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水生植物 植物界-进化系统: 低等植物(lower plant):又称叶状体植物 细菌、藻类、黏菌、真菌、地衣 高等植物(higher plant):又称茎叶体植物 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生活环境: 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 水生植物(hydrophyte) 包括从低等的细菌、藻类 到高等的种子植物 第一章 藻类概述一、藻类主要特征二、形态构造三、体制四、藻类繁殖方式五、藻类的生活史六、生态分布和意义一、藻类主要特征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m ,巨藻长60m。3、具叶绿素chlorophy11,能进行光合作
2、用的自养型生物autotrophic plant。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总之,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二、形态构造藻类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多角形、三角形、圆筒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 棒形、弓形、新月形等。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化产物等。 1.细胞壁细胞壁的有、无,化学成分和构造,各门类不尽相同裸藻、隐藻,少数甲藻和金藻无细胞壁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
3、质(pectin)组成硅藻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phycoeolloid无细胞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类型:(1)体全裸露,表层不特化为周质体(Perplast,也叫表质),细胞可变形。(2)藻体表层特化成为坚韧有弹性的周质体,藻体形态较稳定。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3)某些藻类还具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Iorica)。囊壳中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囊壳的形状、开孔、附属物(如棘、刺、疣状突起等)在分类上,尤其在属、种的鉴定甚至分科鉴定上具重要意义。 Perplas
4、t Iorica2. 细胞核除蓝藻细胞无典型的细胞核外,其余各门藻类的细胞大多具有一个细胞核,少数种类具有多个细胞核。细胞核具有核膜(nuclear membrane),内含核仁(nucleolus)和染色质(chromatin),这种细胞核叫真核(eukarya)。这类生物因而被称为真核生物(eukaryote)。 3. 色素(pigment)和色素体(chromoplast ) 色素成分可分为4大类: 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各门藻类因所含色素不同,因此藻体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如绿藻门为鲜绿色、金
5、藻门呈金黄色、蓝藻门多为蓝绿色等。除蓝藻和原绿藻外,色素均位于色素体内。色素体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心(称轴生)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称周生)。 4 .同化产物由于各门藻类的色素成分与比例不同,所以光合作用同化产物也不相同。 蓝藻门蓝藻淀粉 褐藻门褐藻淀粉甘露醇 黄藻门硅藻门以脂肪为主 裸藻门副淀粉 甲藻门淀粉或淀粉状化合物 绿藻门淀粉 红藻门红藻淀粉 金藻门金藻糖(白糖素)脂肪绿藻和隐藻的贮藏物都在色素体内,而其他藻类的贮藏物均在色素体外。5. 蛋白核(pyrenoid)蛋白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一种细胞器,由
6、蛋白质核心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与淀粉形成有关,又称之为造粉核。 6 鞭毛(flagellum)运动胞器。除蓝藻和红藻外,其余各门藻类营养 细胞和生殖细胞均具鞭毛或仅生殖期具鞭毛的种类。7 眼点eyespot: 具鞭毛能运动的藻细胞,常具一个橘红色,球形 或椭圆形的眼点,位于细胞前端,具感光作用。三、体制单细胞类型unisellular :群体类型 colonial:丝状体类型filamenfous:异丝体类型:管状体类型siphanaceous:浒苔膜状体类型parenchyma:石莼、礁膜假薄壁组织类型pseudoparenchyma:四、藻类繁殖方式其繁殖方式可分为3
