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工作总结】20XX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docx

    • 资源ID:95136       资源大小:40.91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作总结】20XX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docx

    第 1 页 20XX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 特征码 vWuARzTecGUfpkuuavpi 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 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 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任务艰巨而繁重。面 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 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 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6.9 万亿元,比上 年增长 7.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2.6%。城镇登记失业率 4.1%。城镇新增就业 1310 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 第 2 页 4 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实际增长 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9.3%,农村贫困人 口减少 1650 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利润增长 12.2%。财政收入增长 10.1%。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产量超过 1.2 万亿斤,实现 “十连增”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全 社会用电量增长 7.5%,货运量增长 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 济增长相互匹配。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 新进步。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 创纪录,这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建成创新型 国家的目标。 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 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奠定了基础。这将鼓舞 我们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 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 举措,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 开局。 第 3 页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国内外 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我们深处着力, 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 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 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 放了 416 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 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 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348 项,减轻企业负担 1500 多亿元。这些都 为市场松了绑,为企业添了力,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 27.6%, 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 63%。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在全国进 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简政放 权等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我们推动开放向深度拓展。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 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提出建设丝绸之路 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 升级版。与瑞士、冰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稳定外贸增长 的政策,改善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服务。成功应对光伏“双 反”等重大贸易摩擦。推动高铁、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 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出境旅游近亿人次。开放的持续推进,扩 大了发展的新空间。 第 4 页 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面对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我们保持定力,明确守住稳增长、 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 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 动摇,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财政收入一 度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异常升高, 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 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 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 理区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 ,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去年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广义货币 M2 增长 13 3.6%,符合调控要求。 在保持总量政策稳定的同时,积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 财政支出,整合压缩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第 5 页 一般性支出压减 5%,各地也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的资金用于 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600 多万户 企业受益。通过审计,摸清全国政府性债务底数。加强金融监 管和流动性管理,保持金融稳健运行。 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针对阻碍发展 的结构性问题,我们注重精准发力,运用市场手段和差别化政 策,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 效升级,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支持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 1.5 万座小型水库除险 加固,新解决农村 6300 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生态保护与 建设,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 21.6%。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服务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正式商用。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 剩矛盾。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 3.7%,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 3.5%、2.9%。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线一 期主体工程如期完工。推进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 展油气和电力输配网络。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 22.3%。 加强民航、水运、信息、邮政网络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运营 里程均超过 10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1.1 万公里, 居世界首位。 第 6 页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知识、技术创新等工程。超级计 算、智能机器人、超级杂交稻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财政收支矛 盾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竭诚尽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事 业发展。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应届高校毕业 生绝大部分实现就业。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和职业培 训,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推进养老保险、社会 救助制度建设,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13.1%和 17.7%,企业退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 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 666 万套,基本建成 544 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 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启动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 3200 万孩子。对集 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 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 8.5%。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 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 280 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 80%以上村卫生室。28 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启动疾 病应急救助试点。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 免费孕前检查使 600 万个家庭受益。 第 7 页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扩大 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 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 15%以上。完善全民健身服 务体系,成功节俭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五是改进社会治 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 我们有序有力,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应对,既进行 有效处置,又探索建立新机制,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去年,我国发生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 花江嫩江流域洪涝、南方高温干旱、沿海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 害,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我们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 抗灾救灾应急机制,中央统筹帮助支持,地方就近统一指挥, 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完善相关机制,严肃查处重大安全 事故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重特大事故下降 16.9%。重组食品 药品监管机构,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婴幼儿奶 粉质量按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监管,努力让人民吃得放心、用 得安心。 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 34 件, 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 47 件。完善信 访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依法打击各类 违法犯罪活动。 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 第 8 页 决反对“四风” ,严格执行“约法三章” 。中央国家机关“三公” 经费减少 35%,31 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 26%。加大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一批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惩处。 去年是我国外交工作开创新局的一年。习近平主席等新一届国 家领导人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 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活动,访问一系列国家,取 得丰硕成果。周边外交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外交取得新进展。 同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同主要大国关系在互动中 稳定发展,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及热点问题上发挥负责任大 国作用。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我国的对外影响 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 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第 9 页 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 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 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 表示诚挚感谢!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后的实践 中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与完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前进 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 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 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农 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 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就业结构性矛盾较大。住房、食品药 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社会治安 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时有 发生。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中 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有的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 原因、想办法。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要牢记责任使命, 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扎实有效解决问题,决 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二、20XX 年工作总体部署 20XX 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并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 第 10 页 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 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 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 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 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 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我 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 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 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 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5% 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000 第 11 页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 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 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这里,着重对两 个目标加以说明。 关于经济增长。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 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 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 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稳增长更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 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 间,根本上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今 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关于价格水平。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考虑了 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 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 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保持物 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 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切实防止对群 众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 取向。 第 12 页 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 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 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 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 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 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 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 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 13500 亿元, 比上年增加 1500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 9500 亿元,由中央 代地方发债 4000 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 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 2.1%,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 第 13 页 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营造稳 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 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 M2 预期增长 13%左右。要加 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我们追求的发展, 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要在 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 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 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 衡向均衡协调迈进。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各方面积 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增加 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 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三、20XX 年重点工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 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 求实效。 (一)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 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 第 14 页 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200 项以上。深化投资 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 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 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 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 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 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 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推广一 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探索实施统一市场监管。加快社会 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 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 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 算制度。