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式起重机检修规程Q/*-JS-JX022-2017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 *水电厂桥式起重机检修和验收工作的工艺要求和标准1.2 本规程适用于*水电厂桥式起重机的检修和验收工作。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2.1设计图纸、厂家技术资料2.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2.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与机械部分)2.4 G2.4B 6067 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2.5 JB 1036 82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2.6机修手册(修订第一版)第四篇第三册起重运输设备的修理2.7机械修理大全(第2卷)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2、社2.8起重机操作手册GB/T 17909.1-992.9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5905-862.10钢丝绳电动葫芦安全规程JB/T9009-993技术参数100/ 20/ 5吨桥式起重机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表1、100/20/ 5吨桥式起重机提升机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型号与技术参数主钩副钩起重量100吨20吨提升速度3.2 /慢速下降0.32 m/ min7.24 m / min工作制度中级中级最大提升高度22 m24 m滑轮直径/数量800 mn/10 个500 mm/ 7 个转筒直径/长度1000/ 3600 mm500/ 2800 mm转筒绳槽直径 374 mm 374 mm减速器型
3、号ZQ 1150+300 X 4CAZQ_ 650 II 7CA传动比98.2840.17制动器型号JCZ- 500/45JCZ 400- 45制动力矩210 kg m160 kg m制动轮直径500 mm400 mm电磁铁型号MZS45MZS45钢丝绳规格/支数6W(19) 32.5 155 I/126W(19) 17.5 155I/8极限位置至轨面距离-1400 mm121 mm至上游轨道中心距2200 mm900 mm至下游轨道中心距1750 mm3050 mm电机型号JZR2- 63 10JZR2- 51 8转速680 r / min715 r /min功率60 kW22 kW限位开关
4、型号LX7 1表2、100/20/ 5吨桥式起重机行走机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型号与技术参数大车小车行走速度31.9 m /min10/ 慢速 1.0 m / min工作制度中级中级轮距6100 mm2440 mm轨距16500 mm4400 mm车轮直径/轮宽700/178 mm600/180 mm车轮轴承内径150 mm130 mm减速器型号1ZLC 600- I- 2ZZSC- 750-H- 2传动比49133.87制动器型号YW 300/ 25YW- 200/ 25制动力矩2X32 kg m20 kg m制动轮直径300 mm200 mm液压推杆型号YT1 25ZX 4YT1- 25Z/
