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武隆区水资源管控及水利设施布局规划.doc

    • 资源ID:98236       资源大小:686KB        全文页数:7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武隆区水资源管控及水利设施布局规划.doc

    1、武隆区水资源管控及水利设施布局规划(20152020年)目 录1 基本情况61.1 规划概述61.1.1规划背景61.1.2规划范围61.1.3规划对象及任务61.1.4规划水平年71.1.5规划思路71.1.6规划目标81.1.7规划依据81.2 武隆概况91.2.1 地理位置91.2.2 水文气象101.2.3 社会经济101.3水利现状101.3.1 水资源现状111.3.2 水利设施现状111.3.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22 水资源管控和设施布局现状122.1 对象现状布局122.1.1 水功能区122.1.2 饮用水源地222.1.3 水源工程262.1.4 输水设施262.1.5

    2、供水水厂272.2 现状分析272.2.1 现状成就272.2.2 存在的问题28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303.1 武隆经济社会发展及指标预测303.1.1 武隆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303.1.2 用水指标353.1.3 需水预测成果393.2 水资源配置413.2.1 水资源现状配置413.2.2 新增需求及规划配置434 对象规划布局 454.1 水功能区454.2 饮用水水源地464.3 水源工程464.3.1 蓄水工程464.3.2 引提水工程494.3.3 连通工程494.4 输水设施514.5 供水水厂534.6 实施进度565 水资源管控要求595.1 管控目标595.

    3、1.1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595.1.2 用水效率控制目标595.1.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605.2 管控措施605.2.1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605.2.2 水资源监测与保护615.2.3 水资源配置与取用水管理645.2.4 节约用水656 设施管控要求676.1 管控目标676.2 管控措施686.2.1 已成设施686.2.2 规划设施706.2.3 区城规划区管控要求717 环境影响评价727.1 主要环境影响分析727.2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及对策措施751 基本情况1.1 规划概述1.1.1规划背景2015年2月,重庆市水利局印发了重庆市市域和都市区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大纲及

    4、工作计划(渝水规计20158号)文件(以下简称规划大纲)。根据规划大纲要求,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由市级、区县分别完成编制。市级负责重要区域和重点对象的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区县级负责本行政区内对象的规划编制,完成区县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武隆区水务局委托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承担武隆区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该规划以武隆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成果为依托,与市级规划成果衔接和协调,并将区级有关规划的相关成果纳入本级规划。为进一步规范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参照了重庆市市域和主城区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1.1.2规划范

    5、围全区辖区范围(26个乡镇)。1.1.3规划对象及任务规划对象为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工程(蓄水工程、江河提水工程、引水及连通工程)、输水设施、供水水厂。各规划对象分级任务详见表1-1。表1-1 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对象及任务分解表对象任务区级乡镇水功能区200k及以上河流全区水功能区划分情况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区级城镇集中式水源工程蓄水工程小(2)型及以上水库0.5万m3以上山坪塘江河提水年取水量50万m3年取水量10万m3引水及连通工程年取水量50万m3年取水量10万m3输水设施渠(管)道跨乡镇1000亩以上灌区且0.1 m3/s及以上渠道供水水厂(水利部门管辖)城区及重要城镇公共供

    6、水水厂乡镇、村公共供水水厂规划对象现状布局情况在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基础上,根据2015年统计资料进行补充分析。已废弃或已明确将废弃的对象可不计入现状布局。1.1.4规划水平年基准年2015年,规划水平年2020年。1.1.5规划思路根据武隆区水资源情况及供求现状,结合全市五大功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要求,进一步分析武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从控制指标、设施布局、要求约束三个方面做好规划,紧紧围绕中心城镇及城镇拓展区、水功能区和工程管护区三个区域,重点提出蓄水工程、连通工程、供水工程、渠系(管网)等工程的现状管控及规划设施布局要

    7、求。1.1.6规划目标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落实限制入河湖排污总量,逐步达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为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管理控制体系奠定基础。统筹水资源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形成全区水资源设施“一张图”,确定其法定合规性,提高设施管控能力,强化水利保障作用。1.1.7规划依据1. 重庆市市域和都市区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大纲及工作计划(渝水规计20158号)2. 重庆市水利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市域和主城区水资源管控及设施布局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渝水办规计201511号)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

