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现已进入实质性的新阶段。新一轮课改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国务院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明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一。今年我县被省教育厅列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标志着我县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如何适应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十六大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认为当前必须抓好校长、教师和教研员这三支队伍建设一起走进新课程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转化为行动与新课程共同发展。一、加强管理
2、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中小学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水平的差距往往带来学校之间的差距一个好的校长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一所薄弱校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甚至跃入先进行列。因此培养一批有事业心、责任心有现代办学理念善于领导的好校长是摆在教育局长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就要依法完善中小学校长的管理体制改革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逐步弱化校长的行政级别积极推进校
3、长职级制。第二建立开放的校长培训、储备机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选修学校管理培训课程建立稳定的后备校长队伍培养机制。第三完善校长继续教育制度通过课程选修、课题研究、省(市)级培训等渠道不断提高校长的个体素质。第四坚持以好的作风和办法选校长选作风好和素质高的人当校长树立“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用人观念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改革创新精神、业务娴熟、善于管理、教职工拥护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二、激活机制,协力构建一支业务精、结构优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我县现有中小学教职工.人其中公办教师.人代课教师.人。公办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有.人专科学历.人中专.人高中.人初中及以下的.人;高级职称
4、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在公办教师中原民办转公办、聘干、职工、合同工等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师队伍总体构成成分复杂学历层次偏低优秀的教师人数偏少抓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1、激活教师管理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组成机构。积极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优化队伍组成结构。加强新教师上岗培训对非师范类的新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普通话”的培训并通过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考核合格者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才允许上岗任职。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函授、自考、网络教育等各种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学习力争在20_年前高中
5、教师本科学历达80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40小学教师大专学历达40。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引导教师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积极拓展学科知识面加快知识的更新和提高。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今后一段时间以新课程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加强考核和管理。整合师资配置优化教师队伍层次结构。对全县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施宏观调控按照各类学校的教师职务比例结构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抽调得力干部和骨干教师充实相对薄弱校。严格控制城区学校教师中高级职务指标限额已超过限额学校的申报对象达到任职资格并愿意交流到薄弱校任教的可聘为高一级教师职务以促进优秀教师向师资相对薄弱学校流动。逐步实行城区学校及新录用教师到师资相对薄弱学
6、校顶岗锻炼政策从外地引进的骨干教师、毕业生优先充实到乡(镇)学校、薄弱学校任教。2、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要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系列教育活动和“教育兴衰我有责任”主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确立爱岗敬业、合作爱生的师德导向讲求师德教育的实效。制订教师行为规范要求制订科学有效的师德评估指标建立社会参与师德监督的网络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缕拦雷魑?淌甓瓤己说闹匾?谌荩?虢淌?背汀?丁拔衿榔腹夜场?p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积极探索骨干教师培养渠道和方法将学历培训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导师指导与自学提高相结合通过培养力争到20_年有1015中青年教师成
7、长为骨干教师。积极鼓励重点学校和师资薄弱校挂钩组织重点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到对口学校挂职锻炼。三、强化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理念新、科研强的教研员队伍1、教研员的任务和作用。教研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是理论者和教师间的桥梁。教研员观察思想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践层面的。长期以来教研员们习惯了给教师讲解教材、大纲把自己的想法给予教师;习惯听老师上课点评课堂得失;习惯在办公室勾画理想课堂、理想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做什么、怎么做是每一位教研员都应该思考的。课程改革为教研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教研员要发展而且应当优先、超前地发展只有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才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
8、的思想得以贯彻才能将理想中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教研员要为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做学习的先行者、理念的传播者、积极的探索者、不倦的思考者、资源的开发者。2、围绕新课程建立教学、研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教学研究应高扬新课程倡导的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教研的内容、形式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于学生身上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教研的内容:课程。教研员要将课程研究作为科研课题将问题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运用教师访问卡、课后与教师交流、教
9、学反思、听课后做案例分析等方式收集问题调动课程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研的形式:互动。由单一的讲座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论坛等多样式。教研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教研员要不断发现、收集、吸纳、推广教师们创造出来的生动、鲜活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富有个性的思想;收集、征集课程改革的信息、课程实施的资料建立信息库、案例库。教研的途径:县级、片级、校级。以校级为基础以县、片级为平台。县级教研以问题为中心确立总目标下设阶段目标;片级教研确立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组织基地骨干教师和周边校教师定期活动与学校配合共同管理;校级教研以校本教研为主抓好对各校教研组长的培训定期组织校级教研观摩活动及时分析、总结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还在人只有把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这三支队伍抓好才能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