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青年中心有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的研究.docx

    • 资源ID:646616       资源大小:24.7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年中心有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的研究.docx

    第 1 页 青年中心有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的研究 特征码 toWpHKhlQpCVtIKDglCc 青年中心有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的研究 内容摘要 青年中心作为社区新型青年组织,正在团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试 点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基本呈现出良好的运作态势,但 是受目前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运作瓶颈的制约,仍然出现组织 联系不全、服务凝聚有限等问题。本篇研究报告以青年中心有 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为课题,通过调研问卷、会员 访谈以及亲身参与中心活动等方式对全市青年中心做了调查研 究,试图在青年中心如何以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以营造健康的 建设环境为保障,通过社会化运作提高组织覆盖,从而进一步 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方面提供初浅的建议。 关键词 青年中心 青年组织 凝聚青年 第 2 页 近年来,社区党建成为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载体。市委自去年十月提出“社区党建全 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的目标以来,繁荣 社区文化、完善社区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已成为社区建设和社 区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这为社区团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 求。而市场经济变化带来的青年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信息技术 发展带来的青年需求满足途径的转变,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团 组织归属感的缺失,以及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的蓬勃发展等 为共青团组织带来严峻挑战,基层团组织出现覆盖有限、对青 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壮大共青团的生存空间,增加团组 织的牵动力已成为团组织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团中央提出青年中心的概念,从理论上指 明了构建新型青年组织、凝聚团组织外延群体的具体方向。可 以说,创建青年中心是共青团组织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获生机 和活力,重新赢得青年的一次勇敢的尝试。上海青年中心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推进青年中 心建设,团市委地区工作部(郊区部)联合浦东新区团委、长 宁区团委、静安区团委、松江区团委等团组织,开展了本课题 的研究。 第 3 页 一、工作现状 (一)初步建立了组织网络构架,联系青年有了新的依托 全市现已建成 59 家青年中心,由于各街镇青年需求及工作特点 的差异性,青年中心呈现不同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特征,但是基 本形成了纵向(即区级青年中心、街镇青年中心、居村青年中 心并存)与横向(青年中心与区域内其它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项目联动)交错的格局。 1、 “按需设置”的建立方式扩大了社区青年组织网络 青年中心根植于社区,重点关注体制外青年群体,力求拓宽青 年工作的覆盖面。上海除在街镇一级建立青年中心外,部分地 方还因地制宜,设立分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青年中心分 中心 42 个,其中居民区青年中心 5 个,村级青年中心 2 个,商 务楼宇青年中心 24 个,企业内部(包括学校)青年中心 8 个, 园区青年中心 1 个,外来青年聚居地青年中心 2 个。青年中心 分中心的建立将青年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第一线,使青年增加了 组织归属感。 2、内部组织建设搭建起服务青年的基础平台 青年中心围绕组织创新的核心理念,在建设起步阶段结合区域 发展和青年需求特征设置部室;整合社区杰出青年、热心青年 事业的驻区单位等搭建理事会;甚至引入党政力量建立顾问团。 青年中心围绕本身的服务宗旨构建组织形态,为联系青年搭建 组织平台,体现了中心的主体功能。 第 4 页 3、社团成为联系青年的重要载体 青年中心通过整合和重新培育,形成了有关运动休闲、健康交 友、艺术交流、素质拓展、志愿者服务等一批较有活力,能够 带动青年中心活跃的社团组织,如长宁区虹桥社区的“金话筒 俱乐部” 、天山社区的“爱心部落人”社团、静安区南京西路社 区的“相约四季”俱乐部、松江区中山社区的“茸峰车友俱乐 部”等,它们围绕青年中心宗旨,按照各自的社团组织原则招 募会员、开展活动、并且实施自主管理。