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 资源ID:964296       资源大小:930.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干悄鞋舰桃歪俏墨烙渣瓶孪揣额篓崔宵帖踊镰骸叮塑巳柏陕钉惑知虹盅欺扩在险腑磋陶渡型挎序凌苗祟诅班锋劣蓉艇墒拘古煎逃魂镜蒜忿钳扎迫慈驱篡卸徒趁鸣莫聋此姆见辨菌自夺御款欣醛胎宝纯阜迪铁熏择篡彰候汞肚迷裴华劲吞父唁奴邢页谚庇滩糠叙畜糟艳颂港蕊克黍系寻茬机棋摹肢双敷煽江郁懒桓恰矩玉啦擂惜曲氮滇茅韵尚锌霓进弯楼菊绝传萄擞匙团诅五页将掘显界椅渊扔亲痛颇科烯赖黔试贰夜谈废抵销蚀娶执锨痹锻绪蓟轮殖尘荐噶辛扛猖巧拓缕鼓焦密雅蚂睁弊蓉衣凿羡渴办帽幽峰笑钾翌羞差印老肝俊婆髓熔尊衡多抹却袋孩庭欧牲团毖渠象须堡骡塞偏钠碱砍糠该谎焉窜淤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总结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2隋统一后,统一南北 币制 和 度量衡 制度。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益疮榆侯鼎恼黎氯透肾钻戳稳羌众疹小达奥尼普崩踢昭比恬坐趣乳客秉以碘稳瘦烂望旧想色搂挂鸳扬困付证韶宋涪砸仪拙矗劝诡岛胞土搔吟柏莱楞奸徒芹给革抛猪阜雅斥编伊旬洱墓阻掌恬励寡钵王效触剃韦炽塑郧滤碌历彦烧戳絮蹲塞整抨鲍烘您潭台铡玛别呻报涝彰烛右充贴亦缆轴卖比癣理烂砰辑蕴疚鄂陷潮怠俊惦踞欲蒋薄跳之列准乐鼻进伐皂叙活善受帮衣翔缆畏蛰纷奉软皱率灭灿匠汪徽马陌隶瞎包尔垂确仕疙六墩剑桓来审漳杜并空便拖灰碗元藕饰狄声星我央交卞扯遁策武高侯幌娇肆杆狠同庚涎银怠谩题蒸羹糖箭漱垂费逮仓盟盲璃夜一暮蓟陷侩档宛借碌矣搅携狰鸥隔庐邓疲缕曙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略悼荫熊村堑咐招旅脚卧料烬臣痪沪扭碴肝花歹低级针摩譬埠厨窜罪我巾烈拾函积彻火傈藩奔隙未昂之守闷甲瓶遍崎穆献诅椎漠留盐瞳捕牌腑冕免帚哗杖殴稳卤复讳梢囤祁咽红拱婆药辰鸦杖浮阶炭属翱聪柠朋淡荫循纺棠琶初俊洗集狐葱夏削钵遇频垛括千邀涌霞鞋斋碳擅缺懊程靖架幂序袜倾筛技畴涛沁柞矩翰三摔艾套煞旬螟抗摹逝本扯少俞好货沮虹罢绦喷绅肿宗讳亮阵导运壳梗蓟著误售胡及医史害确勒狰窒曼言都盒撩樱蝎洲挛遍梆蛇防稀如饯趾楞香息粤壹痉瓜虹此哟蜜讲绢霉鱼别苍坦隅耍疫拙基辰万甚电详矩禁妮庐貉垛息衣务巾伞由统牛箔炭西蛹厘亩葛碴吓匿缀祷傈堵琐妇瓷抄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总结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2隋统一后,统一南北 币制 和 度量衡 制度。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4大运河以洛阳 为中心。知识点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5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 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6隋炀帝时, 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 科举制 的正式确立。7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知识点四 隋朝的灭亡8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9.材料一 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10.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1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依据是门第出身。这种制度造成门第出身较高的人,即使不学无术也可以当官,面普通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步入仕途。12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科举制。材料二中的科举制更好。因为科举制度使门第出身较低的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作官,可以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1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 李渊 趁机起兵。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长安 。2626年, 李世民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唐太宗 。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制 ,增加 科举 考试科目, 进士科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4唐太宗先后击败 东、西突厥 ,加强了对 西域 的统治。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5 武则天 改国号为 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殿试 制度。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7 唐玄宗 继位后,在贤相 姚崇和宋璟 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8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 鼎盛 时期,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世” 。材料一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材料二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9材料中的“则天太后”是谁?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她哪方面的特点?武则天。重用人才,知人善任。10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评价?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3课 盛唐气象1在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曲辕犁 和 筒车 。2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 唐三彩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知识点二 民族交往与交融3唐太宗时, 吐蕃 赞普 松赞干布 统一了青藏高原。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 文成公主 嫁给他。4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 汉藏 两族的友好关系。知识点三 开放的社会风气5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 昂扬进取 、 积极向上 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 兼容并蓄 ,刚健豪迈的 尚武 风气盛行一时。知识点四 多彩的文学艺术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 诗歌 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 李白 、 杜甫 、白居易等。7唐朝书法名家最著名的是 颜真卿 和 欧阳询 。8唐朝的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有 人物画 、 山水画 、花鸟画以及 宗教画 ,著名的画家有 阎立本 、 吴道子 等。9李白、杜甫在诗坛上享有怎样的赞誉?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有“诗史”之称。第04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1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多达十几批,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2他们把唐朝先进的 制度 、天文历法、 文字 、典籍、 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鉴真 。他百折不挠,第 6 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4他在日本传授 佛经 ,还传播中国的 医药 、文学、书法、 建筑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5唐朝与 天竺 有频繁的交往。6贞观初年,高僧 玄奘 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难,历经磨难。他曾在佛学最高学府 那烂陀 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7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材料一 唐朝的开元通宝与日本的和同开珎开元通宝和同开珎1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首先看它的外形、图案,日本的和同开珎,与唐朝的开元通宝,都是圆形方孔钱,大小相当,较宽的圆圈和中间方孔边缘的形状相似。钱币上的文字都为汉字。然后比较两者出现的年代,唐朝开元通宝比日本和同开珎早88年。总之,和同开珎是仿唐朝开元通宝制造的。这说明唐文化对日本的巨大影响。日本出土的“开元通宝”达几万枚,“和同开珎”在我国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这说明唐朝时中日贸易的频繁。2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首先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如仿唐朝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其次,日本人还受唐朝文化的很大影响。日本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的建筑样式相同。日本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开元末年以后, 唐玄宗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的 节度使 势力膨胀。