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幼小衔接工作计划.doc

    • 资源ID:73418       资源大小:9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幼小衔接工作计划.doc

    1、 小学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撰写人:_日 期:_小学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二、工作目标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2、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

    2、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3、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的学困生的比例。三、具体工作(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二)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

    3、除了要加强幼儿园老师和一年级教师之间的联系,同是还要加强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三)加强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时应该做好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适时调整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四)加强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五)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

    4、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小学幼小衔接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二、工作目标: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2、通过活动,使大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

    5、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三、具体措施: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

    6、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

    7、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幼小衔接工作计划(3)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 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

    8、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地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一、在大班末期实施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早晨入园要求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的良好习惯2、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作为改成

    9、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需安静倾听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7、要求幼儿自背小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1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型接触应成为主体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3、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

    10、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4、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正确指导孩子阅读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上课?一天上几节课?上课时怎样坐?午饭在哪吃?参观时可与小学生交谈,了解小学情况,参观回来后在组织谈话,解决疑惑,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为入学做好准备)2、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3、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的交替观摩活动。第 9 页 共 9 页仅供参考感谢浏览!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幼小衔接工作计划.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