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构配件53.1 主要构配件规格要求53.2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要求74荷载94.1 荷载类型94.2 荷载标准值94.3 荷载组合115设计计算135.1 一般规定135.2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45.3 模板支撑架计算145.4 双排脚手架计算166构造要求186.1 模板支撑架186.2 双排脚手架217施工277.1 一般规定277.2 地基与基础277.3 搭设277.4 使用维护287.5 拆除288检查与验收308.1 地基与基础检查与验收308.2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308.3 脚手架
2、检查与验收309安全管理32附录A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33附录B常用水平钢龙骨的截面形状及几何特性34附录C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验收记录35本规程用词说明37引用标准名录38附:条文说明39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MembersandAccessories53.1 SpecificationRequirementsforMainMembersandAccessories53.2 MaterialandManufacturalRequirementsforMainMembe
3、rsandAccessories74 Loads94.1 LoadsTypes94.2 CharacteristicValueofLoads94.3 LoadCombinations115 DesignandCalculation135.1 General135.2 FoundationBearingCapacityCalculationofStandingTube145.3 FormworkSupportCalculation145.4 Double-rowScaffoldCalculation166 DetailingRequirements186.1 FormworkSupport186
4、2 Double-rowScaffold217 Construction277.1 General277.2 SubgradeandFoundation277.3 Installation277.4 MaintenanceforUse287.5 Disassembly288 InspectionandAcceptance308.1 SubgradeandFoundation308.2 MembersandAccessories308.3 Scaffold309 SafetyManagement32Appendix A StabilityCoefficientsforAxialCompress
5、ionMembers33Appendix B SectionShapesandGeometricCharacteristicsofCommonHorizontalSteelKeel34AppendixCConstructionAcceptanceRecordSheetsforNestedSteelTubularScaffold3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37ListofQuotedStandards38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91总则.o.为在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中,贯彻执行国家
6、现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中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和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1.1.12.1.1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nestedsteeltubularscaffold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由立杆、水平杆、可调螺杆及可调底座等构配件构成。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端接头插入立杆上的套扣式节点,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脚手架。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支撑架和脚手架两类,其
7、中支撑架为浇筑混凝土构件或钢结构安装等而搭设的承力架体。2.1.2 立杆standingtube架体中按一定标距焊接有十字套扣和连接套管的竖向支撑杆件。2.1.3 十字套扣cruciformnestedsocket焊接于立杆上的十字型连接部件,用于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2.1.4 立杆连接套管connectedcollar焊接于立杆一端,用于立杆竖向接长的专用外套管。2.1.5 水平杆ledger架体中两端焊接有端接头,且与立杆套接的水平杆件。2.1.6 水平杆端接头wedgeheadofledger位于水平杆端部,用于与立杆上的十字套扣套接的部件。2.1.7 可调水平杆adjustablele
8、dger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伸长或缩短的水平杆,在脚手架或满堂支撑架个别立杆的纵距、横距与常用水平杆的长度不相匹配的跨间使用。2.1.8 套扣式节点nestedjoint由立杆上的十字套扣和水平杆的端接头组成。2.1.9 可调螺杆adjustablescrew由螺杆、螺杆调位螺母、活动十字套扣座、套扣调位螺母和托座组成的可调节长度的螺杆。2.1.10 可调底座basejack安装在立杆底端可调节高度的底座。2.1.11 可调托座U-headjack安装在立杆顶端可调节高度的顶托。2.1.12 水平钢龙骨horizontalsteelkeel两端焊接有端接头,且与可调螺杆上活动套扣节点连接的受力杆件
9、2.1.13 剪刀撑diagonalbrace在架体竖向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根据所用的构配件不同,可分为扣件式钢管剪刀撑和套扣式撑杆剪刀撑。2.1.14 套扣式撑杆剪刀撑Iiesteddiagonalbridging分为套扣式竖向剪刀撑和套扣式水平剪刀撑。套扣式竖向剪刀撑由套扣连接件和竖向斜撑杆构成。套扣式水平剪刀撑由套扣连接件、水平直撑杆和水平斜撑杆构成。2.1.15 套扣连接件pluglock安装在立杆的套扣上,用于水平直撑杆或竖向斜撑杆或连接拉杆与立杆的连接。2.1.16 竖向斜撑杆VertiCaIdiagOnaIbraCe在支撑架和脚手架竖向对角设置的杆件,是构成套扣式竖向剪