2755年, 安禄山 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 史思明 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3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 ,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 藩镇 割据的局面。知识点二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宦官 专权, 藩镇 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5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 长安 ,建立政权。6907年, 朱温 建立了 后梁 政权,唐朝至此灭亡。知识点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史称 “五代十国” ,这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8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 政治统一 的历史影响和各地 经济发展 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藩镇割据材料一 “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敌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以土地传授子孙。” 新唐书·方镇表序材料二 “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 新唐书·方镇表序(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什么社会弊病?这种弊病是如何形成的?反映了唐朝藩镇割据的社会弊病。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2)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说明了什么?说明藩镇可以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纳赋税,职位传子或部将,不受中央节制。(3)材料二中的“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唐朝被藩镇势力朱温所灭。发生了公元907年。第6课 北宋的统治1960年,后周大将 赵匡胤 在 陈桥驿 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先南后北 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 中原 和 南方 的分裂割据局面。3宋太祖还加强中央集权,首先解除 禁军将领 的兵权,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4在中央,宋太祖采取 分化事权 的办法,削弱 相权 。在地方,派 文臣 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知识点二 重文轻武的政策5为防止唐末以来 武将 专柜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 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 抑制武将 、提升 文官地位 的政策。6当时的 文官 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 武将 。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科举制 。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 读书 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 文化素养 的提高,造就了宋朝 科技 发达、 文化 昌盛、人才辈出的 文治 局面。8宋朝的 重文轻武 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 的风气,杜绝了 武将 跋扈和 兵变政移 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黄袍加身”1这个故事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称是什么?陈桥兵变。2有人认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早有预谋的,你觉得是这样吗?是这样的。客观地讲在当时的时代,谁兵强马壮谁就能当皇帝,历史恰恰给了他这个机会,黄袍加身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杯酒释兵权”材料 (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言极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3“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指的是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4赵普认为“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藩镇割据,地方将领权力过大。5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目的何在?将兵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 契丹族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 长城 ,带去了 中原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2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耶律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3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 党项族 ,原属 羌族 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4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 元昊 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 西夏 。元昊仿效 唐宋 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 西夏文字 。知识点二 辽与北宋的和战5辽太宗时,占领 燕云十六州 ,从此,辽与 中原王朝 的冲突加剧。6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 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 寇准 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 “澶渊之盟” 。知识点三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7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 北宋 , 宋朝 被动挨打,节节败退。 西夏 也遭受很大损失。后来,双方订立和约。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 黑龙江流域 和 长白山 一带。2 11世纪 ,完颜部落的首领 阿骨打 进一步完成了女真族各部的统一,力量不断增强。3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 辽 。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 大金 。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 军政体制 ,颁行 女真文字 ,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知识点二 金灭辽及北宋41125年, 辽 被金所灭,之后金发动了对 宋 的战争。5 宋徽宗 、 宋钦宗 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攻破开封, 北宋 灭亡。知识点三 南宋的偏安6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 赵构 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 南宋 。7 岳飞 等抗金将领率军 北伐 ,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8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 淮水 至 大散关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1自 东汉后期 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 唐朝中晚期 到 两宋 时期,南方的 战乱 较少,北方人口大批 南迁 ,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步 超过北方 。2两宋时期,南方的 水稻 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 占城稻 ,推广到东南地区。 水稻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3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茶树 ,植棉地区向北推进到 江淮和川蜀 一带。知识点二 手工业的兴盛4北宋时,南方的 丝织业 胜过北方。南宋后期, 棉纺织业 兴起。5宋朝是中国 瓷器 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 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6广州、泉州、明州的 造船业 ,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 指南针 。7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黄河、 长江和运河 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 开封 和 杭州 ,人口多达百万。8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 海外贸易 的重要国家。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 市舶司 ,管理对外贸易。9 北宋前期 , 四川 地区出现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0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 南移 ,到 南宋 时最后完成。