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doc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2007年8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 第1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二七年八月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类别添加剂名称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g/kg)酸度调节剂六偏磷酸钠碳酸饮料、运动饮料1.0磷酸三钠方便湿面调味料包80抗结剂硅铝酸钠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香辛料及粉、复合调味料、酵母类制品、固体饮料类、可可制品、速溶咖啡、蛋糕预拌粉、淀粉及淀粉类制品、食糖、干酪、餐桌甜味剂、盐及代盐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消泡剂聚二甲
2、基硅氧烷乳液食用油脂10mg/kg抗氧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软饮料0.03着色剂日落黄巧克力制品0.3诱惑红巧克力制品0.3胭脂红蛋卷0.01柠檬黄蛋卷0.04乳化剂硬脂酰乳酸钠发酵米面制品2.0水分保持剂甘油复合调味酱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醋0.15酱油、酱及酱制品、复合调味料0.2稳定剂六偏磷酸钠乳及调制乳1.0(以六偏磷酸钠计)三聚磷酸钠含乳饮料2茶饮料、咖啡饮料1甜味剂山梨糖醇炼乳及其调制产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麦芽糖醇炼乳及其调制产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乙酰磺胺酸钾冷冻饮品0.3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胶基糖果630mg/kg-13000mg/kg维生素E胶基糖果1050mg/kg
3、1450mg/kg儿童配方奶粉3.3-6.0mgTE/100g 硫酸铜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1.67mg/kg加工助剂聚二甲基硅氧烷面包烘烤制作工艺30mg/dm2(在模具中的使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 第1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使用规定调整如下,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2008年12月1日前,按照以往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使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名称使用范围使用量备注花生四烯酸婴儿配方食品1(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来源:
4、高山被孢霉(Mortierlla alpina)以纯花生四烯酸计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食品学龄前儿童配方奶粉二十二碳六烯酸婴儿配方食品0.5(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来源:双鞭甲藻金枪鱼油以纯二十二碳六烯酸计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食品儿童配方奶粉学龄前儿童谷类食品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 告2008年 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等11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特此公告。二八年一月十一日 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类别添加剂名称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着色剂焦糖色(不加氨生产)固体复合调味料、半固体复合调
5、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栀子蓝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1.0g/kg乳化剂硬脂酰乳酸钠植脂末10g/kg卵磷脂半固体复合调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柠檬酸单甘酯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2.4g/100g水分保持剂三聚磷酸钠植脂末5g/kg裹粉、煎炸粉3g/kg(以终产品中的含量计算)固体复合调味料4.4g/kg防腐剂山梨酸钾蛋制品1.5g/kg脱氢醋酸钠熟肉制品、预制肉制品0.5g/kg二氧化碳饮料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刺槐豆胶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7g/kg营养强化剂肌醇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21100mg/100g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 告 2008年
6、第6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抗坏血酸等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类别添加剂名称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g/kg)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果酱5.0异抗坏血酸钠酱油、食醋、酱类、液体复合调味料1.0着色剂亮蓝酱腌菜0.025糕点0.025萝卜红食醋、调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胭脂虫红熟肉制品0.5方便面0.3果冻0.05焦糖色其他饮料类(仅限鸡精饮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乳化剂山梨酸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植脂末5.0硬脂酰乳酸钙面包专用粉、馒头专用粉2.0增味剂琥珀酸二钠酱油、蚝油1
7、0.0水分保持剂磷酸二氢钠生湿面条磷酸盐使用量在生湿面制品中以磷酸根(PO43-)计不超过2.5g/kg。焦磷酸钠生湿面条磷酸盐使用量在生湿面制品中以磷酸根(PO43-)计不超过2.5g/kg。六偏磷酸钠生湿面条磷酸盐使用量在生湿面制品中以磷酸根(PO43-)计不超过2.5g/kg。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焙烤食品0.3甜菊糖甙酱油、食醋、酱类、蚝油、复合调味酱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酱油、食醋2.0蚝油、酱类10.0羧甲基淀粉钠方便面0.05醋酸酯淀粉生湿面条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营养强化剂-胡萝卜素固体饮料3-6 mg/kg叶酸固体饮料157-313g/kg(以稀释后的液体饮料计,固体饮料使用
8、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烟酸(或烟酰胺)果汁(味)型饮料3.3-18mg/kg(如为果汁(味)型固体饮料,则需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维生素B6果汁(味)型饮料0.4-1.6mg/kg(如为果汁(味)型固体饮料,则需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核苷酸婴幼儿配方粉0.12-0.58g/kg(以核苷酸总量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 告 2008年 第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D-异抗坏血酸钠等1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四月七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类别添加剂名称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g/kg)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