10、刀撑的配件。2.1.17 水平斜撑杆horizontaldiagonalbrace在支撑架水平向对角设置的水平杆,是构成套扣式水平剪刀撑的配件。2.2.3 几何参数A立杆截面积;A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H1连墙件竖向间距;L1连墙件水平间距;/钢管截面惯性矩;W杆件截面模量;Q模板支撑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或者可调底座支撑点至底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h模板支撑架立杆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模板支撑架立杆顶层,或者底层水平杆竖向步距;i杆件截面回转半径;Za立杆纵距;Zb立杆横距;Z0立杆计算长度;H支撑架的总高度。2.2.4 计算系数s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z风压高度变化
11、系数;模板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2杆件长细比;2杆件容许长细比。3构配件3.1 主要构配件规格要求3.1.1 套扣式节点由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套扣和水平杆端接头组成(图3.1.1)0(八)立杆与十字套扣(b)水平杆与端接头图3.1.1套扣式节点1一十字套扣;2一立杆;3水平杆;4水平杆端接头;5一对位孔3.1.2 十字套扣应由钢材冲压而成,其高度Zz不应小于32mm,厚度彳不应小于5mm(图3.1.2)。(八)轴测图(b)平面图图3.1.2十字套扣大样3.1.3 水平杆端接头应焊接于水平杆的两端,其厚度t不应小于IOmm,下伸
12、的长度I不应小于40mmo其楔形斜面的自锁斜度宜为0.12(图3.1.3)0图3.1.3水平杆端接头大样3.1.4 水平杆端接头应与套扣匹配,水平杆端接头插入套扣内,其外表面应与套扣内表面相吻合,且端接头与套扣的对位孔宜对中。3.1.5 立杆和水平杆宜采用截面M8.3x3.2或以上规格的钢管。立杆的长度宜为600mm、900mm1200mm1800mm2100mm2400mm3OOOmrn360Omm和420Omm等规格。套扣在立杆上的间距宜按60Omm的模数设置。架体立杆纵距和横距应与水平杆的长度相匹配,立杆纵向、横向间距可取600mm、750mm900mm1OOOmrn120Omm和150
13、Omm等。3.1.6 可调水平杆由外杆、内杆、端接头及紧固螺杆组成,外杆宜采用截面M8.3x3.2的钢管,内杆宜采用截面38x3.2的钢管。紧固螺杆宜采用M16,内杆插入长度不小于150mm(图3.1.6)。3.1.7 杆的接长连接应采用接长套管,其壁厚不应小于3.2mm,长度不应小于15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1.5mm。3.1.8 支撑架顶层的可调螺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调螺杆由螺杆、螺杆调位螺母、活动套扣座、套扣座调位螺母和托座组成,螺杆的顶端与托座应可靠焊接(图3.1.8);2可调螺杆可采用实心杆或空心杆,实心杆直径不小于33mm,空心杆
14、外径不小于36mm,壁厚不小于5mm;3可调螺杆上的活动套扣节点应由活动套扣座和水平杆端接头组成,水平杆可作为梁底模的横梁或纵梁;4可调螺杆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40kN。图3.1.8可调螺杆1一螺杆;2一螺杆调位螺母;3一套扣座调位螺母;4活动套扣座;5托座3.1.9 可调底座由螺杆、立杆调位螺母和底座板组成;可调托座由螺杆、立杆调位螺母和托座板组成。螺杆与底座板或托座板应焊接牢固,可调底座的螺杆伸出长度不大于250mmo3.1.10 可调底座、可调托座和可调螺杆的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宜采用梯形螺纹。螺杆与调位螺母的旋合长度不应少于5扣,螺母高度不应小于35mm,厚度不应小于5mm。底座板
15、和托座板的厚度不应小于6mmo3.1.11 套扣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套扣连接件由连接件插头、连接件螺杆、连接件螺母组成(图3.1.11);2连接件插头接头厚度不应小于IOmm,下伸的长度不应小于40mm,螺杆为M18,螺栓配带垫片螺母。其楔形斜面的自锁斜度宜为0.12。图3.1.11套扣连接件1一连接件插头;2一连接件螺杆;3一连接件螺母3.1.12 水平斜撑杆宜采用不小于42x2.5钢管,两端焊有专用端接头,其厚度万不应小于5mm,下伸的长度I不应小于40mm(图3.1.12)o图3.1.12水平斜撑杆1专用端接头;2一钢管3.1.13 竖向斜撑杆和水平直撑杆宜采用不小于M2x2.5钢管
16、两端压扁并开螺杆孔形成扁形接头,长度/宜为120mm,宽度8宜为70mm,螺杆孔直径为40mm(图3.1.13)。图3.1.13竖向斜撑杆和水平直撑杆1扁形接头;2钢管3.1.14 连接拉杆宜采用不小于042x2.5钢管,长度L为680mm,两端压扁并开螺杆孔形成扁形接头,扁形接头尺寸同第3.1.13条款(图3.1.14)。图3.1.14连接拉杆1扁形接头;2钢管3.2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要求3.2.1 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立杆、立杆连接套管、可调底座、可调托座、调位螺母、套扣和水平杆端接头宜采用Q235B
17、钢材,水平杆可采用Q235A钢材。钢管应采用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3.2.2 主要构配件允许偏差应按表3.2.2采用。表322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允许公差要求构配件名称检查项目公称尺寸(mm)允许偏差(mm)检测工具立杆长度600、900、1200、1800、2100、2400、3000、3600、4200+0.5钢卷尺厚度3.2+0.32游标卡尺外径48.3+0.5游标卡尺套扣间距600+0.5钢卷尺杆件垂直度一/1000专用量具水平杆长度与立杆常用的纵距、横距600、750、900、1000、1200和1500等相
18、匹配+0.5钢卷尺可调水平杆长度600至1000、1000至1500+0.5钢卷尺水平直撑杆长度与立杆常用的纵、横距等相匹配+0.5钢卷尺水平斜撑杆长度与立杆常用的纵、横距等相匹配+0.5钢卷尺竖向斜撑杆长度与立杆常用的纵、横距及步距等相匹配+0.5钢卷尺连接拉杆长度680+0.5钢卷尺套扣厚度三5+0.3游标卡尺高度三32+0.5游标卡尺端接头厚度二10+0.3游标卡尺长度三40+0.5游标卡尺专用端接头厚度三5+0.3游标卡尺长度N40+0.5游标卡尺活动套扣座套扣厚度三5+0.3游标卡尺套扣高度三320.5钢卷尺钢管长度1200.5钢卷尺可调螺杆螺杆长度12000.5钢卷尺托座板厚度26
