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 资源ID:89684       资源大小:17.0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1、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姓名: 班级:一、填空(共20分,每题2分)1、( )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2、 ( )、( )都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 )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3、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 )、( )、( )类4、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 )和对一些( )的处理。5、( )会造成( )而且产生大量垃圾。6、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 ),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 )。7、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等,可能来自( )等,可能来自( ),也可能来自( )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8、

    2、我们用( ) ( )的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处理。10、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 )造成的。二、判断(共20分,每题2分)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2、购买物品我们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3、废旧日光灯管是有害的垃圾。( )4、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5、刷牙时我们要开着水龙头。( )6、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7、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

    3、流向远方。( )8、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 )9、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10、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三、选择(共10分,每题2分)1、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2、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 )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A、1 平方米 B、1平方厘米 C、1平方分米3、一粒扭扣电池可使( )水无法饮用。A、60吨 B、6吨 C、600吨 4、“白色污染”主要是指( )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A金属B纸质C塑料5、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垃圾量为( )A00克B1千克C1千克2千克四、连线(共10分) 电池 玻璃 可回收垃圾 塑料 不可回收垃圾 包装纸 过期药品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项5分)说一说两种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答: 六、实验(共20分)回忆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它模拟的是(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清水分别代表( )。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 )。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说明:( )。


    注意事项

    本文(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