9、凝胶糖果1.0(以抗坏血酸计)漂白剂焦亚硫酸钠酱腌菜0.1(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着色剂焦糖色(不加氨生产)膨化食品2.5栀子黄饼干1.5核黄素固体复合调味料0.05姜黄焙烤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铜钾盐焙烤食品、饮料类(除包装饮用水)0.5胭脂虫红焙烤食品、果酱、饮料类(除包装饮用水)、植脂奶油0.6胭脂树橙焙烤食品、冷冻饮品(除外食用冰)、果酱、果冻、饮料类(除包装饮用水)0.6乳化剂硬脂酰乳酸钠蛋白饮料类2.0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等)2.0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及其他味饮料2.0茶、咖啡、植物饮料类2.0水分保持剂三聚磷酸钠生湿面制品5
10、0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食醋、蚝油、酱类、复合调味料0.5增稠剂黄原胶凝胶糖果10.0海藻酸丙二醇酯咖啡饮料3.0羟丙基淀粉醚各类食品(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酸处理淀粉各类食品(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注:各类食品不包括附件所列食品类别附件:各类食品不包括的食品类别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01.01.01 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包括复原乳01.02.01原味发酵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01.05.01稀奶油02.01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02.02.01.01 黄油和浓缩黄油04.01.01 新鲜水果04.02.01新鲜蔬菜04.02.02.01冷冻蔬菜04.02.02.06发酵
11、蔬菜制品04.03.01新鲜食用菌和藻类04.03.02.01冷冻食用菌和藻类06.01原粮06.02大米及其制品(大米、米粉、米糕)06.03.01小麦粉06.03.02.01生湿面制品(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06.03.02.02生干面制品(挂面)06.04杂粮粉(包括豆粉)及其制品06.05.01食用淀粉08.01生、鲜肉09.01 鲜水产 09.03预制水产品(半成品)10.01 鲜蛋10.03.01脱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黄粉、蛋白片)10.03.03冷冻蛋制品(如冰蛋)11.01 食糖 11.03.01蜂蜜12.01盐及代盐制品12.09香辛料类13.01 婴儿配方食品、较
12、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13.02 婴幼儿断奶期食品 13.03病人用特殊食品14.01.01 饮用天然矿泉水14.02.01果蔬汁(浆)15.03.01葡萄酒16.02 茶叶、咖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08年第1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及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特此公告。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 2、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 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名称: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
13、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功能:甜味剂(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1) 生产工艺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2) 性状白色晶状粉末(3) 技术要求理化指标项目指标纯度 (%,HPLC法) 99.50核糖醇及丙三醇 (%) 0.10灼烧残渣 (%) 0.1 pH5.0 7.0还原糖 (%) 0.30铅(mg/kg) 1.0
14、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cfu/g)300酵母 (cfu/g)50 霉菌(cfu/g)50 2.生产菌株为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以取自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中的淀粉经过化学的或酶水解所得的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2)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3)技术要求理化指标项目指标含量(%) 99 干燥失重(%) 0.2 灼烧残留(%) 0.1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0.3 核糖醇及甘油(%) 0.1 铅(mg/kg) 0.5重金属(mg/kg,以
15、Pb计) 5 砷(mg/kg,以As2O3计) 2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数(cfu/g) 300霉菌和酵母(cfu/g) 50大肠菌群阴性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名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1,3-Dioleoyl 2-palmitoyl triglyceride功能:营养强化剂(一)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分类最大使用量/(g/kg)备注13.01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104240(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工艺由脂肪酶催化酯交换,使脂肪酸在丙三醇分子上的位置重新排列
16、而得。2.性状在25条件下为白色固体3.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过氧化值2.0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的比例()52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含量()40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含量()10反式脂肪酸()1二恶英(pg/g)0.75总多环芳烃(g/kg)25重质多环芳烃(g/kg)5黄曲霉毒素B1(g/kg)2黄曲霉毒素B1+B2+G1+G2(g/kg)4总农药残留(mg/kg)1硅酸钙名称:硅酸钙 Calcium silicate功能: 抗结剂(一)硅酸钙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分类最大使用量备注01.03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01.06干酪按生产需要适量
17、使用05.01.01可可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06.03.01.03蛋糕预拌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06.05淀粉及淀粉类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01食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04餐桌甜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01盐及代盐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09.01香辛料及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10复合调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06固体饮料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04酵母类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硅酸钙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工艺硅酸钙由新熟化的石灰与含合成二氧化硅反应而得。2.性状白色至灰白色易流动粉末。由不同比例的氧化钙剂二氧化硅组成,可分为有水和无水两种。不溶于水,但可与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添加剂 使用 卫生标准 GB2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