19、0.2游标卡尺实心杆直径33+2游标卡尺空心杆外径36+2游标卡尺空心杆壁厚5+0.3游标卡尺注:上为杆长。3.2.3 十字套扣与立杆的连接、水平杆与端接头的连接、水平斜撑杆与专用端接头的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满焊,焊脚尺寸不应小于4mm。3.2.4 构配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两端面应平整;2焊缝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漏焊、焊穿、裂纹和夹渣等缺陷。3.2.5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表面宜浸漆,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标识应清晰。4荷载4.1 荷载类型4.1.1 作用于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4.1.2 模板支撑架的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
20、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1模板自重,包括:模板和模板支承梁的自重;2模板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水平钢龙骨、可调螺杆、剪刀撑等;3防护设施自重,如:护栏、安全网等;4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和钢筋自重。4.1.3 模板支撑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等施工荷载;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3风荷载。4.1.4 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1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2其他构配件与防护设施自重,如:脚手板、挡脚板、护栏、安全网等。4.1.5 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1
2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施工荷载;2风荷载。4.2荷载标准值4.2.1 模板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支模方案确定,对有梁楼板及无梁楼板的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4.2.1采用;表421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项目名称木模板定型组合钢模板无梁楼板的模板及小楞0.300.50有梁楼板模板(包括梁模板)0.500.75楼板模板及架体结构(楼层高度4m以下)0.751.102模板支撑架的防护设施自重应按本规程第4.2.2条中第24款采用;3新浇筑混凝土结构自重(包括混凝土和钢筋)标准值,对普通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5.5kN
22、m3,对普通板钢筋混凝土自重可采用25.1kNm3,对特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2.2 脚手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按其搭设尺寸确定;2木脚手板、冲压钢脚手板、竹笆片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及挂扣钢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宜按表4.2.2取用;表42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类另U标准值(kNm2)木脚手板0.35冲压钢脚手板0.30竹笆片脚手板0.10竹串片脚手板0.35钢脚手板0.20钢筋格栅脚手板0.103作业层的护栏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可按0.17kNm取值;4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可按O.OlkN/n?取值。4.2.3 模板支撑架及
23、脚手架可变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不应低于表423-1的规定。表423-1模板支撑架施工荷载标准值类另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架一般2.0有水平泵管设置4.0钢结构安装模板支撑架轻钢结构、轻钢空间网架结构2.0普通钢结构3.0重型钢结构3.5其他三2.02模板支撑架上移动的设备、工具等物品应按其自重计算可变荷载标准值。3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不应低于表4.2.3-2的规定。表4.232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序号脚手架用途施工荷载标准值(kN/n?)1砌筑工程作业3.02其他主体结构
24、工程作业2.03装饰装修作业2.04防护作业1.0注:斜梯施工荷载标准值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取值不应低于2.0kNm204当脚手架上存在2个及以上作业层同时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4.0kNm2o4.2.4 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上振动、冲击物体应按其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后取值计入可变荷载标准值,动力系数可取1.35o4.2.5 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其标准值可取计算工况下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并应以线荷载的形式作用于模板支撑架上端水平方向。4.2.6 作用于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攻k=4z4s叱(4.
