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朱旗第四章第四章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目录第一节 机构康复 一、机构康复的概念 二、康复医疗机构的类型 三、康复医疗机构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社区康复 一、社区与社区康复 二、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三、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四、社区康复的特点 五、社区康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目录第三节康复医学工作方式康复协作组 一、学科间合作 二、学科内合作 三、康复协作组的人员组成 四、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 第四节康复工作流程 一、康复门诊工作流程 二、康复病房工作流程 三、社区康复工作流程目录第五节效果评定一、康复患者的疗效评定二、康复方案的效果评定三
2、康复结局重点难点v掌握1.康复医疗机构的形式2.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特点、工作目标和内容3.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流程v熟悉1.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结构和各专业人员的职责2.康复患者的疗效评定3.康复方案的效果评定v了解1.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历史2.社区康复工作流程3.康复结局评估量表和评估模式第一节 机构康复v康复服务方式(一)机构康复(二)社区康复(三)上门康复服务v机构康复的概念第一节 机构康复v康复医疗机构的类型(一)医院型 1.主体为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部门,设有门诊和住院部 2.分为综合性康复中心和专科性康复中心(二)康复科(部)1.为综合性或专科性临床医院的一个科室 2.在我国分布
3、广泛,在康复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节 机构康复(三)门诊型 1.只提供门诊康复服务 2.设有康复诊断室和部分康复治疗室(四)疗养院型 1.自然环境好,将疗养因子和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康复 2.主要收治病情稳定,需长期康复的患者第一节 机构康复(五)不完全康复型 1.主要给予支持性康复和护理,多带有福利性 2.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相结合 3.主要类型(1)长期留治中心(2)病残护理院(3)老人养护院(4)儿童福利院第二节 社区康复v社区与社区康复(一)社区 1.社区的概念 2.社区的构成 3.社区的分类(二)社区康复的概念第二节 社区康复v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社区康复的产生和
4、发展(二)我国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1.起步阶段(1986年1990年)2.试点阶段(1991年1995年)3.推广阶段(1996年至今)第二节 社区康复v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一)社会化工作原则(二)社区为本,立足社区(三)低成本、广覆盖(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五)采取适宜的康复技术(六)康复对象主动参与(七)结合中医传统疗法第二节 社区康复v社区康复的特点(一)社区为本,政府领导(二)全面康复,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三)三级网络组织结构(四)广泛参与性(五)简便有效第二节 社区康复v社区康复的工作目标(一)使康复对象身心得到康复(二)使残疾者能享受均等的机会(三)使残疾者能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
5、第二节 社区康复v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一)残疾预防(二)残疾普查(三)医疗康复(四)教育康复(五)职业康复(六)社会康复(七)独立生活指导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v学科间合作1.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合作:如康复预防、骨科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2.康复医学与非医学学科的合作:如康复工程学、康复心理学等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v学科内合作1.康复服务以治疗组形式开展2.各治疗组成员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v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结构1.康复医师为组长,病人为中心2.与国外康复治疗组成员相比,我国治疗组具备TCMT,国外治疗组成员类型多,分科细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v康复医学专业人员
6、职责(一)康复医师接诊病人,采集病历、进行体格检查,召开治疗组会议,进行功能测评,做出康复临床诊断,制订康复治疗计划,指导、监督、协调各部门康复治疗工作,负责领导本专业领域的康复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二)康复护士执行一般护理任务和康复护理任务,做好医患沟通,进行康复知识宣教,注重病房环境管理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三)物理治疗师运动功能评定和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四)作业治疗师对患者进行ADL、认知、感觉等功能评定,指导患者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训练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五)言语治疗师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构音能力、吞咽功能、失语情况、听力等评定,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及宣
7、教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六)假肢矫形器师进行肢体测量及功能检查,确定制作处方及制作假肢、矫形器,指导患者穿戴、保养和使用假肢、矫形器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七)心理治疗师进行临床心理测验和评定,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八)文体治疗师对患者生活方式、爱好、社交能力等评定,制订文体治疗计划组织患者参加文体、社交活动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九)职业顾问评定患者职业兴趣、基础和能力,进行就业咨询,求职技能训练,提供就业信息(十)社会工作者评估患者回归社会中的问题,了解患者及家属意愿,帮助患者与社区康复医院、相关政府部门做好沟通,获得支持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十一)中
8、医师负责中医会诊、进行中医诊断和开具处方,进行针灸、推拿治疗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十二)康复治疗师主要在基层工作,具备一专多能的特点,主要进行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推拿,和一些简单的语言矫治和心理康复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第四节 康复工作流程v康复门诊工作流程v康复病房工作流程第四节 康复工作流程v社区康复工作流程第五节 效果评定v康复患者的疗效评定(一)疗效等级对康复后遗留的功能障碍很难用治愈的标准衡量,因此根据其ADL或就业能力分为17七个等级 (二)功能独立性测定是综合反映患者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判断康复疗效的重要指标,包括六个方面共18项功能第五节 效果评定v康复
9、方案的效果评定(一)重返社区的人数(二)康复有效患者数与无效患者数之比(三)重残者康复效果(四)住院或康复效率第五节 效果评定v康复结局(一)常用结局评定量表生活结局生活结局健康结局健康结局治疗结局治疗结局生存质量评估生存质量评估疾病影响评估疾病影响评估功能评估功能评估QWB(安康生活质量表)(安康生活质量表)(Quality of well-being scale)SIP(疾病影响程度量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ckness Impact Profile)FIM(功能独立性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SWLS(生活满意度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10、Scale)MOS-SF36(简明调查(简明调查-36条)条)Barthel IndexFugl-Meyer Scores(适用于脑卒中患者)(适用于脑卒中患者)ASIA(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第五节 效果评定(二)结局评估时间 1.治疗结果处于持久不变的状态时 2.整个治疗结束一段时间后(三)结局评估的作用 1.帮助临床决策 2.预测康复效果 3.评估康复方案的合理性 4.助于各部门和人员间的交流第五节 效果评定(四)影响结局评估的因素 1.目标方向的问题 2.个体因素对评估的影响 3.评估结局的工具不完善(五)结局评估的模式 依据ICIDH或ICF分类法规进行评定本章小结v康复机构的形式和特点v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特点、工作内容v康复工作方式和治疗组成员工作职责v康复门诊、病房工作流程v康复患者疗效、结局评定基础与临床v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v了解康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做好职业规划v熟悉临床康复工作流程v熟悉针对患者康复效果、康复方案进行客观评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