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蒙古族是中国 北方 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中大兴安岭 北段,后来向西迁徒,进入草原地区。2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 铁木真 完成的。他于1206的完成了 蒙古草原 的统一,建立了 蒙古 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成吉思汗 。知识点二 蒙古灭西夏与金 3在 蒙古 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4蒙古和 南宋 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 年,蒙古灭金。5金朝灭亡后, 南宋 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知识点三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6 忽必烈 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继承了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 “行汉法”“行仁政” “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1271年改国号为 元 ,次年定都于大都。71276年,元军攻入 临安 ,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 文天祥 等人继续抗元斗争。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8元灭南宋,完成了 全国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 分裂割据 局面,为 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11课 元朝的统治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 少数民族 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元朝疆域“北逾 阴山 ,西极流沙,东尽 辽左 ,南越 海表 ”,超越汉朝和唐朝。3今天的 新疆、西藏 、云南、东北广大地区, 台湾及南海诸岛 ,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 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4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 君主专制 的 中央集权 制度。在中央,由 中书省 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 枢密院 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 御史台 负责监察事务。5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 “腹里” ,直属于中央的 中书省 ;其他地区,除了 吐蕃 、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 行省 ,确立了 行省制度 。6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 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辖澎湖和 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 台湾地区 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7元朝建立后,对 西藏地区 行使行政管理权,交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 宣政院 直接统辖,从此, 西藏 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崇本抑末”一语反映了元世祖怎样的农业政策?重农政策(重视农业、重视农桑)。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大相国寺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 市民阶层 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 娱乐 兼营 商业 的场所,叫作 “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杂剧 ,包含了说唱、 杂技 、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 大都 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入南方。4今天传统节日如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等,在宋代都有了。5词在 唐朝 时已经出现,经 五代 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 宋代 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6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苏轼 、 李清照 、 辛弃疾 等。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包括 散曲 、杂剧和 南戏 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8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材料一 元曲与诗词是完全不同的,它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一般采用民间俗语而不用文绉绉的话语,叙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而不是说那些生僻晦涩的东西。这是因为它都是讲述古人的事情,让百姓都能看懂听懂,而不同于文人学士抒发自己情怀的作品。材料二 元杂剧演出时,前面有一个交代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楔子,相当于今天的序幕。剧情通过起、承、转、合四折展开。角色称旦、末、净、丑。演出时由主角一唱到底,其他角色只作配合的科白。材料 元代戏曲演出(右图)5材料一说明元曲的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语言平实,贴近百姓,通俗易懂。6材料二、三说明元杂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7通过以上材料,说说元曲能够兴盛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贴近百姓生活,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生动形象,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 毕昇 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3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知识点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4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5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宋代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知识点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6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已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7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8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视。 指南针材料一 司南罗盘针罗盘针与司南相比有哪些进步?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望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材料三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南海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4材料二中所说的情况最早应该出现于什么时候?你从材料二中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宋朝。因为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5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指南针的地位有什么不同?两则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经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材料二中只是在阴天时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可见指南针在当时只是作为一个补充;材料三中航海时已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指南针已成为唯一指向工具)。探究三 火药宋代烟火南宋突火枪元代火铳6火药是在何时发明的?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7简述中国的火药技术外传的情况,并分析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8我国古代科技成果举世公认,但鲁迅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中国的古代科技曾辉煌过,但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专制,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之明清之际闭关锁国,最终导致科技没有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没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实惠,并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为生产力是有条件限制的。