    8、6-2020年度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152号)4. 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5. 重庆市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6. 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7. 武隆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 武隆县城乡发展总体规划9. 武隆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10. 武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城乡规划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武隆府办发201483号)11. 武隆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2. 武隆区旅游发展规划13. 武隆县水资源保护规划14. 武隆县水功能区划15. 武隆县中长期供水供水规划16. 武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9、度的实施意见1.2 武隆概况1.2.1 地理位置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乌江下游,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东连彭水县,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涪陵区和南川区,北与丰都县接壤,介于东经1071410805和北纬29022940之间;属武陵山脉和大娄山脉结合部的皱褶地带。境内最低海拔160m,最高海拔2033m。武隆距重庆市区180km,319国道横穿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乌江水运常年通航,水陆交通方便,通讯设施齐全,能源充足。1.2.2 水文气象武隆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和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立体气候规律。基本特点为降雨量大,但时空分布不均;热量丰富,

    10、但辐射、光照不足;云雾多、霜雪少、无霜期长;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冷冬干无严寒的气候特征。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低气温-3.5,最高气温41.7。主要气候灾害有干旱,低温冻害,绵阴雨、冰雹、雨雪、大风等,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1.2.3 社会经济全区26个乡镇,187个村,1378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41.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73万人。根据武隆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武隆全区常住人口34.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82万人,城镇化率39.86%。全年共接待游客2159.53万人次,增长13.2%。实现旅游总收入65.34亿元,比上年

    11、增长15.2%。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31亿元,全区三产结构为14.2:40.1:45.7,农业总产值29.32亿元,工业增加值24.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0.87亿元,财政收入26.13亿元,财政支出47.54亿元。1.3水利现状1.3.1 水资源现状武隆区地处乌江下游,境内溪流众多,各河流均属乌江水系,有大小河流50多条,多呈树枝状和羽毛状,河道比降大,落差较集中,分南北注入乌江。除乌江外,集雨面积在50k以上经重要城镇的河流有芙蓉江、大溪河、木棕河、石梁河、长头河、老盘河、清水溪、郭溪沟、猫儿沟。武隆区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但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径流汇流时

    12、间短,利用难度大。全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094.4mm,多年平均径流深719.1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2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167亿m3,多年平均蒸发总量为14.8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20.8627亿m3,地下水资源储量3.654亿m3,过境水457.47亿m3,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895亿m3。1.3.2 水利设施现状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0303处。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4座,小(2)型23座,山坪塘1653口,城镇堤防4处6.8km,乡镇堤防9处24km,小型泵站49处,渠堰800余条1790km,大、中、小、微型灌区128处,其他小、微型水

    13、利2180处,控灌面积22.9万亩,有效灌面24万亩,保证灌面17.9万亩,建成各类供水工程5450处,其中,城镇及重点区域(工业园区、旅游区)水厂7处,乡镇集镇水厂19处,村镇集中水厂14处,农村分散供水工程5410处,全区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11189.20万m3。全区现状水利工程总供水量9970万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9912万m3,占总供水量的99.4%;地下水源供水量58万m3,占总供水量的0.6%;无其他供水水源。1.3.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895亿m3,已开发量6.424亿m3,其中,大、中、小型水库30座6.25亿m3,山坪塘0.0535亿m3

    14、农村水电站0.12亿m3;正在开发利用量3.2亿m3。2015年,全区总供水量9970万m3(不含电站),其中,蓄水工程供水6265万m3、引提水供水3647万m3、地下水供水58万m3。总用水量9970万m3,其中农田灌溉5050万m3、林牧渔畜用水量679万m3、工业用水量2332万m3、城镇公共用水量413万m3、居民生活用水量1412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84万m3。全年废污水排放量2032万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457万m3、工业1341万m3、建筑业48万m3、第三产业186万m3。矿坑排水量6万m3,入河污水量1610万m3。2 水资源管控和设施布局现状2.1 对象现状布局2.

    15、1.1 水功能区一、一级水功能区根据武隆县水功能区划报告(2011年),结合实际调查,武隆现状一级水功能区有29个。(一)乌江。1. 乌江武隆彭水保留区:此段上起彭水高谷镇共和村,下至武隆区银盘,全长25km,沿岸位于郊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划为保留区。水质现状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2. 乌江武隆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武隆区银盘,下至武隆区白马镇,全长45km,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划为开发利用区。水质现状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3. 乌江武隆涪陵保留区:此段上起武隆区白马镇,下至涪陵区白涛镇,全长18km,河段沿岸位于郊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划为保留区。水质现状为类,

