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化示范村申报材料.docx

    • 资源ID:90531       资源大小:21.7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化示范村申报材料.docx

    1、文化示范村申报材料_村地处_城区东大门,既有悠悠涟水相畔,又有320国道、别银公路横贯其中,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群众思想活跃。全村*个村民组,*户,1*人;分7个党小组,有*名党员。近年来,该村夯实基础,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把发展弘扬先进文化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取得了可喜成效。一、 加强领导,全民动起来支村两委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同等高度上来抓。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首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抓文化工作,在文艺队伍建设及各项文娱活动开展中,均由支村两委成员担任领队或组长,全程参与,确保领导的到位。近年来,_每年用于文化

    2、开支的经费达万元以上,人均近十元。支村两委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调动了全体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二、 夯实基础,阵地建起来阵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此,_村着力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文化阵地,他们通过捐资、入股、向上争取资金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两年来共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万余元,先后打造了新风街、图书室、文化活动室、黑板报、体育场地等十余个文化阵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村级文化网络。全长200米的新风街,聚集科普宣传栏、黑板报、休闲亭等设施,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图书室藏书2400多册,往来读者络绎不绝,每年借阅2000册次。文化活动室棋牌俱

    3、备,成为群众闲时娱乐的重要场所。黑板报每月一更新,向群众传递着政策法规与生活常识。今年,_又新添置了篮球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体育设施。硬件的改善,有力地转变了文化贫瘠的旧貌,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三、 狠抓队伍,锣鼓响起来农民是文化建设的受惠者,更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吸引全民关注文化建设、参与文化建设。支村两委看准这一点,大力引导群众组建文艺队伍,两年内组建了腰鼓队、快板队、西洋鼓队、花鼓戏团、秧歌队五支文艺队伍,少的十来岁,老的六十余,上百人参与其中。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许多群众离开了

    4、牌桌,扔开了麻将,自发地聚拢在一起,自排自演、自娱自乐,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身残意不冷的老黄,编写快板词20余则,其中由村快板队自排自演的赞_获乡首届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并在市春节文艺晚会上出演。新成立的西洋鼓队,排练成为了队员们的自觉行动,每周一三五都要聚集在村部打上大半天。为了加强对文艺队伍的管理,村上还专门指定了道具专管员,将添置的道具和器材收藏好、保养好。四、大搞活动,氛围浓起来“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曾是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农村文化的单调、乏味。而在_,完善的硬件设施,层出不穷的文艺队伍,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2019年该村共举办元旦、三八、

    5、六一、重阳、交谊舞培训等文娱活动五次,放映电影6场,参与群众两千人次。村老协、计生协、妇女、青年等群团也通力协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逢传统节日,_村都能轻松举办出文娱活动,从未受无场地、无节目、无人参加而局限,就连村上的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上,也都会先来上几个文艺节目助助兴。在全乡组织的一些活动中,_总能发挥生力军的作用,成为全乡重要的文化阵地。在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中,他们着眼于大文化建设格局,冲出“唱唱跳跳”的圈子,融入一些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更多的致富本领,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他们还举办了一系列如“五好文明家庭”“

    6、星级文明户”“卫生检查评比”等文明创建活动,组建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村民学文化、学科技的风气逐渐形成,构建了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五、 强化教育,素质高起来他们实施“素质”工程,狠抓农民素质提高。充分利用村民学习园地、科普知识栏等载体,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提高技能素质两大主题,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科技知识培训、专业技术辅导、法律常识讲座和社会公德教育等。2019年共组织培训8场,参加培训上千人次,发放村规民约500余份,学习资料3000余份。如今在_,学习蔚然成风,各类培训班都是人如潮涌,就连那些须发皆白的老人,也打破“人过三十不学艺”的古训,学习得津津有味,有远见卓识的年轻人还踊跃参加了各种函授、远程学历教育。卓有成效的农村文化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目前,_村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全村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越级上访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计划外生育,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人平纯收入可望突破6*元。


    注意事项

    本文(文化示范村申报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