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业设计工程教学大纲.doc

    • 资源ID:77189       资源大小:162.5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设计工程教学大纲.doc

    1、目 录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3工业设计思想基础课程教学大纲8现代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0工业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20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6现代美学课程教学大纲29人机界面设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32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35CAD基础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43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中文):专业英语 学分数: 2学分课程名称 (英文):Professional English formechanical engineering课内学时数:32(最低要求) 上机(实验)时数:0小时课外学时数:4 (最低要求)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 (上机、实验)教学

    2、要求:1 了解先进的工程材料2 了解机械加工方法与设备3 了解公差与夹具4 了解非传统加工方法5 了解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6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知识7 了解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8 了解快速成形制造技术9 了解纳米与微机械制造技术10 了解智能制造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 500字以内):本教材共分两大部分,每部分有16个单元。第一部分为机械制造基础,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及其处理、机械加工方法、公差与夹具、非传统加工方法等;第二部分为先进制造技术,内容涉及制造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造

    3、快速成形、纳米与微机械制造、半导体制造、机械测量与反求工程,以及计算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机械工程技术应用文体范例,有产品说明书、广告、报价单、售货合同及科技论文写作指南等。课程大纲(具体到章、节、小节):Part FUNDAMENTAL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第一章 制造工程基础Unit 1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一单元 先进工程材料)Unit 6 Injection Molding(第六单元 注塑成型)Unit 7 Metal Cutting(第七单元 金属切削)Unit 8 Grinding

    4、第八单元 磨削加工)Unit 11 Lathe and Turning(第十一单元 车床和车削)Unit 12 Drilling and Milling(第十二单元 钻削和铣削)Unit 13 Jigs and Fixtures(第十三单元 钻模和夹具)Unit 14 Limits and Tolerances(第十四单元 极限和公差)Unit 15 Unconventional Machining Processes (第十五单元 非传统加工方法)Par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第二章 先进制造技术Unit 1 Computer Techno

    5、logies(第一单元 计算机技术)Unit 2 Numerical Control of Production (Equipment第二单元 数控加工设备)Unit 7 CAD/CAM/CAPP(第七单元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规划)Unit 10 Virtual Manufacturing and Networked Manufacturing(第十单元 虚拟和网络制造)Unit 11 Rapid Prototyp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第十一单元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Unit 12 Nanomaterial and Micro-Machin

    6、e(第十二单元 纳米材料和微加工)Unit 13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第十三单元 智能制造)参考教材名称: 叶邦彦,陈统坚编:机械工程英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主要参考书:1) 唐一平主编:先进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卢秉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预修课程(最低要求):工程材料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装备与制造技术基础适用专业: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中文):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学分数: 2学分课程名称 (英文):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

    7、n课内学时数:60(最低要求) 上机(实验)时数:12小时课外学时数:20 (最低要求)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上机、实验 教学要求:本课程适用于机械工程类、仪器类、测控类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计算机技术之需要,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原理、输入输出系统、掌握计算机通信、计算机数据采集、测控技术等知识,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硕士论文研究打好基础。课程内容简介 ( 500字以内):第1章介绍微型计算机硬件与系统,学习微机的处理器及其发展技术、总线技术、存储技术、BIOS、中断技术、各类流行的操作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等。第2章介绍计算机测控系统,学习单片机、DSP、ARM等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

    8、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控机床等。第3章介绍计算机通信技术,学习近程通信常用的USB和RS232通信协议、中远程通信常用的RS422、RS485通信协议以及485组网技术、RS232与RS485电平转换技术、TTL与RS232电平转换技术、并行通信技术、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等。第4章介绍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学习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滤波技术、模数转换器与转换技术、数模转换器与转换技术。第5章介绍计算机测控应用技术,学习PID控制技术、PWM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虚拟仪器设计、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设计等。第6章介绍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技术,主要是目前还在大量使用并