25、2.6)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W0基本风压值(kN11?),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重现期R=IO年对应的风压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用;4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4.2.6的规定取用。表426风荷载体型系数4背靠建筑物状况全封闭墙敞开、框架和开洞墙架体状况全封闭Loo1.30敞开式StW注:1。为挡风系数,=1.24/Av,其中An为挡风面积(m/AV为迎风面积(m2);2当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时,取=0.8,4最大值取I。;34tw值可将架体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6、的规定计算。4.3荷载组合4.3.1 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设计应根据正常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4.3.2 模板支撑架、脚手架结构及构配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荷载的基本组合:1模板支撑架荷载的基本组合应按表432-1的规定采用。表4.321模板支撑架荷载的基本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基本组合水平杆强度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c施工荷载及其他可变荷载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施工荷载+匕其他可变荷载立杆稳定承载力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c施工荷载及其他可变荷载+少W风
27、荷载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施工荷载+匕其他可变荷载十八风荷载倾覆立杆地基承载力永久荷载+施工荷载及其他可变荷载+风荷载注:1表中的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表示代数相加;2匕为施工荷载、其他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匕为风荷载组合值系数;3强度计算项目包括连接强度计算;4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在室内或无风环境下不组合风荷载;5倾覆计算时,抗倾覆荷载组合不计入可变荷载。2脚手架荷载的基本组合应按表432-2的规定采用。表432-2脚手架荷载的基本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基本组合水平杆强度;型钢悬挑脚手架悬挑钢梁强度、稳定承载力永久荷载+施工荷载立杆稳定承载力永久荷载+施工荷载+匕风荷载连墙件强度、稳定
28、承载力风荷载+3.OkN立杆地基承载力永久荷载+施工荷载4.3.3 模板支撑架、脚手架结构及构配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1模板支撑架荷载的标准组合应按表433-1的规定采用。表433-1模板支撑架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标准组合水平杆挠度永久荷载注:适用于模板支撑架顶水平杆承重时的挠度计算。2脚手架荷载的标准组合应按表433-2的规定采用。表4.332脚手架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标准组合水平杆挠度永久荷载型钢悬挑脚手架悬挑钢梁挠度4.3.4 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表434的规定。表434荷载分项系数结构种类验算项目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Xg可变荷载脚手
29、架强度、稳定承载力1.21.4地基承载力1.21.4挠度1.00模板支撑架强度、稳定承载力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1.21.4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1.35地基承载力1.21.4挠度1.00倾覆有利0.9有利0不利1.35不利1.45设计计算5.1 一般规定5.1.1 结构设计应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5.1.2 模板支撑
30、架和脚手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纵横水平杆、水平钢龙骨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套扣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1.3 计算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4.3.4条执行。5.1.4 算变形(挠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434条执行。5.1.5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5采用。表5.L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Q34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300弹性模量
31、E2.061055.1.6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6采用。表5.1.6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项目承载力设计值单个套扣孔(抗剪)10水平杆与端接头间的连接焊缝(抗剪)10调位螺母(抗剪)40底座(抗压)405.1.7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7中规定的容许值。表5.1.7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构件类别容许挠度q脚手板,纵向、横向水平杆/150与IOmm注:/为受弯构件跨度。5.1.8 模板支撑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150,脚手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10,其他杆件中的受压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250,受拉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350o5.1.9 脚手架结构设计应根
32、据脚手架种类、搭设高度和荷载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脚手架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5.1.9的规定。表5.1.9脚手架的安全等级双排脚手架型钢悬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作业)模板支撑架安全等级搭设高度(m)荷载标准值(kN)搭设高度(m)荷载标准值(kN)搭设高度(m)荷载标准值(kN)搭设高度(m)荷载标准值(kN)402016815kNm2或W20kNm或W7kN点II402016815kNm2或20kNm或7kN点I注:模板支撑架的搭设高度、荷载中任一项不满足安全等级为II级的条件时,其安全等级应划为I级。5.1.10对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进行承载力计算时,结构重要性系数为分别取1.1(安全等级I级