5、 4最大轮压33.8 t34.7 t缓冲行程125 mm100 mm电机型号JZR241- 8JZR2T4 8转速710 r /min710 r /min功率2X 11 kW11 kW钢轨型号QU100QU100限位开关型号LX10- 11重量10.611 吨31.721 吨表3、CDB 30D电动葫芦技术参数项目名称技术参数电动葫芦型号CD5- 30D起重量5吨提升高度30 m提升速度8 m/ min行走速度20 m/ min工作制度Jc=25%钢丝绳规格6X 37+1-15.5提升电机功率7.5 kW提升电机转速1380 r / min仃走电机功率0.8 kW仃走电机转速1380 r/mi
6、n最大轮压2吨钢轨型号300a表4、一些主要尺寸对应位置尺寸数值大车底面至轮面距离92 mm轨面至缓冲器距离950 mm起重机最大宽度1550 mm车轮中心至缓冲器外端距离9200 mm轨道中心至起重机外端距离360 mm操纵室底面至主梁底面距离2170 mm轨面至起重机顶距离3997 mm4检修周期及天数4.1 桥式起重机每3年进行一次大修,工期为30天左右。4.2 桥式起重机每年应进行一次小修,工期为 7天左右。4.3 桥式起重机在每次机组大小修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消缺性检查,为期3-5天左右。5日常维护内容5.1 除由检修人员定期进行工作外,操作人员应随时掌握技术状况进行维护。5.2 开始
7、工作前应检查提升机构制动器。5.3 每2至3天应检查行走机构制动器。检查以下内容5.3.1 制动系统各部分动作应灵活,轴栓无卡住现象。5.3.2 制动带应能与制动轮很好贴合,间隙不大于规定数值。5.3.3 制动带在制动瓦上固定良好。5.3.4 制动瓦张开时制动轮两侧间隙均匀。5.3.5 各部位螺栓无松动。5.3.6 各铰接部位润滑正常。6小修项目6.1 各减速机解体检查及加油或换油。6.2 各联轴器拆开内齿套检查并加油。6.3 各轴承拆端盖检查并加油。6.4 制动装置全面检查调整。6.5 吊钩装置、卷筒检查、修理。6.6 电器设备的检查。7大修项目7.1 桥式起重机本体机械设备7.1.1 桥式
8、起重机及其它金属构件。7.1.2 大车行走机构。7.1.3 小车行走机构及起升机构。7.1.4 其他部件,如减速器、联轴器、轴承、制动器。7.2 桥式起重机电器设备。7.3 轨道。8定期检查和试验项目8.1 桥式起重机应按表5进行定期的安全技术检查和试验。表5、桥式起重机检查和试验项目检查与试验项目检查与试验周期检杳:仔细检杳整 部起重机设 备及各个部 件一、保险及防护装置1、卷扬限制器在吊钩升起距离起重机构 架300mm寸自动停止。2、车轨末段行程限制器作用灵活。3、刹车灵活。4、齿轮轴上螺栓、销键、靠背轮、制动 器防护罩牢固完整。每年小修试验检杳一次二、起重机部件1、钢丝绳无严重磨损现象,
9、断裂根数在 规程规定范围内。2、吊钩无裂纹及变形,销子及滚动轴承 良好。3、卷筒突缘咼度至少比最外层钢丝绳表 面高出该钢丝绳的一个直径,吊勾放在最 低位置时滚筒上至少剩有56圈钢丝绳, 钢丝绳销固定牢靠。4、齿轮箱良好,轴承无严重磨损。5、启闭机及电动机开关外壳接地良好。结合大小修进行检查试验1、新安装的或经过大修的桥式起重机进 行静力试验,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 悬吊10分钟,检查整个起重设备的状况 和部件,并测量构架挠曲度。2、动负荷试验:起吊额定负荷的1.1倍, 如无足够重量,至少应吊起工作中最重件 同等重量进行试验。试验时大车、小车、 主钩、副钩应在全工作范围内运行,包括 做制动试