    16、水质管理目标为类。(二)清水溪。4. 清水溪双龙源头保护区:此段上至源头,下至双龙,长13.2km。为源头水河段,故划分为源头水保护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5. 清水溪河口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双龙,下至河口,长8.8km。为工业用水和分散式人畜饮水,开发利用程度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三)老盘河。6. 老盘河源头水保护区:此段上至源头,下至向阳水库库尾,为保护河流源头水质及向阳水库水质,划分为保护区,全长5.8km。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7. 老盘河六合潮保留区:此段上起向阳水库库尾,下至六合潮电站拦水坝,全长16.1km。此段目

    17、前未开发利用,划分为保留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8. 老盘河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六合潮电站拦水坝,下至棕树湾,全长4.9km,该河段主要用于电站取水发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9. 老盘河干流河口保留区:此段上起棕树湾,下至老盘河河口,全长3.4km。此段目前未开发利用,划分为保留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四)阳水河。10. 阳水河源头水保护区:此段上至源头,下至中心庙水库大坝库尾,为保护中心庙水库供主城区的水质,划分为源头水保护区,全长8.5km。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1. 阳水河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

    18、中心庙水库大坝库尾,下至庙树坝河口,长17.5km,该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五)木棕河。12. 木棕河保留区:此段上起源头,下至木棕河一级电站拦水坝,全长6.5km,开发利用程度低,划分为保留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3. 木棕河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木棕河一级电站拦水坝,下至沿沧河口,全长22.3km,为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故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14. 木棕河河口保护区:此段上起沿沧河口,下至木棕河河口,全长4.6km,该段属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保护区。现状水质为类

    19、水质管理目标类。(六)沿沧河。15. 沿沧河源头水保护区:此段上起沿沧河源头接龙水库,下至土地乡,全长8km,为源头水河段,划分为源头水保护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6. 沿沧河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土地乡,下至入木棕河河口,全长22km。该河段提供工业用水和部分农业灌溉用水,开发利用程度高,故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七)大溪河。17. 大溪河南川武隆缓冲区:此段上起南川区鸣玉场镇下游1km处,下至武隆区平桥镇南坪村,全长7km,该区属鱼跳电站水库。区县之间用水矛盾较为突出,划为缓冲区。该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8. 大溪河武隆开发

    20、利用区:此段上起武隆区平桥镇南坪村,下至乌江入江口,全长33km。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划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八)石梁河。19. 石梁河上游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源头大洞河乡,下至大洞河水库规划坝址,全长5km。该河段为大洞河水库上游河段,河段开发利用程度高,为保护水质,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20. 石梁河保留区:此段上起大洞河水库规划坝址,下至长坝镇,全长15km。该段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划分为保留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类执行。21. 石梁河下游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长坝镇,下至河口,全长10km。该河段有工业园区取水和

    21、排水口,开发利用程度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类执行。(九)郭溪沟。22. 郭溪沟源头水保护区:此段从源头到山虎关水库库尾,全长3km。山虎关水库位于乌江左岸二级支流郭溪沟上游的重庆市武隆区赵家乡新华村境内。山虎关水库是一座人工修建的,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水库已划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保护该水库和郭溪沟源头河段水质,该段划分为郭家溪源头水保护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23. 郭溪沟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山虎关水库库尾,下至河口处,全长25.3km。该河段提供赵家乡、白马镇的饮用水、工业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划分为开

    22、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十)小沙河。24. 小沙河开发利用区:此段从源头到河口,河流为饮用水、电站用水和部分农田灌溉用水,开发利用程度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全长8km。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十一)长途河。25. 长途河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长途河源头,下至巷口镇入乌江口河口处,全长17km,河段有沙河水库,同时提供饮用水,该段也是风景旅游区,开发利用程度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十二)芙蓉江。26. 芙蓉江黔渝缓冲区:此段上起贵州省道真县小河,下至武隆区浩口乡,全长11.2km,是贵州省与重庆市的交界河段

    23、属上下游关系,划为缓冲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27. 芙蓉江江口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武隆区浩口乡浩口村,下至芙蓉江河口,全长30km,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划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十三)乌杨溪。28. 乌杨溪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乌杨溪源头,下至河口处,全长6.7km,主要提供沿岸居民饮用水,此段现状开发利用程度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十四)金龙湾。29. 金龙湾开发利用区:此段上起金龙湾源头,下至河口处,全长5.0km,主要提供沿岸居民饮用水,此段现状开发利用程度高,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类,水

