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高速救助艇首缆系带模式探讨.docx

    • 资源ID:9183647       资源大小:13.6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速救助艇首缆系带模式探讨.docx

    高速救助艇首缆系带模式探讨关键词:救助艇首缆改进方案0 引言救捞体质改革以来,国家对海上人命救助不断重视,8 000 k及以上专业救助船舶入编,给海上救助能力的得到很大提升。近年来,在水面救助、人员转运等海上人命救助中救助船舶所配备的高速救助艇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据统计2015年东海辖区的海上救助中救助艇实施的有效救助占救助总量的25%。通常在气象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释放救助艇实施人命救助为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船员也将救助艇释放和操纵作为日常的主要训练科目加以训练。但是救助艇在实际的释放和回收过程存在很大风险,SOLAS第三章第17条第3项的规定,所有救助艇均能在船舶平静的水面上前行航速达5节时降落,如有必要可有艇首缆【1】。而实际救助过程中,在较恶劣海况下也需要放救助艇实施救助,因此艇首缆是救助艇收放过程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通过分析传统的艇首缆系带方式中存在的风险,探索新型的艇首缆的带缆模式,为船舶可靠安全的收放救助艇提供借鉴。1 艇首缆对高速救助艇艇架收放风险的控制高速救助艇在海上人命救助中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救助船舶在使用救助艇作业时的风险控制极为重要,包括救助艇收发过程的风险控制和救助艇操作过程的风险控制。本章节主要讨论船舶在收发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首缆在控制风险中的作用。风险一:掉艇后带来的风险快速救助艇的通常采用单臂降放装置进行收放,在下放及回收过程中船舶的摇摆产生很大的侧向力,所以单臂降放装置采用的是双支点结构在降放装置上装有一套缓冲装置,同时救助艇在水面时,吊艇索起到波浪补偿作用,吊艇索能随波浪的上下波动自动张紧,使吊艇索始终张紧,避免吊环及吊索撞击操纵人员,确保人员安全,如图-1。但实际操纵中由于船员未能正确使用波浪补偿功能或在设计中的不合理、缺陷造成小艇自动脱钩摔艇的险情。2008年6月某轮在释放过程中发生掉艇,造成人员小艇骨折的事故。当然,控制上述风险的主要办法是改进设备缺陷或停止使用波浪补偿,规范作业程序,强化收放训练,但是带好艇首缆是防止救助艇掉艇后,小艇继续漂离造成进一步的事故险情的扩大。风险二:无法脱钩造成小艇侧翻SOLAS第三章第17条第3项的规定:所有救助艇均能在船舶平静的水面上前行航速达5节时降落,如有必要可有艇首缆。在实际的救助艇收放过程中,母船顶流抛锚或具有一定的前进余速,小艇入水后受流影响,如图1-2:小艇艇首缆未系妥或者解缆时机不恰当,小艇内侧受流,小艇打横,导致向船尾漂移,小艇车舵无法控制前后距离造成吊艇索无法脱钩,直到小艇侧翻。风险三:作业人员注意力分散带来的风险在收放小艇的过程中未带首缆或提前解缆,造成艇员忙于操纵小艇前后距离和横向距离以及小艇漂移或挤碰母船,脱、挂钩过程艇员忙于处理上述不利情况而对人员安全的形成威胁。2 传统救助艇艇首缆系带模式和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海上救助作业中,船舶传统的首缆的系带模式有两种,人工收放模式和固定配置模式。方法一:人工收放模式是通过船员首缆的收放来控制小艇首部的受力情况,通常采用挽缆桩的方式进行控制。存在的缺陷:要随时观察首缆的松紧情况并做出调整,一旦未及时调整造成小艇前后倾斜风险,或在小艇瞬间下滑过程中缆绳对人员的危险。方法二:首缆固定配置模式采用首缆套于船舶首部缆桩,固定缆绳长度,使得小艇带缆后前后距离处于吊艇钩的正下方。存在的缺陷:此方法避免了方法一的不足,但母船前进速度或顶流,缆绳在受力的情况下有向内侧的分力F2造成小艇和母船的挤碰,特别是大风浪下收放过程对小艇的损伤,见图2-1:3艇首缆系带的改进模式及优点为降低母船在收放救助艇中存在的风险,弥补传统首缆系带方式的存在的缺陷,对艇首缆绳做如下改进,以达到安全收放救助艇的目的,如图3-1:(1)设计定位杆,定位杆外端与救助艇扬出船舷外后能使艇首缆与船舷保持平行。采用活动转动方式,在收放救助艇过程中扬出固定,日常情况下收回固定。扬出后的强度满足救助艇能在船舶平静的水面上前行航速达5节时的拉力。(2)艇首缆采用如丙纶等能漂浮水面的轻质缆绳,强度满足(1)的要求,通常船舶习惯采用3寸丙纶绳。缆绳长度应在套上小艇后能小艇处于吊艇钩正下方。(3)艇首缆后端系有引缆和浮球,目的在于小艇解缆后直接扔于水面和小艇回收前便于捞至艇上进行系带,减少从母船上送下的麻烦。(4)定位杆的位置应尽可能在母船的船首部,加大与救助艇间的距离。减少缆绳受力情况下的向上拉力F2。如图3-2:(5)操作:日常及待命状态下,定位杆处于回收状态,艇首缆系带于救助艇快速释放钩上,引缆和浮球存放在艇内。放艇时,定位杆扬出,小艇扬出并放至水面,母船微速前进,启动艇机,脱吊钩,脱艇首缆,驶离开,艇首缆及浮球扔至水面。回收小艇时,小艇驶进浮球,打捞起并带上艇首缆,母船前进速度至小艇拎直至艇钩下,挂钩,起吊熄火。(6)优点:救助艇在水面上时,由于艇首缆与船舷平行,缆绳的向前的牵引力无向内的分力,致使小艇始终保持在艇钩的正下方,无挤碰风险,为艇员的脱钩、挂钩、解带缆提供安全和便利。艇首缆解掉至水面后,由于母船的前进速度或流速,艇首缆始终保持与船舷平行浮于水面,便于靠近小艇靠近系带。4 结束语海上救助中,救助艇在人命救助中发挥的作用积极的巨大的,安全收放救助艇和操纵救助艇是救助船员必须具备的技能,正确使用好艇首缆在安全操作中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通过讨论艇首缆的系带传统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适当改进方法,为船员提供合适的安全作业模式和作业环境。尽管本文是针对救助艇的收放进行论述,但在救生艇的收放过程中,此艇首缆的系带模式也应是一种不错的方案。参考文献:【1】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综合文本.2014版5年8月.

    注意事项

    本文(高速救助艇首缆系带模式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rrs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