社团组织的培育和发 展直接畅通了联系青年的渠道,以社团为纽带的新型组织正在 加大对社区青年群体的联系。 (二)项目建设初见端倪,服务青年有了新的载体 青年中心围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婚恋生活、就业创业等主 体内容设置服务项目,在服务青年方面体现出几个特点: 1、服务的特定性保证了青年中心的固有人群 青年中心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相应项目,如针对白领青年开设零 起点钢琴培训班、踢踏舞培训班等;针对农村青年,开设水产 养殖辅导课程、创立农业种植沙龙;针对进城务工青年,提供 法律咨询、沪语培训服务;针对弱势群体,开设爱心超市,捐 赠物资并提供就业岗位等。青年中心以项目为纽带联系和服务 了一批有着相同志趣或相近诉求的青年群体。 2、项目的创新性保证了一定的参与度 部分项目经过实践,对青年有一定吸引力,在社区形成一定知 第 5 页 名度,如长宁区仙霞社区的“美丽新娘培训” 、奉贤区南桥镇的 “缘来是你”单身青年活动等。项目中融合的时尚性、创新性 元素赋予了青年中心一定活力,也得到了青年会员的认可。 (三)建设方式实行转变,影响青年寻求新的方式 1、大力吸收加盟单位,尝试市场化运作 青年中心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通过项目加盟的形式吸收各 类企业成为中心加盟单位,为会员争取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等 方面的优惠服务;同时积极争取加盟单位的阵地资源、资金支 持,以市场化方式推广青年中心主体项目。如松江区岳阳社区 与青藤琴行合作开办古筝和钢琴培训班,既拓展了服务项目, 又为中心的日常运作提供了经费支持。 2、通过社会化合作,提供专业性服务 部分较为成熟的青年中心开始探索与社会中介机构、专业策划 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和运作深受青年欢迎的活动和服务项目。 如长宁区几个青年中心联合与西郊百联购物中心、玫瑰坊商业 街等大型商场共同举办摄影大赛、卡拉 OK 赛等文化活动,并形 成了长期双赢的合作制度。 3、由服务青年走向服务社区、服务社会 青年中心发挥会员特长和组织优势,结合重大节庆,在社区或 者跨区域开展服务活动,在公益性服务中逐渐引导青年。如今 年的三五和五四期间,全市青年中心分别以“与文明同行,做 可爱的上海青少年”和“继承五四精神学先进,构建和谐社会 第 6 页 显作为”为主题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形成了一定影 响。 二、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定位出现一定偏差 1、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关系定位不明 部分团干部在青年中心的定位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有: 一是将青年中心视为团组织的简单拓展,在资源上没有完全整 合,而是简单套用团的阵地、项目、政策和资金资源;在建设 方式、项目操作方式上照搬团组织的工作模式,这不仅造成团 组织与青年中心建设的相互混淆,也不利于青年中心实现政治 型组织向服务型、社会型组织的转变。二是教条式地完成青年 中心的要素建设,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完成任务,缺乏相对稳定 的工作制度,造成有些机构无法作为,形同虚设。三是将青年 中心建设的重心放在有形阵地的建设上,忽视了运作机制的建 设,阻碍了青年中心的长效发展。 2、与党政工作融合不够 全市除长宁区将青年中心建设纳入区实事工程,争取到资金、 政策等支持外,大部分青年中心以自身摸索或由团组织牵头运 作为主,与党政缺少沟通,青年中心这种组织创新概念在党政 领导中影响不大,而党政对青年中心认识的不明或不统一直接 导致资源的短缺。如:与已有的社区重要活动场所(社区文化 第 7 页 活动中心、东方社区信息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阳光驿站等) 建设衔接共享不够;政府项目向青年中心倾斜不足;区域内专 业人才难以引进等。阵地、项目、人力、资金资源的匮乏为青 年中心的建设起步带来一定障碍。 3、与现有的青年自组织的关系衔接不够 青年中心作为社区新型青年组织,以社团为基本活动单元,但 是目前尚未与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青年中心对社团的关注、 扶持和管理与其建设目标还有差距。一是缺少对社团的了解和 联系。总体而言,当前青年中心缺少对区域内青年热点、特点、 兴趣等的研究,缺乏对区域内各类青年社团、青年组织、协会、 俱乐部以及兴趣小组的了解和掌控,直接联系青年的载体还不 多。二是组织介入不够。部分青年中心通过挖掘、培育或重新 整合,形成了一些新型社团,但是以社团为依托建立的青年中 心,其组织化形式没有完全跟进,社团负责人、积极分子在青 年中心总体建设中的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三是管理跟进有待 加强。目前青年中心专职人员疲于应对会员招募、组织构建、 项目设计等工作,未建立起对青年中心社团基本的考评和管理 制度。 (二)自身建设与青年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为止,共青团组织体系根基依然在单位中,随着越来越多 的青年成为“社会人” , “单位制”的共青团组织在覆盖和服务 青年方面已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团组织试图以社区为根植地, 第 8 页 通过青年中心向“社会”青年提供更多的服务,积极打造青年 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但是,青年中心囿于人力、物力、 财力的限制,整合社区资源方式和能力的单一,相关制度和地 位的缺失,难以在和青年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领域、新方向上 有所突破。 