    9、高速发展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课程大纲(具体到章、节、小节):第1章 微型计算机硬件与系统1.1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器1.2微型计算机总线1.3存储器 存储器类型与存储体系结构随机主存储器(RAM) 辅助存储器1.4微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1.5 中断系统1.6 操作系统(OS) Windows 95 Windows CE Windows NT(工作站) Windows 98 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LINUXC/OS-II1.7常用输入输出设备1.7.1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 显示器打印机第2章 计算机测控系统2.1 单机嵌入

    10、式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 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2.2工业控制计算机 工控机概述 Compact PCI总线工控机STD总线工控机2.2.4 PC104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2.3可编程控制器(PLC)2.3.1 PLC的应用特点2.3.2 PLC的基本结构2.3.3 PLC的工作原理2.3.4 PLC编程技术2.4数控机床第3章 计算机通信技术3.1 USB接口 USB概述3.1.2USB系统 USB总线拓朴 USB通信端点与管道USB总线协议3.1.6 USB接口器件介绍 USB接口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3.2 RS-232C接口 RS-232C传递信息的格式标准

    11、RS-232C标准的信号线定义 信号线的连接和使用 RS-232C电气特性 机械特性3.3 RS-423A/422A/485接口 RS-423A 接口3.3.2 RS-422A接口 RS-485接口3.3.4 RS-232C与RS-422A的转换 RS-423A/422A/485接口性能比较3.4 CAN总线接口 CAN总线特点标准CAN总线和扩展CAN总线的关系总线仲裁出错处理内置两路CAN控制器的微处理器DS80C5903.5 并行接口3.5.1 并行接口原理3.5.2 PC兼容并行打印机接口 IEEE488总线3.6 计算机网络与TCP/IP协议 Internet TCP/IP协议 In

    12、ternet的传输原理与服务功能 Internet在中国第4章 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4.1集成运算放大器与信号调理运算放大器主要参数虚地概念 集成运放的典型应用线路4.2 采样保持电路4.3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4.4 采样偏差的校正技术4.5 信号隔离与选通技术4.6 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技术干扰因素与抗干扰基本方法 若干特殊滤波技术4.6.3 AD转换过程中的抗干扰技术4.7 D/A转换技术与应用电路R-2RT形电阻网络型DAC的工作原理 权电阻型DAC的工作原理 DAC的性能指标4.7.4DAC0832及其与计算机的接口4.7.5 8位以上DAC及其与微机的连接4.8 A/D转换技术与应用电路逐

    13、位逼近式AD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双积分式AD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模数转换器结构及工作原理4.8.4 AD574系列A/D转换器及其与计算机接口技术4.8.5 12位A/D转换器MAX186/MAX188第5章 控制系统应用技术5.1 控制系统概述5.2 PID控制技术 常规PID控制 自适应PID控制 智能PID控制5.3 步进电机的PWM控制技术5.3.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5.3.2步进电机概述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恒力矩均匀细分驱动技术全数字PWM逆变驱动技术5.4 变频调速技术异步电动机概述异步电动机调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变压变频协调控制 我国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概况5.5 虚拟仪器

    14、设计5.5.1 虚拟仪器基本概念5.5.2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系统5.5.3 虚拟仪器设计举例5.6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5.6.1 概述5.6.2基于串行总线配料控制系统5.6.3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玻璃生产线原料配料控制系统5.7 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设计 设备状态监测的意义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的分析方法 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的网络化设计第6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6.1 8位单片机系列产品6.2 8051单片机6.2.1 8051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2.2 8051封装与引脚功能 时钟电路 复位和复位电路 存储器结构 指令部件 特殊功能寄存器区 布尔处理器6.2.9 805

    15、1单片机程序执行方式6.2.10 8051单片机低功耗操作方式6.2.11 8051单片机编程和校验方式6.2.12 8051的机器周期与指令周期6.2.13 8051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时序6.2.14 8051的系统扩展6.2.15 8051的中断系统6.2.16 8051的定时器/计数器6.2.17 8051的串行接口6.3 单片机在冲床自动控制中的应用6.4 多功能单片机C8051F6.4.1 C8051F特性简介 指令集 中断系统 电源管理方式参考教材名称:毕宏彦主编:计算机测控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主要参考书:1)刘乐善等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