33、)、.o(安全等级11级)。5.2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2.1 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A(5.2.1-DPk=丛(5.2.1-2)A式中: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kPa);Nk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kN);Ag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H?);f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确定。5.2.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察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0.4;2由载荷试验或工程
34、经验确定。5.2.3 对搭设在楼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应对支承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当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5.3 模板支撑架计算5.3.1 支撑架单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N=%gZ%k+%匕ZNQK(531)式中:N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ZNGK模板及架体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Ytvo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与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4条取值;(J-f(5.3.5)式中:M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计算的
35、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N-mm);W截面模量(mm,常用水平钢龙骨的截面形状及几何特性见本规程附录B;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表5.1.5取值。5.3.6 纵横向水平杆和作为梁底模支撑横梁或纵梁的水平钢龙骨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vv(5.3.6)式中:v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跨中最大挠度;v容许挠度,按表5.1.7取值。5.3.7 纵横向水平杆和水平钢龙骨均按简支梁计算。5.4 双排脚手架计算5.4.1 纵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挠度计算应符合本规程第5.3.5、536条的规定。5.4.2 纵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M=gjgk+(5
36、4.2)式中:Mgk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N-mm);M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N-mm);5.4.3 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4条取值;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4条取值;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根据本规程第5.3.1条取值。5.4.3 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其套扣式节点承载力应按本规程第5.3.4条计算。5.4.4 无风荷载时,单立杆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G(NGlK+Ng2k)+ZqCZNQK(5.4.4-1)式中:Ngj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Z
37、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2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Z0=h(5.4.4-2)式中:h脚手架水平杆竖向最大步距(mm);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5.4.4确定。表544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类别连墙件布置2步3跨3步3跨双排架1.451.703立杆稳定性应按本规程式(5.3.3-1)、(533-2)计算。6构造要求6.1 模板支撑架6.1.1 模板支撑架的立杆纵距、横距和步距应根据施工方案按计算确定,并根据支撑架的搭设高度选配立杆及可调托座或可调螺杆。6.1.2 对于同一个满堂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单元,其
38、立杆的纵距、横距应与水平杆的长度相匹配,在个别立杆间距与水平杆长度不匹配的跨间,宜采用可调水平杆搭设,或采用水平钢管和扣件将该跨间的立杆以及其两侧各不少于一个跨距的立杆连结成整体。6.1.3 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可调底座或垫板;2立杆应采用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位置宜错开,错开高度不宜小于600mm;3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应综合考虑配架组合或采用分区搭设。6.1.4 搭设高度不大于5m的模板支撑架,当高宽比大于2小于3且与周边建筑结构无可靠拉结时,应在架体外周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图6.1.4),剪刀撑的宽度为3m5m,在架体上部设置