7、种: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无性繁殖(asexual propagation) 有性繁殖(sexual propagation)(一)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不经过任何生殖细胞(配子或者孢子)而进行的繁殖方式。养料充足、温度适合环境中进行。常见的方式: 细胞分裂:单细胞藻类 群体破碎:群体 藻丝体断裂:丝状体(二)无性(孢子)繁殖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繁殖。产生孢子的母细胞叫孢子囊,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长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孢子类型: 动(游泳)孢子zoospore,不动(静)孢子aplanospore,似亲孢子autospore,休眠孢子hypnos
8、pore,厚壁(垣)孢子akinete,内生孢子endospore,外生孢子exospore等。1. 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2. 不动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似亲孢子】3. 休眠孢子:单细胞运动个体在环境不良时脱去鞭毛,原生质收缩,细胞壁外分泌胶质形成。4. 厚壁孢子: 在丝状体上产生的休眠孢子,通常在丝状体上单独形成,也有几个相连的细胞发育而成为一串的,它可着生丝状体的基部、中间、或两端等,随种类而异。厚壁孢子在寒冷或干燥时,除本身细胞壁外,还产生三层宽厚的包被,且孢子的原生质充满着各种贮存物,在环境适宜时萌发成新个体。(三)有性繁殖通过生殖细胞配子的结合形成合子,
9、合子萌发(经减数分裂)形成新的植物体,或由合子产生孢子,再由孢子萌发成新个体。配子形成合子,有四种类型: 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卵配生殖 接合生殖:绿藻门接合藻目五、藻类的生活史生活史(生活周期): 指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或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时期。藻类生活史分4种类型: 营养生殖型: 无性生殖型: 有性生殖型:单相型,双相型 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无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a.营养生殖蓝藻、裸藻等单细胞藻类 b.无性生殖小球藻、栅藻等c. 植物为单相型的有性生殖水绵、轮藻 d.植物为双相型的有性生殖绿藻门(管藻目)、硅藻、褐藻门(鹿角藻目)e. 无世代交替的无性、
10、有性生殖混合型衣藻、团藻、丝藻等f. 有世代交替的无性、有性生殖混合型石莼、刚毛藻、海带、裙带菜等六、分 类藻类 Algae,林奈Linnaeus, 拉丁文 Algea。 隐花植物纲 Cryptogamia,藻类目Algea。 又称裂殖植物、孢子植物等名称。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11个门,其顺序如下: 1蓝藻门Cyanophyta 2金藻门Chrysophyta 3黄藻门Xanthophyta 4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5甲藻门Pyrrophyta 6. 隐藻门Cryptophyta 7裸藻门Euglenophyta 8绿藻门Chlorophyta 9轮藻门Charophyta
11、10褐藻门Fhaeophyta 11红藻门Rhodophyta六、生态分布和意义(一)生态分布: 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生态类群:1、浮游藻类个体小,种类、数量多,包括藻类绝大部分海洋:硅藻、甲藻,初级生产力,海洋牧草淡水:蓝藻、硅藻、绿藻门多。裸藻、隐藻、甲藻少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它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水体中生物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的理化性状、生物生产量和经济动物产量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水华(water bloom) 和赤潮(red tide) 2、底栖藻类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红藻、褐藻、轮藻和绿藻门的大型种类是底栖藻类的基本组分,在水