    16、1. 2)薛钧义等微机控制系统及应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预修课程(最低要求):IBMPC微型计算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适用专业:机械工程;仪器科学;自动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思想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中文):工业设计思想基础 学分数: 2 学分课程名称 (英文):Approaches to Industrial Design课内学时数:32 上机(实验)时数:0小时课外学时数:16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 实践环节 教学要求:1建立职业价值观:设计必须创新,模仿就是剽窃。建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2该课程的目的是汲取历史上有意义的设计思想,同时反省工业革命以来的教训,

    17、例如以机器为本,破坏了自然环境,制造了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等。3教师必须能够正确评价工业设计的历史线条和各种设计观点,重点是现代美(又叫功能主义、机器美)、结构主义、有机主义、机器中心论、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必须注意区分传统的工艺美术和轻工业。本课程内容会涉及到艺术史、工艺美术、建筑、广告、服装、陶瓷、玻璃、摄影等,但是这些方面不是工业设计重点,也不是工业设计的主流,工业设计的主流对象是工业产品。工业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建立和谐的物人关系。4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传授的,而不是教师自己认为的那些书本内容,所以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学生做出设计职业行为

    18、的示范,工业设计师应当是有爱国价值观,有社会职业道德的理想者,应当成分发挥创新能力,坚决杜绝剽窃模仿。5授课的中心指导思想是激发设计思想,教师必须从课堂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能够即使抓住核心问题,迅速组织出一套有效内容和方法。教学中抓住创新主题。创新行为方式的可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大量实践,不断尝试,发现需要,发现和解决设计问题,探索发现式思维。防止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和个体思维行为方式。教课中要传授完整知识,即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积极开展师生讨论,明确要学习什么、怎么学。6要正确评价艺术、心理学、社会学、人机学、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工业设计概念、工业设计的目的

    19、设计包含的范围、主要设计思想及发展过程,其中设计思想是重点。主要内容是: 1介绍工业设计职业思维和行为方式;2概括介绍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和各种设计思想;3激发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发现自己的发展方向;4了解工业设计师的行为方式,包括怎样进行调查发现设计信息、发现设计课题、认识设计过程、认识主流设计观点,建立职业道德。课程大纲:第1章 技术美和后现代设计思想(12学时)1.1功能主义设计简史:包括艺术和手工业运动,工作联盟,包豪斯,乌尔姆造型学院; 1.2功能主义设计:几何造型,技术美。1.3结构主义1.4有机主义(organism)1.5西方国家工业设计简介主要包括意大利,美国,日本,斯堪底

    20、纳维亚等;1.6中国人的审美观;1.7专题。第2章 三种设计价值观念(4学时)2.1机器中心论2.2以人为本2.3以自然为本: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第3章 设计实践设计调查与改进设计(16学时)要求每个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发现两个设计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参考教材名称:李乐山著:工业设计思想基础2001年:建筑工业出版社。主要参考书:李乐山著:工业社会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预修课程(最低要求):研究生通识课适用专业: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工业工程等设计类专业。现代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现代机械设计 学分数:2 学分(英文)Design of Modern Machines

    21、 课内学时数 40上机(实验)学时数:20课外学时数 20授课方式:课堂授课+(上机、实验) 课程主要内容:1.绪论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1.1 现代制造业的特点 网络经济时代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制造业 现代制造业的T、Q、C、S 、E 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1.2 机械设计及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过程 产品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现代产品设计的特点1.3 机械设计的学科体系与相关学科 学科体系 相关学科1.4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发展方向 领域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 机械基础设计理论和方法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 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技术 信息集成与设计过程管理 设计过程的支撑技术2.

