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汇编.doc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汇编.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制度汇编目录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制度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统计报告制度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检查制度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制度5.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服务制度6.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制度7.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服务制度8.健康教育服务制度9.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10.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与管理服务制度1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制度1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制度1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制度1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制度15.食源性疾病报告服务制度16.死因、肿瘤、脑卒中、冠心病报告管理制度17.体检中心服务制度1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
2、作问责制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统一归到财务科,实行专账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资金管理。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必须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制度,专项资金的使用率与项目工作进度相适应。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制,要将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的绩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制订具体的绩效考核方案。五、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规定用途之外的工作,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或事业经费
3、等。六、定期公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使用情况,接收社会监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统计报告制度一、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培训信息。二、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三、按要求上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报送、管理。六、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及时做好数据录入及管理工作。七、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国家基本
4、公共卫生服务督导检查制度一、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考核组,督导考核组每年至少四次以上对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家庭医生团队进行业务检查指导。二、督导考核组开展督导考核工作时,均要制定详细的督导考核方案,做好详细的督导考核记录,在督导结束后要形成专门的督导通报,并报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三、督导检查内容:(一)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制订情况;(二)督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更新,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保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中医药健康服务等工作落实情况;(三)核
5、查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工作情况;(四)开展辖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服务满意度调查;(五)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质量情况;(六)检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拨付、使用情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制度一、为逐步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制度。二、每年至少组织4次以上培训,主要由公共卫生科负责组织授课,必要时可请相关专家授课,培训对象主要为辖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公共卫生科人员及相关临床医务人员。三、培训内容:(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版);(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三)市、县、本级基本
6、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四)市、县、本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实施方案;(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操作流程、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六)国家、省、市要求的其他内容;四、每次培训结束后,要留有培训通知、培训日程安排、讲义、签到、照片、测试、分析和培训小结等相关资料,并装订成册。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服务制度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要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二、健康档案要集中存放在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并实行信息化管理。三、居民健康档案应由责任医生对健康档案按照6
7、5岁及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居民医疗保险筹集和育龄妇女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质量、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得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制度一、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
8、统一规定的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肃性和规范性。二、要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回原处,并实现档案信息管理。三、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特殊人群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四、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
9、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五、居民健康档案存放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潮、防尘、防暑、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六、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服务制度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健康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二、居民健康档案负责人按要求上报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三、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加强信息化安全管理。保护数据安全,预防电脑中毒。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信息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
10、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录。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五、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六、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系统,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健康教育服务制度一、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接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二、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三、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至少与技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开展重点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和干预危险因素、重点疾病及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的健康教
11、育。四、采取多种服务形式对辖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每年发放因素资料不少于12种内容,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2个月至少更好一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每2个月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五、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诊疗和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地个体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六、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七、具备开展健康及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
12、设备完好,正常使用。八、要有完整地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九、接受上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并对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十、加强与街道、居委会和其他单位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一、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建立健康档案,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二、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三、对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服务需求评估;对患有慢性病的老
13、年人进行体重管理、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的指导。五、对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七、定期到辖区村或居民小区开展老年人保健知识宣传,现场指导血压、血糖自我监测的技能和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八、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与管理 服务制度一、制订辖区慢病患者筛查和管理计划,积极发现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
1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患者的知晓、治疗与控制水平。二、开展辖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和自我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三、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早期发现提供血压、体重、血脂、血糖等指标监测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四、充分利用门诊、家庭访视等机会对慢性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危险评估和生活方式指导。五、按要求收集、管理和上报慢性病患者发现和随访管理信息。七、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工作进行自我评估。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一、高血压患者的发现机会性筛查:在医生诊疗过程中,通过血压测量发现或确诊高血压患者。重点人群筛查:35岁及以上居民通过第一次到医院、村居卫生室
15、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首诊测血压,以及高危人群筛查,如超重、肥胖等。健康档案建立:在建立健康档案时通过测量血压和询问,发现患者。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健康体检:在居民健康体检或单位组织健康体检时查出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或健康咨询发现高血压患者。二、 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管理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填写随访表。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包括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及符合患者病因和临床分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便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三、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家庭医生团队和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基本 公共卫生 服务 管理制度 汇编