12、底形成藻被层。小型底栖藻类是周丛生物的主要成员,对杂食性和刮食性鱼类具有重要的饵料意义。裸藻、衣藻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在河湾、湖泊潮湿地表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斑块状藻被层,有的绿藻甚至可在冰封的雪地上形成红色、褐色或绿色的藻被层。 3、流水中的藻类 由底栖和浮游的藻类组成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同细菌和微型动物一起形成粘土层,具有巨大的吸附力,能吸附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并由生物群使之矿化,对流水的净化起到很大的作用。(二)经济意义:1. 藻类的渔业和工农业价值2. 藻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3. 藻类的医药和食用价值 1. 藻类的渔业和工农业价值肥源:固氮蓝藻固氮,轮藻、褐藻饵料:螺旋藻、硅藻和
13、绿藻的种类工业用:褐藻,硅藻土-吸附剂、滤过剂、磨光剂水华、赤潮的危害:有害藻类的异常发生:小三毛金藻、有毒甲藻、寄生藻2. 藻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用藻类群落组成来判断水质状况:用作氧化塘法进行污水处理:光合作用,利用水中的N 、P等营养盐,放出氧气对水体有机物的分解、水体净化具有一定的作用:藻类、细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生物膜3.藻类的医药和食用价值海藻的医学价值: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食用、药用的藻类有紫菜、海带、江蓠、麒麟莱和发菜等。卡拉胶、琼胶等可作为通便剂和胶合剂等。另外很多微藻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糖蛋白、虾青素等。一、主要特征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
14、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为叶 绿素a、胡萝卜素、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3.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遇碘呈淡红褐色。4.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属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5.假空泡(气泡),充满气体,使植物体漂浮。6.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可产生的孢子有: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休眠孢子)、藻殖孢。 内生孢子:在单细胞或群体类型 外生孢子:单细胞的管孢藻属和列管藻属 厚壁孢子:丝体异形胞: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
15、胞特化而成的。形状与一般细胞不同,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 藻殖段: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又称段殖体或连锁体。藻殖孢:也是一种短丝体与藻殖段的不同之处是外部具有胶鞘包围,形如含一藻殖段的孢子,位于母株分枝的顶端,萌发时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裂,发育为新的个体。二、分类 蓝藻门下设1纲6目,即蓝藻纲Cyanophyceae(也称粘藻纲Myxophyceae或裂殖藻纲Schizophyceae)。 色球藻目Chro
16、ococcales 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 瘤皮藻目Pleurocapsales 颤藻目Osc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 多列藻目Stigonematales a. b. 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c. 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 d. 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e. 不定微囊藻M. incerta颤藻属 Oscillatoria植物体为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丝组成皮壳状、块状,无胶质鞘或很少具薄的鞘,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能颤动,故而得名。顶端细胞末端增厚或是帽状体,细胞短柱状或盘状,内含物均匀或具颗粒,无异曲形胞和