10、验,运行情况应符合下列要求:1)桥式起重机行走时无显者的振动。2)各轴承(包括电动机轴承)温度正常。静力试验大修后进行,动 负荷试验每年小修后进 行。3) 各齿轮部分声响正常。4) 主副钩和大小车制动器应灵敏可靠,温度正常。5) 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运行情况正常。8.2 检查试验工作可结合大、小修进行,如大、小修工作推迟,检验工作应如 期进行。9主要部件的修理9.1 修理前的原则9.1.1 本规程所涉及的检修项目除行走机构的修理外,其他检修项目实施前, 均应将主、副钩放置平稳,钢丝绳不受力时方可进行检修工作。9.2 吊钩装置9.2.1 吊钩装置的检查,每年至少1至3次,检查后必须清洗润滑。9.2
11、2 吊钩装置要做定期退火处理,以免由于疲劳而出现裂纹。9.2.3 吊钩装置的解体9.2.3.1 卸下滑轮芯轴两端的螺母,卸下滑轮罩上的螺栓,取下滑轮罩。9.2.3.2 分别取下滑轮防尘盖及滑轮。9.2.3.3 卸下吊钩螺栓上的固定螺母,并将螺栓成套放好。9.2.3.4 松下吊钩螺母。9.2.3.5 将吊钩从吊钩横梁中取出,并取出轴承。9.2.4 吊钩装置的清洗与检查9.2.4.1 用汽油清洗滑轮及滑轮轴上的轴承内的油垢,并将轴承中的间隔环清 洗干净,油孔内油垢清除干净。9.2.4.2 清洗吊钩横梁各部位油垢,两头的油孔保持畅通,并用压缩空气将孔 内吹干净。9.2.4.3 清洗吊钩螺母与吊钩上
12、部螺纹的污锈并将固定螺杆与螺母清洗干净。9.2.4.4 详细检查各部件(1) 滑轮不应有裂纹、缺损、变形等异常,滑轮槽无明显磨损痕迹。(2) 滑轮局部损坏缺边不低于钢丝绳,若低于钢丝绳或滑轮槽有不均匀的磨损 超过3mni深时,则应更换滑轮。(3) 滑轮芯轴(横梁)应无裂纹及变形,无明显磨损,两端的加油孔应清洁畅 通。(4) 滑轮槽径向磨损:当钢丝绳直径小于26mm时,滑轮槽径向磨损量不应超过 钢丝绳直径的30%,当钢丝绳直径大于26mm时,滑轮槽径向磨损量不应超过钢 丝绳直径的20%,否则应更换滑轮。(5) 轮槽壁的磨损不应超过原厚度的 30%,否则应更换滑轮。铸钢的滑轮磨损后可采用补焊后车削
13、加工的方法处理,修复后轮槽壁不得小于原厚度的80%,径向偏差不大于3mm(6) 滑轮轴不应有裂纹,大修后轴径的减小量不得大于名义直径的3%,圆锥 度不大于1:20。(7) 滑轮轴孔内缺陷面不应超过 0.25cm2,深度不应超过4mm(8) 当滑轮用青铜衬套时,轴承和键的磨损不得超过原尺寸的0.15 %,轴瓦孔 的磨损不应超过原尺寸的2%。(9) 吊钩螺母与吊钩均应无滑牙情况,螺母装上后应无卡涩现象。(10) 吊钩表面不应有裂纹和破损,尾部不应有疲劳裂纹,钩嘴危险断面的磨损 量不应超过其高度的10%,否则应更换吊钩。(11) 吊钩的横梁及轭板是受力件,不应有裂纹,并应连接完好,轭板孔如有严 重磨
14、损应更换新件,并应保证材料的机械性能符合图纸要求。(12) 用煤油清洗吊钩本体,擦净后用 20倍放大镜检查或进行探伤检查时,表 面不应有裂纹、破口,钩尾和螺纹部分不应有变形及裂纹, 钩尾有螺纹部分和没 有螺纹部分过渡圆处不应有疲劳螺纹,否则应报废更新。(13) 吊钩开口度变形量超过原尺寸的15%时应更换吊钩。(14) 滑轮轴承、吊钩轴承应转动灵活,无裂纹,外套与内套无拉伤,滚道光滑无锈蚀,5无明显珠痕、麻点、变色,测量间隙应正常,否则应更换。9.2.5 吊钩的装复9.2.5.1 将吊钩上部放入吊钩横梁孔内,将吊钩轴承腔体涂上2/3的黄油后放入吊钩上,将吊钩螺母、吊钩螺杆涂铅粉油,旋进螺母,并将