    22、 现代设计概述2.1 研究现代设计理论必要性 创新遇到的挑战 传统企业运作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现代设计. 为什么要研究现代设计理论2.2什么是现代设计 理想的设计流程 创新过程 基于Internet的现代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的一般过程.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2.3现代设计理论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之一设计过程理论 基本要素之二性能需求驱动理论 基本要素之三知识流理论 基本要素之四多利益方协调理论2.4现代设计的方法 产品概念设计异地协同设计 仿真与虚拟现实 超级并行计算 远程资源共享 2.5成功运作现代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进设计过程 新设计过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工具选择 新设计过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

    23、问题观念的更新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3. 现代设计的基本理论3.1 概述 设计的理论方法 设计方法学 设计理论分层3.2 产品设计的典型理论方法.通用设计理论和泛设计理论3.2.2 Pahl和Beitz的理论 公理设计. TRIZ理论 可靠性设计理论3.3 典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共性3.4 现代设计技术体系. 基础技术. 主体技术. 支撑技术. 应用技术 4. 现代设计中的知识获取4.1 知识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作用、形成和使用. 知识的产生周期 . 现代设计是基于知识的设计. 创新与知识的关系4.2 知识资源的构成及特点核心知识资源管理与共享的困难知识获取对于资源的依赖性 资源的结构4.3

    24、 获取设计知识的信息来源与获取方法. 已有知识. 市场信息. 数字仿真或虚拟现实. 物理模型试验. 样机试验4.4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融合. 数据挖掘知识挖掘5. 创新设计5.1 创新的意义 全新的竞争. 企业的寿命.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产品形成过程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产品形成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企业面临的压力5.2 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内涵 创新的内涵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产品创新的内涵 研发中的 “创新杀手”5.3创新三要素. 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新要素之一. 创新要素之二. 创新要素之三5.4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 TRIZ 理论体系的构成. TRIZ理论

    25、解决问题的过程. 先进的创新技法5.5 计算机辅助创新CAI . 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 创新方案库的构建过程. 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的主要特点. 应用举例6. 协同设计6.1对协同设计的需求 挑战与机遇 异地协同设计与制造协作产品开发与传统产品开发6.2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集成制造中的协同问题 异地协同的概念6.3协同设计的实现条件网络环境 以产品为中心的信息流动 信息与网络协同设计环境6.4 基于网络的协同技术 研究目标 主要内容 基于WEB的协同6.5 PDM/PKM技术6.5.1 PDM的内涵 6.5.1 PDM的应用及问题7. 全生命周期设计7.1 全生命周期设计7.2 进行全生

    26、命周期设计的必要性7.3全生命周期设计的内容用户需求驱动的产品总体方案设计产品设计与性能仿真可测试性设计可维修性设计绿色设计8. 可靠性设计8.1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方法论8.2复杂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8.3可靠性与强健性的综合设计9. 优化设计9.1数值优化方法9.2非数值优化方法9.3复杂系统的优化设计七、选课要求、预修课程机械设计八、适用专业机械学院、能动学院、电气学院各有关专业。九、主要参考书目Nam Pyo Suh,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M.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1990,中译本,公理设计发展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7、谢友柏等译,2004年(按计划8月出版);Pahl GBeitz WKonstruktionslehre, Handbuch fuer Studium und Praxis, Zweite AuflageSpringer-Verlag, Berlin/Heidelberg中译本工程设计学,学习与实践手册张直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年。黄靖远等主编,机械设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谢友柏现代设计与知识获取 中国机械工程 No.6, 1996pp. 36-41。Y-B Xie. Knowledge based innovation design of products in

    28、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alifornia: Proceedings of USA-China Workshop on Advanced Machine Tool Research: electronic version, organized by NSFC and NSF of US on 5 - 8th, January, 1999 in USC, California USA.谢友柏. 分布式知识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中国机械工程. 1998, 9(2): 16-18.黄业清等. 基于Agent的分布式智能协同设计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9(

    29、8): 25-27.白作霖. 基于CSCW的多Agent协同式检测规划模型的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1998, 9(6): 6-9.Zhang Youyun, and Xie Youbai, “Diagnosable Design of Hydrodynamic Rotor Bearing Systems”, Proc. Of 199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Xian China, June 16-18, p891-895,1999;张优云,谢友柏,“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现代设计技术”, 中国