17、厚壁孢子,以段殖体繁殖。漂浮或附于水底,亦有营浮游生活的种类。分布广,淡、海水皆有分布,在内陆水体几乎无处不有,可形成水华,海产种类主要分布于沿岸。泥生颤藻 O. limosa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鱼腥藻属Anabaena (项圈藻)三、生态分布和意义蓝藻在自然界在分布很广,凡是潮湿、有光照的地方都能生长,蓝藻多喜生于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中,湖泊中以表层水及近岸部分较多,小型湖泊较大型湖泊多,在我国南方水体常年可见。 在温暖、阳光充足的季节,富含营养的水体常见蓝藻过盛繁殖形成水华(赤潮) 。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节
18、球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微囊藻水华极为常见,它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褐色管孢藻Chamaesiphon fuscus 清水 泥生颤藻 Oscillatoria limosa水体污染食用:发菜、螺旋藻等第三章 红藻门Rhodophyta一、主要特征1、细胞壁: 内层:纤维素 外层:藻胶(琼胶、海萝胶、卡拉胶) 细胞常具一核,有的幼时具一核,成熟后变为多核2、
19、色素、色素体和贮存物质:Chla、Chld,叶黄素、-胡萝素,辅助色素(红藻红素和红藻蓝素)色素体一个,轴生,或多个,周生蛋白核一个或无贮存物质主要是红藻淀粉3、体制多数种类为多细胞体,少数为单细胞或群体多细胞体有两种类型: 丝状体:单列细胞或多列细胞组成 圆柱形或膜状的植物体:许多藻丝组成由藻丝组成的植物体可分为: 单轴型:石花菜属Gelidium 多轴型:丝辐藻属Cumagloia 单轴型monopodial type 多轴型 fountain type4、生殖生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有性生殖无性繁殖:单孢子囊-单孢子 四分孢子囊-四分孢子有性生殖:卵配 生殖细胞(精子),由精子囊
20、产生 生殖细胞(果胞) 果胞: 形如烧瓶状,其上有一条细长的受精丝,内部有一个卵核。一般精子粘在受精丝上,在接触处融化。精核沿着受精丝进入果胞内,与卵核结合成合子。二、分 类 分红藻纲Florideophyceae和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1.植物体构造简单,单细胞,丝状体或膜状体。内部构造无分化。-原红藻纲2.植物体多为大型,外部形态多样化,丝状体、圆柱状、亚圆柱状分枝、叶片状和壳状等。内部构造分为单轴型和多轴型。-红藻纲(一)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植物体构造比较简单。单细胞体,丝状体,或膜状体色素体,星形,1个;蛋白核1个生长方式:散生长无
21、性繁殖产生单孢子多数海产,少数生于淡水中,也有生长在潮湿地面上的紫菜属Porphyra:红毛藻目Bangiales,红毛藻科Bangiaceae 植物体深紫红色,或浅黄绿色,薄膜叶片状,称为叶状体。有椭圆形、长盾形、圆形、披针形或长卵形等形状,叶缘全缘或有皱褶,基部脐形、楔形、心脏形或圆形等。但基细胞向下延伸成为假根丝状而成固着器,以固着在基质上。 紫菜在我国沿海皆有分布,其中养殖种类有条斑紫菜Pyezoensis和坛紫菜Phaitanensis。 1. 石花菜目Gelidiales:植物体为亚圆柱形或扁压,羽状分枝,对生或互生,单轴型。果胞枝为一个细胞。有滋养细胞,没有辅助细胞。囊果隆起,一
22、面或两面开口。四分孢子囊十字形或带形分裂。石花菜科Gelidiaceae:植物体亚圆柱形或扁压,羽状分枝,对生或互生,单轴型。 江篱属Gracilaria 植物体红色、暗紫绿色或暗褐红色,软骨质或肥厚多汁,易折断。高5至45cm以上,有的可达1m。基部有盘状的固着器。分枝互生、偏生、叉状或不规则,有的分校基部缢缩或渐细。植物体单轴型。顶端有一顶细胞,由它横分裂为次生细胞,再继续分裂成为髓部及皮层细胞。江蓠喜生长在有淡水流入和水质肥沃的湾中,尤其在风浪较平静,水流畅通,地势平坦,水质较清的港湾中,生长较旺盛。 生态分布和意义绝大部分生活于海洋中,淡水种类少。世界各海域沿岸皆有分布,但主要产于温带
23、海区。红藻一般属喜阴藻类,垂直分布多为深海性,生于低潮线下附近或潮下带,在清水海区可生长在低潮浅下30-100m深处 。在红藻中,紫菜是一种食用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好,味道鲜美,为人们喜食的藻类,栽培种类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江蓠、沙菜和石花菜等可制取琼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在广东以海萝胶浆纱制成的香云纱,已有很长的历史,并远销国外。第四章 隐藻门Cryptophyta一、主要特征1、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有2条鞭毛,顶生或侧生。少数形成不定形群体。2、细胞有背(隆)腹(平)之分,前端钝圆或斜截形。3、大部分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柔软或坚固。4、
