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房地产失败案例广州珠江新城.doc

    • 资源ID:86858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房地产失败案例广州珠江新城.doc

    1、房地产失败案例】广州珠江新城政府的计划经营让公主变成了灰姑娘1992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中心城市地位,提出“高标准、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国际化大都市”,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位于广州东部新中轴线上,总用地面积约6.6平方公里。北接黄埔大道,南达珠江北岸,西临广州大道中,东抵华南大道。核心地区约1平方公里,商建面积约450万平方米的珠江新城成为政府规划中城市未来的CBD区域。珠江新城拥有在广州独一无二的黄金地理位置,从功能上来说,珠江新城在过往几大中心街区功能不完善的基础上将金融、信息、行政管理、文化、休闲娱乐集于一身,形成一个综合功能的中心社区来吸引国内外财团的

    2、投资与进驻。新城的文化景观同样也是广州史无前例的。歌剧院、博物馆、冼星海音乐厅、大型绿地广场、林阴大道,人们想象中国际大都市的每个具体形象都可以预见。但是从1992年至2001年底,10年间珠江新城卖地99宗,已建成19宗,在建11宗,没有开发的有69宗之多,其中烂尾2宗。在卖出去的地块中,有三分之二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开发;到2001年底合同地价102亿,但实际只收回45亿;在卖地过程中早已打乱原来规划的地块分割,形成政府失控、投资商无所事从的不良局面。【失败因素研究】A.定位1993年规划初期珠江新城的定位是,“未来的广州新城市中心、21世纪的CBD” ;一个大型综合中心街区。B.影响因素因素

    3、一:在珠江新城的发展过程中,广州地铁随即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广州修地铁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最后敲定,庞大资金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按国际惯例,融资的核心关键是不动产抵押,而在广州政府的腰包里,珠江新城这块时价上百亿元人民币的土地,当然地成为支援地铁建设的最佳不动产抵押物。出于大笔融资的需要,广州市政府提出要求:珠江新城应提高开发强度,为地铁建设筹集更多资金。因此,从1992年10月征地通告颁布开始,广州市政府便以“五统一”的决策来营建这块宝地(即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出让、统一管理)。与此相应,珠江新城默默承担着每年十几亿的输出金额,以至于有人把珠江新城的开发称为地铁的“血库”。因素二:

    4、经济预期过于乐观。(城市中央商务区)不是仅靠行政手段,想造就可以造出来的,它是逐步形成的,虽然行政手段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重要的因素是这个城市是否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否成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辐射能力,是否有足够高的产业档次。具备了以上条件,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就会蜂拥而至,城市就会形成。现在广州市还处于朝着这些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并不具备拥有真正意义的客观条件。因素三:1993年珠江新城规划初期,国家正处于短缺型经济高涨期,土地开发采用的是小地块、高容积率开发模式,每块地建一幢楼,这种开发模式对城市形象、城市公共建筑面积、城市生态等等方面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其最主要的硬伤是

    5、缺少绿地规划。C.影响:影响一:为了筹集资金建地铁,政府迫切推地(据权威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底,珠江新城已签出合同总地价102亿元),超出自身的发展能力。而已出让的大量土地中,真正拿到手的地价只有45亿,与合同地价相差近六成,造成政府管理失控的局面。影响二:开发商认为政府将珠江新城确定为广州未来的中央商务区,未来会在这块土地上倾注相当的注意力,于是纷纷以高价购下地块(珠江新城土地价格在当年是全市最高的),造成珠江新城楼盘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没有降价空间、没有兴奋点,影响了楼盘后期销售情况。投资者没有经济回报的动力。导致政府与开发商双方利益共同受损。影响三:珠江新城核心地区约1平方公里,商建面积约450万平方米,市场消化比较困难。3


    注意事项

    本文(房地产失败案例广州珠江新城.doc)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