    30、机械工程, Vol.8 No.5, p101103, 1997;Roger N Nagel, 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trategy. Bethehem: Iacocco Institute, Lehigh University, 1992, 1-2;Gordon D. Robinson, DFT, test lifecycles and the product lifecycle, IEEE International Test Conference (TC) Sep 28-Sep 30 1999, IEEE p 705-713;Z. K

    31、ovacs, J.-M. Le Goff & R. McClatchey, Support for product data from design to production,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Vol. 11 No.4, Oct. 1998, p285-290;Jonathan W. Fox & David R. Cramer, Hypercars: a market-oriented approach to meeting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goals, SAE Special Public

    32、ations v 1263 Feb 24-27 1997 1997 SAE p 163-170;Umeda Y. A design methodology for a self- maintenance machine based on functional redundancy. In:Design Theory and Methodology-DTM 92. New York: ASME, 1992: 317-324.工业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中文):工业社会学 学分数: 2学分课程名称 (英文):Industrial Sociology课内学时数:32(最低要求) 上机(实验)时

    33、数: 小时课外学时数:4 (最低要求)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 (上机、实验) 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其要求如下:1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基本的社会人文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分析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社会调查:进行企业调查和家长访谈。企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的普遍价值观及人才观,并将其与学生自己及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性进行对照。通过家长访谈使学生了解家长的人生过程(及家庭史),听取家长对自己的批评和建议。3撰写论文: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在收集资料的情况下,结合调查报告,对课程学习进行总结。4课程考核:

    34、以开卷形式,结合实际对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提高进行评价。课程内容简介 ( 500字以内):本课程属于人文素质基础教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工业化社会的基本社会特性,了解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从而辨别并防治西方化的社会病态、心理病态和环境病态,克服转型期三大心理问题(自我中心、封闭思维、农耕意识)的负面影响,转变当代青年三大心理问题(懒惰、贪婪、攀比)。课程通过认识文化的作用,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互动,建立适合我国当代社会的人格、人文和能力(PHA),使大学生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化社会的价值观、社会性、职业道德和社会群体行为方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完整的人。同时从社会学角

    35、度建立现代工业设计思想,并树立生态设计和可持续设计思想。课程大纲(具体到章、节、小节):绪论:社会学的目的和方法第1章 西方现代化的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 1.1 古希腊 概述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与科学 古雅典黄金时代 1.2 古希腊所产生的“西方现代”的含义 古希腊哲学的意义 雅典的民主政治 道德 学校教育 艺术 古希腊思想方式对西方的影响1.3 古罗马和殖民地的起源 概述 古罗马的三个历史时期 殖民地的起源第2章 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一些经验和教训2.1 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引发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 国富论的核心价值观:自由竞争 社会达尔文主义 2.2 自由竞争带来的负面作用 2.3

    36、德国工业化过程:“教育救国”的起源 2.3.1 19世纪德国状况 德国教育改革的目的 世界现代理科大学的起源:柏林大学 工程技术教育 德国教育的效果 德国教育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德国工业化的经验2.4 法国工业化过程2.5 日本工业化过程 早期日本的改革 明治维新 日本工业化的四个关键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2.6 美国工业化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美国独立后的发展概况 美国式工业化特点 重视教育 美国利益至上 新帝国主义第3章 文化3.1 文化的含义 为什么研究文化 当前的文化概念 语言、爱国主义和国家统一3.2 价值观念 什么是价值观念 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 历史转型期的现象:缺乏普遍一致的

    37、社会核心价值观 爱国价值观念 3.3 科学价值观 什么叫“科学” 西方“方法论”中的缺陷“数学是科学皇后”论 技术科学的形成 技术科学与方法论3.4 科学有祖国 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有祖国 我国古代的科学 西方国家为什么需要外国留学生3.5 开拓我们的工业社会文化 教育作用之一:延续传播文化 开拓文化的第一步:发展价值观念 3.6 道德 外界控制和内在控制 道德的基本特性 工业社会道德的基本特点 道德与感情的联系 导致社会风气不良的主要因素 道德发展理论 3.7 四代人的自述 为国献身的一代 务实的一代 当年他们16岁 3.7.4 80年代大学生的自述 3.8 社会交往 家庭生活 在社会上与陌生