24、除chla、c外,-胡萝卜素,还具藻胆素;色素体1-2个,叶状;贮藏物质为淀粉和油滴。5、繁殖:游动的种类主要为纵分裂,群体或不具鞭毛种类产生游动孢子。此门仅1纲,隐藻纲Cryptophyceae,分科。我国记载仅1科。常见的2个属:蓝隐藻属 Chroomonas和隐藻属Cryptomonas分布很广,淡水、海水均有分布,隐藻对温度、光照适应性极强,无论夏季和冬季冰下水体均可形成优势种群。隐藻喜生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水体,高产肥水养鱼池中也极为常见,有隐藻水华的鱼池,白鲢生长好,快,产量高,隐藻是水肥、水活、好水的标志。 复习思考题1、简述隐藻门的特征2、说明隐藻在水体中的生态分布和意义第五章
25、甲藻门Pyrrophyta一、主要特征1.体制:多为单细胞双鞭运动个体,少数为丝状体或单细胞连成的群体。2. 形态:细胞球形、卵形、针形、多角形等。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细胞前后端有的具角状突起。有些种类细胞可连成群体。3.细胞壁构造:纵裂甲藻:细胞壁由左右二片组成,无纵沟和横沟。横裂甲藻:细胞裸露或具纤维素细胞壁或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板片有时具角、刺或乳头状突起 。上壳、下壳、横沟及腹区各由数块大小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其数目、形状和排列方式随属、种而异。上述的小板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称板式,板式一般自左 -背-右排列。如多甲藻板式为1P,4,2-3a,7,3G,5,2,6V。即表示顶孔板1
26、顶板4,前间插板2-3,沟前板7,横沟3,沟后板5,底板2,腹区6。 4.色素、色素体和贮存物质除含有叶绿素a、c,胡萝卜素外, 还特含甲藻素和多甲藻素。色素体呈黄褐色、红褐色或蓝绿色。 纵裂甲藻的色素体少,常呈片状。 横裂甲藻的色素体小而多,常呈盘状。 全动营养的种类,如夜光藻则无色素体。 贮存物质:淀粉或油滴。 5.细胞核 多数甲藻的细胞核较特殊,染色质排列成串珠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不形成纺缍体。有的种类细胞核不含碱性蛋白。有学者认为,甲藻是介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所谓间核生物(mesocaryon)。 6.繁殖营养繁殖:细胞分裂 纵裂:纵裂甲藻亚纲翅甲藻(横裂甲藻亚纲)
27、 横裂:横裂甲藻亚纲的其它种类 斜裂:角藻属 无性生殖:动孢子、不动孢子有性生殖:极少见 同配生殖:夜光藻等 异配生殖:三角角藻等 二、分 类 约1100种,仅1纲,甲藻纲Pyrrophyceae,分为二个亚纲,即横裂甲藻亚纲Dinokontae和纵裂甲藻亚纲Desmokontae 。 纵裂甲藻属Pleramonas 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翅甲藻属Dinophysis 夜光藻属Noctiluca 裸甲藻属Gymnodinium 多甲藻属Peridinium 角藻属Ceratium纵裂甲藻亚纲Desmokontae单细胞,细胞壁由左右两瓣组成。鞭毛2条,不等长,位于细胞前端,一条伸向
28、前方,另一条螺旋环绕于细胞前端。本亚纲种类,我国全部为海产。 纵裂甲藻目Desmomonadales纵裂甲藻属Pleramonas 双甲藻目Prorocentrales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纵裂甲藻属Pleramonas 主要代表为:啮蚀纵裂甲藻Pleromonas erosa。细胞呈卵形,前端略凹入,2条带状鞭毛由此生出。细胞壁薄,分成左右大小不等的两瓣。色素体大,片状。有蛋白核。以细胞纵分裂生殖。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细胞卵形或略呈心形,左右侧扁。鞭毛2条,自细胞前端两半壳之间伸出。在鞭毛孔旁两半壳之间或在一个壳上,有一齿状突起。壳面上除纵裂线两侧外,布满孔状纹。鞭
29、毛基部有1细胞核或12个液泡。色素体两个,片状侧生或者粒状。海洋原甲藻 P. micans 横裂甲藻亚纲Dinolontae 细胞裸露或具一层薄的纤维质壁,或具多数板片构成的外壳(壳壁)。具横沟和纵沟,横沟把细胞分成上锥部和下锥部两个部分,分裂时分为上下两部分。两根鞭毛分别位于纵沟和横沟内。常见的种属有:翅甲藻Dinophysis、夜光虫(藻)Nuctiluca、裸甲藻Gymnodinium、角藻属 Ceratium、多甲藻属(鼎形虫属)Peridinium。翅甲藻属Dinophysis隶属于翅甲藻科Dinophysiaceae,翅甲藻亚目Dinophysidineae,多甲藻目Peridin