15、固定螺栓上好,螺 母拧紧。9.2.5.2 放妥滑轮上的侧板,将滑轮上的轴承腔体注入2/3层黄油,将滑轮防 尘盖与滑轮装入滑轮横梁上。9.2.5.3 将滑轮罩装复。9.2.5.4 将滑轮横梁两侧的油杯注满黄油并拧紧。9.2.5.5 组装时应注意使轴的润滑油孔与间隔环的油槽对正。9.2.5.6 装复后检查(1) 滑轮应转动灵活而不侧向摆动,一般滑轮直径在200至600mm时,要求径 向摆度在0.10至0.25mm之间,端面偏摆在 0.20至0.40mm之间。(2) 吊钩装置的定位键和紧固件必须销牢,保证吊钩能绕其垂直中心线和吊钩 横梁中心线灵活转动。(3) 吊钩更换后应做负荷试验,一般是额定负荷的
16、1.25倍,吊钩负荷试验时, 钩口开度变形不应超过 0.25 %,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现象,载荷悬挂时间不 少于10分钟。9.3 卷筒装置9.3.1 钢丝绳9.3.1.1 钢丝绳的报废标准(1) 钢丝绳的断丝报废标准由每一捻距内的钢丝折断数决定,如表6。捻距即每一股钢丝绳的轴向距离。表&钢丝绳断丝报废标准钢 丝 绳 结 构6X 19+1 160I交绕顺绕一个捻距上的断丝数126注:表中钢丝绳断丝数是对股内钢丝而言,粗钢丝则每根相当于1.7根细钢丝(2) 钢丝绳如有一股断裂则应更换。(3) 钢丝绳的任意断面上,外层钢丝有均匀磨损或腐蚀时,报废标准应根据表7规定相应降低。表7钢丝绳的磨损量或腐蚀量
17、折合表3中所规定的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标准的()108415762068256030 4050(4)检查钢丝绳断丝数,可戴帆布手套,用棉纱在钢丝绳上往复擦抹后,检查 挂在钢丝绳上的棉纱断丝数,即为钢丝绳断丝数。9.3.1.2 要特别注意检查钢丝绳末端的固定情况,固定压板应连接牢固,螺钉 应无松动、滑牙等现象。9.3.1.3 钢丝绳应无锈蚀,否则可用钢丝刷清除上面的油污,然后用煤油清洗 干净后再用机油煮1小时,加热油温控制在80C左右。9.3.1.4 起重机械严禁将两根钢丝绳对接穿插使用。9.3.1.5 新换钢丝绳使用工作时间10小时后,应对固定压板进行二次紧固。9.3.2 卷筒组9.3.2.
18、1 检查卷筒体应完整无缺,应无裂纹、磨损、滚键等缺陷。9.3.2.2 卷筒体钢丝绳压板螺孔应无滑丝现象。9.3.2.3 卷筒体的圆柱面和筒毂不应有明显裂纹,绳槽磨损深度不应超过2mm否则卷筒应重新车槽,车新槽后壁厚应不小于原壁厚的85%。9.3.2.4 绳槽槽边应无严重磨损,绳槽偏角应小于45,以免钢丝脱槽跑偏。9.3.2.5 卷筒横向裂纹允许有一处,长度不大于 10mm纵向裂纹允许有两处, 总长度不大于10mm并且两处的距离必须在 5个绳槽以上。在上述范围内的裂 纹可进行焊补修复,如超过上述范围应报废。9.3.2.6 卷筒轴磨损量达到公称直径的35%应更换;卷筒壁磨损量达到原厚 度的1520
19、应更换。9.3.2.7 拆开减速机端可分端盖,清洗后检查齿轮接触部位、球形铰链的磨损情况,根据磨损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装复可分盖时,测量齿轮端面和轮毂与可 分盖配合的止口内平面的轴向距离应不小于5mm9.3.2.8 拆开减速机对端轴承进行清洗,检查轴承的技术状况,轴承内圈、轴 套、轮毂三者应轴向压紧。9.3.2.9 卷筒轴的润滑油槽和油孔装配时应清洗干净,并保证畅通,油孔与轴 承间隙环上的油槽应对准。9.3.2.10 轮毂与轴的轴向、径向均不得活动。9.3.2.11 轮毂与卷筒的联接螺钉应紧固无松动。9.3.2.12 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至少剩有56圈,钢丝绳销应固定牢靠。