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 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 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 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提高一般性转 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今后还要进 一步减少。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 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 第 15 页 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进一步扩 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负担。抓紧研究调整中央 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保持 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 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 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 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 券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 惠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 第 16 页 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 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 “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国 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 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 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完 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 政比例。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 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 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 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 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完善产权保 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 样不可侵犯。 (二)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开放与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进。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在国际市场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倒逼 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 大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使 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 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 第 17 页 试点。扩展内陆沿边开放,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 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今年进出口总额预 期增长 7.5%左右。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便利化改革, 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 品进口。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 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承接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在 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 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以 备案制为主,大幅下放审批权限。健全金融、法律、领事等服 务保障,规范走出去秩序,促进产品出口、工程承包与劳务合 作。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 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 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 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推动服务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 定、信息技术协定等谈判,加快环保、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 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加快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自贸区谈判进程。 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与各国互利共赢,形 成对外开放与改革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 (三)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 第 18 页 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 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 机制。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 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 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 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 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 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 网融合” ,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 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 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 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 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 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 4576 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 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 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 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 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 第 19 页 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 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 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 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 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 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 冀地区协同发展。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 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 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四)促进农业现 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 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 第 20 页 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 13 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 己手中。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 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 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 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 补助,扶持牛羊肉生产。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 年启动 1 亿亩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管财力多么紧张, 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 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 700 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 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各地要 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抓紧培育一批重要优良品 种,研发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 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 260 万户,改建农村公路 20 万公里。 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今年 再解决 6000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 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 更多财产权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抓紧土地承 第 21 页 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 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 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 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 农牧林场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 合改革试点。农村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切实尊重农 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 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 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 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00 万人以上。我们要继 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 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 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 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 决好现有“三个 1 亿人”问题,促进约 1 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 城镇,改造约 1 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 1 亿 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第 22 页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 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 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 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 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 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 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 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 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 平。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 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 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 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 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六)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 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 第 23 页 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 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全面落实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措施。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 置权收益权改革等试点政策,扩大到更多科技园区和科教单位。 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 键技术的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 施机制。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实行国家创新调查 和科技报告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和运用,重视科普工作和科学精神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 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 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 第 24 页 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保险、 商务、科技等服务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企 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 策,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 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 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退,要更加主动有序。 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对产能 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 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今年要淘汰钢铁 2700 万 吨、水泥 4200 万吨、平板玻璃 3500 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 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 再反弹。 (七)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是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效途径。 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更大的投入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 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 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要再增长 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 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 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 第 25 页 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 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 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 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 人均 320 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 助、疾病应急救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 1000 个 县,覆盖农村 5 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 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巩固完 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 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 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重大传染病、 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 费补助标准增加到 35 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 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 育两个孩子政策。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 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 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 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 第 26 页 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 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文 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 文化,重视保护文物。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全民健身、竞 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 成现代文化强国。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 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 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 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做好地震、气象、测绘等工作。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就地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行政复议工 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形成良好社 会秩序,共同建设平安中国。 (八)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 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 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 27 页 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 727 万人,要开发更多 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 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 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 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 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 距。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 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 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 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 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 感受到得实惠。 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 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 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建立统一的城乡 第 28 页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 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和商业保险。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落实社会救助和 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联动机制。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 权益,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 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 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 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 年新开工 700 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 470 万套以上,加强 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 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 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

    注意事项

    本文(【工作总结】20XX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docx)为本站会员(李主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