30、iales 细胞左右侧扁,有与长轴平行的纵裂线,将细胞分成左右两瓣。横沟明显,靠近细胞前部。纵沟短,与纵裂线相重合。邻接横沟与纵沟的各块板片都有翼状的边翅。壳面有孔纹,色素体黄绿色。我国南海和东海均有分布。夜光藻属Noctiluca 单细胞,球形,直径可达12mm,肉眼可见。纵沟与口沟相通,末端生出1条触手,鞭毛均退化。细胞中央有1大液泡。细胞核1个。原生质浓集于口沟附近,呈黄色,原生质丝呈放射状。 当夜光藻N. scientillans大量密集时则可形成粉红色的赤潮。为发生赤潮的主要种类之一,夜光藻受海浪冲击夜晚会发光,为具海洋发光现象的主要发光生物,夜光藻分布极广,除寒带海区外,遍及世界各
31、海区。裸甲藻属Gymnodinium 隶属于裸甲藻科Gymnodiniaceae, 裸甲藻亚目Gymnodiniineae, 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细胞裸露或具薄壁,细胞卵圆形或椭圆形,具纵横沟。横沟通常环绕细胞一周,纵沟长度不等,有的仅位于下锥部,多数略向上锥部延伸。色素体多个,盘状或棒状。海水、淡水均有分布。海水中不少种类是形成赤潮的重要生物,如蓝色裸甲藻G. coeruleum。淡水种类的真蓝裸甲藻G. eucyaneum,在肥水鱼池会大量繁殖形成云彩状水华,池水呈蓝绿色。裸甲藻是水生动物易消化的饵料,但过度繁殖时形成强烈水华或赤潮,对渔业造成危害。角藻属Ceratium隶属
32、于角藻科Ceratiaceae,多甲藻亚目Peridiniineae,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单细胞或连接成群体,细胞壁由大小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细胞具一个顶角、2-3个底角。横沟位于细胞中央,呈环状。细胞腹面中央为斜方形的透明区,纵沟位于此区的左方。壳面有孔纹,色素体多个,呈小颗粒状,顶角和底角内也有色素体。细胞核一个,位于细胞中央。本属是最常见的海洋浮游甲藻。其中三角角藻C. tripos分布极广。飞燕角藻C. hirundinella广泛分布于淡水水体中,且可大量繁殖,形成云彩状水华,水体呈现红褐色。飞燕角藻的体型有明显的季节变异,冬型二个底角,夏型三个底角。四、生态分布和意
33、义分布广,海水、淡水、半咸水均有分布。海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牧草,海洋生产力的指标,小型浮游动物饵料淡水:鱼池优势种,饵料,鱼类越冬危害:赤潮缺氧、堵塞呼吸器官、放毒科研材料:发光生理,间核生物生物进化复习思考题1、甲藻门的特征如何?2、甲藻门分几个亚纲?各纲特征如何?3、试述横裂甲藻亚纲细胞壁的结构。并以多甲藻为例,说明甲片式的含义。4、举例说明甲藻的饵料价值。5、能形成赤潮的甲藻有那些种类?第六章 金藻门Chrysophyta一. 主要特征体制:多为单细胞或群体,少数为丝状体。多数具鞭毛,能运动。鞭毛2条,等长或不等长;1条或3条的很少。2. 细胞壁:细胞裸露或在表质上具有硅质化鳞片、小
34、刺或囊壳。大多数种类为裸露的运动细胞,在保存液中会失去几乎所有细胞特征。 6. 生 殖运动的单细胞:细胞纵分裂群体种类:群体断裂或细胞从群体中脱离不能运动的种类:动孢子或内壁孢子 内壁孢子(statospore):金藻特有的生殖细胞,球形或椭圆形,具二层硅质的壁,顶端开一小孔,孔口有一明显胶塞。 二、 分 类仅一纲金藻纲Chrysophyceae,分五目。1(4)营养细胞具鞭毛或伪足2(3)具鞭毛,12条,罕为3条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3(2)具伪足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4(1)营养细胞不具鞭毛或伪足5(6)植物体为胶群体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
35、s6(5)植物体非胶群体7(8)植物体为分枝丝状体金枝藻目Chrysotrichales8(7)单细胞或非丝状群体金球藻目Chrysophaerales 单鞭金藻属Chromulina 金藻目Chrysomonadales 单鞭金藻科Chromulinaceae 单细胞。细胞球形、椭圆形、卵形或梨形、纺锤形,前端具一条鞭毛。细胞裸露能变形。表质平滑或具小颗粒。色素体12个,片状。有2个色素体的种类,色素体位于细胞两侧。细胞核1个。有的鞭毛基部有1个红色眼点。白糖体位细胞后侧,繁殖为细胞纵分裂,有的可产生内生孢子。鱼鳞藻属Mallomonas金藻目Chrysomonadales鱼鳞藻科Mallo
36、monadaceae单细胞或群体,鞭毛一条,有伸缩泡12个。表质外具有规则排列的覆瓦状鳞片,多数鳞片上具有一条硅质长刺,浮游生活。细胞圆柱形、椭圆形、纺缍形,种类不同鳞片形状排列也不同。全部鳞片或顶端鳞片上有一硅质长刺。色素体2个,侧生,少数一个。白糖体圆球形。位于细胞后端。为池塘、湖泊中的浮游种类。锥囊(钟罩)藻属Dinobryor金藻目Chrysomonadales棕鞭金藻科Ochromonadaceae多为树枝状群体,浮游生活,少数为不分枝群体或单细胞,固着生活。细胞具圆锥形,钟形或圆柱形的囊壳。囊壳前端开口,原生质体纺缍形、圆锥形或卵形,前端具2条不等长鞭毛,长的一条伸至囊壳开口外。基