    24、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二、二级水功能区根据武隆县水功能区划报告(2011年),结合实际调查,武隆现状二级水功能区有19个。(一)乌江。乌江武隆区开发利用区划为1个水功能区: 景观娱乐、渔业用水区。1. 乌江武隆区景观娱乐、渔业用水区:此段上起武隆区银盘,下至白马镇,全长45km。沿江有大量风景名胜区,鱼类种类众多:鲤鱼、鲶鱼、黄颡鱼、青波、白甲等。主导功能为景观娱乐用水区,其次是渔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二)清水溪。清水溪开发利用区划分为1个水功能区: 工业、农业用水区。2. 清水溪工业、农业用水区:此段上起双龙,下至河口,全长8.8km,该段作为工业用水的水源,同时该段

    25、作为农田灌溉用水,故此段划为工业、农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三)老盘河。老盘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1个水功能区:工业用水区。3. 老盘河工业用水区:此段上起六合潮电站拦水坝,下至棕树湾,全长4.9km,该河段主要用于电站取水发电,故划为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四)阳水河。阳水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1个水功能区:景观娱乐用水区。4. 阳水河景观娱乐用水区:此段上起中心庙水库拦水坝,下至庙树坝,全长17.5km,该段有著名的武隆天坑、龙水峡地缝风景名胜区,故划为景观娱乐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五)木棕河。木棕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2个水功能区:1个工业

    26、用水区、1个景观娱乐用水区。5. 木棕河工业用水区:此段上起木棕河一级电站拦水坝,下至木棕河四级电站厂房,全长15.3km,其中下游有小企业及零星农业取水,故划为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6. 木棕河景观娱乐用水区:此段上起木棕河四级电站厂房,下至沿沧河口,全长7.0km,该段为木棕河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区,故划为景观娱乐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六)沿沧河。沿沧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1个水功能区:工业用水区。7. 沿沧河工业用水区:此段上起土地乡,下至入木棕河河口,全长22km。该段有电站取水,下游有小企业及零星农业取水。故划为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

    27、为类。(七)大溪河。大溪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1个水功能区:工业用水区。8. 大溪河武隆工业用水区:此段上起平桥镇南坪村,下至河口,长33km。主要作为电站取水发电之用。故划为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段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八)石梁河。石梁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2个功能区:1个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1个排污控制区。9. 石梁河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此段上起白云乡,下至大洞河水库规划坝址,全长5km,该段是两岸居民主要饮水源地,故划分为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0. 石梁河排污控制区:此段上起长坝镇,下至河口,全长10km。该河段有工业园区取水和排水口,故划分为排污控制区。

    28、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九)郭溪沟。郭溪沟开发利用区划分为2个水功能区:1个饮用水水源区、1个工业用水区。11. 郭溪沟饮用水源区:此段上起山虎关水库,下至白马镇取水口,全长18.4km,该河段主要供给居民生活饮水,故划为饮用水水源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12. 郭溪沟工业用水区:此段上起白马镇取水口,下至河口,全长6.9km,该河段供给白马企业用水,故划为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十)小沙河。小沙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2个水功能区:1个饮用水源区,1个工业、农业用水区。13. 小沙河饮用水源区:此段从源头到入暗河口,河流为饮用水源,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全长5

    29、km。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14. 小沙河工业、农业用水区:此段从暗河出口到汇入乌江河口,河流为工业、农业用水,划分为工业、农业用水区,全长3km。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十一)长途河。长途河开发利用区划分为2个水功能区:1个饮用水源区,1个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15. 长途河饮用水源区:此段上起长途河源头,下至沙河水库坝址,全长7km,该段有重要水利工程沙河水库,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故划分为饮用水源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16. 长途河景观娱乐用水区:此段上起沙河水库坝址,下至巷口镇入乌江口河口处,全长10.0km,黄柏渡景区位于河段内,其中黄柏渡漂流全长8k

    30、m,不仅两岸自然风光秀美,峡谷幽深险峻,还可饱揽淳朴的民风民情,幽静的田园风光。河段同时提供工业用水,故划分为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类。(十二)芙蓉江。芙蓉江开发利用区划分为1个功能区:景观娱乐、饮用水源区。17. 芙蓉江江口镇景观娱乐、饮用水源区:此段上起浩口乡浩口村,下至芙蓉江河口,长30km,沿江有著名的芙蓉洞风景区和芙蓉洞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同时提供饮用水,故划为景观娱乐、饮用水源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十三)乌杨溪。18. 乌杨溪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此段上起乌杨溪源头,下至河口处,全长6.7km,主要提供沿岸居民饮用水及工业用水,故划分为饮用水

