是义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所需要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只 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全面推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义务教育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和谐,离不开教育的和谐,义务教育 是教育整体工程的基石,全面推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的义务教育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义务教育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义务教育。和谐,是全 体人民 的共同理想追求,是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培育高素质的人,人与社会是 统一的,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和谐社 会的和谐程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与之相应的和谐教 育、和谐的义务教育。首先, 保证公民接受基础教育,特别是 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 义务教育是教育 中的基础,它向所有适龄儿童 提供均等的学习、发展机会,是 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最佳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倡 第 9 页 导的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主要体现在这个阶段,教育和谐也是 主要体现在这个阶段。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素质 面临着严峻挑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 知识结构重 心偏低,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提 高整个中华民族 的文化素质,使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都具 备最起码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目的的义务教育 ,是教育优先发展 的具体体现,是解决巨大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转化的最有效途 径。义务 教育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远远大于其 他阶段教育。和谐义务教育应该是和谐的教育、公平的教育、 诚信与法制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的教育。这理应成为全社 会的共识。它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政府应担负起构建和谐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 全面推进和 谐义务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公平 公正。面对义务教育投入不 足和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等问题,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担 负起历史责任。可喜的是,新一届政府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努 力。20XX 年 9 月,国务院召 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农村 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 决定 ,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提出到 20XX 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 ? ,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 难 而失学;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要达到 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 5 以下。20XX 年 12 月 23 日温 第 10 页 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发 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主要内容:(一)从 20XX 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XX 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 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二)提 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 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三)建立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 舍维修改造 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 由地方承担,中 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 (四)巩固和完善农 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按照国务院深 化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保障体制改革的要求,在今年开学初,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 育中小学 生全面免除学杂费。这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瓶颈 的根本之策,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 大政策。与此同时, 义 务教育法也在修订之中,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将进一步 推 进教育公平,更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020 年中国 教育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已经 全面启动。这是又一个中长期的 教育发展规划,将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 谋划发展、规划未来。将体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更好地研 究解决关系教育全局 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包括不少与 义务教育相关的问题。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和对外开 放的环境下,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 代新人;如何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 第 11 页 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随着财政体 制改革的深入,如何 解决好教育 投入;在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差距的条 件下,如何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 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抓质量就是要切实抓好素质教育。作者认为, 实施好素质教育,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德育先行,使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 质;以育 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和创造性,教师眼中无“差生” ,让 其“天生我才必有用” ,彰 显学生个性,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教学教材内容要与时俱 进。义务教育要最大限度地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应 重新重视国学价值,如单独开设以三字经 、 曾广 贤等为 内容的道德修养课,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伦理的教育。 书中的邻里、父子 、兄弟、姊妹等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对树立 和谐社会道德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要营 造推进素质教育 的良好环境。改革和完善选才制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 共同努力, 使素质教育走向全社会。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 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 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 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 禀赋 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四是适当延长义 第 12 页 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年限的长 短,是培养人的素质高底的表 现。目前许多国家已实现了 12 年义务教育,朝鲜也实现 11 年 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并 实践。当前,我国正全力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一批又 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献身我国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且国力已具备,完全可以先在部分条 件成熟的地区试行“9+3”义务教育,然后再推广,以保证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搞好义务教育,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得社会通过人 的综合素质提高而变得更加和衷共济、 和睦相处、和谐有序, 是时代赋予义务教育 的使命,也是构建和谐教育根本的目的, 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人全面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文化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才能真正实现。 *

    注意事项

    本文(论义务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docx)为本站会员(爱问知识人)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