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导管注浆量计算.doc

    • 资源ID:75210       资源大小:44.9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导管注浆量计算.doc

    1、竖井小导管注浆量计算一、注浆量计算方法一:Q=Ahn(1+)Q注浆量;A注浆范围岩层表面积;h注浆有效长度;n地层孔隙率(根据地层而定);注浆孔隙充填率,一般在0.70.9或通过试验;浆液损失率,一般取1030;其中A=(6.6+5.2)*2*(0.5*1.5*2), (6.6+5.2)*2为注浆周长,(0.5*1.5*2)为注浆扩散高度;h为注浆有效长度,由于导管水平夹角为30故h=cos30*3.0m=2.6m;n为0.39,设计给出天然孔隙比0.65(e0=V孔/(V总- V孔)=0.65),推出天然孔隙率n=V孔/V总=0.39;(注:n的取值现场实际情况较其它类似情况大得多);注浆孔

    2、隙充填率,估取0.9;浆液损失率,估取20;(注:未考虑现场涌水量过大,20%为保守估计值);据上,当小导管每环间距1.5m时:Q=(6.6+5.2)*2*(0.5*1.5*2)*2.6*0.39*0.9*(1+0.2) =38.76m3 则每延米注浆量Q=38.76/1.5=25.84m3故总的注浆量Qm=13.635*25.84=352.33m3(13.635m为图纸注浆范围)方法二(参照横通道小导管注浆计算原理,即按总量计算注浆量):每环注浆总量:Q=S*G*L = (8.0*6.6-5.2*3.8) *0.39*3.0 =38.656m3S注浆扩散范围面积(扩散范围暂为0.7m);G岩

    3、体孔隙率(根据孔隙比换算成孔隙率),本围岩孔隙率较大,暂取较小值39%。L导管有效长度,m,为 3.0m;则每延米注浆量Q=38.656/1.5 =25.77m3故总的注浆量Qm=13.635*25.77=351.37m3(13.635m为图纸注浆范围)二、水泥-水玻璃双液计算竖井注浆为水泥-水玻璃双液,体积配合比根据实际需要现场调配,其依据是根据文献山东交通科技(见附件)一书总第一百六十九期(2004年12月)对隧道注浆(水泥-水玻璃双浆液)的探讨,现场体积配合比根据实际调配为1:0.5(水泥浆:水玻璃),水泥浆重量比为1:1(水泥:水)。水泥浆密度为1.52g/m3,水玻璃密度为1.38g

    4、/m3,计算如下:水泥总用量:Q=(351.37*1/1.5)*1.52*1/2=178.02t水玻璃总用量:=(351.37*0.5/1.5)*1.38161.63t横通道小导管注浆量计算根据隧道施工规范里的单孔注浆计算量是在很理想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能很好的反映实际情况,因为实际施工中因钻孔偏差或钻眼内的地质原因, 注浆液窜浆或跑浆经常出现,每个注浆管内的注浆 量很不均匀,因此理论单眼注浆量尚不能作为单孔 注浆的一个控制指标,应以整排小导管的理论推算 总量作为控制指标。故按整排小导管上下各0.5m 1m范围的岩土体内均已注浆填充考虑,应以下列公式估算注浆总量。 Q=(/360)(R+t)2-

    5、R-t)2GL式中:Q注浆量,m3; 拱部小导管布设范围相对于圆心的角度; R小导管位置相对于圆心的半径; t浆液扩散半径,0.5m1m,本扩散半径暂取0.7m; L小导管有效长度,m,本管取3.0m; G岩体孔隙率,本围岩孔隙率较大,暂取较小值39%。据上,横通道小导管每环注浆计算如下:Q=(/360)(R+t)2-(R-t)2GL=3.14*47.156/360*(4.2+0.7)*(4.2+0.7)-(4.2-0.7)*(4.2-0.7)*0.39*3 +3.14*132.843/360*(1.45+0.7)*(1.45+0.7)-(1.45-0.7)*(1.45-0.7)*0.39*3=11.16m3则每延米注浆量Q=11.16/1.5 =7.44m3故总的注浆量Qm=33.206*7.44=247.05m3(33.206m为图纸注浆范围)


    注意事项

    本文(小导管注浆量计算.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