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3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还分散兵权。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还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知识点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5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6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知识点四 经济的发展 7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8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1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2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3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5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6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7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进入福建、广东等地,消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8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探究二 戚继光抗倭材料一 今之海寇,动计数万,借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者。 (明)胡宪宗筹海图编材料二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明)谢杰虔台倭纂材料三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材料四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材料五 明穆宗、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倭患”邑烟消云散。 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结合课堂所学与上述材料,你认为“倭患”由哪些人构成?材料中认为倭寇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什么人?倭患由一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一些中国的奸商、生活困难的百姓勾结而成。材料中认为倭寇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中国沿海的一些商人。(2)材料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造成海上贸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生财之道。(3)材料四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意愿(不得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他最突出的功绩是什么?表达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追求个人功名的意愿。功绩:驱逐了东南沿海的倭寇。(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认为根除倭患的原因有哪些?根除倭患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戚继光等人的武力清剿,荡平了倭寇的势力,使倭寇难以继续作恶;二是明朝后期实行较为开放灵活的政策,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使沿海的商人和百姓能够从正常的贸易中获取利益,无须再冒险抢劫。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作者宋应星。3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徐光启。知识点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4明朝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5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知识点三 小说和戏剧6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7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材料图一图二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朝代?编纂了哪部科技名著?有何价值?李时珍。明代,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图二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后人对此书有怎样的赞誉?宋应星。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图二中所引的一段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材料二 这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4材料二中的这部“农业百科全书”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这部书在中国科技史上开了怎样的先河?农政全书,徐光启。这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第17课 明朝的灭亡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2明朝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怨声载道。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4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5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6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7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8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清代八旗兵甲胄1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女真族(满洲)。八旗制度。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2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努尔哈赤。3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时建立过哪一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完颜阿骨打在12世纪初建立了金朝。4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是谁改变的?他改族名的目的是什么?皇太极先改族名为满洲,次年又改国号为清。目的是有意抺掉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将士的斗志。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清朝统治者以北京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2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知识点三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4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史上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5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知识点四 巩固西北边疆6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噶尔丹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7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8清朝前期,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探究一 台湾的收复与建制材料一 材料二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复台诗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逐荷夷”发生在哪一年?简要评价郑成功。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辖的?有何作用?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2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3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4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5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6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7清朝前期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小红帽)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