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内科心源性休克的诊治常规一、心源性休克 是指各种原因致使心脏在短时间内心排血量 急剧且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各脏器灌注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以及重要脏器 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二、临床表现:神志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四肢末梢发凉、 脉搏细弱。收缩压w 80mmHg或原有高血压者,其收缩压下 降80mmHg或收缩压100mmHg心率、呼吸增快。少尿或无 尿。三、诊断标准有心源性基础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重度心力衰竭,大面积肺栓塞,心包填塞等。用袖带式血压计连续检测两次血压,收缩压低于 90mmHg但原先高血压的病人血压低于 100mmHg就可能发生 休
2、克。尿量少于20-30ml/h。存在休克的其他临床体征,如神志冷淡和周围血管收缩(例如皮肤苍白、淤斑和湿冷)。排除其他致低血压的原因:如低血容量,感染中毒,过敏,内分泌疾病等导致的休克。四、鉴别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常有急性失血、过多液体丧失,入量 不足等病史,血细胞增加,尿比重升高,左心充盈压正常或 降低。过敏性休克:用药后短时间内血压迅速下降为其特征。感染中毒性休克:有严重感染存在,早期外周阻力下降; 表现为温休克、晚期外周阻力增高,表现同心源性休克相似。五、治疗1. 一般治疗a)体位:病人平卧,抬高下肢b)给氧:流量2-4L/min,必要时面罩给氧,气管插管,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c)心电
3、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d)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2.纠正低血容量PCWPCVP治疗5mmHg5mmHg5先行液体耐量试验,如反应良好,cmHO,可以500-1000ml/h 静滴。如无明15mmH18mmH16不予补液,宜给予血管扩张剂gcmHO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a)儿茶酚胺类药物:(1) 多巴胺:一般用中等剂量2-10ug/kg.min ,此剂 量正性肌力作用最强,特别适用于心功能不全伴休克 患者。若此剂量血压回升不理想,可加用间羟胺。(2)阿拉明:一般剂量为2-6ug/kg.min ,常在单用多 巴胺效果不理想时加用。(3)多巴酚丁胺:常用剂量 2.5-10ug/kg.min 。用于
4、心 功能不全患者,特别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 休克明显时与多巴胺合用。b)血管扩张剂:1)硝普钠:常用剂量一般为 0.5-2ug/kg.min 。在心功 能不全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时常与多巴酚丁胺或 多巴胺合用。2)硝酸甘油:一般用量为20-40ug/min。适用于PCWP 升高而动脉压正常或轻度降低的低心排出量休克或/和心功能不全患者。4. 纠正酸中毒给予碳酸氢钠,剂量根据休克时间长短,临床状况, 血气和pH值等而定。5.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除应补充钾、钠、氯外,还应注意补充镁。6脑水肿的防治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每日1-2次。有心功能不全者可用速尿20mg静注脱水。有脑水肿明显表现者, 可以甘露醇125-250mg静脉注射,每日2-4次。7.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尽快纠正休克,避免选用减少肾血流量的缩血管药 物。密切观察尿量。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应行人工透析。8.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IABP)在心源性休克的病人, 特别是 AMI 引起的心源性休克 的病人, IABP 治疗应尽早使用。心功能不全明显时可与 正性肌力药物联合使用。9. 病因治疗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休克病因的治疗:抗感染, 抗过敏,镇痛,血管重建等。10. 激素的应用 激素可预防脑水肿,稳定和减轻病情。可应用于任何种类的 休克患者。剂量一般为 10-20mg/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