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痰法 Page 2排痰的四个方法n n 排痰对呼吸疾病治疗很重要。用科学的方法n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可以降低感染风险,降n低住院治疗的风险和费用。以下是排痰的注意事n项及方法:Page 3一、保湿排痰法n n 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最n好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但不要让冷风直接n吹到患者身上。房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65%n,有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粘膜的湿润状态和黏膜n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痰液排出。冬季使用暖气n往往会造成室内空气干燥,家里最好应用加湿器n,但要注意最好使用凉开水,并每天更换,定期n清洁加湿器,防止加湿器内细菌滋生造成空气污n染。Page 4二、饮水法n
2、 n 咳嗽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这会加重n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粘稠度,使痰不易咳出。多n喝水能使气道湿化,粘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释,容n易被咳出。同时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n所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减轻其对呼n吸道的刺激。Page 5三、叩击排痰法n n 叩击排痰法是护理学术语,是通过叩击背部,n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n利其排出,以利肺炎控制,以防肺泡萎缩和肺不n张。n适用于病人:肺炎、痰多的病人、老年人、意识n模糊的病人、咳嗽无力的人。Page 6n常用语中的“拍背”除了按摩的作用,也有叩击排n痰法的作用。只是不够科学。叩击排痰法是值得n推广的、可以家庭里使用
3、的护理方法。n准备:了解患者病情、体力、观察痰的性质和n量;了解呼吸道及肺部情况,注意有无缺氧情n况;备面巾纸,备听诊器。Page 7n操作步骤 n、协助患者坐位或侧卧位。n、操作者将手掌微屈成弓形,五指并拢,形成n空心状,以手腕为支点,借助上臂的力量有节奏n的扣拍患者胸背部。注意力量不宜过大,不能造n成患者疼痛,以患者皮肤稍微发红为宜,每个部n位最好固定扣拍30秒左右,再扣拍下一个部位,n移动顺序为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每侧肺至少拍n3-5分钟,每日拍2-3次。应注意别在饭后一小时n内拍背,避免引起食物反流,造成误吸。Page 8Page 9n、每次分钟。n、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气后用力咳痰。咳
4、嗽时n嘱患者身体略向前倾,腹肌用力收缩、在深吸气n后屏气秒再咳嗽,重复数次。n、咳嗽后注意心律,有无缺氧,听诊呼吸音。n如果心率增加次分,喘息、缺氧则应暂缓n咳痰,并予以吸氧。Page 10注意事项 n、叩击的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n定,应地饭前分或饭后小时进行。每天n次,每次分钟。若痰多,可增加n次数。n、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叩击的相邻部位n应重叠3,力量中等。Page 11n、若患者咳嗽反应弱,则在吸气后给予刺n激按压及横向滑动胸骨上窝的气管,以使咳n嗽。n、咳痰前可雾化吸入。Page 12四、走动转体法n n 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其咳喘症状都较为严重n,行动也感到吃力。因此
5、在气候较为温和的中n午,应设法让稍能走动的患者在室外散步;畏寒n者也应在室内活动。卧床患者应由家属经常为之n翻身、扣背,因为这些活动可促进患者深吸气,n增大肺活量,使痰液排出。Page 13n n n 对婴幼儿,以前两种方法为宜,拍背时手法宜n轻;活动能力尚可的老人应鼓励其多活动;卧床n患者则以经常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和拍背为主。n此外,卧床患者体质差,无力排痰,容易形成痰n痂阻塞气道。家属除了需随时注意观察外,还需n掌握急救方法:如出现痰阻,可用餐匙柄压舌,n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进其喉咙,将阻塞的痰块抠n出,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Page 14促进排痰的方法如下:n(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有助于
6、气道远端分泌物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n(2)湿化和雾化疗法:湿化疗法是要达到湿化气道、稀n释痰液的目的,适用于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者。n(3)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n、排痰无力者;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n理性骨折史、咯血及低血压、肺水肿等患者。Page 15n(4)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n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适用n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而排出不畅n时;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呼吸困难和发n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咯血史,严重心血管疾n病或年老体弱而不能耐受者。n(5)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粘稠痰液、意识n不清或排痰困难者。Pag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