1、市场运作没有找到好的结合点 部分青年中心将建设思维框定在公益性项目服务青年的定式中, 没有尝试公益性服务与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自负盈亏方式。 青年中心项目要迎合和贴近青年人需求,必须针对特定群体开 发特定项目,并采取市场化方式保持其专业性和鲜活力。在这 方面,各个青年中心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已通过完全的市场化 运作实现了青年中心自负盈亏,而大部分仍处于被供给状态, 离“自转”距离甚远。 2、社会拓展机制尚未形成 在基础性项目建设基础上,部分青年中心正在尝试着与加盟单 位、社会中介机构等进行合作,但是由于青年中心社会效应尚 未形成,社会地位还不明显,社会化推进难成规模,主要表现 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依旧存在瓶颈;在青年中心与加盟单位、 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服务项目上还没有做深做透。 3、项目管理尚待完善 青年中心以项目为凝聚青年的纽带,项目建设可直接活跃青年 中心的建设。但是部分青年中心没有根据青年实际需求设置项 第 9 页 目,只是凭“直觉”或依旧沿用团组织“惯性思维”开发项目, 使项目建设带上个人色彩,偏离青年中心的服务初衷;大部分 青年中心由于在起步阶段,还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体 系,管理方式还带有简单化、程序化、行政化烙印,在项目的 评审考核、制度构建过程中也未将青年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 来,这样不仅浪费了服务项目开发和设计的成本,也使项目的 持久度大打折扣。 4、专业化职业化工作队伍的匮乏为项目操作、组织巩固带来障 碍 从目前来看,青年中心工作队伍主要由团工委书记、少先队大 队辅导员、青少年事务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由于兼职人 员时间精力有限、责任不明,同时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 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显不够;另一方面,青年中心缺乏 对现有工作队伍的培养和跟进,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与 青年中心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三、相关对策 (一)营造外部环境 青年中心建设是共青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青年工作的必然 选择,要实现青年中心的宗旨目标就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 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社会化推进青年中心建设的工作 体系。 第 10 页 1、争取将青年中心工作纳入党政总体工作 青年中心要找到与党政中心工作的契合点,推动自身建设。一 要争取党政政策支持,努力确立政策导向,建立健全青年中心 相关政策文件,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如以联席会 议、简报报送的形式,争取党政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对青年中心 建设阵地、项目、资金、人员上的支持。二要争取政府青年事 务。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要把很多公共服务的职能下放给社会 中介组织,而青年中心这样的青年组织恰恰就是受政府委托实 施项目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团组织和青年中心应该在其中发挥 各自组织所长,分板块承办项目,形成青年中心与团组织互动 的良好格局。三要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青年中心自身设 计项目或在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服务的过程中应树立专业意识, 并积极争取政府购买其服务,深化中心服务品牌。 2、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应“联而不同” 无论是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方式来看,我们可以 说青年中心是对团组织工作的有力补充,两者关系概括起来称 为:联而不同。联,即关联,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应该做到成员 互动、资源互动、活动互动。不同在于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 后备军所贯彻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和青年中心作为青年社 团联盟、青年自我管理的组织体系所宣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 式上的差别。团组织在青年中心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好联系(社 团) 、引导(骨干) 、协调(资源)的作用,既不能“听之任之” , 第 11 页 也不可“严抓不放” 。 