    31、源、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十四)金龙湾。19. 金龙湾饮用水源区:此段上起金龙湾源头,下至河口处,全长5.0km,主要提供沿岸居民饮用水,故划分为饮用水源区。现状水质为类,水质管理目标为类。2.1.2 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根据水利普查资料成果及武隆县农村饮水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结合现场调查实际,至2015年底,全区1000人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工程共计112处,其中经刊布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有30个,(其中按水源地级别分,城市水源地6个、镇级及其他类型水源地24个,分别占水源地总数的20%和80%;按水源地类型分,湖库型7个、河流型23个,分别占水源地总数的23.33%

    32、和76.67%)。全区划定的已成饮用水水源地名称、位置、水源类型、水质等指标见下表。 73 表2.1-1 武隆区已成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统计表序号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地取水口地理坐标水源类型现状水质东经北纬度分秒度分秒1武隆区沧沟乡供水厂沿昌河水源地107568.8292729.6河流类2武隆区长坝镇供水厂水源地1072723.4291941.6河流类3武隆区凤来乡水厂双乌龟水库水源地1071919.3292416.4水库类4武隆区和顺镇供水厂青木池水库水源地1072518.2292314.2水库类5武隆区江口镇供水厂芙蓉江水源地1075231.9291427.7河流类6武隆区平桥镇供水厂乌杨溪水

    33、源地1072021.529229.5河流类7武隆区石桥乡供水厂水源地1074852.329951.7河流类8武隆区双河镇供水厂黑龙洞水源地1074314.729337河流类9武隆区白马镇郭溪沟水源地1073018292239.1河流类10武隆区桐梓镇供水厂花椒岩水源地1075738.9293346.6河流类11武隆区土坎镇供水厂新坪吊嘴水源地1074133.629236.5河流类12武隆区文复乡供水厂沙坝水源地1075631.9291646.7河流类13武隆区仙女山景区水厂水源地1074236292914.2河流类14武隆区山虎关水库水源地1073254.9292327.1水库类15武隆区鸭江

    34、镇供水厂香送水库水源地107213.8292714河流类16武隆区羊角镇供水厂白水洞水源地107345329243.5河流类17武隆区中心庙水库水源地1074623.1292750.3水库类18武隆区鑫祥供水公司大河沟水库水源地1074542.629202.5河流类19自来水公司油房沟水厂水源地107447291847.8河流类20武隆区火炉镇向阳水库水源地1075017.8293018水库类21武隆区黄莺乡鱼泉沟水源地1074133291224河流类22武隆区白云乡渝家沟水源地1072330.229186河流类23武隆区土地乡乌龟堡水源地1075222.4293049.1河流类24武隆区后坪

    35、乡红山水库水源地108124.629368.3水库类25武隆区接龙乡龙洞湾水源地1075354.1293539.8河流类26武隆区庙垭乡供水厂雷家河沟水源地1071849.3292640.5河流类27武隆区浩口乡桥沟水源地1074851.329628.8河流类28武隆区赵家乡连山湾水源地1073324.1291537.8河流类29武隆区大洞河乡桥板沟水源地1072638.429147河流类30武隆区凤来乡供水厂东风水库水源地1071545.5292433.8水库类2.1.3 水源工程一、蓄水工程全区现有水库30座,总库容5031万m3,兴利库容4292万m3。其中,中型3座,总库容3436万m

    36、3,兴利库容3016万m3;小(1)型水库4座,总库容956.20万m3,兴利库容764.96万m3;小(2)型水库23座,总库容638.80万m3,兴利库容511.04万m3。二、江河提水工程全区现有规模(年取水量50万m3)以上提水工程1处,提水能力0.12 m3/s,年最大提水能力240万m3。提水工程用水户主要有城镇生活、工业生产用水,部分工厂企业有自备提水工程。三、引水及连通工程全区现有规模(年取水量50万m3)以上引水工程3处,暂无连通工程。(一)武隆区双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白马引水工程。引水水源郭溪沟,设计引水流量0.24 m3/s,年供水量290万m3,主要用于工业用水。(二)双

    37、河镇蔬菜产业灌区引水工程。引水水源清水溪,引水流量0.25 m3/s,年供水量158万m3,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三)武隆区仙女山景区供水厂引水工程。引水水源阳水河,引水流量0.058 m3/s,年供水量125.65万m3,主要用于城乡生活供水。2.1.4 输水设施全区现有灌区370个,其中大灌区1个、中型灌区4个、小微型灌区365个;配套引输水干渠17条129km,支渠268条651km,农村小型渠道、田间渠、毛渠、斗渠515条1025km。2.1.5 供水水厂全区已建成水厂供水工程39处,其中城镇及重点区域(含工业园区、旅游区、产业集聚区)水厂16处、乡镇集镇水厂19处、村镇集中水厂4处,供