    38、人打交道 朋友概念 改变行为方式 3.9 社会角色期待 服务与享受 松散交往 请教 讨论 合作 首创 主辅 理解第4章 文化的相互作用4.1 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互动 欧洲早期对中国的关注 欧洲的“中国热” 莱布尼茨与中国 沃尔夫与中国4.2 与一个德国人的长谈4.3 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的形成 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金钱对美国人的作用 怎样使美国安定 英、美“竞争”的区别4.4 美国的文化冲突 美国历史上的文化冲突 工业化时期的冲突方式 新冲突 美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矛盾造成当代社会问题4.5 文化互动 价值观影响理解 与中国有关的几个外国人 美国怎样看待中国 从“9.11”事件所看到的

    39、文明冲突 宗教冲突 4.6 关于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者的特点 4.7 追求自我实现的后果第5章 西方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的几个特点5.1 西方机械论形成的主流设计思想5.2 机器控制人与泰勒制 机器控制人 泰勒制的基本内容 泰勒管理法的实施 动作研究的起源 泰勒管理法与福特流水线的结合 泰勒制的影响和效果5.3 美国工厂自动化 美国工厂自动化的起源 从数控机床到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CIMS) 5.4 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文化的大致现状 生存方式 企业形象设计 价值观念、道德与群体行为方式 西方的人模型 怎样看企业文化 德国人的理性 对自由竞争的误解5.5 知识产权 有关的知识产权公约

    40、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大致保护的内容 5.6 王安电脑公司 5.7 IBM公司第6章 现代化6.1 西方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概述 西方对现代化的研究 西方研究现代化中考虑的一些问题6.2 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反应 几种现代化理论 对西方现代化的两种不同观点 后冷战时代:“文明冲突论”与“文明共存论” 欧洲与美国的一些区别 当前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的观点 6.3 西方的现代化带来的弊端 西方的“现代”价值观念不可持续 西方的现代化不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 6.4 环境问题 沙尘暴 全球变暖 全球性的水荒 地矿资源 疾病6.5 他们怎样思考现代化 追求怎样的生活观念 调查 基本生存考

    41、虑6.6 教育 教育改革 什么是大学的基础 怎样激发能力 关于创新参考教材名称:李乐山著:工业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考书:预修课程(最低要求):无适用专业:各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中文):设计心理学学分数: 2学分课程名称 (英文):Psychology for Design 课内学时数:32(最低要求)上机(实验)时数:自选课外学时数:4 (最低要求)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 讨论 +(上机、实验)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我们在国内建立的一门新的研究性课程,目的是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其基本设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用户调查,建立用户模型,制定设计

    42、指南,建立可用性标准与测试方法。本课程目的是完成这一设计过程的第一阶段工作(用户调查)。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自己寻找选择一个人机界面的设计课题,通过学习完成用户调查。课程内容简介 ( 500字以内):本课程以动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描述了用户行动基本特性,建立用户模型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含:用户价值概念,用户需要,用户行动特性,行动需要,感知需要和认知需要。通过调查分析这些需要,建立用户模型。课程大纲(具体到章、节、小节):第1章 心理学概述2.1 本课程目的2.2 设计调查 调查效度 调查信度2.3 什么是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科学哲学三方面: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2.4心理学概述 结构主义 功能主义 简史第2章 用户动机2.1 价值定义 影响价值的因素 价值含义 价值确定标准2.2 需要 马斯洛需要理论 奴丁匮乏理论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需要的四个基本因素2.3 使用行动需要 任务目的性评价标准 行动专一性 期待性 预测性2.4 调查用户需要问题提纲第三章 用户感知3.1 感知特性 感知概念 视觉基本特性 深度感知 注意3.2 用户知觉特性 视觉意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设计工程教学大纲.doc)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