37、部以细胞质短柄附着于囊壳底部。眼点一个,伸缩泡1至多个,色素体1-2个。为湖泊、池塘常见藻类,多在寒冷季节出现,可在越冬鱼池冰下水层中形成优势种。也有种类生活海水中。 黄群(合尾)藻属Synura金藻目Chrysomonadales黄群藻科Synuraceae球形、长卵形群体,群体无胶被,细胞具鞭毛2条,等长。后端延长成一胶质柄,互相联系成放射状排列。表质坚固,外部覆盖螺旋形排列,具短刺的硅质鳞片。色素体二个,片状,周生,位于细胞两侧。白糖体位细胞后端呈大颗粒。淡水中常见,可在池塘等小水体中形成优势种,使水体呈黑褐色,在冰下亦常大量发生。 三毛金藻属Prymnesium 金藻目Chrysomo
38、nadales定鞭藻科Prymnesiaceae具三条鞭毛,两侧长,中间短,为类似鞭毛的丝体,称固着丝体。色素体二个,片状,呈金黄色,位于细胞两侧。白糖体一个,位于细胞后。小三毛金藻为一种害藻,能产生鱼毒素,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在我国分布广泛,大连、银川、乌梁素海、山西南部的咸水湖中,天津的塘沽及陕西皆有报道。此外,在海洋中也可形成赤潮,给渔业造成危害。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分布:多分布于淡水中,透明度大,温度低,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中。多在较寒冷的季节生长旺盛,早春、晚秋。在水体中多分布于中、下层。饵料价值:浮游金藻没有细胞壁,个体微小,营养丰富,是水生动物很好的天然饵料。有的海产种类已人工培养,
39、是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期间的重要饵料。颗石虫软泥和化石:钙板金藻、硅鞭金藻死亡后,遗骸沉于海底,形成颗石虫软泥,有的形成化石,可为地质年代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赤潮、水华:如小三毛金藻。第七章 黄藻门Xanthophyta一、主要特征1.体制: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和多核管状体2.细胞壁:主要成份是果胶化合物,有的种类含有少量的硅质和纤维质, 少数种类细胞壁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单细胞或群体: 形的节片 丝状体或管状体: H形的节片 个别种类细胞壁:无节片5、生 殖 丝状藻类:断裂 游动种类:细胞纵分裂 多数黄藻无性生殖:动孢子、似亲孢子或不 动孢子 少数种类具有性生殖:同配生殖或卵式生殖二、分 类仅
40、黄藻纲Xanthophyta,分3目。1(2) 植物体为丝状体-异丝藻目Heterotrichales黄丝藻属Triboneme2(1) 植物体非丝状体。3(4)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定形或不定形群体-异球藻目Heterococcales4(3) 植物体为多核管状-异管藻目Heterosiphonales 三、生态分布和意义 黄藻门植物多半是水生的,其中绝大部分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少数分布于海洋及半咸水中。淡水种类喜生在半永久性或永久性的软水中。常见于池塘、沟渠、湖泊近岸处,营固着生活或漂浮水面。一、形态构造 1. 具硅质细胞壁,内层果胶质,外层硅质2. 细胞壁:上下两壳,大上壳,小下壳。3. 上
41、下壳:壳面、壳套、相连带、间生带、隔片间生带:节间带、间插带数目、花纹的形状隔片:假隔片 真(全)隔片 4、细胞表面花纹点(条)纹、线纹、 孔纹、肋纹辐射对称、两侧对称5、细胞表面突出物 突起、刺、 毛、胶质线(块)等 增加浮力、 相互连接6、三个轴三个面三个轴:纵轴(长、顶)、横轴(短、切顶)、冠壳轴(壳环轴)三个面:壳面、长轴带面、短轴带面7. 羽纹硅藻细胞壁结构二、 主要特征1. 体制: 多单细胞,丝状体、 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2. 色素: Chla、c、-胡萝卜素、 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等 色素体: 黄绿或黄褐色, 粒状、片状、分枝或星状3. 同化产物: 脂肪4. 繁殖方式:营养、无性、有性 1、细胞分裂2、复大孢子auxospore 3、小孢子: 中心硅藻4、休眠孢子:沿海种类三、分 类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中心硅藻纲Centriae花纹左右对称,羽状排列,具有壳缝和假壳缝-羽纹硅藻纲Pennatae中心硅藻纲Centriae单细胞,或由壳面相连结成丝状或链状,细胞表面有刺毛或突起。壳面圆形、多角形或椭圆形,花纹呈辐射状排列,无壳缝和假壳缝,不能运动。主要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1 (2) 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形。壳面多为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