    38、水规模14.35万吨/日。2.2 现状分析在水利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武隆区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为武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保障。2.2.1 现状成就1. 根据我区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委托有资质的编制单位编制了武隆县水功能区划武隆县水资源保护规划武隆县中长期供水供水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实施对于保护武隆区水资源、有效解决武隆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与需求矛盾、促进水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提供了重要保障。2. 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已出台武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武隆府发201361号)

    39、成立了武隆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区水务局牵头,区发改委、区环保局、区国土房管局等12个部门全力协助配合,完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档125册(含取水户)。我区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纳入对乡镇及区级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并将有关工作完成及落实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已把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逐级落实了责任,确保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3. 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30处,并实施重点饮用水

    40、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完成了双乌龟水库、向阳水库、东风水库3处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开工建设梦冲塘、渔光水库、青木池水库等9处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水源保护区围网、涵养林、保护标志、警示标志等防护设施建设,对保护区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全区现有一级水功能区有29个,二级功能区19个。2015年全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到了目标要求。4. 2015年全区实际用水总量为0.997亿m3(地表水0.9912亿m3、地下水0.0058亿m3),控制在考核目标值1.05亿m3范围内。其中工业用水0.2232亿m3、农业用水0.5729亿m3、生活用水0.1412 m3、城镇公共用水0.0413亿m3

    41、生态与环境用水0.0084亿m3。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用水量94 m3/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5。5. 完成山虎关水库、中心庙水库、接龙水库、向阳水库4座水库,以及城区自来水厂、仙女山供水厂、江口供水厂、白马供水厂等12处供水厂取水口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建成重庆市水环境监测中心武隆分中心实验室,配备仪器水质指标检测能力达到68项,承担武隆和南川两区重要水功能区监测任务,确保100万余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2.2.2 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水资源的管理状况是水资源的产权状况不明确,在水资源的管理中,缺乏利益协调机制,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时,

    42、谁先发现、谁先开发,谁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而且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2. 水资源市场配置不合理,市场价格太低。一般人们的节约意识尤其是节水意识比较低下,人们都认为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我区水资源丰富,没有必要过分地节约水资源。水资源价格太低,与价值不符,国家所确定的水资源价格对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基本不起作用。良性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用水水费征收困难,水价与工程运行管护成本严重倒挂,水价的节水杠杆作用难以发挥。3. 工程供水保障能力不足。全区人均蓄引提水能力178 m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已建水源工程30余处,但大中型水库和较大的江

    43、河引提水工程数量仅4处,尤其是乡镇和农村地区更加突出,工程规模小,对当地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弱。城镇供水水源不足。全区有17个乡镇场镇无应急后备水源,重要城镇双水源供水格局亟待全面建立。4. 我区地形地貌复杂,灌溉设施建设难度大,耕地有效灌溉率低。受地形限制,耕地集中连片面积小,水低田高,灌区布置困难,渠系长,成本高,渠系水量损失大。灌区规模小,灌溉设施少,灌溉水源保障程度低。渠道改造配套率低,现状渠道衬砌率约为50% ,渠系完好率不足45%。2015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25,节水灌溉发展滞后,节水灌溉水平低。5. 水功能区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水平低。全区200k以上河流水功能区有水质监

    44、测断面仅占26%,200k以下河流水功能区大多无水质监测断面;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有监测设施的约占30%;现状水质监测设施数量严重不足,水质监测设施建设水平低,监测项目少。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3.1 武隆经济社会发展及指标预测3.1.1 武隆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一、人口指标预测根据2015年武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武隆区基准年(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34.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9.86%。从2010年至2015年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分析预测2020武隆区常住人口。武隆区在近几年来,年末常住人口较为稳定,但随着“十三五”武隆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重庆市武隆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年编制),到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36.5万人,城镇化率49%,城镇人口1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2.5万人,城镇人口11万人,其中巷口组团8.5万人、仙女山组团2.5万人,其他各镇区城镇人口7万人。二、工业主要发展指标预测(一)一般工业。武隆区2015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4.95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贡献率21.6%,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4.3%。在近五年期间,武


    注意事项

    本文(武隆区水资源管控及水利设施布局规划.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