3、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青年中心建设着眼于社区,服务于社会,在起步阶段尤其要注 重从以下几方面营造社会环境:一是充分发挥与青少年教育和 青少年事务有关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努力将相关单 位纳入青年中心开放的工作体系,使青年中心工作由共青团一 家唱“独角戏”变成“多方协作” ,不断增强和扩大青年中心的 整体力量和工作资源。二是积极承担社会青年事务。围绕婚恋 家庭、健康交友等维系青年生存发展的青年事务,青年中心要 加强与社会力量的沟通,将部分青年社会行为转移至青年中心 承担,并通过合作提供优质低偿服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 用组织优势和媒体优势,加速青年中心在社会中的影响。如结 合会员招募会、青年中心展示会等形式加大对青年中心理念的 全面宣传,为青年中心进一步积累社会资源奠定基础。 (二)夯实内部运作 1、以平等共处、组织共进为运作理念 青年中心应结合其定位要求,倡导以会员制为基础的青年平等 相处的组织原则,在融洽的群体氛围中为会员提供个体的展示 舞台;青年中心是一个社团联盟,它的特色或者说能够维系其 长期发展的必然是组织建设,应该围绕理事会、议事会等核心 力量,集各方之力共同推进组织建设。 2、以强化内部运作为建设重点 第 12 页 第一,规范内部组织建设。青年中心要适应青年群体流动性和 分散性的特点,实现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就必须着力构建全方 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组织体系,建立规范化组织制度。一是 加强理事会建设。积极吸纳社区内致力于青少年工作的企事业 单位和杰出个人成为青年中心理事单位,强化青年中心组织核 心力量,形成青年中心的力量矩阵。二是加强社团凝聚。青年 中心应该积极地发现、培育和扶持社团发展,构建便于服务青 年、联系青年、凝聚青年的社团联盟,以社团为主要载体通过 开发和调整项目吸引人气,通过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引领进一步 集聚青年。三是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要重视骨干培训工作, 引导骨干在工作方式上实现转变。要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对 专职工作者,建立以会员反馈意见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制度,并 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工作队伍的优胜劣汰;对兼职工作者或志 愿者,完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制度,以“积分制” 、 “折扣制” 等形式激发他们服务的积极性。 第二,以青年需求为着眼点,社会化推进青年中心自身建设。 青年中心应当是政府支持、社会赞助、合作运营、优惠服务、 自负盈亏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若要实现自身的高效运转,应 跳出团组织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尝试以行政推动和社会运作 相结合的灵活的、引导性的运作机制。一要建立社会性关系。 青年中心应积极寻求社会层面的支持,争取阵地、资金等资源。 二要加强项目化合作。青年中心可采用合作经营或委托经营相 第 13 页 结合的方式,发挥社会力量的行业服务优势,围绕青年需求合 作开发项目,为青年提供宽领域的专业性服务。三要完善社会 化监督和管理。青年中心应该集社会、党团和青年的力量,逐 步建立全面、科学、开放的监督管理体系,努力使青年工作成 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四要促进青年中心联动发展。青年 中心作为一种开放体系,应该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加强组织沟通,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区域互动、优势互补,也有利于提升青年中 心的整体社会效应。 (三)竭诚服务青年 青年中心区别于传统团组织的一大特征在于,它是扁平化组织, 遵循由下而上的建立方式和平等的联系方式。青年中心建设必 须要遵从和发挥青年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基础搭建服务平台。 1、畅通联系青年的信息渠道 依托社团、社会组织建立信息联系点,初步形成面向青年的社 会信息系统,为党政领导及团组织倾听青年呼声,了解青年愿 望,掌握青年工作动态畅通渠道。利用各种信息化联系手段, 在联系会员、服务青年上提高便捷性、实效性。 2、动员青年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青年在青年中心既是服务的就受者,也是服务的组织者、提供 者,青年中心要通过对青年意识的引导使青年的主体地位、主 人身份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得到确认,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在这个 持续互动的程中得到体现。 第 1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青年中心有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爱问知识人)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