39、一道连续水平剪刀撑。/图6.1.4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X/1、/Z/Z人/60。/35m1一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6.1.5搭设高度大于5m且小于8m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外周及内部纵、横向每4m6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在架体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一道连续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m-6m(图6.1.5)0三8VHV三g图6.1.5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1一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6.1.6 搭设高度8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架以及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或集中力大于7kN点的模板支撑架步距不应大于1.2m,并应在架体外周及内部纵、横向每3m5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
40、向剪刀撑;在架体上部、下部和中间每隔3m-4m设置一道连续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为3m-5m(图6.1.6)0图6.1.6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1一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6.1.7 架体的高宽比大于3和高度8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架,除应符合以上相关各条规定外,还应在架体的四周和内部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连接构件的水平间距宜为6m9m,竖向间距宜为3m4m。在无建筑结构构件进行连接时,应在架体四周采用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6.1.8 支撑架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应与支撑架同步搭设,竖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撑架纵向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6.1.9 剪刀撑可采用
41、扣件式钢管剪刀撑或套扣式撑杆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扣件式钢管剪刀撑时,钢管接长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0支撑架上部的水平剪刀撑应设置在支撑架顶层水平杆平面位置,支撑架下部的水平剪刀撑应设置在支撑架扫地杆平面位置(图6.1.4-6.1.6)o2采用套扣式撑杆剪刀撑时,竖向斜撑杆和水平直撑杆的两端通过套扣连接件固定在立杆的套扣节点上,套扣连接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100Nm,且不应大于120Nm0水平斜撑杆通过其两端的专用端接头固定在立杆的套扣节点上。支
42、撑架上部的水平剪刀撑应设置在支撑架顶层水平杆以下第一层套扣平面位置,支撑架下部的水平剪刀撑应设置在支撑架扫地杆以上第一层套扣平面位置(图6.191、6.1.9-2)o搭设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以及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三m,或集中力大于7kN点的模板支撑架,竖向斜撑杆最上端和最下端的套扣连接件的插头宜插入插销,插销直径不小于5mm,长度宜30mm。46m图6.1.9-1套扣式撑杆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一1一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图6.1.9-2套扣式撑杆剪刀撑设置立面示意图二1一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6.1.10 可调螺杆或可调托座的螺杆插入立杆顶端的长度不应小于15
43、Omm,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高度不应大于650mm(S6.1.IO-K6.1.10-2)o图6.1.10-2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1可调托座;2螺杆;3一调位螺母;4一立杆;5顶层水平杆图6.1.10-1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1螺杆;2螺杆调位螺母;3一套扣座调位螺母;4一活动套扣;5-套扣托座;6一立杆;7水平杆;8水平钢龙骨6.1.11 模板支撑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外露长度不宜大于250mm,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50mmo1.1.2 脚手架6.2.1 双排脚手架一段搭设的高度不宜超过40m,高度超高40m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6.2.2 脚手架立杆的长度和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6.1.3条的规定。6.2.3 脚手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图6.2.3-1扣件钢管剪刀撑设置示意图图623-2斜撑杆剪刀撑设置示意图1高度小于24m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由底至顶的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6m,跨越立杆的跨间不应小于4跨(图6.2.3-1、623-2);1一立杆;2水平杆;3扣件钢管剪刀撑;4斜撑杆剪刀撑2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设置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3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扣件式钢管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