20、9.4 制动器9.4.1 制动器的检修9.4.1.1 桥式起重机每次大修时制动器应全面解体检修。9.4.1.2 解体清扫后,检查各零件,根据缺陷程度进行修理或更换(1) 各铰链接点、销轴、轴套的磨损情况,销轴及芯轴的磨损量超过原直径的2%和椭圆度超过0.5mm时应更换,杠杆如有裂纹应更换。(2) 主辅弹簧拆卸前应测量工作长度,均应无裂纹、变形或弹性降低等。(3) 制动轮工作面的椭圆度、圆锥度应不大于0.10.2mm制动轮的轴孔和轴不得有相对转动,接触面不应低于名义接触面的70%。(4) 制动带的厚度磨损超过50%应更换,虽未超过50%,但铆钉头部已与制动 轮相摩擦时应更换。(5) 制动轮表面应
21、光滑,如表面粗糙或有大于 2mm以上的凹坑或抓痕,应将表 面加工或更换。如作表面加工,需重新车制并表面淬火 ,制动轮车制后,壁厚若 小于原壁厚的70%,则应更换。(6) 短冲程制动器的推杆和长冲程制动器的拉杆应无弯曲,丝扣完整、无锈、 无缺。(7) 检查其它零件的外观状况应无较大缺陷。9.4.1.3 组装注意事项(1) 制动轮表面应清洗并保持干净,不得有油污,外圆振摆应不超过0.05mm中心线不平行度在全长范围内应不超过0.05mm(2) 制动带的铆钉应低于制动带表面,在制动带磨损50%时尚不至凸出。(3) 各铰链接点应能灵活转动,无卡涩,组装后点滴润滑油。(4) 各非调螺丝应紧定或栓定牢固。
22、5) 每次检修后,要先将重物吊离地面150200mm检验制动器正常后方可投 入运行。(6) 制动器应动作灵活、无卡涩,电磁铁动、静铁芯应接触良好。电磁铁应无 噪声,温升不应超过105C,衔铁芯接触面积不小于75%,引入线圈的绝缘应良 好。(7) 制动轮表面不应留有油污,表面工作温度不应超过120C,如制动轮表面 能用手触摸12秒钟,则认为十分安全,如无法触摸或水滴在上面发出“滋” 的一声就立即蒸发,则认为温升超标。(8) 制动轮安装后,轮缘的摆幅(或跳动)应符合表 8的规定。表8、制动轮轮缘的摆幅规定(mm制动轮直径 0.12mmZQ-400快速侧0.12mm低速侧0.16mmZSC-600
23、第一级0.10mm第二、三级=0.12mmZQ-850快速侧0.16mm低速侧0.24mm经过长期运行后齿轮正常磨损,侧隙增大,以运行技术状况(温度、振动、声音 等)为主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如齿轮因热处理不当,分度圆齿厚磨损减薄至原 有厚度的4/5,虽未引起振动和不正常声响,也应更换。9.6.20 测量滚动轴承的轴向间隙9.6.20.1 装有径向轴承的齿轮轴为 0.200.30mm9.6.20.2 装有圆锥滚子轴承的齿轮轴,轴向总间隙为0.100.20mm9.6.21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箱体和箱盖的检修9.6.21.1 箱体和箱盖应无裂纹损坏,经焊修后应无漏油现象;箱体与箱盖合箱 后,边缘应平齐
24、错位不大于23mm结合面密合性好,缝隙在0.03mm范围内。9.6.21.2 轴承座孔中心线与其座孔端面的不垂直度不大于0.10mm轴承座孔中心线与座孔剖分面的不重合度不大于0.30mm对应轴承座孔的中心线不平行性和中心线歪斜度大修允许在 0.15mm范围内。9.6.21.3 轴承座孔中心距极限偏差土 A应符合表13规定。表13、圆柱齿轮减速器轴承座孔的中心距极限偏差土 A侧中心距(mrj)隙公差 80 120 200 320 500种代号120200320500800类极限偏 差(卩mDe SA XA 60 70 80 95 110注: SA是中心距上极限偏差, XA是中心距下极限偏差。9.6.22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齿轮、齿轮轴和轴承的检修9.6.22.1齿轮基准孔和齿轮轴基准轴颈的精度应符合H7和m6精度,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